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8633U -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8633U
CN220438633U CN202320359002.4U CN202320359002U CN220438633U CN 220438633 U CN220438633 U CN 220438633U CN 202320359002 U CN202320359002 U CN 202320359002U CN 220438633 U CN220438633 U CN 220438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s
module
endoscope
optica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90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黄景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90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8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8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8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物镜模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相胶合;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相胶合,且组合光焦度为正;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相胶合,且组合光焦度为正。上述物镜模组,能够实现广角特性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可进入人体内进行观察、诊断或治疗的医疗设备。内窥镜通常包括光学系统以及对光学系统提供支撑作用的机械结构,光学系统通常包括物镜模组、棒镜以及目镜模组,物镜模组用于采集被摄物的图像,棒镜用于将物镜模组采集的图像传输到目镜模组,目镜模组用于将图像放大以便于观察。其中,例如鼻窦镜等的内窥镜由于外径尺寸较小的限制,在收集大视场的光线时分辨率难以提高,且容易产生较大的畸变,影响内窥镜的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以提升内窥镜的成像质量。
一种物镜模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相胶合;
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相胶合,且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正;
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以及,
具有光,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相胶合,且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正。
上述物镜模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有利于收集大角度视场的光线,从而有利于物镜模组实现广角特性。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相胶合,配合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光焦度设计,有利于校正物镜模组的色差和场曲。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相胶合,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正,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相胶合,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正,有利于校正物镜模组的色差,同时有利于合理地将光线偏折至像侧,从而提升物镜模组的成像质量。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广角特性,同时有利于校正物镜模组的畸变、色差、场曲等像差,提高物镜模组的分辨率和景深,使得物镜模组应用于外径较小的内窥镜中也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多个胶合透镜的设置也有利于物镜模组的装配,从而降低物镜模组的公差敏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和/或,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和/或,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和/或,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和/或,
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九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镜模组还包括第一保护玻璃,所述第一保护玻璃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镜模组还包括转向棱镜,所述转向棱镜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所述转向棱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相胶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镜模组的有效焦距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2mm;和/或,
所述物镜模组的光圈数大于或等于6;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
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包括目镜模组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物镜模组,所述物镜模组与所述目镜模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所述目镜模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十透镜和所述第十一透镜相胶合;和/或,
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和/或,
所述第十三透镜和所述第十四透镜相胶合,且所述第十三透镜和所述第十四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镜模组具有负畸变,且所述物镜模组的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6%,所述目镜模组具有正畸变,且所述目镜模组的畸变大于或等于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大于或等于75°;和/或,
所述内窥镜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大于或等于0.18mm;和/或,
所述内窥镜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大于或等于2.5;和/或,
所述目镜模组的有效焦距小于或等于10mm。
一种内窥镜,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棒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目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的传递函数曲线图;
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的点列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的场曲曲线图和畸变曲线图。
