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9822U -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9822U
CN220429822U CN202322228403.9U CN202322228403U CN220429822U CN 220429822 U CN220429822 U CN 220429822U CN 202322228403 U CN202322228403 U CN 202322228403U CN 220429822 U CN220429822 U CN 220429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channel
wind
direc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84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84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9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9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9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出风结构包括导风通道、出风部件及风向调节件,出风部件固定设置在导风通道上,并具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形成渐缩结构或渐扩结构;风向调节件移动的设置在出风通道中,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和第一壁面共同形成第一风道,第二表面与第二壁面共同形成第二风道;其中,风向调节件通过在出风通道中移动以调节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使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改变。如此设置,能够通过风向调节件的移动,便利的实现对出风结构出风方向的调节,且出风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空调出风口进行风向调节时,主要采用导向格栅叶片进行调节。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车型采用此类出风口,此类出风口出风结构复杂。另外有部分车型采用两股不同风向的气流进行混风,通过调整两股气流的流量,以实现对风向的调节,这种出风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出风结构,解决了上述出风结构结构复杂、设计难、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系统,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空调系统的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风结构,包括:
导风通道;
出风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上,并具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形成渐缩结构或渐扩结构;
风向调节件,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中,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壁面共同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共同形成第二风道;
其中,所述风向调节件通过在所述出风通道中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使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改变。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壁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平行设置。
可选的,且所述风向调节件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流通面积之和不变。
可选的,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形成渐缩结构以使所述出风通道为渐缩通道,且所述风向调节件位于所述导风通道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渐缩通道的缩口宽度小于所述风向调节件的最大宽度。
可选的,所述出风部件为覆盖所述导风通道端口的出风板,所述出风通道为在所述出风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出风板,并在所述出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风向调节件为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截面上,所述出风通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所述风向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风向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可选的,所述出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风通道;
所述风向调节件为与所述出风通道一对一设置的多个,且全部所述风向调节件同步移动。
可选的,所述风向调节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的内壁或外壁上,并沿所述风向调节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全部所述风向调节件均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在所述滑动件的带动下移动;
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往复移动。
可选的,还包括沿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并且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或所述第一导轨对接,使所述滑动件能通过在所述第二导管上滑动实现所述风向调节件在所述轴向上的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壁面贴合且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壁面贴合而实现所述出风通道的闭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关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对称设置。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出风结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风方向不同,控制模块收到风向调节指令时,依据风向调节指令控制风向调节件在出风通道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风口的尺寸,进而调节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风量,则会调节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吹出的风混合后的出风方向,从而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节,如此设置,能够通过风向调节件的移动,便利的实现对出风结构出风方向的调节,且出风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的三维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风向调节件在一种调节状态下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风向调节件在另一种调节状态下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5为风向调节件在又一种调节状态下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6为驱动组件及风向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在图1-图7中:
