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9647U - 一种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9647U
CN220429647U CN202321400347.6U CN202321400347U CN220429647U CN 220429647 U CN220429647 U CN 220429647U CN 202321400347 U CN202321400347 U CN 202321400347U CN 220429647 U CN220429647 U CN 220429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hamber
gas
cavity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03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梁仕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03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9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9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9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墨盒主体内设有导气腔以及次储墨腔,沿第一方向,墨盒主体的相对两端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墨盒在安装过程中;外凸部,外凸部于背离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第一壁面,外凸部内形成有气液交换腔,气液交换腔贯穿第一壁面形成外接口,导气腔于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进气口,导气腔通过进气口与气液交换腔连通,次储墨腔于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次进液口,次储墨腔仅通过次进液口与外界连通,次储墨腔通过次进液口与气液交换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墨盒主体内设置次储墨腔,供墨针内不会吸入空气,相当于给供墨针提供了液封,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打印头空喷。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一些兼容厂商推出过一类无导气膜墨盒,这类墨盒在安装过程中可自动开启导气通道。
墨盒可拆卸的安装至安装部内,安装部的上方敞口,安装部底壁具有供墨针,供墨针用于将墨盒内墨水供给到打印头处,从而打印头可以用于执行打印的动作。
打印头吸墨的气压是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墨水继续流入供墨针,打印设备就会报警,打印头出现空喷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避免打印头出现空喷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盒,可沿第一方向安装于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所述墨盒包括:
墨盒主体,所述墨盒主体内设有导气腔以及次储墨腔,所述导气腔和所述次储墨腔为两个独立并相互隔离的腔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墨盒主体的相对两端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墨盒在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较所述第二表面更早到达所述安装部;
外凸部,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外凸部于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第一壁面,所述外凸部内形成有气液交换腔,所述气液交换腔贯穿所述第一壁面形成外接口,所述导气腔于所述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导气腔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交换腔连通,所述次储墨腔上有且仅有一个次进液口,所述次储墨腔仅通过所述次进液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次进液口形成于所述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所述次储墨腔通过所述次进液口与所述气液交换腔连通,所述次进液口与所述进气口于第二方向上的投影相错位,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正交方向。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墨盒主体内设有主储墨腔以及缓冲腔,其中:
所述缓冲腔于所述导气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出气口,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导气腔连通;
所述主储墨腔的第一端于所述缓冲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连通口,所述主储墨腔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主储墨腔的第二端于所述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主进液口,所述主储墨腔通过所述主进液口与所述气液交换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连通口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缓冲腔内设有防漏件,所述防漏件用于限制所述主储墨腔内的墨水经由所述连通口流通至所述缓冲腔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漏件填充于所述缓冲腔的部分区域内,所述连通口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防漏件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主储墨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子腔体以及第二子腔体,所述主储墨腔于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块体,所述缓冲腔、所述导气腔以及所述次储墨腔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块体内,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主储墨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通过预设间隙相连通,所述连通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腔体的内壁面上,所述主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