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1568U -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21568U CN220421568U CN202322059359.3U CN202322059359U CN220421568U CN 220421568 U CN220421568 U CN 220421568U CN 202322059359 U CN202322059359 U CN 202322059359U CN 220421568 U CN220421568 U CN 2204215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tator
- air
- wind deflector
- ai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其包括外壳体、转子组件及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及转子座,转子座包括转环、连接板及转筒,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座,定子座上间隔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定子座朝向连接板一侧凸设有隔板及挡风板,挡风板、连接板与转轴围设形成第一送风通道,挡风板、连接板与隔板围设形成第二送风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子座上设置进风口及出风口,配合在定子座朝向连接板一侧凸设隔板及挡风板,利用挡风板、连接板及转轴围设形成的第一送风通道配合挡风板、连接板及隔板围设形成的第二送风通道将电机设备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从出风口进行排出,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对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有效降低设备的冗余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或电机安装在外部环境时,对电机设备的散热有一定的要求,电机的散热稳定性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现有的部分电机会增设散热风机,从而对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排出,但此种方式会增加电机设备的冗余性,也增加了设备组装上的复杂度。
故而亟需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自散热的效果,降低设备的冗余性。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包括外壳体、转子组件及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及转子座,所述转子座包括转环、连接板及转筒,所述转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转环周侧,所述转筒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座及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设置在定子座上;
所述定子座上间隔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定子座朝向连接板一侧凸设有隔板及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连接板与转轴围设形成第一送风通道,所述挡风板、连接板与隔板围设形成第二送风通道,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送风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出风口与第二送风通道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挡风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将隔板与挡风板之间的第二送风通道分隔为多个导风腔,所述出风口与导风腔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中部朝向定子座一侧设置有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与隔板贴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凸环上开设有对接环槽,所述隔板末端贴近对接环槽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凸环内间隔设置有扰流导叶,所述扰流导叶绕着转环呈扇形布置,所述扰流导叶与挡风板末端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导叶一端凸设有扰流凸块,所述扰流凸块凸伸入隔板与挡风板之间的第二送风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末端部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垂直于挡风板设置,所述导流板一端与转轴存在间隔,所述导流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三送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朝向定子座一侧延伸,所述定子铁芯置于隔板、连接板与转筒围设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空腔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环周侧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连接板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绕着转环呈扇形布置,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凸板状构造。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座外侧部于进风口及出风口上方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包括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置在进风口上方,所述第二层板设置在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一层板置于第二层板上方,所述第一层板设置有第一支块,所述进风口贯穿第一支块设置;所述第二层板设置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与第二支块之间围设形成环形导流槽,所述进风口与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层板于第一支块周侧凸伸设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遮覆在导流槽上方,所述第一挡水板向外延伸至第二层板上方;所述第二层板于第二支块周侧凸伸设有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遮覆在