1-导风通道,2-出风部件,3-风向调节件,4-第一风道,5-第二风道,6-驱动组件;
21-出风通道,31-第一表面,32-第二表面,61-第一导轨,62-滑动件,63-第二导轨,64-驱动件;
211-第一壁面,212-第二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系统,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空调系统的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可以安装于车辆的空调系统中,用于将气流排至车辆的驾驶舱中。出风结构主要包括导风通道1、出风部件2、风向调节件3及控制模块,其中,导风通道1将车辆的空调系统产生的风导流到出风部件2的位置,然后又通过出风通道21将风导出到目标空间,例如驾驶舱中。出风部件2固定的设置在导风通道1上,出风部件2具有出风通道21。进一步的,出风通道21的内壁包括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而且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形成渐缩结构或渐扩结构,其中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为出风部件2的内表面的局部。风向调节件3移动的设置在出风通道21中,风向调节件3具有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而且第一表面31和第一壁面211共同形成第一风道4,第二表面32和第二壁面212共同形成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的出风方向和第二风道5的出风方向不同。又需要说明的是,风向调节件3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与出风通道21的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形成一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设置在导风通道1上的出风部件2可以形成多个出风通道21,多个出风通道21内设置多个风向调节件3,这样就形成了多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风向调节指令,控制模块依据风向调节指令控制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至目标位置。控制模块控制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中移动,以调节第一风道4的流通截面积的大小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的大小,由于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出风方向不同,且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位于出风通道21内,则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吹出的风混合后形成出风通道21最终的出风方向,所以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以调节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从而改变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各自的出风量,进而改变两部分风混合后的最终出风方向,实现将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改变的目的。
在此,并不对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是为了改变第一风道4的流通截面积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从而将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改变,流通截面积的尺寸具体为按照图1中A-A剖面后的尺寸。
示例性的,风向调节件3沿图2中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在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之间移动,风向调节件3沿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移动,能够增大第一风道4的流通截面积且减小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或增大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且减小第一风道4的流通截面积,则单位时间内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中风的各自流通量就会改变,从而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改变;
或者,风向调节件3还可以沿图2中双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此时风向调节件3的表面与出风通道21内壁不平行设置,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且两侧夹角不同,可以通过风向调节件3在双向箭头B所在的方向上移动,能够实现将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中的一条风道打开另一条风道关闭,或者两条风道同时打开,或者两条风道同时关闭,这样也能实现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改变;
或者,风向调节件3既可以沿图2中双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又可以沿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移动,这样也能调节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尺寸,使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改变,且如此设置能够提供更多种对出风结构的出风通道21出风方式的调节方式,提高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改变的适用性;此外,风向调节件3还可以沿位于图2中双向箭头B和双向箭头C之间的方向移动,也能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出风部件2形成的出风通道21的方式,既可以是上述的在出风部件2上开设供气流流通的通道,又可以是出风部件2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出风部件2之间形成出风通道21。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有多个出风通道21且多个出风通道21内设置有多个风向调节件3时,其中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的调节方式,既可以是多个风向调节件3同时在多个出风通道21内按着同一方式移动,又可以是多个风向调节件3按着不同的方式各自调节,以使不同的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有多种不同的调节方式。
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壁面211、第二壁面212、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既可以为弧形面,又可以为平面。其中,当出风通道21的壁面为弧形面时,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分别为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延伸的弧形面,同样的,当风向调节件3的表面为弧形面时,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分别为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延伸的弧形面。第一表面31和第一壁面211对应设置,第二表面32和第二壁面212对应设置。
具体的,控制摸块接收的风向调节指令,既可以是语音指令或app应用程序类型的指令,又可以是物理开关类型的指令。
