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6733U -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 Google Patents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6733U
CN220396733U CN202321918270.1U CN202321918270U CN220396733U CN 220396733 U CN220396733 U CN 220396733U CN 202321918270 U CN202321918270 U CN 202321918270U CN 220396733 U CN220396733 U CN 220396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vertical rod
rod
gallows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82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松
杨昌瑞
刘海玉
吴斌
牛正清
邓曦
王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82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6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6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6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中左右吊架均竖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上下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下支撑杆位于左右吊架下端之间并分别连接左右吊架下端,上支撑杆位于左右吊架之间,上支撑杆的左右端分别竖向可移动设置在左右吊架中,减震器竖向设置并位于上下支撑杆之间且分别连接上下支撑杆,减震器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减震器左右相互间隔设置,上支撑杆用于在其上支撑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根管道,左右吊架均用于固定至建筑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灵活,方便通行和检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道减振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管道减振支吊架,一般压力较大、振动较大的管道,常需要进行减振,管道支吊架往往采用管道减振支吊架,例如机房和地下室管道多为系统主管道,尺寸较大且管道密集,需要设置管道减振支吊架,传统的管道减振支吊架使用落地形式,因管道较多,且压力较大,且落地点需要在受力梁等处,位置受限,导致落地管道减振支吊架常常在通行或检修通道上,不便于后期维修维护和满足通行要求,不利于美观要求,且机房和地下室一般管道安装高度较高,为保证落地管道减振支吊架稳定传力和自身稳定性,落地管道减振支吊架竖向支撑往往规格较大,造成钢材的浪费。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管道减振支吊架,其安装位置灵活,方便通行和检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安装位置灵活,方便通行和检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点是,包括左吊架、右吊架、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减震器,其中:
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均竖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下支撑杆位于所述左吊架的下端和所述右吊架的下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吊架的下端和所述的右吊架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杆位于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之间,所述上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中,所述减震器竖向设置并位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所述减震器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器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杆用于在其上支撑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根管道,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均用于固定至建筑主体结构。
较佳地,所述减震器是弹簧减震器。
较佳地,所述减震器的数目为5个。
较佳地,所述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还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均水平设置并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减震器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的减震器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板位于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撑杆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减震器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撑杆,所述上固定板的数目和所述下固定板的数目均与所述的减震器的数目相同,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减震器一一对应设置。
较佳地,所述左吊架的右侧面竖向设置有左滑槽,所述的上支撑杆的左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滑槽中,所述下支撑杆的左端位于所述左滑槽的下端中并连接所述的左滑槽的下端。
更佳地,所述左吊架包括左前立杆、左前固定板、左前固定件、左中立杆、左后立杆、左后固定板和左后固定件,所述左前立杆、所述左中立杆和所述左后立杆均竖向设置,所述左前立杆和所述左后立杆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中立杆位于所述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下部,所述左滑槽设置在所述左中立杆的右侧面中,所述左前固定板和所述左后固定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前固定板和所述左后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左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左后立杆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上端,所述左前固定件和所述左后固定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左前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左前固定板之前并抵靠所述左前固定板,所述左前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左前固定板,所述左前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前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左前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左前固定板之后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所述左后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左后固定板之后并抵靠所述左后固定板,所述左后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左后固定板,所述左后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后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左后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左后固定板之前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吊架还包括左前连杆和左后连杆,所述左前连杆和所述左后连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前连杆位于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左中立杆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左中立杆,所述左后连杆位于所述左中立杆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中立杆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下部。
