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5712U -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5712U
CN220395712U CN202321828530.6U CN202321828530U CN220395712U CN 220395712 U CN220395712 U CN 220395712U CN 202321828530 U CN202321828530 U CN 202321828530U CN 220395712 U CN220395712 U CN 220395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tunnel
steel
pilot tunne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85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鹏
周元辅
费春伟
韩德才
刘夺
黄鸿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North Road and Brid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North Road and Brid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North Road and Brid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285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5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5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5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领域,具体公开了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包括导向墙、管棚钢管、超前小导洞、超前小导管、导洞支护和隧道支护;导向墙设置在隧道内部和外部,导向墙上设置有导向孔,管棚钢管插入设置在导向孔内;小导洞内设置有若干小导孔,超前小导管设置在小导孔中;管棚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注浆孔,超前小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注浆孔;导洞支护设置在超前小导洞的内壁上,隧道支护设置在隧道的内壁上,所述隧道支护包括有初期支护和钢拱架,初期支护由初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预制拱架和复喷混凝土组成,钢拱架设置在隧道中并且与初期支护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降低对洞口段围岩扰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领域,具体公开了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岭隧道施工成为公路工程的重点项目,而山岭隧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大部分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悬崖峭壁、沟谷深处或地质构造破碎地段,大大增加了隧道进出洞施工难度,同时增加了临时工程修建费用。传统的由进出口直接进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施工便道及作业场地,不仅延长了工期而且增加了施工暗度、降低了安全系数,施工中存在较多、较大安全隐患。出洞时由洞内施作管棚出洞方法虽然可行,但是需要对洞身扩大上断面开挖,对洞口段围岩产生较大的扰动,特别是对于洞口围岩较破碎地段施工中存在较大坍塌风险。此方法受空间限制较大,不经济且不安全。如何能够减少隧道坍塌、降低对洞口段围岩的扰动破坏则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以解决如何降低对洞口段围岩扰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包括导向墙、管棚钢管、超前小导洞、超前小导管、导洞支护和隧道支护;所述导向墙设置在隧道内部和外部,所述导向墙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管棚钢管插入设置在导向孔内;所述小导洞内设置有若干小导孔,所述超前小导管设置在小导孔中;所述管棚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注浆孔,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注浆孔;所述导洞支护设置在超前小导洞的内壁上,所述隧道支护设置在隧道的内壁上,所述隧道支护包括有初期支护和钢拱架,所述初期支护由初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预制拱架和复喷混凝土组成,所述钢拱架设置在隧道中并且与初期支护接触。超前小导洞出洞工法适用于隧道进出口位于悬崖峭壁、沟谷深处或地质构造破碎地段,以及修建便道费用较高隧道出洞施工中。本方案中的出洞施工方法中包括有小导洞,小导洞高度大约为整体隧道断面高度的1/3,小导洞拱顶距隧道断面顶部约为1/3,预先开设小导洞可以释放部分围岩应力,降低整体隧道开挖对围岩的干扰。小导洞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隧道开挖,为了对整个隧道进行支护,本方案中还设置有钢拱架,钢拱架与隧道的内壁仿形可以对隧道起到很好的支护效果,避免附近围岩或土层坍塌。
可选地,所述钢拱架包括竖直架和拱形架,所述拱形架的两端与竖直架连接。采用本方案,竖直架与拱形架分离,两者可以分开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再进行组装,最后再安装到隧道中。
可选地,所述拱形架的下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初期支护上设置有第一钢导轨;所述隧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钢导轨,所述竖直架的底部可滑动设置在第二钢导轨上。采用本方案,第一钢导轨和第二钢导轨均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在隧道内前后移动钢拱架。
可选地,所述竖直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拱形架的两侧下端连接。采用本方案,液压缸能够将拱形架向上顶起,使其可以支撑隧道的内壁上部,同时当液压缸向下移动时,拱形架也随之向下移动,此时拱形架与隧道内壁分离就可以便于移动拱形架。