子腔体的内壁面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墨盒主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设有若干隔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主储墨腔内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贴合设置在所述主进液口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气液交换腔内设置有密封件,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一侧,所述主进液口和所述次进液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所述进气口较所述密封件更靠近所述外接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墨盒还设有封口膜,所述封口膜贴合于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外接口以及所述进气口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均落于所述封口膜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墨盒主体内设置次储墨腔,次储墨腔不与导气腔连通,与导气腔不进行气体交换,次储墨腔内会因墨水转移而产生负压,负压的存在导致次储墨腔中的墨水无法流出,从而使得次储墨腔内始终存有墨水,供墨针内不会吸入空气,相当于给供墨针提供了液封,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打印头空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即将安装至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的第一视角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的第二视角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的第三视角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墨盒,101-墨盒主体,1011-第一表面,1012-第二表面,102-气液交换腔,103-外接口,1031-第一端部,1032-第二端部,104-主储墨腔,1041-第一子腔体,1042-第二子腔体,105-次储墨腔,106-导气腔,107-导气通道,108-进气口,109-出气口,110-连通口,111-主进液口,112-次进液口,113-外凸部,114-第一壁面,115-第一敞口,116-第二敞口,117-防漏件,118-过滤件,119-密封件,120-凹槽,121-密封环,122-封口膜,123-缓冲腔,124-隔板,125-第一块体;
200-打印设备,201-安装部,202-供墨针;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100即将安装至打印设备200的安装部201上的示意图,安装部201内具有一个或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内可对应安装一个墨盒100,不同墨盒100内可以存储不同颜色的墨水,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01内具有四个安装位,对应的设有四个墨盒100,四个墨盒100内存储的墨水颜色分别为黑色、黄色、蓝色、红色。
墨盒100沿第一方向D1可拆卸的安装至安装部201内,安装部201的上方敞口,安装部201底壁具有供墨针202,墨盒100沿第一方向D1从安装部201的上方敞口处安装到安装部201中,供墨针202用于将墨盒100内墨水供给到打印头处,从而打印头可以用于执行打印的动作。
参照图1、图2、图4以及图6所示,为更好的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100进行结构说明,特设定三维直角坐标系,即XYZ轴坐标系,X轴、Y轴、Z轴相互垂直,墨盒10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与安装部201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一致。以墨盒100安装到安装部201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第一方向D1),则墨盒100从安装部201脱离的方向为+Z轴方向,安装部201的敞口位于+Z轴方向上,供墨针202位于-Z轴方向上,墨盒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即为多个安装部201内多个安装位的线性阵列方向,墨盒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即第二方向D2),第二方向D2为第一方向D1的正交方向。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盒100,包括墨盒主体101以及密封件119,其中:
墨盒主体101内设有气液交换腔102、主储墨腔104以及导气腔106,主储墨腔104与导气腔106相连通,主储墨腔104内预存有墨水,气液交换腔102于墨盒100的外壁面上形成外接口103,在墨盒100插入安装部201过程中,供墨针202经由外接口103插入气液交换腔102内,气液交换腔102的内壁面上设有进气口108以及主进液口111,导气腔106经由导气通道107与进气口108相连通,外界空气可从进气口108进入导气腔106,主储墨腔104与主进液口111相连通,主储墨腔104的墨水可从主进液口111流至气液交换腔102。
随着主储墨腔104储存的墨水流出,主储墨腔104内会因墨水转移而产生负压,负压的存在导致主储墨腔104中的墨水无法流出,因此将主储墨腔104与导气腔106连通,来维持气液平衡,外界空气可从进气口108进入导气腔106,进而流入主储墨腔104当中,主储墨腔104与外界大气相连,因此可以很好地维持主储墨腔104的气压平衡,保证主储墨腔104的墨水正常流出,同时也可以加快墨水的流出速度。
参照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密封件119设置于气液交换腔102内,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19呈圆筒状,并且具有弹性,其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大于气液交换腔102的内径,使得密封件119安装在气液交换腔102内时,能够与气液交换腔102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形成对气液交换腔102的密封。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19上具有阀芯,阀芯为密封橡胶件,墨盒100安装至安装部201以后,供墨针202戳破阀芯,实现供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阀芯上开设有自闭切口,自闭切口可以是一字形、十字形或“*”形,在无外力的状态下,自闭切口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使得密封件119能够关闭气液交换腔102,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无法流出,墨盒100在安装至安装部201以后,供墨针202延伸进气液交换腔102内,将自闭切口顶开,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经由供墨针202流出墨盒主体101,直至到达打印头处。