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二支块靠近导流槽一侧凸设第一挡水块,所述第一挡水块呈环形围设在导流槽一侧上方,所述定子座上端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挡水块,所述第二挡水板置于第二挡水块上方,所述第二挡水块呈环形围设在出风口外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自散热电机设备包括外壳体、转子组件及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及转子座,所述转子座包括转环、连接板及转筒,所述转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转环周侧,所述转筒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座及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设置在定子座上;所述定子座上间隔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定子座朝向连接板一侧凸设有隔板及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连接板与转轴围设形成第一送风通道,所述挡风板、连接板与隔板围设形成第二送风通道,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送风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出风口与第二送风通道连通设置,通过在定子座上设置进风口及出风口,配合在定子座朝向连接板一侧凸设隔板及挡风板,利用挡风板、连接板及转轴围设形成的第一送风通道配合挡风板、连接板及隔板围设形成的第二送风通道将电机设备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从出风口进行排出,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对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有效降低设备的冗余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定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定子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转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转子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转子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0、外壳体;20、转子组件;30、定子组件;40、容置空间;50、限位件;60、空腔;70、遮挡板;11、端盖;12、筒壳;21、转轴;22、转子座;23、磁钢;221、转环;222、连接板;2221、对接凸环;2222、对接环槽;2223、扰流导叶;2224、扰流凸块;2225、散热孔;223、转筒;224、第二加强筋;31、定子座;32、定子铁芯;311、进风口;312、出风口;313、隔板;314、挡风板;315、第一送风通道;316、第二送风通道;3161、导风腔;317、第一加强筋;318、导流板;319、第三送风通道;71、第一层板;711、第一支块;712、第一挡水板;72、第二层板;721、第二支块;722、第二挡水板;701、导流槽;702、第一挡水块;703、第二挡水块;201、键槽;202、连接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传动连接”,即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等各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动力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包括外壳体10、转子组件20及定子组件30,所述转子组件20包括转轴21、转子座22及磁钢23,所述转子座22与转轴21连接设置,所述磁钢23均匀贴附设置在转子座22上,所述转轴21一端用于与外部待驱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带动外部待驱动设备进行运转;具体地,所述转子座22包括转环221、连接板222及转筒223,所述转环221固定在转轴21上,所述连接板222设置在转环221周侧,所述转筒223固定在连接板222末端部,所述磁钢23均匀贴附设置在转筒223朝转环221一侧,所述连接板222为圆板构造,所述转筒223为中空的圆柱体构造;所述定子组件30包括定子座31及定子铁芯32,所述定子铁芯32设置在定子座31上,所述外壳体10与定子座31围设形成容置空间40,所述转子组件20置于该容置空间40内,所述转轴21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定子座31上,所述转轴21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体10上,所述转轴21另一端凸伸至外壳体10外,以方便与外部待驱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带动外部待驱动设备进行转动操作。
所述定子座31上间隔设有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所述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均呈环形布设在定子座31上端部,所述出风口312设置在进风口311外侧,所述定子座31朝向连接板222一侧凸设有隔板313及挡风板314,所述挡风板314设置在隔板313内侧,所述定子铁芯32通过限位件50固定在隔板313上,所述隔板313及挡风板314截面均呈圆环状构造;具体地,所述转筒223朝向定子座31一侧延伸,所述定子铁芯32置于隔板313、连接板222与转筒223围设形成的空腔60内,所述挡风板314、连接板222与转轴21围设形成第一送风通道315,所述挡风板314、连接板222与隔板313围设形成第二送风通道316,所述进风口311与第一送风通道315连通设置,所述出风口312与第二送风通道316连通设置;所述隔板313及挡风板314均贴近连接板222设置,以将空腔60与第一送风通道315及第二送风通道316隔开,同时也提升空腔60的密闭性能,进而保证空腔60内定子铁芯32安装的防护等级;所述挡风板314一端与连接板222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第一送风通道315与第二送风通道316之间能连通设置,从第一送风通道315进入的气流会通过挡风板314与定子座3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316,从而实现将电机设备内部产生热量导送排出的效果;当转子组件20开始转动时,电机设备发出的热量会让第二送风通道316内的空气加热,第二送风通道316的热空气会通过出风口311排出至电机设备外实现自散热效果,同时第一送风通道315内的较冷空气会通过挡风板314与定子座31之间的间隙填充至第二送风通道316内,随着转子组件20的持续转动,第二送风通道316的热空气会持续通过出风口311排出至电机设备外,外部空气经由进风口311进入到第一送风通道315内,第一送风通道315内的较冷气流会通过挡风板314与连接板22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