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4366U -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4366U
CN220414366U CN202320561268.7U CN202320561268U CN220414366U CN 220414366 U CN220414366 U CN 220414366U CN 202320561268 U CN202320561268 U CN 202320561268U CN 220414366 U CN220414366 U CN 220414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ase
scattering
bed mud
nano material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12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冬
郝爱民
井芹宁
小林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5612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4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4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4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打散机构,所述支撑底座下端中间两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船体内部底端连接,且支撑底座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安装有纳米材料收纳箱,所述打散机构设置在船体的下方,且打散机构上端顶部与支撑底座延伸至船体外侧上方的底部连接。该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打散机构、排放管、第一抽吸泵和高压喷头搭配使用,使得河床底泥在打散机构的作用下打散,然后通过排放管、第一抽吸泵和高压喷头,使得纳米材料与打散的底泥一起下落,从而提高纳米生物与底泥的接触,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吸附,提高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床底泥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河床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这种污染称为底泥污染,河流水体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以及其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对水质都会形成相应程度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河床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现有的装置在对河床底泥中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一般采用底泥疏浚清淤,其消耗的人力、物力惊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处理费用的50%以上,同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于固废处理机构也是很大的负担;此外,由于完全杜绝外源污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保证,导致一次清淤仅能维持3-5年,甚至不足一年,这势必造成重复投资、反复治理的恶性循环,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装置在对河床底泥中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一般采用底泥疏浚清淤,其消耗的人力、物力惊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处理费用的50%以上,同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于固废处理机构也是很大的负担;此外,由于完全杜绝外源污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保证,导致一次清淤仅能维持3-5年,甚至不足一年,这势必造成重复投资、反复治理的恶性循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打散机构,
所述支撑底座下端中间两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船体内部底端连接,且支撑底座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安装有纳米材料收纳箱,且纳米材料收纳箱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排放管,同时两个所述排放管上均安装有第一抽吸泵,两个所述排放管下端通过横管连接,且横管下端安装有多个高压喷头;
所述打散机构设置在船体的下方,且打散机构上端顶部与支撑底座延伸至船体外侧上方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板为L型结构,且限位挡板内侧设置有限位杆,同时对应设置的限位杆贯穿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撑底座升降的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打散机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下端内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打散组件,同时打散组件两端贯穿对应设置的侧板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的皮带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河床底泥进行打散,从而进一步提高纳米材料与底泥的混合接触,从而将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吸附。
优选的,所述打散组件由转动轴和分切板组成,且分切板设置有四个,同时四个分切板对称设置在转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收纳箱内部设有两个腔体,且两个所述腔体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口,同时两个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第二抽吸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1)为了解决现有的装置在对河床底泥中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一般采用底泥疏浚清淤,其消耗的人力、物力惊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处理费用的50%以上,同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于固废处理机构也是很大的负担;此外,由于完全杜绝外源污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保证,导致一次清淤仅能维持3-5年,甚至不足一年,这势必造成重复投资、反复治理的恶性循环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打散机构、排放管、第一抽吸泵和高压喷头搭配使用,使得河床底泥在打散机构的作用下打散,然后通过排放管、第一抽吸泵和高压喷头,使得纳米材料与打散的底泥一起下落,从而提高纳米生物与底泥的接触,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吸附,提高净化效果;