参照图3以及图4所示,进气口108和主进液口111位于密封件119的相对两侧,进气口108较密封件119更靠近外接口103,密封件119位于进气口108和主进液口111之间,在墨盒100未安装至安装部201时,密封件119阻隔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经气液交换腔102流出,墨盒100安装至安装部201以后,密封件119被供墨针202刺穿,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经由供墨针202流出墨盒主体101,直至到达打印头处,密封件119在设置上要避免完全遮挡进气口108。
参照图2以及图4所示,外接口103具有第一端部1031以及第二端部1032,于第一方向D1上,第一端部1031较第二端部1032更远离密封件119,进气口108靠近第一端部1031设置,进气口108于第一方向D1上较密封件119更接近外接口103,进气口108于第二方向D2上的投影与密封件119错位或部分落于密封件119上,即使密封件119安装在不到位或姿态倾斜的情况下都不易将进气口108完全遮蔽,因而能够有效防止导气通道107开启异常,保障了墨盒100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以及图6所示,沿第一方向D1,墨盒主体101的相对两端具有第一表面1011以及第二表面1012,墨盒主体101在安装过程中,第一表面1011较第二表面1012更早到达安装部201,第一表面1011上凸设有外凸部113,外凸部113于背离第一表面1011的一侧形成第一壁面114,气液交换腔102形成于外凸部113内,气液交换腔102贯穿第一壁面114形成外接口103,第一端部1031较第二端部1032更远离第一表面1011。
参照图1所示,墨盒主体101在插入安装部201过程中,外凸部113与供墨针202配合,由于外凸部113较墨盒主体101更早到达安装部201,外凸部113可以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引导墨盒主体101以正确姿态快速安装至安装部201内。
参照图4所示,第一壁面114为一个平面,第一端部1031与第二端部1032位于第二方向D2的相对两端,以利于加工成型,第一壁面114与第二方向D2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预设夹角不宜过大,过大则造成第一端部1031和第二端部10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间距较大,压缩了密封件119的安装空间,不利于密封件119的安装,预设夹角也不宜过小,过小则导致第一端部1031和第二端部10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间距较小,设置于第一端部1031上的进气口108容易被密封件119所遮蔽,影响进气效果,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夹角≥5°,优选的是,预设夹角为5°,这样既可以使得密封件119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又可以使得进气口108不易被密封件119所遮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第一壁面114也可以不是一个光滑的平面,可以是波浪形或者凹凸形等结构,第一端部1031位于波浪形或者凹凸形等结构的顶端,第二端部1032位于波浪形或者凹凸形等结构的底端,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继续参照图4所示,导气通道107贯穿第一壁面114形成第一敞口115,进气口108贯穿第一壁面114形成第二敞口116,第一敞口115与第二敞口116相接续,这样一方面外界空气可自第一敞口115和第二敞口116进入导气腔106,从而增大了进气面积,提高了进气效率,密封件119也不易完全遮蔽进气口108;另一方面,能降低导气通道107的成型难度,有助于简化墨盒100结构并降低模具成本。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以及图5所示,密封件119面向外接口103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凹陷部于第二方向D2上的投影与进气口108至少部分重合,凹陷部可作为空气经过的通道,密封件119的凹陷部与进气口108相对时,外界空气能从凹陷部进入进气口108内,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密封件119遮蔽进气口108,也能提供密封件119更大的安装空间。
具体地,参照图5所示,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120,凹槽120设于密封件119的端面和外圆周面的交界处,凹槽120沿密封件119的径向延伸,直至贯穿密封件119的外壁面,外界空气可自凹槽120进入进气口108。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2上,凹槽120的宽度宽于进气口108的宽度,在第一方向D1上,凹槽120的深度大于进气口108的深度,从而可以降低密封件119的装配精度要求,进而降低墨盒100的组装难度,同时可以提高进气效率,即使密封件119的端面安装至与第一端部1031的边沿平齐,进气口108仍然可以完全落于凹槽120的范围,始终保持较高效率的进气面积。
参照图5所示,凹槽120设有多个,多个凹槽120以密封件119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间隔设置,多个凹槽120以密封件119的轴线为中心线呈发散状散开,从而降低了密封件119的装配精度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其中一个凹槽120对准进气口108位置即可,安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凹陷部设有两个,两个凹陷部沿密封件119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于密封件119的相对两端,两个凹陷部的位置可以镜像对称,这样两个凹陷部的凹槽120严格对应,也可以错位设置,这样两个凹陷部的凹槽120可以在密封件119的周向上存在一定位置偏差,即沿密封件119轴线方向的投影可以不重合。在安装密封件119过程中,将密封件119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插入气液交换腔102安装即可,而无需指定端部,从而避免安装方向错误。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密封件119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密封环121,密封环121为橡胶材质,密封环121与凹陷部在第一方向D1上错位设置,密封件119通过密封环121过盈配合于气液交换腔102内。在密封件119安装到气液交换腔102内时,密封环121被压缩变形并与气液交换腔102的内周壁紧密贴合,使密封件119与气液交换腔102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密封件119与密封环121一体成型,并且该密封环121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119设置为两个。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墨盒100还设有封口膜122,封口膜122为密封薄膜,选取密封性能和黏贴性能较好的材料,封口膜122的一侧贴合于第一壁面114上,外接口103、进气口108以及导气通道107于第一方向D1上的投影均落于封口膜122上,以密封外接口103、进气口108以及导气通道107,防止墨水泄漏污染到外部环境,封口膜122贴合在第一壁面114上,从而封闭气液交换腔102的外接口103,封口膜122贴合在进气口108的第二敞口116上,从而封闭进气口108,封口膜122贴合在导气通道107的第一敞口115上,从而封闭导气通道107。
