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6682U -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6682U
CN220396682U CN202322057417.9U CN202322057417U CN220396682U CN 220396682 U CN220396682 U CN 220396682U CN 202322057417 U CN202322057417 U CN 202322057417U CN 220396682 U CN220396682 U CN 220396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neumatic
piston head
rod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74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小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yi Automation Machinery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yi Automation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yi Automation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Wuxi Xinyi Automation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3220574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6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6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6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包括阀体和阀板,阀体居中开设启闭孔,阀板转动连接于启闭孔内,通过阀板转动至覆盖住启闭孔以关闭阀体,阀板连接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阀杆和内设活塞部的气动调节装置,阀杆一端与活塞部转动配合,另一端穿设于启闭孔内并与阀板同轴固定;气动调节装置垂直于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用于调节气动调节装置与活塞部相对位置的调节杆,调节调节杆以调节活塞部与气动调节装置的相对位置的过程中,阀杆带动阀板转动以调节阀板与启闭孔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控制阀板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实现的开合度控制,从而导致蝶阀的控制流量大小的功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又称翻板阀,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管路以及调节管路内流体流量的作用。
现有公告号为CN11159462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蝶阀,包括阀体、阀板和阀轴,阀体内设有阀孔,阀板设于阀孔内,阀轴定位在阀板一侧,阀轴带动阀板转动,阀板处于关闭状态时,阀板将阀孔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阀板包括固定板和移动板,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可沿着共同的中心轴线作相对移动,固定板上朝向移动板的一侧边缘设有左环形斜面,移动板上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边缘设有右环形斜面,左环形斜面和右环形斜面之间形成一密封圈定位槽,密封圈定位槽内设有一O型密封圈,阀板上设有一旋转器和一转动板。
上述现有技术中,其结构难以调节阀板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角度,由于蝶阀的一个重要功能,即调节管路内流体流量的作用通过阀板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角度以使蝶阀达到不同的开合度,从而控制流量的大小。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难以调节阀板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因此控制流量大小的功能难以达到最好的实现。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蝶阀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达到良好密封性能而导致难以控制阀板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实现的开合度控制,从而导致蝶阀的控制流量大小的功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包括阀体和阀板,阀体居中开设启闭孔,所述阀板转动连接于启闭孔内,通过所述阀板转动至覆盖住所述启闭孔以关闭阀体,所述阀板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阀杆和内设活塞部的气动调节装置,所述阀杆一端与活塞部转动配合,另一端穿设于启闭孔内并与所述阀板同轴固定;
所述气动调节装置垂直于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气动调节装置与活塞部相对位置的调节杆,调节所述调节杆以调节所述活塞部与气动调节装置的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阀杆带动阀板转动以调节所述阀板与启闭孔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部包括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所述第一活塞头与第二活塞头之间通过连接段固定,所述连接段沿气动调节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阀杆通过拨叉与连接段转动配合;
所述连接段沿长度方向开设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垂直穿设导向柱,所述拨叉垂直于长度方向开设插槽,所述拨叉开设插槽一端插接于导向孔内并与导向柱转动配合,所述阀杆垂直穿过所述拨叉远离插槽一端并固定;
调节所述调节杆伸入气动调节装置内长度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远离第二活塞头一端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阀板在垂直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至平行于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的范围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调节装置靠近调节杆一端开设向第一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通入压缩气体的第一气孔,所述气动调节装置远离调节杆一端开设向第二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通入压缩气体的第二气孔;