此外,关于上述的风向调节件3移动的设置在出风通道21内,指的是风向调节件3能够相对于出风通道21发生移动,关于风向调节件3和出风通道21两者之间的移动方式,既可以是风向调节件3移动而出风通道21不动,又可以是出风通道21移动而风向调节件3不动,还可以是风向调节件3和出风通道21均能发生移动。由于出风部件2固定设置在导风通道1上,且出风部件2具有出风通道21,当移动出风通道21时,既可以将导风通道1和出风通道21一同移动,也可以改变出风部件2和导风通道1的连接方式,将导风通道1和出风部件2活动连接,使出风部件2能够相对于导风通道1移动。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控制模块,也就是说通过手动去调节风向调节件3,风向调节件3通过在出风通道21中移动以调节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使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改变。如此设置,也能快速实现对出风通道21出风方向的调节。
上述的出风结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出风方向不同,控制模块收到风向调节指令,然后依据风向调节指令控制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出风口的尺寸,进而调节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出风量,则会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调节,如此设置,能够通过风向调节件3移动便利的实现对出风结构出风方向的调节,且出风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现有技术中,对汽车的空调出风口进行风向调节时,主要采用导向格栅叶片进行调节,有部分车型采用两股不同风向的气流,进行混风,通过调整两股气流的流量,进行风向调节,但这两种出风口结构进行极限风向调节时,都会减小风道的有效流通面积,这样就会增加风道阻力,导致风量减小,或者增加局部气流速度,提高噪声风险和空调系统能耗。
对于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进一步使风向调节件3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之和不变。具体的,风向调节件3沿图2中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在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之间移动,在出风结构中按照上述方式对风向调节件3调节时,出风通道21的体积减去位于出风通道21内的风向调节件3的体积等于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体积之和,而且在按照上述方式调节风向调节件3时,能够改变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所以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方式中风向调节件3位于出风通道21的任意位置时,并未改变风道的有效流通面积,也就不会增加风道阻力,也不会导致风量减小,也不会增加局部气流速度,使空调始终具有恒定的出风量,更好的保证了温度的平稳性,提升了用户的感受,并且还能够避免噪声变大,避免空调能耗增加,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方向上,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形成渐缩结构以使出风通道21为渐缩通道,且风向调节件3位于导风通道1的内侧。具体的,将出风通道21设置为减缩通道,此时将风向调节件3设置于导风通道1的内侧,且位于出风通道21之间,从而调节风向调节件3以调节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如此设置,由于使用者从出风结构外侧观看本结构时观察到的是出风部件2,避免了风道内其他结构的暴露,提升了出风结构的美观性,而且在调节风向调节件3调节出风方向时,出风部件2并不会移动,从外部观看美观性更好,设计难度低。
另外,在出风方向上,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还可以形成渐扩结构,以使出风通道21为渐扩通道,为了调节渐扩通道的出风方向,此时风向调节件3位于导风通道1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相对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倾斜且倾斜方向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出风通道21的轴线为图3中D所示的虚线,这里将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相对于上述出风通道21的轴线倾斜,且两个风道的倾斜方向不同,第一风道4相对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向下倾斜第二风道5相对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向上倾斜,或第一风道4相对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向上倾斜第二风道5相对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向下倾斜,在风向调节件3的轴线与出风通道21的轴线重合时,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中的气流汇合后,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沿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吹出。在此基础上,将风向调节件3沿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在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之间移动,对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调节,以使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在向下、水平、向上三者之间切换。如此设置,能够便利的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1和第一壁面211平行设置,且第二表面32和第二壁面212平行设置。也就是说,形成第一风道4的两个壁面平行设置,形成第二风道5的两个壁面也平行设置,从而使这两个风道为等宽风道,这样当风向调节件3沿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时,会对第一风道4的气流流通量和第二风道5的气流流通量进行调节,且调节至任意位置时,能保证第一风道4的两个壁面平行且第二风道5的两个壁面平行,这样就能保证由导风通道1进入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风吹出时,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并不会对风进行遮挡,能够提升风从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通过时的通过性能。而且,当使用风向调节件3将第一风道4和/或第二风道5关闭时,风向调节件3的第一表面31与出风通道21的第一壁面211完全贴合和/或风向调节件3的第二表面32和出风通道21的第二壁面212完全贴合,这样能够提升关闭第一风道4和/或第二风道5时的密闭性。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倾斜方向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在同一出风通道21内,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倾斜方向关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对称设置。如此设置,当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需要沿着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吹出时,将风向调节件3调节至出风通道21的中部,也就是风向调节件3的轴线与出风通道21的轴线重合,由于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关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对称设置,则两部分混合时抵消的风量较少,这样由出风通道21吹出的风量损失较少。
