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6863U -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6863U
CN220406863U CN202322063534.6U CN202322063534U CN220406863U CN 220406863 U CN220406863 U CN 220406863U CN 202322063534 U CN202322063534 U CN 202322063534U CN 220406863 U CN220406863 U CN 220406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avity
main shaft
spinning machin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35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志伟
王辉
高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Fuwod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Fuwo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Fuwod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ang Fuwo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35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6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6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6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涉及旋压机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套接在旋压机主轴外侧的冷却套,冷却套的侧壁中空设置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设置为双层水道,冷却管路呈螺旋状布置在腔体内,冷却管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伸出腔体,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在冷却套侧壁并形成密封,进水端可拆卸的连接有过滤件,腔体内填充有吸热液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套将热量传递至冷却管路,利用冷却液在冷却管路流动内流动从而吸收热量,达到对主轴冷却降温的效果,冷却效率高,延长了主轴的使用寿命;冷却管路设置为双层水道,具有冷却路径长、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等优点,满足了主轴在高转速、大功率下高效冷却的需求。

Description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压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旋压机属于金属塑性成型机械,新型旋压机实现了自动加工和控制,为多功能、通用型设备,精度和可靠性高,旋压机机床主要用于圆锥形、筒形、半球形及曲母线形等空心薄壁回转体零件的普通和强力旋压成形,可实现这些零件的变壁厚旋压成形。其中主轴为旋压机重要部件之一,旋压工作时加热的温度很高,有的达到四百度,温度太高主轴发热,降低使用寿命,并影响整体设备效率,需要一种可以散热的旋压机主轴。
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3918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压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主轴右端连接旋压轮,主轴外侧套设有冷却罩,冷却罩内壁上螺旋环绕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表面设有换热片,冷却罩左端上侧设有进水管,冷却罩右侧设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对应旋压轮设置,冷却水管左端与进水管连接,冷却水管右端与雾化喷头连接,冷却罩左右两侧设有通风口,左侧通风口与通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轴外侧设置冷却罩,冷却罩通过安装片进行安装固定,冷却罩内设有冷却水管对主轴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冷却罩左右两端设置通风口,左端通风口通过通风管进风对主轴进行风力冷却,右端通风口出风,对旋压轮进行风力冷却,有效的提高了冷却效率。
但是该专利申请中存在不足之处:上述实用新型冷却水管为单向的,使散热效果不佳。且缺少对对冷却水管内进行过滤净化的结构,而冷却水管本身较细,当有杂质进入循环冷却液时,极易使冷却水管发生堵塞现象,影响冷却水管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套接在旋压机主轴外侧的冷却套,所述冷却套的侧壁中空设置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安装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设置为双层水道,所述冷却管路呈螺旋状布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伸出所述腔体,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套侧壁并形成密封,所述进水端可拆卸的连接有过滤件,所述腔体内填充有吸热液体;所述冷却套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所述冷却套内还设置有风冷组件。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包括壳体和盖合在所述壳体上的壳盖,所述壳体和所述壳盖上均连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所述进水端螺纹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开设在任一所述端盖上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还包括安装在另一所述端盖上的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路主体为铜铝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进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冷却套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套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冷却套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套将热量传递至冷却管路,利用冷却液在冷却管路流动内流动从而吸收热量,达到对主轴冷却降温的效果,冷却效率高,延长了主轴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管路设置为双层水道,具有冷却路径长、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等优点,满足了主轴在高转速、大功率下高效冷却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中在腔体内填充吸热液体,通过吸热液体对主轴进行吸热并利用冷却管路将吸热液体吸收的热量送离主轴,从而对整个主轴的温度进行冷却;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件可以对进入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减小冷却管路发生堵塞的可能性,避免杂质进入螺旋型的冷却管路内造成管内堵塞难以清理;
(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风冷组件,通过散热风扇可将冷却套内的热量排出,采用风冷好水冷两种冷却方式叠加,有效的提高了主轴冷却效率,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套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件结构图。
