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1141U -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1141U
CN220421141U CN202322919557.2U CN202322919557U CN220421141U CN 220421141 U CN220421141 U CN 220421141U CN 202322919557 U CN202322919557 U CN 202322919557U CN 220421141 U CN220421141 U CN 220421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ction
distribution box
terminal
voltag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195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观达
李源鑫
王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195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1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1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1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高压配电盒包括外壳和连接部件,外壳包括第一壁,连接部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被固定件包覆的第一段和未被固定件包覆的第二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固定件位于第一壁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一壁,第一段连接于第一壁,第二段从第一段远离第一壁的一端延伸并凸出固定件。根据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上。
在电池中,高压配电盒是用于分配电池能量的控制单元,对整个电池的可靠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在高压配电盒的装配中,需要将多个配电元件与端子进行连接,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会影响到整个电池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成为业内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盒,高压配电盒包括外壳和连接部件,外壳包括第一壁,连接部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被固定件包覆的第一段和未被固定件包覆的第二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固定件位于第一壁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一壁,第一段连接于第一壁,第二段从第一段远离第一壁的一端延伸并凸出固定件。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件,固定件能够提高第一端子的稳固性,使得第一端子在高压配电盒的装配过程中不易产生歪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高压配电盒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第一方向插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壳设置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分体式结构,以提高配电元件安装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过程中的安装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包括安装部,安装部的位置与连接部件的位置相对应、安装部包括隔板、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第一凹部相对于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一侧表面凹陷,第二凹部相对于第二壳体背向第一壳体的一侧表面凹陷,隔板位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二凹部内,隔板上设置有插口,第一端子穿过插口并与第二端子插接,固定件伸入第一凹部内。
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插接时,固定件能够伸入第一凹部内,使得第一凹部对连接部件具有定位作用,减小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对准难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三段,第三段从第一段靠近第一壁的一端延伸并嵌入第一壁。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段,能够使配电元件与第一端子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壁内部,使得第一壁能够对上述连接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小上述连接部位受到外部物体损坏的风险,从而提高高压配电盒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大于第二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端子的稳固性,进一步减小第一端子在高压配电盒的装配过程中产生歪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满足关系:h1≥5mm,第二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满足关系:4mm≤h2≤15mm。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和第二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第一端子在满足稳固性的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第一端子的连接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高压配电盒还包括加强部件,加强部件连接于固定件和第一壁。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部件,加强部件能够提高固定件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定件对第一端子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减小第一端子在高压配电盒的装配过程中产生歪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加强部件沿第二方向凸出于固定件的侧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且平行于第一壁的厚度方向。
加强部件沿自身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能够提高加强部件自身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部件整体的可靠性。加强部件沿第二方向凸出于固定件的侧壁,能够增大加强部件的布设空间,从而能够提高加强部件的设置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固定件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高压配电盒装配过程中,能够减小加强部件对第一端子产生干涉的风险,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壁、且由第一段指向第二段的方向上,加强部件沿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满足固定件的稳固度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加强部件对高压配电盒内部空间的占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设置为多个,至少两个加强部件分别连接于固定件沿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加强部件沿第二方向凸出于固定件的侧壁,并且位于固定件沿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不仅能够提高固定件沿第二方向上的抗形变能力,还能够提高固定件沿第三方向上的抗形变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件整体的稳固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与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方面,无需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加强部件与固定件进行连接,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另一方面,相比于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加强部件与固定件进行连接,呈一体式结构的加强部件与固定件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牢固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其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盒,电池单体与第一端子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H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连接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G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车辆;2、电池;3、控制器;4、马达;5、电池箱体;5a、第一箱体部;5b、第二箱体部;5c、容纳空间;6、电池模块;7、电池单体;8、高压配电盒;