第二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远离第一活塞头处贴合状态下向所述第二气孔内通入压缩气体以推动第二活塞头使所述第一活塞头远离第二活塞头一端抵持所述调节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调节装置远离调节杆一端穿设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位于气动调节装置内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活塞头,调节所述调平装置穿过所述气动调节装置的长度以调节所述阀板与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之间的水平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杆设为丝杆,所述调节杆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气动调节装置外的一端连接轮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缸体、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固接于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分别位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
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缸体远离第二连接部一端,调节所述调节杆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调节杆进入第一缸体内并抵持所述第一活塞头的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为内径和外径均相等的管状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连通且内径相等的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面和底面设置为相互平行平面;
所述阀体包括连接件和本体,所述启闭孔开设于本体处,所述连接件的底端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阀杆穿过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同轴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本体内并转动配合,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底面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塞头的环形侧壁平行嵌设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抵持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
所述第二活塞头的环形侧壁平行嵌设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头通过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抵持所述第二缸体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设置为V形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设置为O形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远离连接段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杆包括穿设于第二连接部内的第一杆体以及穿设于连接件内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调节杆以调节活塞部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阀板能够转动过的极限位置,即,最大开合度状态下阀板垂直于阀体,此时启闭孔受到的遮挡最小,处于最大的流量状态,通过对调节杆的控制调节活塞部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阀板与阀体之间的夹角由直角减小至锐角,此后令活塞部在气动调节装置内移动的过程中调节杆所调节的位置即为通气后活塞部能够达到的极限位置,同时阀杆带动阀体转动至前述锐角状态,从而达到简便控制蝶阀开合度的效果,同时,通过活塞部与气动调节装置的配合实现类似于气缸的作用,保证了结构本身的气密性。
其次,通过由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构成的活塞部,以及连接于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之间的连接段,阀杆通过拨叉和导向柱与沿连接段长度方向开设的导向孔相连,由于阀杆顶端和底端分别受到来自气动调节装置和阀体的限制,因此通过调节杆调节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在气动调节装置内位移的过程中,导向柱随连接段一同位移,拨叉与导向柱连接的一端以阀杆为轴转动,从而带动与拨叉固接的阀杆转动,进而实现带动连接于阀杆底端的阀板在垂直于启闭孔所在平面的状态下转动至与启闭孔所在平面呈锐角的状态,达到调节蝶阀流量的目的。
最后,通过调节杆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调节杆调节调节杆伸入气动调节装置内的长度,从而推动第一活塞头朝向靠近调平装置的方向移动,进而达到带动阀板由垂直于启闭孔所在平面的状态转动至与启闭孔所在平面的夹角呈锐角的状态。进一步地,当通过第一气孔向第一活塞头和气动调节装置之间通入压缩气体后,第一活塞头受到来自压缩气体的推动以带动第二活塞头移动至与调平装置滑移,若此时第二活塞头并未达到完全扣合于启闭孔的状态,则通过调节调平装置以推动第二活塞头带动阀杆转动至阀板完全闭合于启闭孔处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蝶阀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体现气动调节装置以及阀杆的具体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用于体现调节杆节杆抵持第一活塞头状态且开合度小于90°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各部分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图1至图6所揭示的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相对于现有蝶阀而言,通过由阀杆21和内设活塞部4的气动调节装置3所构成的调节阿健2,以及穿设于气动调节装置3一端的调节杆22,气动调节装置3与活塞部通过压缩气体的推动以带动与活塞部4相连的阀杆21原地转动,以达到令与阀杆21相连的阀板13在阀体1内原地转动,即实现蝶阀基本的控制流体路径启闭的功能。同时,通过穿设于气动调节装置3一端的调节杆22,通过调节杆22调节活塞部4与气动调节装置3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活塞部4带动阀杆21转动至阀板13由垂直于启闭孔121所在平面,即最大开合度的状态减小。通过上述方式,采用活塞部4配合气动调剂装置3达到基础的良好密封性以及改变阀板13与启闭孔121之间的启闭状态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杆22简便调节阀板13与启闭孔121之间的夹角,从而达到简便控制蝶阀流量的目的。
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以下简称气动蝶阀)包括阀体1和阀板13,阀体1居中开设启闭孔121,阀板13转动连接于启闭孔121内,通过阀板13转动至覆盖住启闭孔121以关闭阀体1,阀板13连接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包括阀杆21和内设活塞部4的气动调节装置3,阀杆21一端与活塞部4转动配合,另一端穿设于启闭孔121内并与阀板13同轴固定;气动调节装置3垂直于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用于调节气动调节装置3与活塞部4相对位置的调节杆22,通过控制调节杆22以调节活塞部4与气动调节装置3的相对位置的过程中,阀杆21带动阀板转动13以调节阀板13与启闭孔121之间的间隙。