可选地,所述拱形架的两侧下端设置有两根导向杆,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条竖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采用本方案,拱形架可以在导向杆和导向槽的限位作用下上下移动,防止其偏离。
可选地,所述竖直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竖直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能够在第二钢导轨上滑动。本方案中,当液压缸的输出端向上顶起时会将拱形架顶到隧道的内壁上,当液压缸的输出端继续伸出时,竖直架则会被向下推动直到安装座与第二钢导轨接触,此时整个钢拱架的承载能力更好。
可选地,所述钢拱架的内侧端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螺孔。采用本方案,安装板可以用于安装各种设备,便于在隧道内施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通过小导洞出洞工艺不仅节约了修建施工便道的费用,并且大大降低了对洞口段围岩的扰动破坏,此工艺方式灵活多变且能确保安全出洞。该方案适用于悬崖段隧道出洞或修建便道费用较高隧道出洞施工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隧道侧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超前小导洞1、导洞支护2、超前小导管3、隧道支护4、管棚钢管5、钢拱架6、导向墙7、拱形架8、第一钢导轨9、第二钢导轨10、竖直架11、滑动座12、固定座13、导向杆14、液压缸15、安装凹槽16、动滑轮17、安装座18、弹簧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超前小导洞1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导向墙7、管棚钢管5、超前小导洞1、超前小导管3、导洞支护2和隧道支护4。
导向墙7设置在隧道内部或外部,导向墙7上设置有导向孔,管棚钢管5插入设置在导向孔内,管棚钢管5的外插角在5-15°之间,管棚钢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注浆孔,可以从管棚钢管5中压力注浆,浆液可以进入到导向孔内。小导洞内设置有若干小导孔,超前小导管3设置在小导孔中,超前小导管3环向间距30cm,长度4.5m,外插角5-12°,纵向间距3m,搭接不小于1m,每环15根,构成120°环向支撑。超前小导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注浆孔,其中可以进行压力注浆。
导洞支护2设置在超前小导洞1的内壁上,导洞支护2采用φ22mm的早强水泥砂浆锚杆+φ8mm钢筋网片+22cm厚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锚杆长2.5m,间距1.0m,梅花形布置,钢筋网格间距20cm×20cm(根据现场实际围岩状况,必要时每1.0m设置一道临时仰拱并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临时仰拱采用I16工字钢),纵向连接钢筋采用φ22mm螺纹钢,环向间距为1m,长度0.7m(间距0.5m,两侧各搭接0.1m),喷射C25混凝土22cm厚。
隧道支护4设置在隧道的内壁上,隧道支护4包括有初期支护和钢拱架6。初期支护由初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预制拱架和复喷混凝土组成,RD25N型中空注浆锚杆+φ8钢筋网片+I22b工字钢拱架6+28cm厚C25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右侧边墙锚杆长6m,拱部和左侧边墙锚杆长4.5m,环向间距0.75m,纵向间距0.5m,呈梅花形布置,钢筋网格间距20cm×20cm,纵向连接钢筋采用φ22螺纹钢,环向间距为1m,长度0.7m(间距0.5m,两侧各搭接0.1m),喷射C25混凝土28cm厚。
钢拱架6设置在隧道中并且与初期支护接触。钢拱架6包括竖直架11和拱形架8,拱形架8的两端与竖直架11连接。拱形架8的下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初期支护上设置有第一钢导轨9,第一钢导轨9能够与第一凹槽配合,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第一钢导轨9。隧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钢导轨10,竖直架11的底部可滑动设置在第二钢导轨10上。竖直架1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上设置有液压缸15和用于安装液压缸15的安装凹槽16,液压缸15的输出端与拱形架8的两侧下端连接。
拱形架8的两侧下端设置有两根导向杆14,固定座13上设置有两条竖直的导向槽,导向杆14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竖直架1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座12,滑动座1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弹簧19,弹簧19上设置有安装座18,安装座18竖直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安装座18的底部设置有动滑轮17,动滑轮17能够在第二钢导轨10上滑动。钢拱架6的内侧端设置有若干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螺孔,安装板呈矩形板状,其与钢拱架6的内壁垂直,结构简单。
具体实施时:
扩挖形成正洞时采用两种方案:
若出洞口处于悬崖峭壁或者洞外无足够场地施工,则采用由洞内向洞外扩挖。若出洞口外有充足施工场地,则采用由洞外向洞内扩挖。
施工步骤:
1)主洞采用三台阶开挖工法;
2)每循环进尺1m的超前小导洞1施工至明暗交界处。
3)从明暗交界开始改为每循环进尺0.5m的超前小导洞1,直至出洞。
4)边、仰坡施工。
5)若采用方案二,则在洞口施作大管棚,由外向内扩挖。
6)小导洞扩挖形成正洞施工,整体过程总共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扩挖以小导洞衬砌底部为界线的上台阶岩土体,随即支护正洞部分衬砌;然后去除扩挖断面的小导洞衬砌;再将下台阶土体分成左右两部分进行扩挖,挖一部分支护一部分正洞衬砌;最后扩挖支护形成仰拱。
本方案中的拱形架8在正洞开挖过程中逐渐向前移动,移动时控制液压缸15的伸缩端向内缩回,使拱形架8与隧道的内壁上部分离,然后推动拱形架8向前移动,直到其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启动液压缸15将拱形架8向上顶起,此时在液压缸15作用下拱形架8向上移动,且竖直架11向下移动,两者分别与隧道顶部和底部接触,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Claims (7)

