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3385U -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3385U
CN220433385U CN202321892789.7U CN202321892789U CN220433385U CN 220433385 U CN220433385 U CN 220433385U CN 202321892789 U CN202321892789 U CN 202321892789U CN 220433385 U CN220433385 U CN 220433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late
box girder
buffer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27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兹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uangfa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uangfa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uangfa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uangfa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27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3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3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3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涉及箱梁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装配单元、缓冲减震单元和阻尼支撑单元,所述装配单元包括顶板、第一腹板、第二腹板和底板,所述缓冲减震单元包括十字交叉架、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第二收缩弹簧横杆、横移套环和套环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缓冲减震单元的使用,使得预制箱梁在承受来自竖向和横向的冲击时,都能得到有效的缓冲,进而提高了预制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利用阻尼套筒、承载下压套管和阻尼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顶板上所受到的斜向冲击应力能够被吸收消除,进一步提升了预制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背景技术
箱梁为桥梁施工工程中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分为单箱与多箱。箱梁一般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侧的腹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箱梁一般由混凝土筑成,位于箱梁的上方为用于车辆等通过的桥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桥上的经常通过有车辆等,且桥梁使用的时间较长,从而容易造成桥梁的表面的开裂等现象,从而造成危险。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530155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箱梁,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所述顶板、底板以及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围成一个空腔,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顶部设置有多个预应力装置,所述预应力装置沿着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桥梁表面的强度,减少箱梁发生断裂的风险的效果。
该现有技术虽然能够提高桥梁表面的强度,减少箱梁发生断裂的风险的效果,但是抗震效果一般,长期使用时,受到微震应力无法被有效吸收,容易造成构架连接不稳,影响箱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装配单元、缓冲减震单元和阻尼支撑单元。
所述装配单元包括顶板、第一腹板、第二腹板和底板,所述缓冲减震单元包括十字交叉架、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第二收缩弹簧横杆、横移套环和套环缓冲弹簧,所述阻尼支撑单元包括阻尼套筒、上加固板、下加固板、折叠架、折叠缓冲弹簧、承载下压套管和阻尼复位弹簧。
所述缓冲减震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阻尼支撑单元位于两者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架的一端与所述横移套环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横移套环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横移套环的一端与所述套环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十字交叉架、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第二收缩弹簧横杆、横移套环和套环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预制箱梁在承受来自竖向和横向的冲击时,都能得到有效的缓冲,进而提高了预制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载下压套管的顶端与所述上加固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固板位于所述顶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尼套筒的底端与所述下加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固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载下压套管的外壁通过活塞与所述阻尼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面与所述阻尼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下压套管的伸缩端与所述阻尼套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套筒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阻尼套筒、承载下压套管和阻尼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顶板上所受到的斜向冲击应力能够被吸收消除,进一步提升了预制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尼套筒的底端一侧与所述折叠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架的一侧与所述折叠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安装的折叠架和折叠缓冲弹簧形成三角状态,提高了阻尼套筒和承载下压套管的横向承压能力,再通过上加固板和下加固板的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阻尼支撑单元的结构强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利用十字交叉架、第一收缩弹簧横杆、第二收缩弹簧横杆、横移套环和套环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预制箱梁在承受来自竖向和横向的冲击时,都能得到有效的缓冲,进而提高了预制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利用阻尼套筒、承载下压套管和阻尼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顶板上所受到的斜向冲击应力能够被吸收消除,进一步提升了预制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利用安装的折叠架和折叠缓冲弹簧形成三角状态,提高了阻尼套筒和承载下压套管的横向承压能力,再通过上加固板和下加固板的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阻尼支撑单元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交叉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结构细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套筒结构细节示意图。
图中:1、主体装置;2、顶板;3、第一腹板;4、第二腹板;5、十字交叉架;6、第一收缩弹簧横杆;7、第二收缩弹簧横杆;8、横移套环;9、套环缓冲弹簧;10、底板;11、阻尼套筒;12、上加固板;13、下加固板;14、折叠架;15、折叠缓冲弹簧;16、承载下压套管;17、阻尼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包括主体装置1,主体装置1包括装配单元、缓冲减震单元和阻尼支撑单元。
装配单元包括顶板2、第一腹板3、第二腹板4和底板10,缓冲减震单元包括十字交叉架5、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第二收缩弹簧横杆7、横移套环8和套环缓冲弹簧9,阻尼支撑单元包括阻尼套筒11、上加固板12、下加固板13、折叠架14、折叠缓冲弹簧15、承载下压套管16和阻尼复位弹簧17。
缓冲减震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于顶板2的下方,阻尼支撑单元位于两者之间。
