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3067U -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3067U
CN220413067U CN202321503042.8U CN202321503042U CN220413067U CN 220413067 U CN220413067 U CN 220413067U CN 202321503042 U CN202321503042 U CN 202321503042U CN 220413067 U CN220413067 U CN 22041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cologic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eration hea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30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
张文平
黄舜攀
谢廷有
丘家顺
高文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hua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hua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hua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hua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30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3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3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属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机构和供气机构,所述修复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生态浮岛,所述生态浮岛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水生植物,所述框架在靠近生态浮岛的底侧与所述框架的底端均设置有钢板,所述框架的底侧套设有防护网,所述框架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曝气头连通管,所述曝气头连通管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所述框架的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所述生态浮岛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卡环,每组所述固定卡环之间均套设有浮筒,该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对水体生态的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生态修复主要有以下方式:一、往水中投加微生物菌剂,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二、通过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和生态浮岛等,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三、通过采用喷泉曝气机、推流曝气机、微纳米曝气机等各类曝气机往水体中曝气增氧,以改善水体环境;四、对于小水量河流,通过旁路治理方式,将水抽止来处理好再排入水体中。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水体环境复杂,微生物在水体中存活率不高,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难以培养优势菌种,需要长期投加,方可有一定效果,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极低,难以达到效果,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对于改善水体环境没有作用,各类水下曝气机故障率高,容易被堵塞,运行维护麻烦,能耗高,但是对于溶解氧的提高作用不大,一般只适用于水量较大的河流,小河流难以曝气,对于旁路治理方式,需要投资治理设备,投资成本高,需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运行要求较高,只适用于小流量的河流,大河流不适用。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机构和供气机构,所述修复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生态浮岛,所述生态浮岛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水生植物,所述框架在靠近生态浮岛的底侧与所述框架的底端均设置有钢板,所述框架的底侧套设有防护网,所述框架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曝气头连通管,所述曝气头连通管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所述框架的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所述生态浮岛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卡环,每组所述固定卡环之间均套设有浮筒。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浮岛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导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导向环的内部滑动插设导杆,使得导杆底端可插入河床内部,对框架进行固定,并且由于导向环与导杆滑动连接,进而当河水升降的时候,框架可顺着导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鼓风机和风管,所述风管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快拆接头和第二快拆接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管的两端分别套装第一快拆接头和第二快拆接头,方便使用者对鼓风机与曝气头连通管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的一端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套装有调节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调节阀,方便使用者控制曝气量。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头连通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快拆接头相通,所述调节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快拆接头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为高压软管,所述防护网为不锈钢材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防护网设置为不锈钢材质,提高防护网的耐腐蚀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和钢板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导杆和钢板的表面涂有防锈涂层,提高导杆与钢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该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通过安装生态浮岛,方便使用在其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去除,通过在安装钢板,防止水生植物充氧过多,影响其生长框架底端安装的钢板,防止退潮低水位时装置陷入河床中,通过在框架的内部设置悬浮填料,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生长载体,通过设置微孔曝气头,其通过曝气头连通管连接,曝气头连通管固定于框架上,空气从微孔曝气头释放,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好氧环境,同时提高水中溶解氧,通过设置防护网,防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外面的垃圾、树叶等进入框架,也防止框架内的悬浮填料流失,通过在固定卡环之间套设浮筒,提高生态浮岛的浮力,使其漂浮于水面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00、修复机构;1001、框架;1002、水生植物;1003、浮筒;1004、导杆;1005、导向环;1006、钢板;1007、防护网;1008、曝气头连通管;1009、微孔曝气头;1010、固定卡环;1011、生态浮岛;1012、悬浮填料;200、供气机构;2001、鼓风机;2002、调节阀;2003、第一快拆接头;2004、风管;2005、第二快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机构100和供气机构200,修复机构100包括框架1001,框架100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生态浮岛1011,生态浮岛1011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水生植物1002,框架1001在靠近生态浮岛1011的底侧与框架1001的底端均设置有钢板1006,框架1001的底侧套设有防护网1007,框架100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曝气头连通管1008,曝气头连通管1008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1009,框架1001的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1012,生态浮岛10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卡环1010,每组固定卡环1010之间均套设有浮筒1003,通过安装生态浮岛1011,方便使用在其上种植水生植物1002,利用水生植物1002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去除,通过在安装钢板1006,防止水生植物1002充氧过多,影响其生长框架1001底端安装的钢板1006,防止退潮低水位时装置陷入河床中,通过在框架1001的内部设置悬浮填料1012,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生长载体,通过设置微孔曝气头1009,其通过曝气头连通管1008连接,曝气头连通管1008固定于框架1001上,空气从微孔曝气头1009释放,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好氧环境,同时提高水中溶解氧,通过设置防护网1007,防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外面的垃圾、树叶等进入框架1001,也防止框架1001内的悬浮填料1012流失,通过在固定卡环1010之间套设浮筒1003,提高生态浮岛1010的浮力,使其漂浮于水面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实施例二