其中,10、内窥镜光学系统;110、物镜模组;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L8、第八透镜;L9、第九透镜;120、转向棱镜;130、目镜模组;L10、第十透镜;L11、第十一透镜;L12、第十二透镜;L13、第十三透镜;L14、第十四透镜;140、棒镜模组;1410、棒镜;150、第一保护玻璃;160、第二保护玻璃;170、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10,可应用于医疗器械中,例如应用于硬管内窥镜或软管内窥镜中,具体地,内窥镜光学系统10可应用于鼻窦镜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10沿光轴17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物镜模组110能够收集物侧的光线,经物镜模组110调节的光线传输至目镜模组130,目镜模组130用于将物镜模组110传输的图像放大以便于观察。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沿光轴17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相胶合,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相胶合,且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组合光焦度为正,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相胶合,且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的组合光焦度为正。
上述物镜模组110,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广角特性,同时有利于校正物镜模组110的畸变、色差、场曲等像差,提高物镜模组110的分辨率和景深,使得物镜模组110应用于鼻窦镜等外径较小的内窥镜中也能够具备高分辨率和良好的成像质量,因而上述物镜模组110能够兼顾广角特性以及良好的成像质量;另外还有利于增大物镜模组110的入瞳直径和景深范围,从而提升物镜模组110的适用性;多个胶合透镜的设置也有利于物镜模组110的装配,从而降低物镜模组110的公差敏感度,配合多个胶合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设计,还能够有效矫正外视场的场曲,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有利于收集大角度视场的光线,从而有利于物镜模组110实现广角特性。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相胶合,配合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的光焦度设计,有利于校正物镜模组110的色差和场曲。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相胶合,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组合光焦度为正,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相胶合,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的组合光焦度为正,有利于校正物镜模组110的色差,同时有利于合理地将光线偏折至像侧,从而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为凹面,配合第一透镜L1的负光焦度,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广角特性,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像侧各透镜偏折光线的负担,有利于降低物镜模组110的像差敏感度,提升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为凹面,有利于配合第一透镜L1实现广角特性,并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配合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的胶合设计和光焦度设计,有利于校正色差、场曲等像差,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七透镜L7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配合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胶合设置,有利于校正色差以及外视场的场曲等像差,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九透镜L9具有正光焦度,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配合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的胶合设计,有利于校正色差以及外视场的场曲等像差,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还包括第一保护玻璃150,第一保护玻璃150设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第一保护玻璃150用于对第一保护玻璃150的像侧的各元件提供保护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为平面,有利于与第一保护玻璃150或其他固定结构配合,以提升第一透镜L1的定位和装配精度,从而适配鼻窦镜等外径较小的内窥镜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例如可以为1.85、1.9、2.3等。第一透镜L1采用高折射率材料,配合第一透镜L1的负光焦度以及像侧面的凹面面型,有利于收集大角度的光线,从而有利于物镜模组110实现广角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的有效焦距可以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2mm,物镜模组110的光圈数大于或等于6,有利于增大物镜模组110的进光量,提升物镜模组110的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的景深范围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100mm,有利于提升物镜模组110的适用范围,应用于内窥镜中时能够更加清晰地获取病灶区域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还包括转向棱镜120,转向棱镜120设于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之间。转向镜组120可用于偏折光路,从而使得内窥镜光学系统10能够对不同角度的病灶区域进行取像,满足更多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转向棱镜120的具体设置可根据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取像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若内窥镜光学系统10需要对物镜模组110正前方的病灶区域进行取像,则物镜模组110的光路无需偏折,转向棱镜120可以为平板玻璃。若内窥镜光学系统10需要对与正前方成一定角度的物体进行取像,例如需要对倾斜30°的物体进行取像,则物镜模组110的光路需要偏折30°,转向棱镜120可以为能够将光路偏折30°的光学元件。当然,转向棱镜120可以包括一个棱镜,例如转向棱镜120由一个三棱镜或五棱镜构成,通过一个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实现光路的偏折。转向棱镜120也可以由多个棱镜构成,例如由多个相互胶合的棱镜共同构成,光线在转向棱镜120内经过多个棱镜的偏折,则转向棱镜120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角度为转向棱镜120的偏折角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为平面,转向棱镜120与第二透镜L2胶合。有利于提升转向棱镜120和第二透镜L2的定位和装配精度,同时也有利于缩短物镜模组110的总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满足空间频率为185lp/mm时,中心视场的MTF值大于0.2,空间频率为130lp/mm时,全视场的MTF值大于0.2,物镜模组110具备高分辨率。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10还包括棒镜模组140,棒镜模组140设于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之间,棒镜模组140的放大倍率为1,棒镜模组140用于将经物镜模组110调节后的光线传输至目镜模组130。具体地,棒镜模组140中可包括多组棒镜1410,棒镜1410的数量可根据物镜模组110与目镜模组130之间的传输距离需求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为三组、五组等,物镜模组110与目镜模组130之间的传输距离越长,则可配置越多的棒镜1410。当然,内窥镜光学系统10还可通过光纤等其他任意适用的导光元件在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之间起到光线传输作用。