更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通道21内具有中间位置,风向调节件3位于中间位置时,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相等,流经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风汇合后沿出风通道21的轴向排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风行调节件的中间位置为图3中风向调节件3所示的位置。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相等,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由第一风道4吹出的沿第一倾斜方向的风量和风速,与单位时间内由第二风道5吹出的沿第二倾斜方向的风量和风速相等。如此设计,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吹出的两部分风汇合时,抵消的风量更少损失的风量更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通道21内具有多个偏心位置,风向调节件3位于偏心位置时,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均存在,且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不同;以及,出风通道21内具有使第一风道4消失的第一极限位置和使第二风道5消失的第二极限位置,多个偏心位置分别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以及中间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需要说明的是,风向调节件3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为图5中所示的状态,风向调节件3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为图4中所示的状态。还需要说明的是,当风向调节件3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时,此时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大于第一风道4的流通截面积,则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风汇合后的混合风由出风通道21的轴线偏向第二风道5的倾斜方向吹出;当风向调节件3位于第二极限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时,此时第一风道4的流通截面积大于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则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风汇合后的混合风由出风通道21的轴线偏向第一风道4的倾斜方向吹出;通过风向调节件3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以实现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在第二风道5的倾斜方向和第一风道4的倾斜方向之间调节。如此设置,使用风向调节件3调节出风通道21出风方向的方式简单,调节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方向上,出风通道21为渐缩通道,且风向调节件3位于导风通道1的内侧,并且,渐缩通道的缩口宽度小于风向调节件3的最大宽度。具体的,将出风通道21设置为图1-图5所示的渐缩通道,且将风向调节件3位于导风通道1的内侧,并且使减缩通道的缩口宽度小于风向调节件3的最大宽度。由于风向调节件3位于导风通道1内侧,这样在使用风向调节件3对导风通道1进行调节在出风结构使用时,使用者从外部观看通过出风通道21的出风口仅能看到出风部件2和风向调节件3,并不能看到出风结构内部的其他构造,这种出风口结构简单,使用者无法可以看穿,无法看到内部结构,出风结构的外形更加美观。需要说明的是,渐缩通道的缩口也就是出风通道21的出风口。
此外,出风通道21和风向调节件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设置,例如:出风通道21为渐扩通道,且风向调节件3还可以位于出风通道21的远离导风通道1的一侧,如此设置也能实现对出风通道21出风方向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件2为覆盖导风通道1端口的出风板,出风通道21为在出风板的厚度方向贯穿出风板、并在出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风向调节件3沿长度方向设置。具体的,出风板的厚度方向为图1中双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出风板的长度方向为图1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出风部件2设置在导风通道1的端部,且出风部件2为板状结构,出风通道21在出风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且在出风板的长度方形通常设置,而且在厚度方向贯穿出风板时,出风通道21为渐扩结构或者渐缩结构,这样由导风通道1导出的风就会由出风通道21导出至目标空间。风向调节件3至少局部设置在导风通道1中,由于出风通道21为出风板厚度方向贯穿长度方向通常设置的渐扩结构或者渐缩结构,将设置于出风通道21内的风向调节件3设置为与出风通道21适配的楔形结构,且楔形结构的风向调节件3的两侧与出风通道21之间的缝隙为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板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如此设置,使出风结构的结构简单,出风量大且布局紧凑,调节出风方向的操作可以更加便利的实现。
此外,出风通道21和风向调节件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设置,例如:出风通道21为在出风板的厚度方向贯穿出风板的等径通孔、渐缩通孔或渐扩通孔,并且等径通孔、渐缩通孔或渐扩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沿出风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排布,风向调节件3为圆锥结构,风向调节件3也设置有多个,多个风向调节件3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当然,出风通道21和风向调节件3又可以为其他结构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设置,与上述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出风通道21还可以为三棱台、四棱台等多棱台,相应的风向调节件3为与出风通道21适配的三棱锥、四棱锥等多棱锥。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出风通道2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风向调节件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具体的,出风通道21的截面指的是按照图1中A-A所示剖断线剖开后的截面图,也就是图2-图5所示的截面,出风通道21为渐缩结构或渐扩结构,可选的出风通道21的截面为三角形或等腰梯形,出风通道21还可以为其他的渐缩形状或渐扩形状,例如:多边形、扇形等等。相应的,风向调节件3的截面形状为出风通道21的截面形状适配的三角形或梯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当出风通道21的截面为三角形时,在三角形的端部会设置有出风口。当然,当出风通道21为其他的渐缩形状或渐扩形状时,风向调节件3也为与其适配的渐缩形状或渐扩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出风通道21的截面形状与风向调节件3的截面形状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当出风通道2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时,风向调节件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也可以为梯形,只要保证出风通道21截面形状渐缩或渐扩的角度和风向调节件3适配即可。通过上述设置,出风通道21和风向调节件3为标准化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标准件结构便于加工和生产,也便于组装,生产效率高。