较佳地,所述右吊架的左侧面竖向设置有右滑槽,所述的上支撑杆的右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右滑槽中,所述下支撑杆的右端位于所述右滑槽的下端中并连接所述的右滑槽的下端。
更佳地,所述右吊架包括右前立杆、右前固定板、右前固定件、右中立杆、右后立杆、右后固定板和右后固定件,所述右前立杆、所述右中立杆和所述右后立杆均竖向设置,所述右前立杆和所述右后立杆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中立杆位于所述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下部,所述右滑槽设置在所述右中立杆的左侧面中,所述右前固定板和所述右后固定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前固定板和所述右后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右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右后立杆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上端,所述右前固定件和所述右后固定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右前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右前固定板之前并抵靠所述右前固定板,所述右前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右前固定板,所述右前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前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右前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右前固定板之后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所述右后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右后固定板之后并抵靠所述右后固定板,所述右后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右后固定板,所述右后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后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右后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右后固定板之前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吊架还包括右前连杆和右后连杆,所述右前连杆和所述右后连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前连杆位于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右中立杆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右中立杆,所述右后连杆位于所述右中立杆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右中立杆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的左吊架和右吊架均竖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下支撑杆位于左吊架的下端和右吊架的下端之间并分别连接左吊架的下端和右吊架的下端,上支撑杆位于左吊架和右吊架之间,上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可移动设置在左吊架和右吊架中,减震器竖向设置并位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且分别连接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减震器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减震器左右相互间隔设置,上支撑杆用于在其上支撑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根管道,左吊架和右吊架均用于固定至建筑主体结构,因此,其安装位置灵活,方便通行和检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的左吊架和右吊架均竖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下支撑杆位于左吊架的下端和右吊架的下端之间并分别连接左吊架的下端和右吊架的下端,上支撑杆位于左吊架和右吊架之间,上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可移动设置在左吊架和右吊架中,减震器竖向设置并位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且分别连接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减震器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减震器左右相互间隔设置,上支撑杆用于在其上支撑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根管道,左吊架和右吊架均用于固定至建筑主体结构,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实用新型内容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的一具体实施例固定至结构梁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图5是将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固定至结构梁并在其上安装两根管道的主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左吊架;2右吊架;3上支撑杆;4下支撑杆;5减震器;6上固定板;7下固定板;8左滑槽;9左前立杆;10左前固定板;11左前固定件;12左中立杆;13左后立杆;14左后固定板;15左后固定件;16左前连杆;17左后连杆;18右滑槽;19右前立杆;20右前固定板;21右前固定件;22右中立杆;23右后立杆;24右后固定板;25右后固定件;26右前连杆;27右后连杆;28管道;29建筑主体结构;30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包括左吊架1、右吊架2、上支撑杆3、下支撑杆4和减震器5,其中:
所述左吊架1和所述右吊架2均竖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下支撑杆4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下支撑杆4位于所述左吊架1的下端和所述右吊架2的下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吊架1的下端和所述的右吊架2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杆3位于所述左吊架1和所述右吊架2之间,所述上支撑杆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吊架1和所述右吊架2中,所述减震器5竖向设置并位于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下支撑杆4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下支撑杆4,所述减震器5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器5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杆3用于在其上支撑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根管道28,所述左吊架1和所述右吊架2均用于固定至建筑主体结构29。
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下支撑杆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下支撑杆4均为槽钢。
所述减震器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减震器,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5是弹簧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5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5的数目为5个。
所述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还包括上固定板6和下固定板7,所述上固定板6和所述下固定板7均水平设置并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固定板6位于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减震器5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杆3和所述的减震器5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板7位于所述减震器5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撑杆4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减震器5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撑杆4,所述上固定板6的数目和所述下固定板7的数目均与所述的减震器5的数目相同,所述上固定板6、所述下固定板7和所述减震器5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上固定板6和所述下固定板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板6和所述下固定板7均为钢板,所述上固定板6为上部荷载均布传力钢板,所述下固定板7为下部荷载均布传力钢板。