10、外壳;11、第一壳体;111、第一壁;12、第二壳体;130、安装部;131、隔板;1311、插口;132、第一凹部;133、第二凹部;20、连接部件;21、固定件;22、第一端子;221、第一段;222、第二段;223、第三段;30、第二端子;40、加强部件;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术语“平行”不仅包括绝对平行的情况,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的情况;同时,“垂直”也不仅包括绝对垂直的情况,还包括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的情况。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钠锂离子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或镁离子电池单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电池单体有多个时,多个电池单体通过汇流部件串联、并联或混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电池模块;电池单体有多个时,多个电池单体排列并固定形成一个电池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电池单体或电池模块容纳于箱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可以作为车辆的底盘结构的一部分。例如,箱体的部分可以成为车辆的地板的至少一部分,或者,箱体的部分可以成为车辆的横梁和纵梁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储能集装箱、储能电柜等。
电池单体一般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以及隔离件。在电池单体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离子(例如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出。隔离件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可以起到防止正负极短路的作用,同时可以使活性离子通过。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上。
在电池中,高压配电盒是用于分配电池能量的控制单元,对整个电池的可靠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在高压配电盒的装配中,需要将多个配电元件与端子进行连接,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会影响到整个电池的经济效益。目前,高压配电盒中的端子伸出于壳体的表面一定尺寸,以便于与配电元件进行连接,在端子与配电元件的连接过程中,端子容易产生歪斜,从而导致装配干涉,影响装配效率。
基于以上考虑,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高压配电盒,高压配电盒包括外壳和连接部件,外壳包括第一壁,连接部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被固定件包覆的第一段和未被固定件包覆的第二段,沿第一壁的厚度方向,固定件位于第一壁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一壁,第一段连接于第一壁,第二段从第一段远离第一壁的一端延伸并凸出固定件。固定件包覆于第一端子的第一段并与外壳的第一壁相连接,以提高第一端子的稳固性,使得第一端子在高压配电盒的装配过程中不易产生歪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高压配电盒的装配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装置。
用电装置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装置不做特殊限制。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电池和用电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所有包括电池箱体的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1,车辆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2,电池2可以设置在车辆1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2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2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
车辆1还可以包括控制器3和马达4,控制器3用来控制电池2为马达4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2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2,电池2包括电池箱体5和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电池箱体5内。
电池箱体5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电池箱体5可以是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5可以包括第一箱体部5a和第二箱体部5b,第一箱体部5a与第二箱体部5b相互盖合,第一箱体部5a和第二箱体部5b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5c。第二箱体部5b可以是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箱体部5a为板状结构,第一箱体部5a盖合于第二箱体部5b的开口侧,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5c的电池箱体5;第一箱体部5a和第二箱体部5b也均可以是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箱体部5a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箱体部5b的开口侧,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5c的电池箱体5。当然,第一箱体部5a和第二箱体部5b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为提高第一箱体部5a与第二箱体部5b连接后的密封性,第一箱体部5a与第二箱体部5b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件,比如,密封胶、密封圈等。
假设第一箱体部5a盖合于第二箱体部5b的顶部,第一箱体部5a亦可称之为上箱盖,第二箱体部5b亦可称之为下箱体。
在电池2中,电池单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电池单体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电池箱体5内;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6,多个电池模块6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电池箱体5内。
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电池单体7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7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6。多个电池模块6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内。
电池模块6中的多个电池单体7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实现电连接,以实现电池模块6中的多个电池单体7的并联或串联或混联。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H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3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盒8,高压配电盒8包括外壳10和连接部件20,外壳10包括第一壁111,连接部件20包括固定件21和第一端子22,第一端子22包括被固定件21包覆的第一段221和未被固定件21包覆的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固定件21位于第一壁111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一壁111,第一段221连接于第一壁111,第二段222从第一段221远离第一壁111的一端延伸并凸出固定件21。
示例性地,参考图2,高压配电盒8可以设置于电池箱体内。外壳10用于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高压配电盒8中的各个配电元件,其中,配电元件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高压器件(例如继电器)或者连接器等。外壳10用于对配电元件进行保护,降低外部物体对高压配电盒8内配电元件的影响,以及高压配电盒8内的配电元件对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影响。此外,外壳10还用于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以将高压配电盒8固定于电池箱体内。
可选地,外壳1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由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是铜、铝或者不锈钢等;非金属材料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氯乙烯等。
可选地,外壳10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外壳1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高压配电盒8内的配电元件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
第一壁111指的是外壳10上的任一一个壁体。作为示例,在外壳10为长方体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壁111可以是外壳10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壁中的一者,也可以是外壳10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中的一者,还可以是外壳10沿自身高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中的一者。
示例性地,第一端子22用于与高压配电盒8内的配电元件连接,第一端子22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由银、铜、铝或者镍等材料制成的。