更进一步的,出风通道2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风向调节件3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具体的,将出风通道2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腰分别对应出风通道21的第一壁面211和第二壁面212,将风向调节件3的截面设置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分别对应风向调节件3的两个表面,如此设置使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流通截面积相等且对称设置,当需要将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调节至出风通道21的轴线方向时,仅需将风向调节件3调节至出风通道21的轴线位置处即可。如此设置,出风方向便于调节,操作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向调节件3还可以通过在垂直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使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之一消失,并且风向调节件3还能够沿轴线移动,以使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均消失而实现出风通道21的闭合。具体的,风向调节件3在垂直于出风通道21的轴线方向移动,也就是沿图2中双向箭头C的方向移动,在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之间移动时,使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中的其中之一消失,与此同时将另一风道完全打开。在此基础上,风向调节件3还能沿出出风通道21的轴线移动,也就是图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当出风通道21为渐缩结构时,风向调节件3沿出风通道21的轴线靠近出风通道21的出风口移动,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封堵;当出风通道21为渐扩结构时,风向调节件3沿出风通道21的轴线向远离出风通道21的出风口的方向移动,实现出风通道21的闭合。上述风向调节件3沿上述方向移动,能够便利的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调节及出风通道21的打开与闭合,操作简单,结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通道21,全部出风通道21平行且等距设置;风向调节件3为与出风通道21一对一设置的多个,且全部风向调节件3同步移动。具体的,在出风板上开设有多个出风通道21,并且将全部的出风通道21均平行且等距离设置,然后风向调节件3设置有多个,多个风向调节件3一对一的对应设置在出风通道21内,而且多个风向调节件3同步移动,这样就能实现对多个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同步调节,相比于多个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单独调节的方式,调节更为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向调节件3在驱动组件6的驱动下移动,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导轨61、滑动件62、第二导轨63及驱动件64;第一导轨61设置在导风通道1的内壁或外壁上,并沿风向调节件3的移动方向延伸;滑动件6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61上,全部风向调节件3均连接在滑动件62上,以在滑动件62的带动下移动;第二导轨63沿出风通道21的轴向设置,并且第一导轨61设置在第二导轨63上或与第一导轨61对接;驱动件64驱动滑动件62在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3上往复移动。具体的,第一导轨61设置在导风通道1的内壁或外壁上,第一导轨61的设置方向为风向调节件3的其中一个移动方向,既可以为图2中双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又可以为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在此以第一导轨61沿双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设置为例进行说明,滑动件62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导轨61上,滑动件62可以为滑块、滑槽等结构,全部风向调节件3均连接在滑动件62上,从而在滑动件62的带动下在第一导轨61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全部风向调节件3连接的滑块上,既可以是多个风向调节件3与多个滑动件62一一对应连接,又可以是多个风向调节件3全部连接到一个长条状滑动件62上。第二滑轨沿出风通道21的轴向设置,也就是图中双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并且第一导轨61设置在第二导轨63上或者与第二导轨63对接,与风向调节件3连接的滑动件62沿第一导轨61移动,以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调节,使滑动件62能通过在第二导轨63上滑动实现风向调节件3在轴向上的移动,以使第一表面31和第一壁面211贴合或第二表面32与第二壁面212贴合而实现出风通道21的闭合,驱动件64能够驱动滑动件62在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3上往复移动,既能实现对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开启大小的调节,也就是出风通道21出风方向的调节,又能实现出风通道21的打开与闭合的切换。如此设置,出风结构的结构简单,且风向调节件3移动操作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对驱动件64的结构进行限定,驱动件64既可以是电机,又可以是把手。
此外,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3还可以其他方式设置,例如:第一导轨61沿出风通道21的轴向设置,第二导轨63沿垂直出风通道21轴向的方向设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由于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所以空调系统由出风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在控制出风结构开启时,形成风向调节指令,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具体的,出风结构与空调系统中风扇等部件连接,当控制系统在控制出风结构开启时,形成风向调节指令,风向调节指令指的是将出风结构的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调节到目标方向的指令,风向调节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即为控制器,控制器收到风向调节指令后会控制风向调节件3在出风通道21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开度,以使出风通道21达到风向调节指令的出风通道21的目标出风方向。这里,通过风向调节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调节风向调节件3以调节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能够实现对出风通道21的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在接收到风向调节指令时,依据控制系统记录的用户信息确定目标位置。具体的,根据用户账号信息确定用户的空调偏好设置,并根据空调偏好设置向空调控制模块发送风向调节指令,用户信息指的是用户的账号信息,例如:用户账号会记录的每次空调开启时出风结构的出风方向,偏好设置可以是记录中的同一出风方向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方向,也可以是用户自己设置的自己偏好出风结构的出风方向,以使空调开启时,控制模块能控制风向调节件3将出风结构能调节到用户偏好的出风方向,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自动化程度。