参图2至图6所示,活塞部4包括第一活塞头41和第二活塞头42,第一活塞头41与第二活塞头42之间通过连接段43固定,连接段43沿气动调节装置3的长度方向设置,阀杆21通过拨叉44与连接段43转动配合;连接段43沿长度方向开设导向孔431,导向孔431内垂直穿设导向柱432,拨叉44垂直于长度方向开设插槽441,拨叉44开设插槽441一端插接于导向孔431内并与导向柱432转动配合,阀杆21垂直穿过拨叉44远离插槽441一端并固定;控制调节杆22伸入气动调节装置3内的长度进而调节第一活塞头41与气动调节装置3远离第二活塞头42一端侧壁之间的距离,阀板13在垂直启闭孔121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至平行于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的范围内转动。气动调节装置3靠近调节杆22一端开设向第一活塞头41与气动调节装置3之间通入压缩气体的第一气孔321,气动调节装置远离3调节杆22一端开设向第二活塞头42与气动调节装置3之间通入压缩气体的第二气孔341;第二活塞头42与气动调节装置3远离第一活塞头41处贴合状态下向第二气孔341内通入压缩气体以推动第二活塞头42使第一活塞头远41离第二活塞头42一端抵持调节杆22。
参图3和图4所示,气动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一缸体32、第二连接部33和第二缸体34,第二连接部33固接于第一缸体32和第二缸体之间34,第一活塞头41和第二活塞头42分别位于第一缸体32和第二缸体34内;第一连接部31安装于第一缸体32远离第二连接部34一端,调节杆22穿设于第一连接部31的轴线处,并且调节杆22与第一连接部31螺纹配合。第一缸体32和第二缸体33为内径和外径均相等的管状件,第二连接部33形成与第一缸体32和第二缸体34连通且内径相等的内孔,第二连接部33的顶面和底面设置为相互平行平面。阀体1包括连接件11和本体12,启闭孔121开设于本体12处,连接件11的底端一体成型于本体12的顶部,阀杆21穿过第二连接部33的一端同轴穿过连接件11和本体12内并转动配合,连接件11的顶端与第二连接部33的底面相连。
结合图1所示直角坐标系所示,启闭孔121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的平面即为y轴与z轴围成的平面,向第二气孔341中通入压缩气体以推动第二活塞头42沿第二缸体34的长度方向,即z轴方向运动至第一活塞头41抵持第一缸体32远离第二连接部33一侧,此时导向柱432随连接段43一同移动,由于拨叉44通过插槽441与导向柱432转动配合,并且阀杆21顶端和底端分别受到来自第二连接部33和连接件11的限制,因此导向柱432带动拨叉44以阀杆21为轴转动,同时阀杆21在拨叉44的带动下转过90°,此时阀杆21带动阀板13处于垂直于启闭孔121的状态,即阀板13平行于x轴与y轴围成的平面,此时当启闭孔121所受到阀板13的垂直水平遮挡最小,因此能够达到最大流量。当需要关闭启闭孔121切断流体路径时,向第一气孔321通入压缩气体以推动第一活塞头41沿第一缸体32的长度方向,即z轴方向运动至第二活塞头42抵持第二缸体34远离第二连接部33一侧,此时连接段43和导向柱432带动拨叉44和阀杆21反向转动90°,此时阀杆21带动阀板13处于扣合于启闭孔121的状态,即图1和图2中所述阀体1闭合的状态。
参图3至图6所示,与第一连接部31螺纹配合的调节杆22设置为丝杆,调节杆22位于第一连接部31外的一端连接轮盘221。具体结合图3所示,当转动轮盘221以使调节杆22伸入第一缸体32后,向第二气孔341通入压缩气体,推动第二活塞头42移动至第一活塞头41贴合调节杆22伸入第一缸体32内的一端,连接段43带动阀杆21和阀板13转过的角度如图3所示,小于第一活塞头41贴合第一缸体32端面时阀板13与启闭孔121所在平面90°夹角的状态,此时启闭孔121受到来自阀板13的水平投影遮挡面积增大,并且也使得阀板13与启闭孔121之间的缝隙减小,从而有效减小了启闭孔121的流体流量。由于调节杆22与第一连接部31螺纹配合,因此控制调节杆22伸入第一缸体32内的长度达到需要后调节杆22能够稳定在该位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需要再次调节启闭孔121的流量时再次转动轮盘221以改变调节杆22在第一缸体32内的长度即可,达到简便调节气动蝶阀开合度的目的。
参图5所示,第二缸体34远离调节杆22一端穿设调平装置342,调平装置342位于第二缸体34内的一端抵持第二活塞头42,控制调平装置342穿过气第二缸体34长度以调节阀板13与启闭孔121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之间的水平度。如图1所示的状态,即阀板13覆盖于启闭孔121处达到关闭流体路径的目的,为达到最佳的流体路径切断效果,最好的状态是阀板13和启闭孔121所在平面重合,即平行于y轴与z轴所在平面。当阀板13与启闭孔121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微小的偏移时,即造成阀体1的密封性能下降,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设计调平装置342。本实施方式中调平装置342设置为与第二缸体34螺纹配合的螺栓,通过控制调平装置342在第二缸体34内的伸出量,从而改变向第一气孔321中通入压缩气体后第二活塞头41达到抵持调平装置342状态时的位置,进而最大程度地保证阀板13处于扣合于启闭孔121的密封性,从而提高气动蝶阀整体的密封性效果。
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活塞头41的环形侧壁平行嵌设第一密封411圈和第二密封圈412,第一活塞头41通过第一密封圈411和第二密封圈412抵持第一缸体32的内壁;第二活塞头42的环形侧壁平行嵌设第三密封圈421和第四密封圈422,第二活塞头42通过第三密封圈421和第四密封圈422抵持第二缸体34的内壁。第一密封圈411和第三密封圈421设置为V形圈,第二密封圈412和第四密封圈422设置为O形圈,第一密封圈411和第三密封圈421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塞头41和第二活塞头42远离连接段43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圈411、第二密封圈412、第三密封圈421以及第四密封圈422均为硅胶材质,其中,设置为V形圈的第一密封圈411和第三密封圈421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和抗压性,安装于上述位置能够有效提高活塞部4整体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参图4所示,阀杆21包括穿设于第二连接部33内的第一杆体211以及穿设于连接件11内的第二杆体212,第一杆体211与第二杆体212之间通过联轴器213固定。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对第一杆体211与第二连接部33以及第二杆体212与连接件11进行分别装配,即完成气动调节装置3与第一杆体211的装配以及阀体1整体与第二杆体212的装配后。通过联轴器213将第一杆体211和第二杆体212固定在一起,从而简化整个气动蝶阀的装配过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包括阀体和阀板,阀体居中开设启闭孔,所述阀板转动连接于启闭孔内,通过所述阀板转动至覆盖住所述启闭孔以关闭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阀杆和内设活塞部的气动调节装置,所述阀杆一端与活塞部转动配合,另一端穿设于启闭孔内并与所述阀板同轴固定;
所述气动调节装置垂直于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气动调节装置与活塞部相对位置的调节杆,调节所述调节杆以调节所述活塞部与气动调节装置的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阀杆带动阀板转动以调节所述阀板与启闭孔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部包括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所述第一活塞头与第二活塞头之间通过连接段固定,所述连接段沿气动调节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阀杆通过拨叉与连接段转动配合;
