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3309U - 戒指 - Google Patents

戒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3309U
CN220403309U CN202321797400.0U CN202321797400U CN220403309U CN 220403309 U CN220403309 U CN 220403309U CN 202321797400 U CN202321797400 U CN 202321797400U CN 220403309 U CN220403309 U CN 220403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one
ring body
gemston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74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怀龙
姜爱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74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3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3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3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首饰领域,提供了一种戒指,包括环形的戒指本体和设于所述戒指本体的宝石,所述宝石嵌设于所述戒指本体的内环面上。本申请提供的戒指,将宝石嵌设于戒指本体的内环面,使其内隐于戒指外部,只有在特定的视角才会被看到,达到内藏的效果。

Description

戒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首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戒指。
背景技术
戒指作为历史悠久的装饰珠宝,具有装饰意义和特定文化含义。随着个性化的发展,戒指的多样化需求也随之增长。现有宝石戒指均通过爪镶、钉镶等镶嵌方式固定在戒指本体上,一般朝外设置,以更好凸显宝石的晶莹闪亮。随着个性化的发展,部分消费者喜欢宝石,又不希望宝石凸显出来,达到低调内敛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戒指,其旨在实现宝石的内藏效果。
一种戒指,包括环形的戒指本体和设于所述戒指本体的宝石,所述宝石嵌设于所述戒指本体的内环面上。
可选的,所述宝石有多个并环所述戒指本体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所述宝石有多个并成组设置,各组所述宝石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石。
可选的,所述戒指本体在水平投影上具有内环线和外环线,所述宝石位于所述内环线和所述外环线之间。
可选的,所述宝石背离所述戒指本体的表面为圆弧状。
可选的,所述戒指本体在其内环面设有供所述宝石置入的石位和位于所述石位周侧的爪位,所述爪位供镶钉置入以固定所述宝石。
可选的,所述石位的底部与所述外环线距离为0.4-0.7mm。
可选的,所述戒指本体在其内环面还设有金边,所述金边有两条并平行设于所述石位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宝石与所述金边背离所述戒指本体的表面共面。
可选的,所述金边与所述石位的最短距离为0.65-08mm。
本申请提供的戒指,将宝石嵌设于戒指本体的内环面,使其内隐于戒指外部,只有在特定的视角才会被看到,达到内藏的效果。结合使用场景,在将戒指平置时,在正视视角、侧视视角和俯视视角均难以看到宝石,需要在立体视角才能看到戒指内侧的宝石。在戒指佩戴于手指时,手指阻挡了大部分可以看到宝石的视角,仅通过戒指与手指之间的间隙看到宝石透出的光亮,从而达到低调内敛的穿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戒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戒指本体;101、外环线;102、内环线;20、宝石;30、镶钉;40、金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戒指,包括环形的戒指本体10和设于戒指本体10的宝石20,宝石20嵌设于戒指本体10的内环面上。
戒指本体10为环形,优选为圆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戒指本体10设为多边形,或者将其内环面设为圆环面而其外环面设为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戒指本体10优选为金属材质,如银、铂金等。
宝石20可以为五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也可以为彩色宝石。
本实施例中,将宝石20嵌设于戒指本体10的内环面,使其内隐于戒指外部,只有在特定的视角才会被看到,达到内藏的效果。
结合使用场景,在将戒指平置时,在正视视角、侧视视角和俯视视角均难以看到宝石20,需要在立体视角才能看到戒指内侧的宝石20。在戒指佩戴于手指时,手指阻挡了大部分可以看到宝石20的视角,仅通过戒指与手指之间的间隙看到宝石20透出的光亮,从而达到低调内敛的穿戴效果。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宝石20有多个并环戒指本体10等间距设置。宝石20的数量可以为单数也可以为双数。图2所示结构中,宝石20共有25个并等间距环戒指本体10的内环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宝石20的数量可以为8个、12个、15个、16个、18个、20个、24个、28个、30个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多个宝石20环整个内换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宝石20也可以聚集于戒指的一个范围区域而不覆盖整个内环面,比如多个宝石20覆盖戒指本体10内环面的1/4、1/3、1/2、3/4等。