参照图1-3所示,生态浮岛101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导向环1005,导向环1005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导杆1004,供气机构200包括鼓风机2001和风管2004,风管2004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快拆接头2003和第二快拆接头2005,鼓风机2001的一端套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套装有调节阀2002,曝气头连通管1008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快拆接头2003相通,调节阀200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快拆接头2005相通,通过在导向环1005的内部滑动插设导杆1004,使得导杆1004底端可插入河床内部,对框架1001进行固定,并且由于导向环1005与导杆1004滑动连接,进而当河水升降的时候,框架1001可顺着导杆1004上下移动,通过在风管2004的两端分别套装第一快拆接头2003和第二快拆接头2005,方便使用者对鼓风机2001与曝气头连通管1008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维修,通过安装调节阀2002,方便使用者控制曝气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实施例三
参照图1-3所示,风管2004为高压软管,防护网1007为不锈钢材质,导杆1004和钢板1006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通过将防护网1007设置为不锈钢材质,提高防护网1007的耐腐蚀效果,通过在导杆1004和钢板1006的表面涂有防锈涂层,提高导杆1004与钢板1006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该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固定卡环1010之间套设浮筒1003,并将生态浮岛1010两端导向环1005内部滑动插设的导杆1004底端插入到河床内部,使得生态浮岛1010漂浮在水面上,框架100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网1007,通过设置防护网1007,防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外面的垃圾、树叶等进入框架1001,也防止框架1001内的悬浮填料1012流失,框架1001的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1012,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生长载体,框架100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曝气头连通管1008,其上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1009,空气从微孔曝气头1009释放,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好氧环境,同时提高水中溶解氧,生态浮岛1010上种植有若干水生植物1002,将曝气增氧、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三种生态修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对污染的去除率,通过安装鼓风机2001,其一端安装有调节阀2002,调节阀2002一端与风管2004一端套设的第二快拆接头2005相通,风管2004另一端套装有第二快拆接头2003,其通过管道与曝气头连通管1008相通,进而可将空气注入到曝气头连通管1008内部,经由微孔曝气头1009释放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鼓风机2001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鼓风机2001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机构(100)和供气机构(200),所述修复机构(100)包括框架(1001),所述框架(100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生态浮岛(1011),所述生态浮岛(1011)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水生植物(1002),所述框架(1001)在靠近生态浮岛(1011)的底侧与所述框架(1001)的底端均设置有钢板(1006),所述框架(1001)的底侧套设有防护网(1007),所述框架(100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曝气头连通管(1008),所述曝气头连通管(1008)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1009),所述框架(1001)的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1012),所述生态浮岛(10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卡环(1010),每组所述固定卡环(1010)之间均套设有浮筒(1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101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导向环(1005),所述导向环(1005)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导杆(10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200)包括鼓风机(2001)和风管(2004),所述风管(2004)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快拆接头(2003)和第二快拆接头(20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2001)的一端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套装有调节阀(20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连通管(1008)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快拆接头(2003)相通,所述调节阀(200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快拆接头(2005)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004)为高压软管,所述防护网(1007)为不锈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004)和钢板(1006)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
CN202321503042.8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Active CN220413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042.8U CN22041306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042.8U CN22041306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3067U true CN22041306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3042.8U Active CN220413067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3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8368A1 (zh) 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法及生物生态微动力浮岛装置
CN108928927A (zh) 移动式河道黑臭水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0493910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及维护的移动式太阳能推流曝气装置
CN208429944U (zh) 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用水力曝气装置
CN210315464U (zh) 一种富营养化河道浮萍清理装置
CN113511721B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治理系统
CN205740506U (zh)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
CN220413067U (zh)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6244515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11226826U (zh) 一种基于硫自氧脱氮除磷的装置
CN108002549A (zh) 一种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5198072B (zh) 漂浮式曝气溶氧生物循环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系统
CN111547859A (zh)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9685423U (zh) 一种河涌湖泊生态修复系统
CN205045872U (zh) 浮动式充氧拦截净化装置
CN217895260U (zh) 基于物联网的河道治理潜水震荡波漫流系统
CN211497085U (zh) 用于水体原位治理和改善的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1141656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107739100B (zh) 一种混合充氧‐人工浮岛集成水质修复装置
CN216273337U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
CN205874026U (zh) 充气式生物浮岛固定床
CN110683632A (zh) 用于水体原位治理和改善的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6918783U (zh)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213265889U (zh) 一种用于河道、恶臭水体治理的浮艇生物反应器
CN220867208U (zh)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