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4925U -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4925U
CN220404925U CN202321704611.5U CN202321704611U CN220404925U CN 220404925 U CN220404925 U CN 220404925U CN 202321704611 U CN202321704611 U CN 202321704611U CN 220404925 U CN220404925 U CN 220404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storage tank
mud storage
space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46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永慧
李腾蛟
侯锋
高霖
张利刚
周杨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kai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 ltd
Guizhou Zhuxin Water Affairs Environm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kai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 ltd
Guizhou Zhuxin Water Affairs Environ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kai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 ltd, Guizhou Zhuxin Water Affairs Environm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kai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46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4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4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4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包括储泥池、隔断、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斜坡以储泥池底部的一端为起点,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延伸,直至与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所具有的积泥坑的边沿连接,斜坡在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延伸过程中逐渐向下倾斜;隔断设置在储泥池的顶部并朝下延伸,将储泥池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隔断的下端与斜坡之间形成连通孔洞,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通过连通孔洞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泥池内部设置隔断、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能够优化储泥池的浓缩沉降效果,大大提高脱泥机脱泥效率,优化工艺运行效果,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人力成本、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泥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有一至两个储泥池,储泥池进泥泵灌满储泥池时间大概在3-4h,储泥池内污泥脱泥处理完时间约为3-6h。储泥池现有运行的状态大部分为同步排泥及脱泥,池内进水流量过大,停留时间过短,导致污泥沉降效果较差,进泥浓度低影响脱泥较差,需投加较多的絮凝药剂,导致生产药剂浪费、脱泥机出泥效率较差。现有污水处理厂基本采用手动排泥或固定间隔时间控制排泥系统,未根据储泥池液位或泥位排泥,污泥沉降受影响,导致储泥池出泥浓度波动较大,影响脱泥机脱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包括储泥池、隔断、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所述隔断、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均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
所述斜坡以所述储泥池底部的一端为起点,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延伸,直至与所述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所具有的积泥坑的边沿连接,所述斜坡在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延伸过程中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隔断设置在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并朝下延伸,将所述储泥池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述隔断的下端与所述斜坡之间形成连通孔洞,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通过连通孔洞连通;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斜坡上靠近积泥坑处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一侧连通有储泥池进泥管,所述积泥坑连通有出泥管,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储泥池溢流管连通外部。
优选地,所述积泥坑设置在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边角处,所述储泥池底部的其余边角处均设置有滑坡。
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推流搅拌装置与导杆,所述导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侧壁上,所述推流搅拌装置与导杆活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储泥池溢流管,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储泥池溢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溢流口与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顶部均开设有溢流口。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液位计与泥位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顶部均开设有观察口。
优选地,所述储泥池进泥管上设置有储泥池进泥泵。
优选地,还包括PLC站,所述PLC站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与储泥池进泥泵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分别与所述PLC站与储泥池进泥泵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储泥池内部设置隔断、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的技术手段,能够优化储泥池的浓缩沉降效果,大大提高脱泥机脱泥效率,优化工艺运行效果,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人力成本、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1-1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示出:
储泥池溢流管1 积泥坑8
溢流口2 连通孔洞9
推流搅拌装置3 观察口10
储泥池进泥管4 斜坡11
液位计5 滑坡12
泥位计6 隔断13
出泥管7 导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排泥的方案,能够显著优化储泥池的浓缩沉降效果,大大提高脱泥机脱泥效率,优化工艺运行效果,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人力成本、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储泥池、隔断13、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11,所述隔断13、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11均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斜坡11以所述储泥池底部的一端为起点,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延伸,直至与所述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所具有的积泥坑8的边沿连接,所述斜坡11在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延伸过程中逐渐向下倾斜;所述隔断13设置在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并朝下延伸,将所述储泥池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述隔断13的下端与所述斜坡11之间形成连通孔洞9,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通过连通孔洞9连通;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斜坡11上靠近积泥坑8处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一侧连通有储泥池进泥管4,所述积泥坑8连通有出泥管7。高浓度混合液通过储泥池进泥管4进入储泥池的第一空间中,并在搅拌组件与斜坡11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连通孔洞9流入第二空间,并在斜坡11的作用下流入积泥坑8,最终通过出泥管7实现排泥。