所述上支撑杆3的左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吊架1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吊架1的右侧面竖向设置有左滑槽8,所述的上支撑杆3的左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滑槽8中,所述下支撑杆4的左端位于所述左滑槽8的下端中并连接所述的左滑槽8的下端。
所述左吊架1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吊架1包括左前立杆9、左前固定板10、左前固定件11、左中立杆12、左后立杆13、左后固定板14和左后固定件15,所述左前立杆9、所述左中立杆12和所述左后立杆13均竖向设置,所述左前立杆9和所述左后立杆13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中立杆12位于所述左前立杆9的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杆13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9的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杆13的下部,所述左滑槽8设置在所述左中立杆12的右侧面中,所述左前固定板10和所述左后固定板14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前固定板10和所述左后固定板14均位于所述左前立杆9的上端和所述左后立杆13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9的上端和所述的左后立杆13的上端,所述左前固定件11和所述左后固定件15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左前固定件11的前端位于所述左前固定板10之前并抵靠所述左前固定板10,所述左前固定件11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左前固定板10,所述左前固定板10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之前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所述左前固定件11的后端位于所述左前固定板10之后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中,所述左后固定件15的后端位于所述左后固定板14之后并抵靠所述左后固定板14,所述左后固定件15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左后固定板14,所述左后固定板14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之后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所述左后固定件15的前端位于所述左后固定板14之前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中。
所述左前立杆9、所述左中立杆12、所述左后立杆13、所述左前固定板10、所述左后固定板14、所述左前固定件11和所述左后固定件1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前立杆9、所述左中立杆12和所述左后立杆13均为槽钢,所述左前固定板10和所述左后固定板14均为钢板,所述左前固定件11和所述左后固定件15均为螺栓,优选膨胀螺栓。
所述左前固定件11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更佳地,所述左前固定件11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左前固定件11在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的竖向平面内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前固定件11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左前固定件11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所述左后固定件15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更佳地,所述左后固定件15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左后固定件15在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的另一竖向平面内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后固定件15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左后固定件15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所述左中立杆12位于所述左前立杆9的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杆13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9的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杆13的下部,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吊架1还包括左前连杆16和左后连杆17,所述左前连杆16和所述左后连杆17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前连杆16位于所述的左前立杆9的下部和所述左中立杆12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9的下部和所述左中立杆12,所述左后连杆17位于所述左中立杆12和所述的左后立杆13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中立杆12和所述的左后立杆13的下部。
所述左前连杆16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尤其更佳地,所述左前连杆16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左前连杆16竖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后连杆17的数目与所述的左前连杆16的数目相同,所述左后连杆17和所述左前连杆16一一对应设置。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前连杆16的数目为2根。
所述左前连杆16和所述左后连杆1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前连杆16和所述左后连杆17均为槽钢。
所述上支撑杆3的右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右吊架2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吊架2的左侧面竖向设置有右滑槽18,所述的上支撑杆3的右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右滑槽18中,所述下支撑杆4的右端位于所述右滑槽18的下端中并连接所述的右滑槽18的下端。
所述右吊架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吊架2包括右前立杆19、右前固定板20、右前固定件21、右中立杆22、右后立杆23、右后固定板24和右后固定件25,所述右前立杆19、所述右中立杆22和所述右后立杆23均竖向设置,所述右前立杆19和所述右后立杆23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中立杆22位于所述右前立杆19的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杆23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19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杆23的下部,所述右滑槽18设置在所述右中立杆22的左侧面中,所述右前固定板20和所述右后固定板24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前固定板20和所述右后固定板24均位于所述右前立杆19的上端和所述右后立杆23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19的上端和所述的右后立杆23的上端,所述右前固定件21和所述右后固定件25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右前固定件21的前端位于所述右前固定板20之前并抵靠所述右前固定板20,所述右前固定件21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右前固定板20,所述右前固定板20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之前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所述右前固定件21的后端位于所述右前固定板20之后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中,所述右后固定件25的后端位于所述右后固定板24之后并抵靠所述右后固定板24,所述右后固定件25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右后固定板24,所述右后固定板24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之后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所述右后固定件25的前端位于所述右后固定板24之前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中。
