CN220442010U - 头盔 - Google Patents

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2010U
CN220442010U CN202321942222.6U CN202321942222U CN220442010U CN 220442010 U CN220442010 U CN 220442010U CN 202321942222 U CN202321942222 U CN 202321942222U CN 220442010 U CN220442010 U CN 220442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met
shield
wearer
chi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22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畑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22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2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2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2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盔,能够通过勾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防止脱落,并且能够减少佩戴时的麻烦。头盔(1)具有:壳体(3),其覆盖佩戴者的后头部,且在前表面具有开口;护罩(5),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且能够在关闭开口的遮蔽位置与打开开口的开放位置之间移位;以及下巴保护部(7),其设置于护罩的左右中央下缘,下巴保护部具有在护罩位于遮蔽位置时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的防止脱离部,在壳体与下巴保护部之间设置有防止护罩向开放位置移动的保持机构(35)。

Description

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对考虑了处于弱势群体的人们的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访问的研究开发正在积极地进行。特别是,与有助于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的预防安全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被认为对于实现对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访问是很重要的。
头盔特别是在两轮车中起到保护乘员的头部的作用。因此,为了防止头盔从头部脱落,而设置有下巴带(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3280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具有下巴带的头盔中,通过系好下巴带,防止头盔从佩戴者的头部脱离。但是,因固定下巴带的麻烦,不紧固下巴带而使用头盔的使用者也不少。
鉴于以上的背景,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勾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防止脱落、并且能够减少佩戴时的麻烦的头盔。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能够通过钩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防止脱落、并且能够减少佩戴时的麻烦的头盔,从而实现对佩戴者的进一步的保护,对交通安全性的提高作出贡献,进而有助于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发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头盔1,其具有:壳体3,其覆盖佩戴者的后头部,且在前表面具有开口;护罩5,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且能够在关闭所述开口的遮蔽位置和打开所述开口的开放位置之间移位;以及下巴保护部7,其设置于所述护罩的左右中央下缘,所述下巴保护部具有防止脱离部31,在所述护罩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防止脱离部31配置于所述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下巴保护部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护罩向所述开放位置移动的保持机构35。
根据该方式,在护罩位于遮蔽位置时,在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配置防止脱离部,且通过保持机构防止护罩向开放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头盔,能够保持在防止脱离部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的状态,能够通过钩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实现防止脱离,并且能够减少佩戴时的麻烦。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巴保护部具有从所述护罩的下缘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延长部27,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延长部的延伸端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
根据该方式,能够将保持机构配置在不妨碍佩戴者的视野的位置。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延伸端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磁铁37、37A、37B。
根据该方式,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构成保持机构。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延伸端设置有固定件39,在所述护罩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固定件39能够借助于所述磁铁而与所述壳体结合,在所述壳体设置有限制所述固定件向前方移动的限制壁43。
根据该方式,能够防止佩戴者无意地使护罩移动到开放位置而使头盔容易脱离。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限制壁的后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抵接的倒楔面49。
根据该方式,固定件的一端与倒楔面抵接,由此,能够防止固定件从壳体脱离。由此,更可靠地防止了佩戴者并不希望的、护罩向开放位置的移动。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一端设置有向与所述倒楔面匹配的方向倾斜的楔面51。
根据该方式,固定件的一端容易与倒楔面抵接,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固定件从壳体脱离。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限制壁的前表面设置有引导面47,所述引导面47朝向后方向左右外侧倾斜,引导所述固定件的向后方的移动。
