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4678U -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4678U
CN220434678U CN202321697535.XU CN202321697535U CN220434678U CN 220434678 U CN220434678 U CN 220434678U CN 202321697535 U CN202321697535 U CN 202321697535U CN 220434678 U CN220434678 U CN 220434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ain body
casing
operation platform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75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磊
付永毅
信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c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chennuo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chennuo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chennuo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75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4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4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4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属于套管接箍技术领域,针对了套管接箍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多人力配合的问题,包括放置块,放置块底壁中部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侧,连接槽分别设置在平台主体中部前后两侧,连接板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前后两侧,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两组固定板之间中部,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底壁中部前后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外侧拉动连接杆使连接杆与夹块向外侧移动的同时对弹簧进行压缩,之后将套管主体放入放置槽内部后解除对连接杆的限制,连接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带动夹块向靠近套管主体一侧移动对套管主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套管接箍使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管接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套管,通常用在建筑地下室,用来保护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装的铁圈,套管分为刚性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两类,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于石油钻、固和完井工程领域的必用设备,是一种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功能齐全、适用范围最广的井下支撑、封护裸眼井筒的设备,其用于支撑、封护裸眼井筒的各种尺寸套管或油管的管柱与井眼之间以及上下套管或油管的管柱之间的流通,以保证井筒内流体的上下流动,并阻止非生产地层中流体的流入,从而确保分层注水、酸化、压裂及自喷完井、气举完井、机采生产完井等施工作业可以顺利进行。
现有技术中套管在使用前由于其长度不够因此需要使用套管接箍加长套管长度,套管接箍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对套管与套管接箍进行把持对接,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套管接箍的使用难度,降低了套管接箍的连接效率,同时提高了套管接箍使用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套管接箍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多人力配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顶部设置有自动对接机构,所述平台主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自动对接机构包括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底壁中部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侧,所述连接槽分别设置在平台主体中部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板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前后两侧,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两组固定板之间中部,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底壁中部前后两端,前侧所述固定板前壁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双向螺杆固定,所述平台主体顶壁中部固定有下卡块。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设置在放置块顶壁中部,所述放置块顶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通孔内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连接杆,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相靠近一端均分别固定夹块前后两侧。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相靠近一侧前后两部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均分别固定夹块相远离一侧壁前后两部,所述弹簧均与连接杆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平台主体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放置块顶部放置槽内侧均设置有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均位于两组夹块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卡块顶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分别固定在上卡块底壁左右两侧,所述上卡块与下卡块之间设置有套管接箍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向外侧拉动连接杆使连接杆与夹块向外侧移动的同时对弹簧进行压缩,之后将套管主体放入放置槽内部后解除对连接杆的限制,连接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带动夹块向靠近套管主体一侧移动对套管主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套管接箍使用时的稳定性。
(2)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使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过程中使两组连接板相互靠近,进而带动两组放置块相互靠近,实现套管主体自动对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主体;2、自动对接机构;3、固定机构;4、下卡块;5、限位杆;6、上卡块;7、套管接箍主体;8、放置块;9、放置槽;10、安装板;11、通孔;12、连接杆;13、夹块;14、弹簧;15、套管主体;16、连接板;17、双向螺杆;18、固定板;19、驱动电机;20、支撑板;21、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平台主体1顶部设置有自动对接机构2,平台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3;