316内进行填充,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对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设备的冗余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22中部朝向定子座31一侧设置有对接凸环2221,所述对接凸环2221侧部与隔板313侧部贴近设置,以提升空腔60的密闭性能,进而保证空腔60内定子铁芯32安装的防护等级;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凸环2221上开设有对接环槽2222,所述隔板313末端贴近对接环槽2222设置,以提升空腔60的密闭性能,进而保证空腔60内定子铁芯32安装的防护等级;另外,当电机设备立式安装时,若存在外部水分从出风口312进入到电机设备内部的可能性,由于隔板313与对接凸环2221贴近设置,使得进入电机设备内部的水分被对接凸环2221与隔板313的贴近处挡住从而将水分积存在对接凸环2221围设的区域内,配合转环221将转轴21与对接凸环2221围设区域内的水分隔离,避免水分直接进入电机设备内部与转轴21接触而降低转轴21的使用寿命及工作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凸环2221内间隔设置有扰流导叶2223,所述扰流导叶2223绕着转环221呈扇形布置,所述扰流导叶2223与挡风板314末端存在间隙;当转子座22转动时,扰流导叶2223也一并随着转动,从而产生扰动气流,进而加快第一送风通道315与第二送风通道316内部的气流流动,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提高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导叶2223一端凸设有扰流凸块2224,所述扰流凸块2224凸伸入隔板313与挡风板314之间的第二送风通道316内,所述扰流凸块2224周侧贴近隔板313及挡风板314设置,在保证转子座22能稳定转动的同时,也提高空气气流的单向流动性,使得将空气气流从第一送风通道315导送至第二送风通道316内,再由出风口312将热气流进行排放,从而提高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13与挡风板314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317,从而提高定子座31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加强筋317将隔板313与挡风板314之间的第二送风通道316分隔为多个导风腔3161,所述出风口312与导风腔3161连通设置,从第一送风通道315过来的热气流经由多个导风腔3161后再从多个出风口312排出,有效降低了气流从单个开孔排出造成热量过高的问题,也有效提高了电机设备的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座31外侧部于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上方设置有遮挡板70,由于电机设备采用立式安装,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均设置在定子座31上端部,如果将电机设备放置在外部阴雨天的工作环境中,外部水流会顺着进风口311和/或出风口312流入到电机设备内部,会造成电机设备内部元器件的损耗,通过在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上方加盖遮挡板70,能有效避免外部水流进入到电机设备内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板70包括第一层板71及第二层板72,所述第一层板71设置在进风口311上方,所述第二层板72设置在出风口312上方,所述第一层板71用于对进风口311进行挡水,所述第二层板72用于对出风口312进行挡水,避免电机设备立式安装且处于外部特殊环境下时外部水分直接通过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进入到电机设备内部而影响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层板71置于第二层板72上方,所述第一层板71为圆板构造,所述第二层板72为圆环状构造,所述第一层板71设置有第一支块711,所述进风口311贯穿第一支块711设置;所述第二层板72设置有第二支块721,所述第一支块711及第二支块721截面均为圆环状构造,所述第一支块711与第二支块721之间围设形成环形导流槽701,所述进风口311与导流槽701连通;所述第一层板71于第一支块711周侧凸伸设有第一挡水板712,所述第一挡水板712遮覆在导流槽701上方,所述第一挡水板712向外延伸至第二层板72上方,从而提高第一层板71的挡水范围,避免外部环境水分进入到进风口311内;所述第二层板72于第二支块721周侧凸伸设有第二挡水板722,所述第二挡水板722遮覆在出风口312上方,所述第二挡水板722向外延伸从而提高第二层板72的挡水范围,避免外部环境水分进入到出风口312内。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块721靠近导流槽701一侧凸设第一挡水块702,所述第一挡水块702呈环形围设在导流槽701一侧上方,从而避免外部水分通过第二支块721表面流至导流槽701内,进而提高进风口311的防水效果;其中,第一挡水块702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不同高度,且保证第一挡水块702与第一挡水板71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
所述定子座31上端部靠近出风口312处设置有第二挡水块703,所述第二挡水板722置于第二挡水块703上方,所述第二挡水块703呈环形围设在出风口312外侧,从而避免外部水分通过定子座31上端部表面流至出风口312内,进而提高出风口312的防水效果;其中,第二挡水块703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不同高度,且保证第二挡水块703与第二挡水板72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水板712及第二挡水板722均为倾斜面板设置,从而有效将外部水流导流至电机设备外侧,避免外部水流流向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内而影响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314末端部设有导流板318,所述导流板318垂直于挡风板314设置,所述导流板318一端与转轴21存在间隔,所述导流板318与连接板222之间形成第三送风通道319,从而增大电机设备内部气流的流通路径,使得在第二送风通道316内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312排出后,电机设备内部转轴21与挡风板314之间的较冷气流能更高效地填充至第二送风通道316内,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对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设备的冗余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22上开设有散热孔2225,所述散热孔2225与空腔60连通设置,当电机设备工作时,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25发散至容置空间40内