根据该方式,在将护罩移动至遮蔽位置时,固定件被引导至限制壁的后方,因此,佩戴者能够容易地使固定件移动至与壳体结合的位置。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限制壁的后侧设置有以能够收容所述固定件的方式凹陷的凹部45。
根据该方式,在护罩位于遮蔽位置时,固定件被收容于凹部中,因此,限制了固定件的移动。由此,在护罩位于遮蔽位置时,能够防止固定件从壳体脱离。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以上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头盔,能够通过钩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防止脱落,并且能够减少佩戴时的麻烦的头盔。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保护佩戴者,对提高交通安全性作出贡献,进而有助于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盔,是护罩位于遮蔽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盔,是护罩位于开放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3是下巴保护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延长部的延伸端和固定部件的主体凹部附近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5(A)是图1的VA部分的放大图,图5(B)是沿图5(A)中的VB-VB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头盔;
3:头盔主体(壳体);
5:护罩;
7:下巴保护部;
27:延长部;
31:防止脱离部;
35:保持机构;
37:磁铁;
37A:磁铁;
37B:磁铁;
39:固定件;
43:限制壁;
45:主体凹部(凹部);
47:楔面(引导面);
49:倒楔面;
51:楔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头盔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头盔1具有:头盔主体3(壳体),其覆盖佩戴者的后头部;护罩5,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头盔主体3;以及下巴保护部7,其与护罩5的下缘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护罩5和下巴保护部7外置于作为单体而作为开脸式的头盔发挥功能的头盔主体3来构成头盔1。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外置,在头盔主体3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护罩5和下巴保护部7的固定装置9。由护罩5、下巴保护部7以及固定装置9构成将头盔主体3变更为全脸式头盔的附属构件(附件)。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佩戴头盔1的佩戴者为基准确定前后左右上下等各方向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头盔主体3的前侧设置有为了开放与佩戴者的面部和下巴部对应的位置而开口的开口部11(开口)。当佩戴头盔主体3时,包含佩戴者的后头部的区域(详细而言,除了面部和下巴部以外的头部)被头盔主体3覆盖。
固定装置9包含一个以上的固定部件13,固定部件13被固定成与头盔主体3的划定开口部11的缘部区域A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头盔主体3设置有左右一对固定部件13。固定部件13在划定开口部11的缘部中的位于佩戴者的左右两侧的部分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该缘部。此外,固定部件13也可以是沿着头盔主体3的划定开口部11的缘部延伸的U字状的框体状。
固定部件13可以通过固定于带(紧固在头盔主体3上)而固定于头盔主体3,另外,也可以通过与预先设置于头盔主体3的孔卡合而固定于头盔主体3。
护罩5比头盔主体3的开口部11稍大,呈能够封闭开口部11的形状。
护罩5具有配置在佩戴者的面部前方的护罩主体17和分别设置在护罩主体17的左右缘的左右一对延伸部21。
护罩主体17比开口部11稍大,形成为能够封闭开口部11的大小,呈向佩戴者的前方突出的曲面板状。
护罩主体17由透明的树脂形成,具有透光性。护罩主体17例如可以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形成。
延伸部21分别从护罩主体17的左右两缘的上部沿着头盔主体3的外表面向后方延伸。延伸部21分别在延伸端以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X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固定部件13结合。
由此,护罩5以能够以轴线X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头盔主体3,能够在关闭开口的遮蔽位置(图1)和打开开口的开放位置(图2)之间移位。
以下,关于下巴保护部7的结构,以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为基准,确定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下巴保护部7具有与护罩5的左右中央下缘结合且向佩戴者侧延伸的主部25、以及从主部25的左右两缘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延长部27。下巴保护部7也可以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树脂制的部件构成。另外,下巴保护部7也可以由固定了具有缓冲性的衬垫材料的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树脂制部件构成。下巴保护部7也可以在与佩戴者的下巴部抵接时,能够根据施加的载荷而弹性变形。
主部25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面,呈向后方延伸的板状。在主部25的延伸端(后端)设置有防止脱离部31。在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防止脱离部31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由此,当头盔主体3欲向上方移动时,防止脱离部31与佩戴者的下巴抵接,防止了头盔主体3从佩戴者的头部脱落。
但是,也可以是,在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防止脱离部31配置在比佩戴者的下巴靠下方的位置,但在可靠地防止头盔主体3的脱离的方面,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防止脱离部31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表面抵接是更优选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佩戴头盔1时的下巴保护部7的贴合性,在主部25的左右方向中央设置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即下巴钩挂部33。
如图1所示,在头盔主体3与下巴保护部7之间设置有保持机构35,保持机构35用于将护罩5保持在遮蔽位置,以防止向佩戴者不希望的开放位置移位。
保持机构35包含:磁铁37,其固定于延长部27的延伸端、头盔主体3的外表面、以及固定于头盔主体3的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由此,当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延长部27的延伸端与头盔主体3构成为通过磁力而相互吸引。