所述连接段沿长度方向开设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垂直穿设导向柱,所述拨叉垂直于长度方向开设插槽,所述拨叉开设插槽一端插接于导向孔内并与导向柱转动配合,所述阀杆垂直穿过所述拨叉远离插槽一端并固定;
调节所述调节杆伸入气动调节装置内长度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远离第二活塞头一端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阀板在垂直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至平行于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的范围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节装置靠近调节杆一端开设向第一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通入压缩气体的第一气孔,所述气动调节装置远离调节杆一端开设向第二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通入压缩气体的第二气孔;
第二活塞头与气动调节装置远离第一活塞头处贴合状态下向所述第二气孔内通入压缩气体以推动第二活塞头使所述第一活塞头远离第二活塞头一端抵持所述调节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节装置远离调节杆一端穿设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位于气动调节装置内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活塞头,调节所述调平装置穿过所述气动调节装置的长度以调节所述阀板与启闭孔的纵向孔径与横向孔径围成平面之间的水平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设为丝杆,所述调节杆与气动调节装置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气动调节装置外的一端连接轮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缸体、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固接于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分别位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
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缸体远离第二连接部一端,调节所述调节杆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调节杆进入第一缸体内并抵持所述第一活塞头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为内径和外径均相等的管状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连通且内径相等的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面和底面设置为相互平行平面;
所述阀体包括连接件和本体,所述启闭孔开设于本体处,所述连接件的底端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阀杆穿过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同轴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本体内并转动配合,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底面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头的环形侧壁平行嵌设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抵持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壁;
所述第二活塞头的环形侧壁平行嵌设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头通过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抵持所述第二缸体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设置为V形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设置为O形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头和第二活塞头远离连接段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穿设于第二连接部内的第一杆体以及穿设于连接件内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
CN202322057417.9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Active CN220396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7417.9U CN220396682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7417.9U CN220396682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6682U true CN220396682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5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7417.9U Active CN220396682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6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1563B2 (ja) 閉鎖部材と弁ステムとを整合させ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8730553B (zh) 一种电动阀
CA2705559A1 (en) A valve assembly having a reinforced valve seat
US6234208B1 (en) Shut-off device
KR101401086B1 (ko) 조립식 고압유량제어밸브
US7017884B2 (en) Fluid metering valve
CN220396682U (zh) 一种开合度简便调节式气动蝶阀
CN110792787B (zh) 截止阀
WO2019216398A1 (ja) ゲート弁
CN104653797A (zh) 高压自平衡自密封活塞式调节节流截止阀
CN204459216U (zh) 高压自平衡自密封活塞式调节节流截止阀
CN204437297U (zh) 高压自平衡活塞式调节节流截止阀
CN212297658U (zh) 多功能阀
CN212004284U (zh) 一种流量精准调节蝶阀
US10962122B2 (en) Rotary axial globe valve
RU212410U1 (ru) Задвижка клиновая с выдвижным штоком
JP3728546B2 (ja) 可変定流量弁装置
CN220286539U (zh) 一种阀杆组件及截止阀
CN217328553U (zh) 一种桌面固定式燃气球阀
CN214889019U (zh) 一种密封可调式球形硬密封旋球阀
RU19311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орно-регулирующее
CN215806318U (zh) 一种双密封的截止阀
CN219345516U (zh) 一种精馏系统气动阀门防振动结构
CN216951773U (zh) 一种流量调节定位气动隔膜阀
CN112145713B (zh) 零泄漏高性能衬氟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