更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结构的开启指令通过语音、app应用程序或物理开关中的至少一种触发。出风结构的开启指令既可以通过语音触发,例如:“将出风方向调平”、“将出风方向调向下”“将出风方向调向上”;出风结构的开启指令又可以通过app应用程序触发,app应用程序既可以是车载屏幕上的app程序又可以是手机app或平板app应用程序;出风结构的开启指令还可以是物理开关触发,例如:旋钮、按钮等。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由于车辆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所以车辆由空调系统带来的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4)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通道;
出风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上,并具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形成渐缩结构或渐扩结构;
风向调节件,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中,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壁面共同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共同形成第二风道;
其中,所述风向调节件通过在所述出风通道中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使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壁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且所述风向调节件在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流通面积之和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形成渐缩结构以使所述出风通道为渐缩通道,且所述风向调节件位于所述导风通道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通道的缩口宽度小于所述风向调节件的最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为覆盖所述导风通道端口的出风板,所述出风通道为在所述出风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出风板,并在所述出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风向调节件为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截面上,所述出风通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所述风向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风向调节件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风通道;
所述风向调节件为与所述出风通道一对一设置的多个,且全部所述风向调节件同步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调节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的内壁或外壁上,并沿所述风向调节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全部所述风向调节件均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在所述滑动件的带动下移动;
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往复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出风通道的轴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并且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或所述第一导轨对接,使所述滑动件能通过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实现所述风向调节件在所述轴向上的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壁面贴合且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壁面贴合而实现所述出风通道的闭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关于所述出风通道的轴线对称设置。
13.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系统。
CN202322228403.9U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20429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8403.9U CN220429822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8403.9U CN220429822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9822U true CN220429822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8403.9U Active CN220429822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9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4005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102383188B1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
KR102249899B1 (ko)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109520019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1232940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614384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4384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US20190212017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3660847A (zh) 车用空调装置
JPWO2017149861A1 (ja) 空気吹出装置
CN105066391A (zh)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CN209181083U (zh) 空调器
CN220429822U (zh)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JP2016210396A (ja) 空気吹出装置及び当該空気吹出装置の集合体
US20230417448A1 (en) Air outle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6923054A (zh)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09405077A (zh) 空调器
JP2012047418A (ja) 空調用吹出装置
CN21697691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654106B (zh) 空调器
CN215904281U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机及车辆
CN114046566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160243B (zh) 吊顶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4440319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20947448U (zh)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