所述右前立杆19、所述右中立杆22、所述右后立杆23、所述右前固定板20、所述右后固定板24、所述右前固定件21和所述右后固定件25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前立杆19、所述右中立杆22和所述右后立杆23均为槽钢,所述右前固定板20和所述右后固定板24均为钢板,所述右前固定件21和所述右后固定件25均为螺栓,优选膨胀螺栓。
所述右前固定件21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更佳地,所述右前固定件21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右前固定件21在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的竖向平面内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前固定件21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右前固定件21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所述右后固定件25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更佳地,所述右后固定件25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右后固定件25在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的另一竖向平面内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后固定件25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右后固定件25分布在一个矩形的4个角部。
所述右中立杆22位于所述右前立杆19的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杆23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19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杆23的下部,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吊架2还包括右前连杆26和右后连杆27,所述右前连杆26和所述右后连杆27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前连杆26位于所述的右前立杆19的下部和所述右中立杆22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19的下部和所述右中立杆22,所述右后连杆27位于所述右中立杆22和所述的右后立杆23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右中立杆22和所述的右后立杆23的下部。
所述右前连杆26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尤其更佳地,所述右前连杆26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右前连杆26竖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后连杆27的数目与所述的右前连杆26的数目相同,所述右后连杆27和所述右前连杆26一一对应设置。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前连杆26的数目为2根。
所述右前连杆26和所述右后连杆2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前连杆26和所述右后连杆27均为槽钢。
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建筑主体结构,较佳地,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是结构梁或结构柱,所述左吊架1和所述右吊架2固定的所述建筑主体结构2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使用时,请参见图5所示,以建筑主体结构29为结构梁为例,结构梁水平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将左前固定板10和右前固定板20均置于结构梁之前并均抵靠结构梁,将左后固定板14和右后固定板24均置于结构梁之后并均抵靠结构梁,将左前固定件11从前往后穿设左前固定板10并插接在结构梁中从而将左前固定板10和结构梁固定在一起,将右前固定件21从前往后穿设右前固定板20并插接在结构梁中从而将右前固定板20和结构梁固定在一起,将左后固定件15从后往前穿设左后固定板14并插接在结构梁中从而将左后固定板14和结构梁固定在一起,将右后固定件25从后往前穿设右后固定板24并插接在结构梁中从而将右后固定板24和结构梁固定在一起,需要安装的两根管道28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将两根管道28从前往后(也可以从后往前)穿入结构梁和上支撑杆3之间并支承在上支撑杆3上,进一步可以采用固定件例如卡箍30将管道28固定在上支撑杆3上。
管道28振动传递到上支撑杆3,上支撑杆3能够竖向自由振动,传递振动给减震器5,减震器5吸收传递过来的振动,从而达到减振效果,经过减震器5减振后,将竖向受力传递到下支撑杆4,通过左吊架1和右吊架2,将支架水平受力和竖向受力安全稳定地传递到结构梁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可多根管道联合使用,带水平和竖向限位,确保管道和支架的振动有效安全传递,在可变范围内达到减振的效果,与传统的落地管道减振支吊架相比,节省钢材,节省加工及施工周期。整体设计简洁,材料取用方便,能根据管道实际排布情况结合结构柱和结构梁进行安装,不会在通行或检修通道上,不会妨碍通行或检修,适用于大范围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安装位置灵活,方便通行和检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架、右吊架、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减震器,其中:
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均竖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下支撑杆位于所述左吊架的下端和所述右吊架的下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吊架的下端和所述的右吊架的下端,所述上支撑杆位于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之间,所述上支撑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中,所述减震器竖向设置并位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所述减震器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器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支撑杆用于在其上支撑均水平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根管道,所述左吊架和所述右吊架均用于固定至建筑主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是弹簧减震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的数目为5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还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均水平设置并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减震器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所述的减震器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板位于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撑杆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减震器的下端和所述下支撑杆,所述上固定板的数目和所述下固定板的数目均与所述的减震器的数目相同,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减震器一一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吊架的右侧面竖向设置有左滑槽,所述的上支撑杆的左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左滑槽中,所述下支撑杆的左端位于所述左滑槽的下端中并连接所述的左滑槽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吊架包括左前立杆、左前固定板、左前固定件、左中立杆、左后立杆、左后固定板和左后固定件,所述左前立杆、所述左中立杆和所述左后立杆均竖向设置,所述左前立杆和所述左后立杆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中立杆位于所述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下部,所述左滑槽