保持机构35例如也可以由分别设置于延长部27的延伸端的磁铁37和设置于固定部件13的左右两侧面的磁铁37构成。另外,保持机构35也可以由设置于延伸端的磁铁37和设置于固定部件13的铁、钴等被磁铁37吸附的金属板构成。此外,保持机构35也可以由设置于延伸端的铁、钴等被磁铁37吸附的金属板和设置于固定部件13的磁铁37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长部27的延伸端设置有磁铁37A,在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也设置有磁铁37B。在护罩5处于遮蔽位置时,设置于延长部27的磁铁37A、设置于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的磁铁37B分别设置于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设置于延长部27的磁铁37A(参照图2、图3)、设置于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的磁铁37B(参照图2)分别以相互吸引的方式设定各自的磁场的朝向(磁极的朝向)。由此,当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延长部27被向头盔主体3侧牵引,防止护罩5从遮蔽位置向开放位置移位。这样,保持机构35作为防止佩戴者不希望的、护罩5从遮蔽位置向开放位置移位的闩锁机构发挥功能。
磁铁37A及磁铁37B设置于头盔1的左右侧部。因此,如图1所示,在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保持机构35配置于佩戴者的左右侧部,因此,能够防止因保持机构35而妨碍佩戴者的视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长部27的延伸端还设置有固定件39。固定件39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呈大致长方体状。在固定件39的左右方向内表面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收容凹部41。
磁铁37配置于固定件39的收容凹部41的内部,与收容凹部41的底面结合。由此,在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磁铁37A与磁铁37B相互吸引,由此,固定件39被固定于固定部件13。由此,固定件39经由固定部件13而与头盔主体3结合。
在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限制壁43,以限制固定件39向前方移动。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上的、限制壁43的后侧(详细而言,后上方。参照图2),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内侧凹陷且收容磁铁37的主体凹部45(凹部)。
在限制壁43的前侧面设置有朝向后上方向左右方向外侧倾斜的楔面47。在限制壁43的后侧面设置有朝向后上方向左右方向外侧倾斜的倒楔面49。
在固定件39的前端设置有朝向后上方向左右外侧倾斜的楔面51。设置于固定件39的前端的楔面51向与设置于限制壁43的后侧面的倒楔面49匹配的方向倾斜。
如图5(B)所示,设置于限制壁43的后侧面的倒楔面49从左右外侧与设置于固定件39的前端的楔面51抵接。由此,除了固定件39的向前方的移动之外,固定件39的向左右外侧的移动也被限制壁43限制。
如图5(A)所示,主体凹部45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方形。当设置于固定件39的磁铁37A与设置于主体凹部45的磁铁37B相互接触时,固定件39以收容于主体凹部45中的状态固定于固定部件13。由此,固定件39的上侧面39A、下侧面39B以及后表面39C(参照图5(B))分别被划定主体凹部45的壁面包围,固定件39在上下方向以及向后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件39的后缘还设置有朝向后方向左右外侧突出的捏手部55。另外,在固定部件13的外表面设置有沿着主体凹部45的缘部呈方形状隆起的环状肋57。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头盔1的装卸方法进行说明。在佩戴时,佩戴者首先将护罩5设为开放位置,将头盔主体3佩戴于头部。之后,佩戴者使护罩5以轴线X为中心旋转而移动到遮蔽位置。
当佩戴者将护罩5移动到遮蔽位置时,固定件39以在限制壁43的楔面47上滑动的方式移动,到达限制壁43的后方。即,设置于限制壁43的前侧面的楔面47作为引导固定件39的引导面发挥功能。固定件39被楔面47引导而移动至收容于主体凹部45的位置,磁铁37A与磁铁37B相互吸引,由此,固定件39被固定于头盔主体3。这样,通过在限制壁43设置楔面47,佩戴者能够通过将护罩5放下的翻下操作,而容易地使固定件39移动到固定于头盔主体3的位置(即,被锁定的位置)。
此时,限制壁43位于固定件39的前方。因此,通过限制壁43限制了固定件39向前方移动,防止了佩戴者不希望的、护罩5的向开放位置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佩戴者不小心使护罩5移动到开放位置而使头盔1容易脱离。
并且,固定件39的前表面(楔面51)与倒楔面49抵接。由此,固定件39的一端与倒楔面49抵接,固定件39向左右外侧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限制壁43的倒楔面49作为所谓的“倒钩”发挥功能,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固定件39从头盔主体3脱离。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佩戴者不希望的、护罩5向开放位置的移动。
在脱下头盔1时,佩戴者抓住捏手部55,克服在磁铁37A与磁铁37B之间作用的磁力而将固定件39向左右外侧拉起,使护罩5移动到开放位置即可。由此,能够使头盔主体3向上方移动,佩戴者能够容易地脱下头盔1。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头盔1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头盔主体3是无护罩的开脸式头盔。与全脸式头盔相比,这样的开脸式的头盔、半盔式的头盔均具有开放感,通气性高,因此,在气温高的国家、地区被广泛使用。然而,无护罩的开脸式、半盔式的头盔由于脸、下巴露出,因此与全脸式头盔相比,存在安全性差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等想到了准备用于能够将护罩5外置于无护罩的开脸式、半盔式的头盔主体3的附件。
有时在头盔设置用于将帽体紧固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巴带。通过将下巴带束缚于佩戴者的下巴,来防止头盔的脱离,起到有效地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功能。但是,因系紧下巴带的麻烦,不系下巴带而使用头盔的使用者也不少。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等为了开发能够在不感到麻烦的情况下卡止于下巴的头盔而进行了研究。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等发现,如果在用于使护罩5能够外置的附件设置当护罩5位于下降的遮蔽位置时勾挂于佩戴者的下巴那样的结构,则能够防止头盔1的脱离。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头盔1的护罩5的左右中央下缘设置有下巴保护部7。该下巴保护部7具有在护罩5位于遮蔽位置时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的防止脱离部31。
通过在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配置防止脱离部31,例如在向上方对头盔1施加载荷时,防止脱离部31钩挂于佩戴者的下巴。由此,下巴保护部7起到与下巴带同样的功能,因此,能够防止头盔1的脱离。