可选地,第一段221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壁111,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壁111上。第一段221可以直接与第一壁111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限制在第一壁111上。作为示例,第一段221与第一壁11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地,第二段22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段221,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段221上。第二段222可以直接与第一段221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限制在第一段221上。作为示例,第二段222与第一段2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的,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无需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进行连接,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另一方面,相比于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进行连接,呈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牢固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端子22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地,固定件21包覆的第一段221,换言之,固定件21连接于第一段221的外周表面,能够固定第一端子22,以提高第一端子22的稳固性。固定件21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由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是铜、铝或者不锈钢等;非金属材料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氯乙烯等。作为示例,固定件21和外壳10可以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成本。
可选地,固定件21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壁111,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壁111上。固定件21可以直接与第一壁111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限制在第一壁111上。作为示例,固定件21与第一壁11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的,固定件21和第一壁11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无需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固定件21和第一壁111进行连接,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另一方面,相比于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固定件21和第一壁111进行连接,呈一体式结构的固定件21和第一壁111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牢固度。
可选地,连接部件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作为示例,在连接部件2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连接部件20呈阵列分布。
如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件21,固定件21能够提高第一端子22的稳固性,使得第一端子22在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过程中不易产生歪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壁111。高压配电盒8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第二端子30,第一端子22和第二端子30沿第一方向X插接。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配合以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高压配电盒8中的各个配电元件,其中,配电元件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高压器件(例如继电器)或者连接器等。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用于对配电元件进行保护,降低外部物体对高压配电盒8内配电元件的影响,以及高压配电盒8内的配电元件对电池内部其他结构的影响。此外,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中的至少一者还用于与电池箱体固定连接,以将高压配电盒8固定于电池箱体内。可选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成本。
示例性地,第一壁111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换言之,连接部件20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第二端子30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上并用于与第一端子22插接,以实现第一端子22和第二端子30之间的电连接,以及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高压配电盒8内的一部分配电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中的一者,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中的另一者。
作为一个示例,连接器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连接器用于与电池连接,以实现电池与高压配电盒8内继电器等配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高压器件(例如继电器)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中。第一端子22的一端用于与第二端子30插接,第一端子22的另一端用于与连接器连接;第二端子3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端子22插接,第二端子30的另一端用于与高压器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子22与连接器之间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其中,间接连接指的是第一端子22与连接器之间通过导电件连接。第二端子30与高压器件之间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可选地,第二端子30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壳体12,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第二端子30可以直接与第二壳体12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限制在第二壳体12上。作为示例,第二端子30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地,第二端子3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由银、铜、铝或者镍等材料制成的。作为示例,第一端子22和第二端子30可以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成本。
第二端子30的数量与连接部件20的数量相匹配。作为示例,当连接部件20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二端子30的数量为一个;当连接部件20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端子30的数量为多个。
示例性地,在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过程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均具有较大的开口空间,因而方便配电元件的装配。在将连接器和高压器件分别安装至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后,通过第一端子22和第二端子30的插接,最终完成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工作。
如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壳10设置为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分体式结构,以提高配电元件安装至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过程中的安装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继续参考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安装部130,安装部130的位置与连接部件20的位置相对应。安装部130包括隔板131、第一凹部132和第二凹部133,第一凹部132相对于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表面凹陷,第二凹部133相对于第二壳体12背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表面凹陷,隔板131位于第一凹部132和第二凹部133之间。第二端子30设置于第二凹部133内,隔板131上设置有插口1311,第一端子22穿过插口1311并与第二端子30插接,固定件21伸入第一凹部132内。
示例性地,安装部130指的是第二壳体12上用于与第一壳体11上的连接部件20连接的部位。第一凹部132的开口朝向连接部件20,第二凹部133的开口背向连接部件20。插口1311沿隔板13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隔板131,沿第一方向X上,第二端子30的投影与插口1311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以使第一端子22穿过插口1311后能够与第二端子30插接。
安装部130的数量与连接部件20的数量相匹配。作为示例,当连接部件20的数量为一个时,安装部130的数量为一个;当安装部130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端子30的数量为多个。
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30插接时,固定件21能够伸入第一凹部132内,使得第一凹部132对连接部件20具有定位作用,减小了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30之间的对准难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2还包括第三段223,第三段223从第一段221靠近第一壁111的一端延伸并嵌入第一壁111。