设置在所述左中立杆的右侧面中,所述左前固定板和所述左后固定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前固定板和所述左后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左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左后立杆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上端,所述左前固定件和所述左后固定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左前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左前固定板之前并抵靠所述左前固定板,所述左前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左前固定板,所述左前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前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左前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左前固定板之后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所述左后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左后固定板之后并抵靠所述左后固定板,所述左后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左后固定板,所述左后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后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左后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左后固定板之前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吊架还包括左前连杆和左后连杆,所述左前连杆和所述左后连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前连杆位于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左中立杆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左中立杆,所述左后连杆位于所述左中立杆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中立杆和所述的左后立杆的下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吊架的左侧面竖向设置有右滑槽,所述的上支撑杆的右端竖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右滑槽中,所述下支撑杆的右端位于所述右滑槽的下端中并连接所述的右滑槽的下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吊架包括右前立杆、右前固定板、右前固定件、右中立杆、右后立杆、右后固定板和右后固定件,所述右前立杆、所述右中立杆和所述右后立杆均竖向设置,所述右前立杆和所述右后立杆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中立杆位于所述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下部,所述右滑槽设置在所述右中立杆的左侧面中,所述右前固定板和所述右后固定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前固定板和所述右后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右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右后立杆的上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上端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上端,所述右前固定件和所述右后固定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右前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右前固定板之前并抵靠所述右前固定板,所述右前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右前固定板,所述右前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前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右前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右前固定板之后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所述右后固定件的后端位于所述右后固定板之后并抵靠所述右后固定板,所述右后固定件的中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穿设所述右后固定板,所述右后固定板用于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之后并抵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右后固定件的前端位于所述右后固定板之前并用于插接在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吊架还包括右前连杆和右后连杆,所述右前连杆和所述右后连杆均水平设置并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前连杆位于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右中立杆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杆的下部和所述右中立杆,所述右后连杆位于所述右中立杆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下部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右中立杆和所述的右后立杆的下部。
CN202321918270.1U 2023-07-20 2023-07-20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Active CN220396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8270.1U CN220396733U (zh) 2023-07-20 2023-07-20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8270.1U CN220396733U (zh) 2023-07-20 2023-07-20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6733U true CN220396733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8270.1U Active CN220396733U (zh) 2023-07-20 2023-07-20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6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0247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交叉支撑柱
CN110656698B (zh) 一种混凝土梁柱的抗震性连接结构
EP1126101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viscosity system damping wall
CN111945881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可调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46902A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装配式抗震支吊架
CN220396733U (zh) 吊装式自限位多管道减振联合支架
CN212407808U (zh) 一种可伸缩、可拆卸的多管道抗震支架
CN209800869U (zh) 一种建筑机电双向抗震支吊架
CN204475567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
CN111809786B (zh) 大跨度球形网架吊顶转接结构
CN201304644Y (zh) 龙门式工具装配台车
CN211141292U (zh) 一种风管整体化吊装专用托架
CN209876443U (zh) 一种风机吊架
CN210423968U (zh) 装配式支吊架及使用该装配式支吊架的建筑
CN113266708A (zh) 一种机电工程使用的快速抗震支吊架
CN220706629U (zh) 一种桁架式横担支吊架
CN218972186U (zh) 一种机电管线生根装置
CN213115166U (zh) 大跨度球形网架吊顶转接装置
CN22028663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机电安装用吊架
CN221221722U (zh) 一种门架式钢结构的装配式桥式支架
CN218761881U (zh) 一种模块化管道吊架
CN220580291U (zh) 一种单元式水泥纤维板幕墙安装结构
CN103498510A (zh) 钢结构组合柱
CN216242657U (zh) 一种无压风门气动管路走线架
CN109736503B (zh) 一种网架结构下的吸音吊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