并且,在头盔主体3(壳体)与下巴保护部7之间设置有防止护罩5向开放位置移动的保持机构35。通过该保持机构35,在向上方对头盔1施加载荷时,即使在佩戴者的下巴与下巴保护部7接触而施加了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护罩5向开放位置移动。因此,保持在防止脱离部31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钩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防止头盔1的脱离。
这样,若佩戴者将护罩5配置于遮蔽位置,则下巴保护部7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从而实现了头盔1的防止脱离。因此,佩戴者不需要系紧下巴带,与设置有下巴带的情况相比,佩戴时的麻烦减少。
根据本申请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盔1,能够通过钩挂于佩戴者的下巴来实现防止脱离,并且能够减少佩戴时的麻烦。由此,本申请实用新型对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的预防安全技术作出贡献,进而有助于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发展。
特别是,在使用无护罩的开脸式头盔主体3的地区,二轮车的使用者广泛使用具有护罩5和下巴保护部7的附件,由此,能够期待提高该地区的二轮车的安全性。
以上结束了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变形实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盔主体3通过将固定部件13固定而设置了限制壁43、主体凹部45,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也可以在头盔主体3的外表面直接设置限制壁43、主体凹部45。

Claims (8)

1.一种头盔,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覆盖佩戴者的后头部,且在前表面具有开口;
护罩,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且能够在关闭所述开口的遮蔽位置和打开所述开口的开放位置之间移位;以及
下巴保护部,其设置于所述护罩的左右中央下缘,
所述下巴保护部具有防止脱离部,在所述护罩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防止脱离部配置于所述佩戴者的下巴的下方,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下巴保护部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护罩向所述开放位置移动的保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巴保护部具有从所述护罩的下缘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延长部,
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延长部的延伸端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包含设置于所述延伸端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延伸端设置有在所述护罩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磁铁而与所述壳体结合的固定件,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限制所述固定件向前方移动的限制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壁的后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抵接的倒楔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一端设置有向与所述倒楔面匹配的方向倾斜的楔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壁的前表面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朝向后方向左右外侧倾斜,引导所述固定件的向后方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壁的后侧设置有以能够收容所述固定件的方式凹陷的凹部。
CN202321942222.6U 2023-07-21 2023-07-21 头盔 Active CN220442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2222.6U CN220442010U (zh) 2023-07-21 2023-07-21 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2222.6U CN220442010U (zh) 2023-07-21 2023-07-21 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2010U true CN220442010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2222.6U Active CN220442010U (zh) 2023-07-21 2023-07-21 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2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771B (zh) 护面装置
US5546610A (en) Fastening system for fastening a face-protection sheild and/or hearing protection caps to a work helmet
KR101795452B1 (ko) 타입 가변형 헬멧
EP3366153B1 (en) Protective helmet with flip-up visor/goggles
US20150245675A1 (en) Face Mask
CN100551286C (zh) 保护头盔
WO2012037681A1 (en) Helmet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visor
CN220442010U (zh) 头盔
JP2501415B2 (ja) ヘルメット
EP3571946B1 (en) Neck cover and helmet
EP0123862B1 (en) Crash helmet
KR102210718B1 (ko) 쉴드 개폐 조절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헬멧
US20220369754A1 (en) Visor mechanism for a safety helmet
US10595580B1 (en) Helmet mounted protective shroud
JP2022096684A (ja) 外装装置及び腕時計
JP2011017093A (ja) 防災面付き保護帽
CN109788821B (zh) 具有可枢转且可拆卸的下巴部件的防护头盔、尤其是摩托车头盔
KR102049070B1 (ko) 안전모용 걸이구
EP2759218B1 (en) Helmet
KR102441497B1 (ko) 헬멧
US20240197025A1 (en) Helmet and family of helmets
US20240197020A1 (en) Connectable helmet
JP7438563B2 (ja) ヘルメット
US20240197001A1 (en) Garment for connecting to a helmet
JP3230831U (ja) 透明フェイスシール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