本实施例中,多个宝石20等间距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宝石20也可为非等间距设置。比如多个宝石20以斐波纳契数列进行分布等。
本实施例中,多个宝石20顺次排列成一个圆环。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宝石20也可以设为行列设置,而形成多个圆环,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宝石20有多个,并具有多种颜色。宝石20的颜色数量也可以为2种、4种、5种等。不同颜色的宝石20随机分布也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分布。
本实施例中,宝石20有多个并成组设置,各组宝石20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石。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石,如红宝石、黄宝石和蓝宝石。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颜色的彩石,在此不做限定。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石为一组,并顺次排列。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宝石20的数量为3的倍数,多组彩石绕戒指本体10环形阵列设置,而具有结构的对称之美。
本实施例中,各宝石20的外径为2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宝石20的尺寸大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戒指本体10在水平投影上具有内环线102和外环线101,宝石20位于内环线102和外环线101之间。宝石20设于内环线102和外环线101之间,换言之,宝石20不突出于戒指本体10。该设置能够避免宝石20突出于戒指本体10而在佩戴时对手指可能产生的划伤。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宝石20背离戒指本体10的表面为圆弧状。宝石20的冠面(背离戒指本体10的表面/朝向戒指中心的表面)为弧面,且弧心位于背离宝石20的一侧,即,宝石20的冠面呈向背离戒指中心的方向凹陷设置,该设置使地戒指在佩戴时宝石20的表面与手指表面相贴合,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在其它实施例中,宝石20的冠面也可以为弧面,且向戒指中心方向突出设置。该情况下,通过将多个宝石20的冠面的连线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设置而保障佩戴的舒适性。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戒指本体10在其内环面设有供宝石20置入的石位和位于石位周侧的爪位,爪位供镶钉30置入以固定宝石20。
本实施例中,宝石20通过镶钉30固定在戒指本体10上。图示结构中,镶钉30有四个并位于宝石20的四角。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石位的底部与外环线101距离H1为0.4-0.7mm。可以理解,在戒指本体10的厚度(内环线102和外环线101在水平投影上的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石位的深度越深,则宝石20的稳固性越好,但戒指本体10在石位处的结构强度则越弱。为保障戒指本体10在石位处的结构强度,将戒指本体10在石位处的厚度,即石位的底部与外环线101距离H1,设定为0.4-0.7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该距离H1具体设定为0.4mm、0.42mm、0.45mm、0.46mm、0.48mm、0.5mm、0.54mm、0.56mm、0.57mm、0.6mm、0.62mm、0.63mm、0.65mm、0.68mm、0.7mm等,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戒指本体10在其内环面还设有金边40,金边40有两条并平行设于石位的两侧。金边4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戒指的美观效果,另一方面,金边40也可以作为石位的位置参照基准,而便利石位的加工。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宝石20与金边40背离戒指本体10的表面共面。宝石20与金边40背离戒指本体10的表面为佩戴时与手指相对的表面,宝石20与金边40背离戒指本体10的表面共面,能够增加戒指佩戴时与手指接触的表面积而有利于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金边40与石位的最短距离H2为0.65-0.8mm。请参照图1,各石位上端点处的切线的连线和下端点处的切线的连线通过点划线示出,两个点划线范围为石位的加工范围。该点划线与金边40的距离H2设为0.65-0.8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该距离H2具体设为0.65mm、0.68mm、0.7mm、0.72mm、0.75mm、0.78mm、0.8mm等,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戒指,制备方法如下:
S1定位:在戒指本体10上定位出石位、爪位和金边40位置;
S2扩孔:用球形针工具在石位处进行扩孔至2mm直径。扩孔过程中,需要先从一侧(比如上侧)倾斜向石位中心开始扩孔,扩好后再从另一侧(比如下侧)倾斜向石位中心进行扩孔。
由于石位开口朝向戒指中心,扩孔工具受到戒指内部空间限制而难以进行垂直操作,需要倾斜操作。从上下两侧对石位进行扩孔,以确保石位扩孔效果。
S3清洁:扩孔完成后,用小毛扫工具将石位与戒指内壁的缝隙进行无尘化清扫处理。
S4测试:将若干个宝石20对应放入对应的石位中,检测扩孔质量,在满足以下条件下,进入S5固定步骤,如否,重复S2-S4步骤,直至满足条件:
1)宝石20能平稳的放进石位中;
2)宝石20放入石位后与两侧金边40保持在同一高度;
3)每颗宝石20的间距相同,没有逼石情况。
与钻石相比,彩色宝石20的的厚度、大小存在差异,在镶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每颗宝石20放入石位中都需多次测试对应石位是否合适,如不合适,需要对石位进行再加工以确保最终的镶嵌质量。
S5固定:将宝石20逐一放入对应的石位中,使用冬菇头加吸珠针工具低速旋转镶钉30,将镶钉30置入爪位从而固定宝石20。
S6抛光:使用大毛扫、红布轮、白布轮、羊毛内圈棍等工具对整个戒指进行抛光处理。
S7清洗:将抛光后的戒指放入超声波机器清洗,完成戒指的制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戒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戒指本体和设于所述戒指本体的宝石,所述宝石嵌设于所述戒指本体的内环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宝石有多个并环所述戒指本体等间距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宝石有多个并成组设置,各组所述宝石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指本体在水平投影上具有内环线和外环线,所述宝石位于所述内环线和所述外环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宝石背离所述戒指本体的表面为圆弧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指本体在其内环面设有供所述宝石置入的石位和位于所述石位周侧的爪位,所述爪位供镶钉置入以固定所述宝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位的底部与所述外环线距离为0.4-0.7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指本体在其内环面还设有金边,所述金边有两条并平行设于所述石位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宝石与所述金边背离所述戒指本体的表面共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边与所述石位的最短距离为0.65-08mm。
CN202321797400.0U 2023-07-07 2023-07-07 戒指 Active CN220403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7400.0U CN220403309U (zh) 2023-07-07 2023-07-07 戒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7400.0U CN220403309U (zh) 2023-07-07 2023-07-07 戒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3309U true CN220403309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7400.0U Active CN220403309U (zh) 2023-07-07 2023-07-07 戒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3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07722B1 (en) Technique for setting precious stones such as diamonds by a combination of prongs and a groove in a peripheral wall
US7461452B1 (en) Technique for setting precious stones such as diamonds
US10537160B1 (en) Jewelry device
US20160309860A1 (en) More stable princess cut diamond
EP3344090B1 (en) Process of cutting and assembling diamonds to form composite diamond having enhanced brilliance and shade
US8359883B2 (en) Gemstone setting
EP2482686A1 (en) Jewelry apparatus
WO2006085645A1 (ja) 宝石
US7140199B2 (en) Mounting system for cut stones
CN220403309U (zh) 戒指
US20190223564A1 (en) Gemstone cut
KR20180064211A (ko) 장신구용 보석난집의 제조방법
US20050000405A1 (en) Celebration diamond having dome-shaped crown with pavilion
JP2008178430A (ja) 装身具
US20040237585A1 (en) Jewelry assembly
JP5866381B2 (ja) 色変化する複数ストーンセッティング
WO2016193989A1 (en) Illusion solitaire
CN213154458U (zh) 一种用于珠宝镶嵌的底爪包镶
US20170311686A1 (en) Brilliant Cut Gemstone Cluster
CN210988568U (zh) 一种珠宝镶口及珠宝
US20110203317A1 (en) Jewelry with a gem invertedly set therein
KR101227754B1 (ko) 장식용 보석 및 그 가공방법
JP3172656U (ja) 宝石類のカット構造
JP4733914B2 (ja) 宝石及びそのカッティング方法
KR20130115662A (ko) 난집형 난발 보석세팅방법 및 그 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