1.一种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墙、管棚钢管、超前小导洞、超前小导管、导洞支护和隧道支护;所述导向墙设置在隧道内部和外部,所述导向墙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管棚钢管插入设置在导向孔内;所述小导洞内设置有若干小导孔,所述超前小导管设置在小导孔中;所述管棚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注浆孔,所述超前小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注浆孔;所述导洞支护设置在超前小导洞的内壁上,所述隧道支护设置在隧道的内壁上,所述隧道支护包括有初期支护和钢拱架,所述初期支护由初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预制拱架和复喷混凝土组成,所述钢拱架设置在隧道中并且与初期支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包括竖直架和拱形架,所述拱形架的两端与竖直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架的下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初期支护上设置有第一钢导轨;所述隧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钢导轨,所述竖直架的底部可滑动设置在第二钢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拱形架的两侧下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架的两侧下端设置有两根导向杆,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条竖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竖直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能够在第二钢导轨上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的内侧端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螺孔。
CN202321828530.6U 2023-07-12 2023-07-12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Active CN220395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8530.6U CN220395712U (zh) 2023-07-12 2023-07-12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8530.6U CN220395712U (zh) 2023-07-12 2023-07-12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5712U true CN220395712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8530.6U Active CN220395712U (zh) 2023-07-12 2023-07-12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5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4005B (zh) 暗挖隧道小洞进大洞预加固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228082B (zh) 一种管棚与超前小导管组合注浆的隧道塌方处理方法
CN103061771B (zh) 复采矿井综采面切眼掘进及其支护方法
CN110685698B (zh) 既有洞室侧向新建为大断面隧道的爬升反向施工法
CN112627830B (zh) 一种渡线开挖施工方法
CN110924952B (zh) 超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向中岩柱法转换的施工方法
CN104234749A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大断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方法
CN111520145B (zh) 一种暗挖隧道初期支护调坡换拱施工方法
CN104632227A (zh) 单层梁拱结构的地铁车站开挖工艺
CN109184752B (zh) 一种煤矿用穿越老窑采空区的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
CN111810200A (zh) 基于中立柱与仰拱的盾构隧道扩挖体系及其方法
CN114922653A (zh) 一种膨胀湿陷混合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19066U (zh) 综放工作面煤顶下一体化掘进装置
CN113513322A (zh) 一种富水浅埋大断面矩形顶管土压平衡顶进施工方法
CN220395712U (zh) 超前小导洞出洞开挖工法支护结构
CN108678749B (zh) 一种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部及安全快速施工方法
CN113944479B (zh) 一种不良地质隧道三岔口施工方法
CN212508352U (zh) 一种基于中立柱与仰拱的盾构隧道扩挖体系
CN115306428A (zh) 一种适用于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二衬安全快速施工方法
CN112682048B (zh) 一种新建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的置换加固施工方法
CN114320317A (zh) 短台阶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
CN108868826B (zh) 隧道涌水段带肋初期支护构造的施工方法
CN112647978A (zh) 一种软岩大变形隧道超前小导洞施工方法
CN211038697U (zh) 暗挖小断面隧道施工支护装置
CN204041114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的预掘回撤通道断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