通过增加连通孔洞9,增加推流搅拌装置3与斜坡11,从而使污泥大量浓缩聚集至积泥坑8,高浓度污泥再通过出泥管7外排至脱泥系统。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顶部均开设有观察口10。所述积泥坑8设置在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边角处,所述储泥池底部的其余边角处均设置有滑坡12。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推流搅拌装置3与导杆14,所述导杆14垂直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侧壁上,所述推流搅拌装置3与导杆14活动连接。还包括储泥池溢流管1,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2,所述储泥池溢流管1的两端分别连通溢流口2与外部。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顶部均开设有溢流口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通过技改储泥池,储泥池中间增加隔断13,底部增加宽口的5%-15%的连通孔洞9(开度根据储泥池进泥泵流量自行设计调整),外四角增加滑坡12,底部0°坡度加工为1°-5°左右,安装自动控制的一台推流搅拌装置3,通过时间控制,间隔搅拌推流,增大储泥池出泥口排泥浓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更加明显,下面将提供一个优选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结合软件方面的改进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液位计5与泥位计6,所述储泥池进泥管4上设置有储泥池进泥泵,还包括PLC站,所述PLC站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与储泥池进泥泵电连接,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分别与所述PLC站与储泥池进泥泵电连接。通过增加泥位计6与液位计5,传输信号至PLC站,再转化入中控系统,通过设置泥位、液位、时间控制程序来控制储泥池进泥泵启停,从而通过高效进泥优化储泥池浓缩沉降效果,达到储泥池出泥浓度提升的有效措施。
本实施例在储泥池出泥口附近增加泥位计6和液位计5,控制要求为:泥位下限、液位下限、启动时间,三个因素启动储泥池进泥泵,高泥位、停止时间、高液位,三个因素停止储泥池进泥泵,各个控制间可联动控制也可分开控制,具体控制以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
具体控制情况如下:
1、单独由泥位信号、液位信号或时间信号控制储泥池进泥泵启停;
2、由泥位与液位信号、泥位与时间信号或液位与时间信号双重控制储泥池进泥泵启停;
3、由泥位、液位、时间三重信号联动控制储泥池进泥泵启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的安装步骤如下:
1、使用混凝土浇筑1°-5°斜坡11,具体坡度要求以现场需求为准;
2、制模混凝土浇筑中间隔断13,拆除部分隔断墙体,中间保留5%-15%连通孔洞9;
3、混凝土浇筑三角滑坡12,坡度大于75°,具体坡度要求以现场需求为准;
4、安装导杆14固定推流搅拌装置3,安装时间控制系统;
5、安装液位计5及泥位计6,设备传输信号至PLC站,再转化入中控系统;
通过安装液位计5及泥位计6,中控设置程序,设定液位、泥位、时间三重信号与各个信号间联动模式,控制储泥池进泥泵启停,高浓度混合液进入储泥池内,上清液与污泥分开排出,从而达到高效排泥方式优化储泥池浓缩沉降效果。
在应用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手动启动储泥池进泥泵,减少劳动力的同时更大的优化了排泥效率,避免脱泥机处理效果较差而导致的药耗增加、脱泥运行时间加长、电耗增大,彻底消除因储泥池出泥浓度低而导致的人员、电、备品备件、药剂的浪费,优化储泥池的浓缩沉降效果,大大提高脱泥机脱泥效率,优化工艺运行效果,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人力成本、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9)

1.一种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泥池、隔断(13)、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11),所述隔断(13)、搅拌组件、传感器组以及斜坡(11)均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
所述斜坡(11)以所述储泥池底部的一端为起点,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延伸,直至与所述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所具有的积泥坑(8)的边沿连接,所述斜坡(11)在朝向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延伸过程中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隔断(13)设置在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并朝下延伸,将所述储泥池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述隔断(13)的下端与所述斜坡(11)之间形成连通孔洞(9),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通过连通孔洞(9)连通;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斜坡(11)上靠近积泥坑(8)处并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一侧连通有储泥池进泥管(4),所述积泥坑(8)连通有出泥管(7),所述储泥池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2),所述溢流口(2)通过储泥池溢流管(1)连通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泥坑(8)设置在储泥池底部的另一端的边角处,所述储泥池底部的其余边角处均设置有滑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推流搅拌装置(3)与导杆(14),所述导杆(14)垂直设置在所述储泥池内部的侧壁上,所述推流搅拌装置(3)与导杆(1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顶部均开设有溢流口(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液位计(5)与泥位计(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顶部均开设有观察口(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进泥管(4)上设置有储泥池进泥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站,所述PLC站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与储泥池进泥泵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分别与所述PLC站与储泥池进泥泵电连接。
CN202321704611.5U 2023-06-30 2023-06-30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Active CN220404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4611.5U CN220404925U (zh) 2023-06-30 2023-06-30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4611.5U CN220404925U (zh) 2023-06-30 2023-06-30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4925U true CN220404925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4611.5U Active CN220404925U (zh) 2023-06-30 2023-06-30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4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6606U (zh) 一种陶瓷窑炉烟气脱硫装置
CN220404925U (zh) 提高储泥池浓缩效果的改进装置
CN210261164U (zh) 一种配水装置
CN209554852U (zh) 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CN116589123A (zh) 一种低排放脱硫污水处理机构
CN206538241U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213446575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
CN213597973U (zh) 一种分离式盾构控沉降用辅盾泥注入设备
CN104357320B (zh) 秸秆预处理/两相发酵/自动破壳一体化装置
CN212770165U (zh) 工业废水处理池
CN212102313U (zh) 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09940680U (zh) 一种脱硫废水一体化式处理装置
CN209143747U (zh) 一种浅层气浮污水过滤器
CN207294181U (zh) 一种羟基磷酸钙生产装置
CN104556627A (zh) 污泥浓缩池及其搅拌罐装置
CN211035359U (zh) 基于污水沉淀设备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6915875U (zh) 射流式自动反冲洗小型一体化净水器
CN2475727Y (zh) 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19481668U (zh) 一种用于磷铵化肥生产的磷酸稳流澄清装置
CN216191314U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的沉淀设备
CN220091108U (zh) 一种磷化工生产用清洗液槽
CN109231335A (zh) 一种浅层气浮污水过滤器
CN218130171U (zh) 一种水处理用沉淀池智能排泥控制系统
CN208494212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生产用搅拌反应罐
CN218452193U (zh) 一种海藻酸提取的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