,避免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积存于其安装的空腔60内而影响使用寿命,再通过电机设备内部各结构之间的间隙逐步扩散到电机设备外部,在满足电机设备对定子铁芯32的防护等级要求的同时,也实现对定子铁芯32工作时产生热量的散热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2225呈环状布设连接板222上,从而使得转子座22进行转动时,连接板222上开设的散热孔2225能持续不断地对空腔60内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积存于其安装的空腔60内而影响使用寿命,在满足电机设备对定子铁芯32的防护等级要求的同时,从而提高对定子铁芯32产生热量的散发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环221周侧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加强筋224,所述第二加强筋224设置在连接板222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224绕着转环221呈扇形布置,所述第二加强筋224可以提升转筒223的整体刚性,进而提高转子组件20的使用寿命及工作质量;当电机设备通电后,转子组件20开始转动,定子铁芯32也同步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产生热量,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25进入到外壳体10与定子座31围设而成的容置空间40内,避免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积存于其安装的空腔60内而影响使用寿命,再通过电机设备内部各结构之间的间隙逐步扩散到电机设备外部,从而实现对定子铁芯32工作时产生热量的散热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筋224为凸板状构造,随着转子组件20的转动,第二加强筋224也一并进行转动,从而产生扰动气流,进而加快空腔60内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25排出,在满足电机设备对定子铁芯32的防护等级要求的同时,提高对定子铁芯32产生热量的散发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孔2225的数量与第二加强筋224的数量一致,在第二加强筋224进行转动产生扰动气流时,能同步将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25排出,进而提高电机设备的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1与转环221采用双键配合结构进行连接,避免转子座22与转轴21连接时受不平衡力产生偏心的问题;具体地,所述转轴21截面直径与转环221内径相等,所述转轴21与转环221在配合面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键槽201结构,所述转轴21的键槽201与转环221的键槽201匹配设置,所述转轴21的键槽201与转环221的键槽201的围设空间内设置有连接键202,两连接键202分别设置在转轴21外侧和/或转轴21内侧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转轴21与转环221的双键配合结构连接效果,避免转子座22与转轴21连接时受到不平衡力产生偏心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0包括端盖11及筒壳12,所述定子座31及端盖11分别设置在筒壳12的两端,所述容置空间40由端盖11、筒壳12及定子座31围设而成,所述转轴21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端盖11上。
本实用新型自散热电机设备具体工作时,随着转子组件20的持续转动,转子组件20及定子组件30会产生较多热量,电机设备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第二送风通道316内,将第二送风通道31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第二送风通道316内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312排出,配合扰流导叶2223的转动效果,会使得第一送风通道315内的较冷气流经由第三送风通道319后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316内,实现给第二送风通道316持续补充空气,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对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有效降低设备的冗余性;另外,配合在连接板222上开设散热孔2225,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25进入到外壳体10与定子座31围设而成的容置空间40内,避免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积存于其安装的空腔60内而影响使用寿命,再通过电机设备内部各结构之间的间隙逐步扩散到电机设备外部,在满足电机设备对定子铁芯32的防护等级要求的同时,实现对定子铁芯32工作时产生热量的散热操作;进一步地,将第二加强筋224设置成凸板状构造,使得第二加强筋224类似扇叶构造,随着转子组件20的持续转动,第二加强筋224也一并进行转动,从而产生扰动气流,进而加快空腔60内定子铁芯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25排出,提高对定子铁芯32产生热量的散发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通过在定子座31上设置进风口311及出风口312,配合在定子座31朝向连接板222一侧凸设隔板313及挡风板314,利用挡风板314、连接板222及转轴21围设形成的第一送风通道315配合挡风板314、连接板222及隔板313围设形成的第二送风通道316将电机设备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从出风口312进行排出,无需额外增设散热风机也能实现对电机设备的自散热效果,有效降低设备的冗余性。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转子组件及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及转子座,所述转子座包括转环、连接板及转筒,所述转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转环周侧,所述转筒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座及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设置在定子座上;