(2)为了解决现有的打散机构无法调节的问题,本申请设置有支撑底座和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支撑底座进行升降,使得与支撑底座下端连接的打散机构也同步进行升降,从而便于根据船体底部到底泥表面的距离调整打散机构的位置,提高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散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支撑底座;3、电动伸缩杆;4、限位挡板;5、限位杆;6、打散机构;601、侧板;602、打散组件;603、皮带轮;604、连接皮带;605、驱动电机;7、纳米材料收纳箱;8、进料口;9、排放管;10、第一抽吸泵;11、高压喷头;12、输送管;13、第二抽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撑底座2下端中间两侧通过电动伸缩杆3与船体1内部底端连接,且支撑底座2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挡板4,便于对支撑底座2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制,限位挡板4为L型结构,且限位挡板4内侧设置有限位杆5,同时对应设置的限位杆5贯穿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与限位杆5滑动连接,提高支撑底座2升降的平稳性,支撑底座2上端安装有纳米材料收纳箱7,且纳米材料收纳箱7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排放管9,同时两个排放管9上均安装有第一抽吸泵10,两个排放管9下端通过横管连接,且横管下端安装有多个高压喷头11,通过第一抽吸泵10将纳米材料收纳箱7内部一侧腔体中的纳米生物通过排放管9输送至横管中,然后再通过高压喷头11喷出与打散的底泥进行混合下落,将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吸附,从而进行净化底泥,避免污染水体。
进一步说明,纳米材料收纳箱7内部设有两个腔体,一个腔体进行下料,一个腔体进行存储预备,提高使用的实用性,且两个腔体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口8,同时两个腔体之间设置有输送管12,输送管12上安装有第二抽吸泵13,通过第二抽吸泵13,便于将存储预备的腔体内部的纳米生物通过输送管12输送至另一个腔体进行下料使用。
根据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打散机构6设置在船体1的下方,且打散机构6上端顶部与支撑底座2延伸至船体1外侧上方的底部连接。
具体的,打散机构6包括侧板601,侧板6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侧板601下端内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打散组件602,同时打散组件602两端贯穿对应设置的侧板601与皮带轮603连接,皮带轮603通过连接皮带604与驱动电机605的输出轴上设置的皮带轮603连接,通过驱动电机605带动上端的皮带轮603,使得连接皮带604带动下端的皮带轮603,从而带动打散组件602进行转动,对底泥进行打散。
进一步说明,打散组件602由转动轴和分切板组成,且分切板设置有四个,同时四个分切板对称设置在转动轴上。
使用时,先根据船体1底部到底泥上端的距离,启动电动伸缩杆3,通过电动伸缩杆3带动支撑底座2升降,使得打散组件602与底泥接触,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05,使得打散组件602进行转动,从而将底泥进行打散,同时并通过第一抽吸泵10将纳米材料收纳箱7内部一侧腔体中的纳米生物通过排放管9输送至横管中,然后再通过高压喷头11喷出与打散的底泥进行混合下落,将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吸附,增强了净化效果。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包括支撑底座(2)和打散机构(6),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底座(2)下端中间两侧通过电动伸缩杆(3)与船体(1)内部底端连接,且支撑底座(2)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挡板(4),所述支撑底座(2)上端安装有纳米材料收纳箱(7),且纳米材料收纳箱(7)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排放管(9),同时两个所述排放管(9)上均安装有第一抽吸泵(10),两个所述排放管(9)下端通过横管连接,且横管下端安装有多个高压喷头(11);
所述打散机构(6)设置在船体(1)的下方,且打散机构(6)上端顶部与支撑底座(2)延伸至船体(1)外侧上方的底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4)为L型结构,且限位挡板(4)内侧设置有限位杆(5),同时对应设置的限位杆(5)贯穿支撑底座(2),所述支撑底座(2)与限位杆(5)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机构(6)包括侧板(601),所述侧板(6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601)下端内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打散组件(602),同时打散组件(602)两端贯穿对应设置的侧板(601)与皮带轮(603)连接,所述皮带轮(603)通过连接皮带(604)与驱动电机(605)的输出轴上设置的皮带轮(603)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组件(602)由转动轴和分切板组成,且分切板设置有四个,同时四个分切板对称设置在转动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收纳箱(7)内部设有两个腔体,且两个所述腔体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口(8),同时两个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输送管(12),所述输送管(12)上安装有第二抽吸泵(13)。
CN202320561268.7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Active CN220414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1268.7U CN220414366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1268.7U CN220414366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4366U true CN220414366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1268.7U Active CN220414366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4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100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絮凝剂添加装置
CN117585847B (zh) 一种畜禽养殖污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20414366U (zh) 一种通过打散河床底泥注入纳米材料的装置
CN2147345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药剂投放装置
CN212525418U (zh) 一种土壤修复治理装置
CN117185473A (zh) 一种用于甲醇精馏塔的甲醇残液混合分解池
CN211141839U (zh) 池塘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CN217600572U (zh) 一种淤泥环保曝气处理设备
CN207845257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曝气池
CN110270274B (zh) 一种快速制备负载微纳米氧气泡的改性材料的可移动装置
CN214053096U (zh) 一种基于碳纳米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装置
CN112830587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曝气池
CN108640273B (zh) 一种集约化养殖厌氧微生物反应器
CN209161607U (zh) 一种方便好氧操作与无氧操作切换的曝气搅拌装置
CN219972014U (zh) 一种硫自养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
CN208414073U (zh) 一种鸭子养殖用曝气机
CN217460496U (zh) 一种河湖治理综合设备
CN216404018U (zh) 污染小水体治理设备
CN214400171U (zh) 一种黑臭水体高效处理设备
CN21735096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油水分离沉淀池
CN21775205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混合装置
CN215996850U (zh) 一种环保型水利施工用废料处理装置
CN208603819U (zh) 厌氧曝气装置
CN218248990U (zh) 一种海产污水处理池
CN219991361U (zh) 一种建筑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