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目镜模组130沿光轴17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L1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L1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L12、具有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L13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L14。通过对透镜的数量和光焦度的合理配置,能够校正目镜模组130的各项像差,提升目镜模组130的成像质量。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透镜L10和第十一透镜L11相胶合,第十三透镜L13和第十四透镜L14相胶合,且第十三透镜L13和第十四透镜L14的组合光焦度为负。第十透镜L1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十一透镜L1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上述内窥镜光学系统10,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中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内窥镜光学系统10实现广角特性,同时有利于校正内窥镜光学系统100的畸变、色差、场曲等像差,从而有利于提升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另外也有利于提升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景深,增大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光圈,从而提升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适用范围。
同时,上述内窥镜光学系统10,通过合理配置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中各透镜的光焦度组合,使得目镜模组130能够有效地将物镜模组110收集的光线放大并传输到像侧成像,还能够使得目镜模组130产生正畸变,从而与物镜模组110的负畸变相抵消,有利于降低系统的畸变,提升系统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各透镜的设计,使得物镜模组110具有负畸变,且物镜模组110的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6%,而目镜模组130具有正畸变,物镜模组130的畸变大于或等于2%,配合目镜模组130对物镜模组110畸变的抵消,使得系统的畸变小于14%,从而使得内窥镜光学系统10能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另外,物镜模组110与目镜模组130均引入多组胶合透镜,有利于校正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色差,配合各透镜的光焦度对像差的平衡,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内窥镜光学系统100的装配精度,降低公差敏感度。由此,上述内窥镜光学系统10,具有广角特性、低畸变、高分辨率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二透镜L1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有利于光线的平缓过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十三透镜L13具有正光焦度,第十三透镜L13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十四透镜L14具有负光焦度,第十四透镜L14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内窥镜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的合理配置,使得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最大视场角大于或等于75°,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入瞳直径大于或等于0.18mm,目镜模组130的有效焦距小于或等于10mm。能够合理增大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和光圈数,有利于增大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景深,以使得内窥镜光学系统10能够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还能够使得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不会过大,从而有利于压缩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还能够使得系统的光圈数不会过大,从而有利于提升系统成像的相对照度,进而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目镜模组130的放大后,系统的放大倍率大于或等于2.5,能够有效放大图像,以便于观察。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内窥镜光学系统10配合各透镜的光焦度配置、胶合设计以及上述参数设计,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光学工作距离在10mm-20mm之间,例如为15mm,能够适应内窥镜所面临的更多不同的取像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和目镜模组130中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球面的配置有利于减小各透镜的体积,从而减小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体积。配合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上述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配置,以及各透镜的胶合设计,能够提供一种小体积、广角、大景深、低畸变以及成像质量良好的内窥镜光学系统10,有利于内窥镜光学系统10在鼻窦镜等工作空间狭小的内窥镜上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描述某两个透镜胶合,可以理解为描述对该两个透镜的相对位置的限定,例如其中一个透镜的像侧面与另外一个透镜的物侧面相抵,该像侧面的面型可与该物侧面的面型相适应,且该两个透镜相对固定,而不能理解为对该两个透镜的胶合工艺的限定。该两个透镜采用光学胶相胶合,或者借助结构件等其他方式相抵接且相对固定,均在本申请所描述的该两个透镜胶合的范围内。在本申请中,描述某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以理解为该透镜朝向物侧的表面,描述某一透镜的像侧面,可以理解为该透镜朝向像侧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物镜模组110的各透镜共轴,目镜模组130的各透镜共轴,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光轴170经过各透镜的主光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光学系统10还包括第二保护玻璃160,第二保护玻璃160设于目镜模组130中第十四透镜L14的像侧,能够对内窥镜光学系统10各透镜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对像侧的感光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当然,内窥镜光学系统10还可包括设于第十四透镜L14的像侧的滤光片,滤光片可用于滤除干扰光,防止干扰光影响正常成像。
参考图5、图6和图7所示,图5为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传递函数曲线图(MTF曲线图),图6为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点列图,图7为从左到右分别为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场曲曲线图和畸变曲线图,图5、图6和图7体现了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其中,由图5可以看出,当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空间频率为185lp/mm时,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中心视场的MTF值大于20,且与衍射极限接近,当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空间频率为130lp/mm时,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全视场MTF值大于0.2,具备高分辨率。由图6可以看出,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点列图中弥散斑均小于艾里斑,光斑直径均包括在艾里斑内,中心几个视场处于衍射极限,内窥镜光学系统10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由图7可以看出,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场曲得到有效抑制,外视场的场曲也能够有效抑制,畸变小于15%,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10、固定件,固定件可以为内窥镜中用于支撑内窥镜光学系统10的机械结构,内窥镜可以为鼻窦镜等硬管内窥镜。在内窥镜中采用上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10,内窥镜光学系统10具有体积小、广角、大景深、低畸变和高成像质量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内窥镜的适用范围和成像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相胶合;