自动对接机构2包括放置块8,放置块8为放置槽9与固定机构3的安装提供空间,放置块8底壁中部均固定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与放置块8固定,可在连接板16移动过程中带动放置块8进行移动,连接板16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21内侧,连接槽21分别设置在平台主体1中部前后两侧,连接槽21为连接板16与放置块8的连接提供了空间,连接板16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17前后两侧,双向螺杆17转动过程中能使前后两侧连接板16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放置块8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双向螺杆17转动连接在两组固定板18之间中部,固定板18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1底壁中部前后两端,前侧固定板18前壁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工作过程中能够带动双向螺杆17进行转动,驱动电机19输出轴与双向螺杆17固定,平台主体1顶壁中部固定有下卡块4,下卡块4与上卡块6配合能够对内侧套管接箍主体7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固定机构3包括放置槽9,放置槽9均设置在放置块8顶壁中部,放置块8顶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通孔11,安装板10为固定机构3的安装提供空间,通孔11能够对连接杆12起到限制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通孔11内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2,左右两侧连接杆12相靠近一端均分别固定夹块13前后两侧,连接杆12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夹块13相互靠近对内侧套管主体15进行夹持固定。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当需要对套管接箍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套管接箍主体7放置到下卡块4顶部,之后向下按压上卡块6,上卡块6向下移动与下卡块4配合对套管接箍主体7进行夹持固定,向外侧拉动连接杆12使连接杆12与夹块13向外侧移动的同时对弹簧14进行压缩,之后将套管主体15放入放置槽9内部后解除对连接杆12的限制,连接杆12在弹簧14弹力作用下带动夹块13向靠近套管主体15一侧移动对套管主体15进行夹持固定,之后启动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输出轴转动使双向螺杆17转动,双向螺杆17转动过程中使两组连接板16相互靠近,进而带动两组放置块8相互靠近,使套管主体15与套管接箍主体7对接。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在上卡块6、下卡块4、限位杆5、安装板10、通孔11、连接杆12、弹簧14和夹块13的配合下能够对套管接箍主体7与套管主体15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套管接箍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套管接箍操作过程中所需人力,同时在驱动电机19、双向螺杆17、连接板16、放置块8、连接槽21和固定板18的配合下能够对固定好的套管接箍进行自动对接操作,省去人力对接同时提高了对接效率,从而提高了操作平台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左右两侧安装板10相靠近一侧前后两部均固定有弹簧14,弹簧14另一端均分别固定夹块13相远离一侧壁前后两部,弹簧14均与连接杆12滑动连接,弹簧14能够在夹块13靠近安装板10时进行压缩,并推动两组夹块13相互靠近对内侧套管主体15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平台主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20,放置块8顶部放置槽9内侧均设置有套管主体15,套管主体15均位于两组夹块13之间,支撑板20能够对顶部平台主体1及其上侧组件进行支撑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下卡块4顶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分别固定在上卡块6底壁左右两侧,上卡块6与下卡块4之间设置有套管接箍主体7,限位杆5在向下卡块4内部移动过程中使上卡块6与下卡块4贴合。
综上:弹簧14能够在夹块13靠近安装板10时进行压缩,并推动两组夹块13相互靠近对内侧套管主体15进行夹持固定,支撑板20能够对顶部平台主体1及其上侧组件进行支撑固定,限位杆5在向下卡块4内部移动过程中使上卡块6与下卡块4贴合。
驱动电机19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19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Claims (6)

1.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1)顶部设置有自动对接机构(2),所述平台主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3);
所述自动对接机构(2)包括放置块(8),所述放置块(8)底壁中部均固定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21)内侧,所述连接槽(21)分别设置在平台主体(1)中部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板(16)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17)前后两侧,所述双向螺杆(17)转动连接在两组固定板(18)之间中部,所述固定板(18)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1)底壁中部前后两端,前侧所述固定板(18)前壁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输出轴与双向螺杆(17)固定,所述平台主体(1)顶壁中部固定有下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均设置在放置块(8)顶壁中部,所述放置块(8)顶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内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2),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12)相靠近一端均分别固定夹块(13)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0)相靠近一侧前后两部均固定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另一端均分别固定夹块(13)相远离一侧壁前后两部,所述弹簧(14)均与连接杆(1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20),所述放置块(8)顶部放置槽(9)内侧均设置有套管主体(15),所述套管主体(15)均位于两组夹块(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块(4)顶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分别固定在上卡块(6)底壁左右两侧,所述上卡块(6)与下卡块(4)之间设置有套管接箍主体(7)。
CN202321697535.X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Active CN220434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7535.XU CN22043467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7535.XU CN22043467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4678U true CN220434678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4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7535.XU Active CN22043467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4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04444U (zh) 一种建筑管道焊接焊缝打磨装置
CN220434678U (zh) 一种套管接箍操作平台
CN109113577B (zh) 一种开挖式自动化辐射井水平钻机
CN110630182B (zh) 水力喷射钻进小半径径向回转装置及方法
CN209670910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
CN104563932A (zh) 深度定位投送工具
CN216577552U (zh) 一种管道对接辅助工装
CN211061133U (zh) 一种大扭矩螺杆钻具试验台
CN214886923U (zh) 一种石油工程用钻具接卸装置
CN213288785U (zh) 一种原油集输管道开孔泄压装置
CN203847030U (zh) 深度定位投送工具
CN208981990U (zh) 顶部驱动钻井装备的冲管总成
CN111155948A (zh) 一种可自动打钻与自动退钻的钻机及自动控制方法
CN211081809U (zh) 一种径向钻井专用井下导向装置
CN216327949U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管道对接装置
CN220807996U (zh) 一种仰视角度钻孔装置
CN215242854U (zh) 一种用于pvc水管的扩口设备
CN220319560U (zh) 一种用于盾构始发井接收并的涌水涌沙快速堵漏装置
CN219994751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修补装置
CN213144405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石油钻杆托架
CN215920335U (zh) —种具有管道外壁保护结构的发动机排气管加工治具
CN219176259U (zh) 一种煤矿培训用电机推进定向钻机
CN211777295U (zh) 一种套管堵塞器推送装置
CN220060790U (zh) 一种工程固定装置
CN219224481U (zh) 一种石油工程流体流阻性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18

Address after: 300270, No.3 Courtyard, 350 meters west of Huangfangzi Village, Zhongtang Town,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within Zhongtang Industrial Zone,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Ruichish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00270, 350 meters west of Huangfangzi Village, Zhongtang Town,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within the Zhongtang Industrial Zone of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Jinchennuo Petroleum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