所述定子座上间隔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定子座朝向连接板一侧凸设有隔板及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连接板与转轴围设形成第一送风通道,所述挡风板、连接板与隔板围设形成第二送风通道,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送风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出风口与第二送风通道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挡风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将隔板与挡风板之间的第二送风通道分隔为多个导风腔,所述出风口与导风腔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中部朝向定子座一侧设置有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与隔板贴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凸环上开设有对接环槽,所述隔板末端贴近对接环槽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凸环内间隔设置有扰流导叶,所述扰流导叶绕着转环呈扇形布置,所述扰流导叶与挡风板末端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导叶一端凸设有扰流凸块,所述扰流凸块凸伸入隔板与挡风板之间的第二送风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末端部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垂直于挡风板设置,所述导流板一端与转轴存在间隔,所述导流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三送风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朝向定子座一侧延伸,所述定子铁芯置于隔板、连接板与转筒围设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空腔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周侧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连接板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绕着转环呈扇形布置,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凸板状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散热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座外侧部于进风口及出风口上方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包括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置在进风口上方,所述第二层板设置在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一层板置于第二层板上方,所述第一层板设置有第一支块,所述进风口贯穿第一支块设置;所述第二层板设置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与第二支块之间围设形成环形导流槽,所述进风口与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层板于第一支块周侧凸伸设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遮覆在导流槽上方,所述第一挡水板向外延伸至第二层板上方;所述第二层板于第二支块周侧凸伸设有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遮覆在出风口上方,所述第二支块靠近导流槽一侧凸设第一挡水块,所述第一挡水块呈环形围设在导流槽一侧上方,所述定子座上端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挡水块,所述第二挡水板置于第二挡水块上方,所述第二挡水块呈环形围设在出风口外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59359.3U CN220421568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59359.3U CN220421568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21568U true CN220421568U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965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59359.3U Active CN220421568U (zh) | 2023-08-02 | 2023-08-02 |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21568U (zh) |
-
2023
- 2023-08-02 CN CN202322059359.3U patent/CN2204215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94355A (zh) | 一种带吊挂结构的空水冷大功率永磁牵引电机 | |
CN114629297B (zh) | 一种液冷电机 | |
CN111555486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及电机 | |
CN117013729A (zh) | 一种立式电机设备 | |
CN112994323B (zh) | 电机轴承冷却结构 | |
CN216774407U (zh) | 一种带新型散热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 |
KR20030051746A (ko) | 다이나모일렉트릭 머신 | |
CN220421568U (zh) |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 |
CN116937892B (zh) | 一种盘式电机风、液混合冷却装置 | |
CN116961308A (zh) | 一种自散热电机设备 | |
CN220492728U (zh) | 一种立式电机排水结构 | |
CN113036990A (zh) | 永磁电机通风冷却结构 | |
CN215897441U (zh) | 一种无刷电机及电器设备 | |
CN220421512U (zh) |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散热结构 | |
CN220492725U (zh) | 一种转子稳定结构 | |
RU2101836C1 (ru) |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 |
CN112600357A (zh) | 一种电机及其电机风冷结构 | |
CN220421549U (zh) | 一种立式电机防水结构 | |
KR100319141B1 (ko) | 냉각수단을 갖는 전동기 | |
CN220492740U (zh) | 一种多用性电机结构 | |
CN115866975B (zh) | Ct设备离心散热装置及ct扫描设备 | |
CN220622269U (zh) | 一种泵浦 | |
CN220291818U (zh) | 高速风冷电机 | |
CN220646303U (zh) | 一种泵 | |
CN115043299B (zh) | 曳引机及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