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的一端与第一腹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当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和第二收缩弹簧横杆7承受横向振动冲击时,则收缩其端头,压缩内部弹簧进行减震工作,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腹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腹板3的底端与底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腹板3的顶端与顶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
十字交叉架5的一端与横移套环8的底面转动连接,横移套环8的内壁与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的外壁滑动连接,横移套环8的一端与套环缓冲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上两组横移套环8与三组套环缓冲弹簧9交替排列安装,最大程度保证横移套环8在横移过程中的缓冲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承载下压套管16的顶端与上加固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上加固板12位于顶板2的内部。
阻尼套筒11的底端与下加固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加固板13位于底板10的内部。
承载下压套管16的外壁通过活塞与阻尼套筒11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的底面与阻尼复位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承载下压套管16的伸缩端与阻尼套筒1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阻尼套筒11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液,承载下压套管16在承受来自顶部的振动冲击时,会在阻尼套筒11内壁带动活塞压缩阻尼液和阻尼复位弹簧17,将振动冲击进行吸收,由于阻尼套筒11处于倾斜状态,进而承载下压套管16对斜向冲击力进行缓冲。
阻尼套筒11的底端一侧与折叠架14的一端转动连接,折叠架14的一侧与折叠缓冲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阻尼套筒11底端一侧利用安装的折叠架14和折叠缓冲弹簧15形成三角状态,提高了阻尼套筒11和承载下压套管16的横向承压能力,再通过上加固板12和下加固板13的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阻尼支撑单元的结构强度。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的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使用时,当顶板2上表面受到冲击时,冲击力迫使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下压十字交叉架5,使其绕中心轴进行折叠,而十字交叉架5进行折叠的过程中,其上方端头会推动两组横移套环8在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上滑动,压缩左右两组套环缓冲弹簧9,同时其下方端头会推动两组横移套环8在第二收缩弹簧横杆7上滑动,对竖向振动进行吸收减震。
而当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和第二收缩弹簧横杆7承受横向振动冲击时,则收缩其端头,压缩内部弹簧进行减震工作。
承载下压套管16在承受来自顶部的振动冲击时,会在阻尼套筒11内壁带动活塞压缩阻尼液和阻尼复位弹簧17,将振动冲击进行吸收,由于阻尼套筒11处于倾斜状态,进而承载下压套管16对斜向冲击力进行缓冲。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装配单元、缓冲减震单元和阻尼支撑单元;
所述装配单元包括顶板(2)、第一腹板(3)、第二腹板(4)和底板(10),所述缓冲减震单元包括十字交叉架(5)、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第二收缩弹簧横杆(7)、横移套环(8)和套环缓冲弹簧(9),所述阻尼支撑单元包括阻尼套筒(11)、上加固板(12)、下加固板(13)、折叠架(14)、折叠缓冲弹簧(15)、承载下压套管(16)和阻尼复位弹簧(17);
所述缓冲减震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于所述顶板(2)的下方,所述阻尼支撑单元位于两者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腹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腹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板(3)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板(3)的顶端与所述顶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架(5)的一端与所述横移套环(8)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横移套环(8)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收缩弹簧横杆(6)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横移套环(8)的一端与所述套环缓冲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下压套管(16)的顶端与所述上加固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固板(12)位于所述顶板(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套筒(11)的底端与所述下加固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固板(13)位于所述底板(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下压套管(16)的外壁通过活塞与所述阻尼套筒(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面与所述阻尼复位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下压套管(16)的伸缩端与所述阻尼套筒(1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套筒(11)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套筒(11)的底端一侧与所述折叠架(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架(14)的一侧与所述折叠缓冲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
CN202321892789.7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Active CN220433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789.7U CN220433385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789.7U CN220433385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3385U true CN220433385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2789.7U Active CN220433385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3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7712B (zh) 一种用于棚洞工程的活塞杆点支式自恢复柔性缓冲结构
CN109898691B (zh)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调谐质量阻尼墙
CN214194084U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减震连接结构
CN210288752U (zh) 一种阻尼接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调谐质量阻尼墙
CN103866687A (zh) 一种耗能自复位桥梁墩柱结构
CN111155642A (zh) 一种高层建筑的抗震框架结构
CN111962384A (zh) 一种内置耗能装置的抗震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58842B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墙
JP4957295B2 (ja) 制震橋脚構造
CN220433385U (zh)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预制箱梁
CN106894331A (zh) 一种自带粘滞型阻尼器的耗能限位支座
CN212129534U (zh) 一种分离地铁上盖与上部建筑的隔振装置
CN206721658U (zh) 一种自带粘滞型阻尼器的耗能限位支座
CN111236287B (zh) 用于快速建造的整体式基础承台
CN109083001B (zh) 一种缓慢减小地震作用的挡块改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20240260A1 (en) Seesaw structural systems for seismic low-rise buildings
JP2020114980A (ja) 道路橋の橋脚構造
CN114293460B (zh) 一种设有减震耗能装置的铁路摇摆空心高墩
CN113430922B (zh) 带波纹套管可复位双柱墩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CN215253455U (zh) 一种装配式多向摇摆自复位筒体结构体系
CN211597167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
CN113309007A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支架
CN109252728B (zh) 一种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柔性连接方法
CN208486166U (zh) 桩柱一体式桥梁下部结构及施工装置
CN112982671A (zh) 一种装配式多向摇摆自复位筒体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