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相胶合,且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正;
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以及,
具有光焦度的第九透镜,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相胶合,且所述第八透镜和所述第九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和/或,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和/或,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和/或,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和/或,
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九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模组还包括第一保护玻璃,所述第一保护玻璃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模组还包括转向棱镜,所述转向棱镜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平面,所述转向棱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相胶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模组的有效焦距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2mm;和/或,
所述物镜模组的光圈数大于或等于6;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8。
6.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镜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物镜模组,所述物镜模组与所述目镜模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所述目镜模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十三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十四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十透镜和所述第十一透镜相胶合;和/或,
所述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和/或,
所述第十三透镜和所述第十四透镜相胶合,且所述第十三透镜和所述第十四透镜的组合光焦度为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模组具有负畸变,且所述物镜模组的畸变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6%,所述目镜模组具有正畸变,且所述目镜模组的畸变大于或等于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大于或等于75°;和/或,
所述内窥镜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大于或等于0.18mm;和/或,
所述内窥镜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大于或等于2.5;和/或,
所述目镜模组的有效焦距小于或等于10mm。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光学系统。
CN202320359002.4U 2023-02-28 2023-02-28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Active CN220438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9002.4U CN220438633U (zh) 2023-02-28 2023-02-28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9002.4U CN220438633U (zh) 2023-02-28 2023-02-28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8633U true CN220438633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9002.4U Active CN220438633U (zh) 2023-02-28 2023-02-28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8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2150B2 (en)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JP2697822B2 (ja) 内視鏡対物レンズ
CN107076967B (zh) 内窥镜用变倍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JP5118937B2 (ja) 撮影光学系
US9703089B2 (en) Objective lens for endoscopes and endoscope
CN111158129B (zh) 显微镜物镜
JP7061226B2 (ja) 広角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218383456U (zh) 变焦光学系统、内窥镜物镜及内窥镜
CN115327763B (zh) 变焦光学适配器及4k内窥镜
JP2009251432A (ja)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CN112748556B (zh) 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
CN220438633U (zh)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112731638B (zh) 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
CN109923458B (zh) 物镜光学系统
CN220323623U (zh)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220438632U (zh) 物镜模组、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212645896U (zh) 一种大光圈的光谱采集镜头
CN111527436B (zh) 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
CN217821083U (zh) 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217561829U (zh) 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217561828U (zh) 内窥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208076823U (zh) 硬式内窥镜
CN221804386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宽光谱内窥镜
CN217821057U (zh) 定焦适配器光学系统及4k内窥镜
CN221616922U (zh) 齐变焦光学适配器及医用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