参照图3以及图7所示,在墨盒主体101内还设有次储墨腔105,次储墨腔105的容积较主储墨腔104内的容积要小,次储墨腔105内预存有少量的墨水,与主储墨腔104不同的是,其内仅设有一个次进液口112与气液交换腔102连通,次储墨腔105并不与导气腔106连通,与导气腔106不进行气体交换,次储墨腔105内会因气液交换腔102内的墨水转移而产生负压,负压的存在导致次储墨腔105中的墨水无法流出,从而使得次储墨腔105内始终存有墨水,打印机吸墨的气压是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墨水继续流入供墨针202就会报警,这时由于次储墨腔105内存有墨水,供墨针202内不会吸入空气,相当于给供墨针202提供了液封,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打印头空喷。
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6以及图7所示,储墨腔104与导气腔106之间设有缓冲腔123,缓冲腔123分别连通主储墨腔104以及导气腔106,具体地,缓冲腔123于导气腔106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出气口109,缓冲腔123通过出气口109与导气腔106连通;主储墨腔104的第一端于缓冲腔123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连通口110,主储墨腔104通过连通口110与缓冲腔123连通。
缓冲腔123用于避免导气腔106与主储墨腔104直接连通,以防墨水进入导气腔106内,随着主储墨腔104内储存的墨水补充进入墨盒主体101中,主储墨腔104内会因墨水转移而产生负压,外界的空气会依次通过进气口108、导气通道107、导气腔106以及出气口109进入缓冲腔123内,接着通过连通口110进入主储墨腔104内,主储墨腔104与外界大气相连,因此可以很好地维持主储墨腔104的气压平衡,保证主储墨腔104的墨水正常流出。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以及图7所示,出气口109靠近第二表面1012设置,连通口110靠近第一表面1011设置,在墨盒主体101安装至安装部201后,第二表面1012位于第一表面1011的重力方向的上方,出气口109位于连通口110的上方,以避免缓冲腔123内的墨水流入出气口109,造成漏液,同时出气口109靠近第二表面1012设置,进气口108靠近第一表面,两者相距较远,从而可以延长导气通道107的长度。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示,缓冲腔123内设有防漏件117,防漏件117用于限制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经由连通口110流通至缓冲腔123内,防漏件117位于连通口110处,也就是靠近第二表面1012设置,而不会遮挡出气口109,从而可以在防止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进入缓冲腔123内的同时,避免遮挡空气流路,降低墨水流路的过水速度。
优选的是,防漏件117为海绵,海绵用于控压防漏,海绵内部密集分布有细密孔道,一方面,主储墨腔104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10进入海绵内,海绵可以存储墨水,墨水的流动范围受到海绵的限制,从而避免墨水流入缓冲腔123;另一方面,墨盒主体101内部气压变化会影响海绵的通透性,外界空气从导气通道107进入导气腔106后穿过出气口109后进入设置海绵的缓冲腔123,经过海绵内的细密孔道穿过连通口110进入主储墨腔104,从而完成气体交换。
参照图2以及图6所示,主储墨腔104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子腔体1041以及第二子腔体1042,缓冲腔123、导气腔106以及次储墨腔105均形成于第一块体125内,第一块体125与主储墨腔104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第一子腔体1041和第二子腔体1042位于第一块体125的沿第二方向D2的相对两侧,第一子腔体1041和第二子腔体1042经过预设间隙相连通,连通口110设置于第一子腔体1041的内壁面上,主进液口111设置于第二子腔体1042的内壁面上,以上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主储墨腔104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储存更多的墨水。
进一步地,参照图6所示,第一块体125和墨盒主体101的内壁面之间设有若干隔板124,隔板124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每一个隔板124可以竖直地或倾斜地设置在第一块体125和墨盒主体101的内壁面之间,隔板124可以起到加强墨盒主体101的结构强度的作用。
参照图3以及图6所示,主储墨腔104内设有过滤件118,过滤件118贴合设置在主进液口111上,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过滤件118为滤网,滤网用于对经过的墨水进行过滤,去除墨水中的颗粒杂质或乳化状的墨水,从而确保干净的墨水流向打印头,同时能有效减少加墨过程中墨水里混入的空气,从而减少打印过程中气泡的产生,达到改善打印效果的目的。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可沿第一方向安装于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
墨盒主体,所述墨盒主体内设有导气腔以及次储墨腔,所述导气腔和所述次储墨腔为两个独立并相互隔离的腔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墨盒主体的相对两端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墨盒在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表面较所述第二表面更早到达所述安装部;
外凸部,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外凸部于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第一壁面,所述外凸部内形成有气液交换腔,所述气液交换腔贯穿所述第一壁面形成外接口,所述导气腔于所述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导气腔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交换腔连通,所述次储墨腔上有且仅有一个次进液口,所述次储墨腔仅通过所述次进液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次进液口形成于所述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所述次储墨腔通过所述次进液口与所述气液交换腔连通,所述次进液口与所述进气口于第二方向上的投影相错位,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正交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主体内设有主储墨腔以及缓冲腔,其中:
所述缓冲腔于所述导气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出气口,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导气腔连通;
所述主储墨腔的第一端于所述缓冲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连通口,所述主储墨腔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主储墨腔的第二端于所述气液交换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主进液口,所述主储墨腔通过所述主进液口与所述气液交换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连通口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内设有防漏件,所述防漏件用于限制所述主储墨腔内的墨水经由所述连通口流通至所述缓冲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填充于所述缓冲腔的部分区域内,所述连通口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落于所述防漏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墨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子腔体以及第二子腔体,所述主储墨腔于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块体,所述缓冲腔、所述导气腔以及所述次储墨腔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块体内,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主储墨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通过预设间隙相连通,所述连通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腔体的内壁面上,所述主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子腔体的内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墨盒主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设有若干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墨腔内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贴合设置在所述主进液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交换腔内设置有密封件,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一侧,所述主进液口和所述次进液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所述进气口较所述密封件更靠近所述外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设有封口膜,所述封口膜贴合于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外接口以及所述进气口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均落于所述封口膜上。
CN202321400347.6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墨盒 Active CN220429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0347.6U CN220429647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0347.6U CN220429647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9647U true CN220429647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0347.6U Active CN220429647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9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64337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KR100477155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US10183495B2 (en) Liquid supply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CA2596432C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JP5429425B2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2020497A (ja) 液体収容容器、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MXPA03001393A (es) Cartucho de tinta y metodo para regular el flujo de fluido.
KR20050076776A (ko)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한 잉크젯 프린터
JP5621902B2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US9815295B2 (en) Tank, tank unit, liquid ejection system,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WO2001003935A1 (en) Bubble elimination and filter tower structure
CN220429647U (zh) 一种墨盒
US20230088212A1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CN219338989U (zh) 一种墨水供应装置
CN116476534A (zh) 一种墨盒
JP2015027807A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202480549U (zh) 一种简易新型无海绵喷墨打印机墨盒
CN113942309B (zh) 液体储存容器
KR100963037B1 (ko) 잉크 공급 장치
US7527366B2 (en) Seal member for ink jet container
US20230109391A1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CN220429654U (zh)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KR102497612B1 (ko) 잉크공급장치
CN213831014U (zh) 墨水容器及墨水填充装置
CN217532292U (zh) 墨水供给装置及电子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