示例性地,第三段223嵌入第一壁111内,第一端子22通过第三段223与配电元件连接,其中,第三段223与配电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作为示例,在第三段223与配电元件直接连接的情况下,第三段223远离第一段221的一端在第一壁111内延伸并与配电元件连接;在第三段223与配电元件间接连接的情况下,第三段223嵌入第一壁111并通过导电件与配电元件连接,导电件在第一壁111内延伸。
可选地,第三段22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段221,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段221上。第三段223可以直接与第一段221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限制在第一段221上。作为示例,第三段223与第一段2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的,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无需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进行连接,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另一方面,相比于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进行连接,呈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段221和第三段223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牢固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端子22的结构强度。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段223,能够使配电元件与第一端子22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壁111内部,使得第一壁111能够对上述连接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小上述连接部位受到外部物体损坏的风险,从而提高高压配电盒8的可靠性。
图10为图9中的连接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大于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
示例性地,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越大,固定件21的长度也就越大,使得固定件21对第一端子22的包覆面积也就越大,第一端子22整体的稳固性也就越好;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越小,第二段222的稳固性也就越好。
如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端子22的稳固性,进一步减小第一端子22在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过程中产生歪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满足关系:h1≥5mm,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满足关系:4mm≤h2≤15mm。
示例性地,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可以是但不局限于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10mm、15mm、20mm、25mm等。优选地,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为h1≥8mm,例如10mm或者12mm。
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可以是但不局限于4mm、4.5mm、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10mm、15mm等。优选地,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为4mm≤h2≤10mm,例如4mm或者5mm。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越大,固定件21的长度也就越大,使得固定件21对第一端子22的包覆面积也就越大,第一端子22整体的稳固性也就越好。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越大,第二段222的稳固性也就越低,同时第二段222与配电元件连接的便捷性也就越高;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越小,第二段222的稳固性也就越高,同时第二段222与配电元件连接的便捷性也就越低。
如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和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第一端子22在满足稳固性的要求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第一端子22的连接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配电盒8还包括加强部件40,加强部件40连接于固定件21和第一壁111。
示例性地,加强部件40能够提高固定件21的结构强度。加强部件40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件21,也可以固定设置在固定件21上。加强部件40可以是凸出于固定件21的侧壁,也可以是凹陷于固定件21的侧壁。加强部件40可以直接与固定件21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限制在固定件21上。作为示例,加强部件40与固定件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螺栓连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铆接等。
可选地,加强部件4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由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是铜、铝或者不锈钢等;非金属材料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氯乙烯等。作为示例,加强部件40和固定件21可以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成本。
可选地,加强部件4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作为示例,在加强部件4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加强部件40沿固定件21的周向间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部件40,加强部件40能够提高固定件21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定件21对第一端子22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减小第一端子22在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过程中产生歪斜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40沿第一方向X延伸,加强部件40沿第一方向X上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111,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凸出于固定件21的侧壁,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且平行于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
加强部件40沿自身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111,能够提高加强部件40自身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部件20整体的可靠性。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凸出于固定件21的侧壁,能够增大加强部件40的布设空间,从而能够提高加强部件40的设置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40沿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小于固定件21沿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在高压配电盒8装配过程中,能够减小加强部件40对第一端子22产生干涉的风险,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压配电盒8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壁111、且由第一段221指向第二段222的方向上,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以使加强部件40形成楔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高压装配盒的装配过程中,固定件21与第一壁111的连接处为主要的应力承受部位,沿第一方向X上远离固定件21与第一壁111的连接处所承受的应力相对较小。如此,将位于固定件21与第一壁111的连接处的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设置的较大,有利于提高固定件21与第一壁111的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将沿第一方向X上远离固定件21与第一壁111的连接处的加强部件40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相对减小,有利于减小加强部件40对高压配电盒8内部空间的占用。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满足固定件21的稳固度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加强部件40对高压配电盒8内部空间的占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图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G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40设置为多个,至少两个加强部件40分别连接于固定件21沿第三方向Z上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