图中:1-旋压机主轴、2-冷却套、3-腔体、4-进水端、5-出水端、6-吸热液体、7-端盖、8-壳体、9-壳盖、10-螺纹管、11-过滤层、12-散热口、13-散热网、14-散热风扇、15-冷却管路、1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包括套接在旋压机主轴1外侧的冷却套2,冷却套2内焊接有固定块,电主轴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块上。
冷却套2的侧壁中空设置形成腔体3,腔体3内安装有冷却管路15,冷却管路15通过多个管箍固定连接在腔体3的内侧壁上。
冷却管路15设置为双层水道,冷却管路15呈螺旋状布置在腔体3内,这样设置使冷却管路15具有冷却路径长、冷却面积大、冷却效率高等优点,满足了主轴在高转速、大功率下高效冷却的需求。
冷却管路15的进水端4和出水端5均伸出腔体3,进水端4和出水端5固定连接在冷却套2侧壁并形成密封,进水端4、出水端5与冷却套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件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冷却套2的端面开设有两个供进水端4、出水端5伸出的通孔,密封连接件通过胶水粘接在通孔内,密封连接件另一侧面与进水端4、出水端5的外侧面通过胶水粘接,设置密封连接件,增加腔体3的密封性。
进水端4可拆卸的连接有过滤件,通过过滤件可以对进入冷却管路15内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减小冷却管路15发生堵塞的可能性,避免杂质进入螺旋型的冷却管路15内造成管内堵塞难以清理。
腔体3内填充有吸热液体6,通过吸热液体6对主轴进行吸热并利用冷却管路15将吸热液体吸收的热量送离主轴,从而对整个主轴的温度进行冷却。
冷却套2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7,其中,端盖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冷却套2的两端,其中一端盖7中部设置有圆孔,主轴的一端贯穿圆孔设置。
冷却管路15和冷却套2主体均为铜铝合金制成,结合了铜导热性好,而铝合金价格低廉,重量轻的优点,从而来提高整个冷却管路15和冷却套15的散热效果,使散热效果达到最好。
冷却套2内还设置有风冷组件,冷却套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采用现有技术,温度传感器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
在主轴使用过程中,首先采用冷却管路15对主轴进行水冷散热,但是当温度传感器16显示冷却套2内温度过高时,此时仅采用一种散热方式较慢,可以打开有风冷组件,采用风冷好水冷两种冷却方式叠加,有效的提高了主轴冷却效率,结构简单。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如图5所示,过滤件包括壳体8和盖合在壳体8上的壳盖9,壳体8和壳盖9上均连通有螺纹管10,螺纹管10与壳体8、壳盖9焊接固定连接,螺纹管10与进水端4螺纹连接,壳体8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1。过滤层11采用金属过滤网,过滤层11焊接在壳体8内。
由于壳体8和壳盖9采用可分离设置,方便将壳体8打开,方便将壳体8内部的过滤层11进行清理或者更换。
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风冷组件包括开设在任一端盖7上的散热口12,散热口12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13,散热网13焊接在散热口12内,还包括安装在另一端盖7上的散热风扇14。其中,散热口12为多个,散热风扇14个数与散热口12相对应,通过散热风扇14可将冷却套2内的热量排出。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包括套接在旋压机主轴(1)外侧的冷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2)的侧壁中空设置形成腔体(3),所述腔体(3)内安装有冷却管路(15),所述冷却管路(15)设置为双层水道,所述冷却管路(15)呈螺旋状布置在所述腔体(3)内,所述冷却管路(15)的进水端(4)和出水端(5)均伸出所述腔体(3),所述进水端(4)和出水端(5)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套(2)侧壁并形成密封,所述进水端(4)可拆卸的连接有过滤件,所述腔体(3)内填充有吸热液体(6);所述冷却套(2)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7),所述冷却套(2)内还设置有风冷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壳体(8)和盖合在所述壳体(8)上的壳盖(9),所述壳体(8)和所述壳盖(9)上均连通有螺纹管(10),所述螺纹管(10)与所述进水端(4)螺纹连接,所述壳体(8)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开设在任一所述端盖(7)上的散热口(12),所述散热口(12)内固定连接有散热网(13),还包括安装在另一所述端盖(7)上的散热风扇(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15)主体为铜铝合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4)、所述出水端(5)与所述冷却套(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套(2)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
CN202322063534.6U 2023-08-02 2023-08-02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Active CN220406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3534.6U CN220406863U (zh) 2023-08-02 2023-08-02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3534.6U CN220406863U (zh) 2023-08-02 2023-08-02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6863U true CN220406863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3534.6U Active CN220406863U (zh) 2023-08-02 2023-08-02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6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06863U (zh) 旋压机的高速精密主轴结构
CN106595337B (zh) 一种无动力冷却塔
CN116294768A (zh) 一种冷却塔通风装置
CN217110567U (zh) 一种便于气体流动的换热器
CN213050502U (zh) 一种生物制粒机
CN215391890U (zh) 旋压机用冷却装置
CN213901978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风冷冷凝器
CN208187162U (zh) 一种鱼鳞式填料结构冷却塔
CN210272007U (zh) 一种具有预冷功能的变压器用冷却器的联管结构
CN113733561A (zh) 一种3d打印机喷头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37381U (zh) 一种带螺旋形翅片管的水冷机座
CN207894276U (zh) 高效率钛管式换热器
CN111438832A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多功能实验用密炼机温控系统
CN207378969U (zh) 防雾霾机组表冷器
CN206556458U (zh) 一种无动力冷却塔
CN218772767U (zh) 一种ddc控制模块
CN212713707U (zh) 一种铬铬合金铸铁磨球加热用中频炉冷却装置
CN219335990U (zh)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CN21965665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闭式冷却塔
CN216523238U (zh) 一种带有导向流道结构的空气冷却器
CN205544738U (zh) 一种水冷式电动机
CN110054209A (zh) 焙烧氧化铝的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1215236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CN216532379U (zh) 一种空调电控模块散热装置
CN21977611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风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