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凸出于固定件21的侧壁,并且位于固定件21沿第三方向Z上相对的两侧,不仅能够提高固定件21沿第二方向Y上的抗形变能力,还能够提高固定件21沿第三方向Z上的抗形变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件21整体的稳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40与固定件21为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无需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加强部件40与固定件21进行连接,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另一方面,相比于通过额外的连接工艺将加强部件40与固定件21进行连接,呈一体式结构的加强部件40与固定件21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牢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以及以上任一方案的高压配电盒8,电池单体与第一端子22电连接。
示例性地,高压配电盒8可以设置于电池箱体内,电池单体可以直接与第一端子22连接,电池单体也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第一端子22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以上任一方案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盒8,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此提供上述高压配电盒8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盒8,高压配电盒8包括外壳10、连接部件20和加强部件40。外壳10包括第一壁111,连接部件20包括固定件21和第一端子22,第一端子22包括被固定件21包覆的第一段221和未被固定件21包覆的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固定件21位于第一壁111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一壁111,第一段221连接于第一壁111,第二段222从第一段221远离第一壁111的一端延伸并凸出固定件21。第一段221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满足关系:h1≥5mm,第二段222沿第一壁11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满足关系:4mm≤h2≤15mm。
加强部件40连接于固定件21和第一壁111,加强部件40沿第一方向X延伸,加强部件40沿第一方向X上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111,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凸出于固定件21的侧壁,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在垂直于第一壁111所在平面、且由第一段221指向第二段222的方向上,加强部件40沿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壁;
连接部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被所述固定件包覆的第一段和未被所述固定件包覆的第二段,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段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延伸并凸出所述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所述第一壁;
所述高压配电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位置与所述连接部件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安装部包括隔板、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表面凹陷,所述第二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表面凹陷,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之间;
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一端子穿过所述插口并与所述第二端子插接,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第一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从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端延伸并嵌入所述第一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大于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1满足关系:h1≥5mm,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h2满足关系:4mm≤h2≤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盒还包括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加强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二方向凸出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壁、且由所述第一段指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所述加强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加强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沿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3.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高压配电盒,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
14.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CN202322919557.2U 2023-10-30 2023-10-30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20421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9557.2U CN220421141U (zh) 2023-10-30 2023-10-30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19557.2U CN220421141U (zh) 2023-10-30 2023-10-30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1141U true CN220421141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9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19557.2U Active CN220421141U (zh) 2023-10-30 2023-10-30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1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0134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87221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US20230207946A1 (en) Case, battery, power consu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case
CN216872119U (zh) 电池单体的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20421141U (zh) 高压配电盒、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388958B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213743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696022B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箱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16508196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628032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33424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527056U (zh) 箱体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821845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710457U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457885U (zh) 电池模块、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692229U (zh) 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286547U (zh) 边梁组件、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18385522U (zh) 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280584B (zh) 电池单体、电池、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047802A1 (en)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of and electric device
CN220963526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779108U (zh) 箱体、电池以及车辆
CN221041325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021405U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1041416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