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4291U -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4291U
CN220394291U CN202321878289.8U CN202321878289U CN220394291U CN 220394291 U CN220394291 U CN 220394291U CN 202321878289 U CN202321878289 U CN 202321878289U CN 220394291 U CN220394291 U CN 220394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iffening plate
top plate
stiffen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82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安明
石红昌
杨芙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ang Tenge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82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4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4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4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包括通过切割成型的顶板以及焊接在顶板下端的组合加劲板结构;顶板和组合加劲板结构采用相同型号的钢材;组合加劲板结构包括焊接在顶板下端的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以及沿顶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柱组;定位柱组由沿顶板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多根标准定位柱组成;每一根标准定位柱的上下、左右分别焊接纵向、横向加劲板,并使相邻的标准定位柱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加劲板相互连接;当焊接完成后,在顶板的下端形成纵横交错的组合加劲板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组织均匀、质量稳定性高、缺陷少、制造周期短;对底板的检验容易操作且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索桥的散索鞍,具体是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背景技术
悬索桥的散索鞍是布置于悬索桥锚碇与主塔之间的重要受力构件,其主要为主缆提供支撑并在鞍槽内将主缆索股按照规定角度和路径进行偏转发散,使得各索股通过散索鞍发散后按照既定的路径顺利锚固于锚碇前锚面的各锚固点上。
散索鞍由散索鞍鞍体、底座、底板、上下承板等构成。其中,底板的外形尺寸特别大,重量重。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底板采用全铸结构,导致其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底板采用全铸结构,而铸件结构通常存在组织不够致密,存在缩孔、气孔、渣、裂纹等缺陷,晶粒粗细不均,铸件力学性能较低,耐冲击能力较低等问题。因此,采用全铸结构的底板存在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低等多种缺陷,从而不容易保证产品的质量。
2、采用全铸结构的底板,还存在生产工序较多,工艺过程控制较繁琐,易于产生废品。在实际制造时需要对底板进行粗,精加工,并对加工面需要进行探伤,非加工面需要气刨打磨整形,加工后往往都有缺陷,需要补焊处理。铸造底板的热处理状态一般为正火+回火。往往缺陷补焊后,需要进行重新热处理。因此,在实际制造过程中,采用全铸结构的底板存在生产工序较多、制造周期长、工艺过程控制较繁琐、缺陷多、易于产生废品的问题。
3、对全铸结构的底板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公差检查,表面探伤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外观检查以及用于检查内部缺陷的超声检测,然而由于采用的全铸结构,存在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低等多种缺陷,导致在检查时出现不容易评定,范围模糊,费用高等问题;同时,对底板进行评定时,需要对其上下、左右进行检查,但是由于底板的外形尺寸特别大,重量重;导致其存在操作难度大,不容易评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织均匀、质量稳定性高、缺陷少、制造周期短;对底板的检验容易操作且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的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包括通过切割成型的顶板以及焊接在顶板下端的组合加劲板结构;所述顶板和组合加劲板结构采用相同型号的钢材;所述组合加劲板结构包括焊接在顶板下端的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以及沿顶板长度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柱组;所述定位柱组由沿顶板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多根标准定位柱组成;每一根所述标准定位柱的上下、左右分别焊接纵向加劲板、横向加劲板,并使相邻的标准定位柱之间通过纵向加劲板或横向加劲板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和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当焊接完成后,在顶板的下端形成纵横交错的组合加劲板结构。
所述纵向加劲板组件沿顶板的纵向设置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纵向加劲板,其包括两端的端部纵向加劲板以及中间纵向加劲板。
所述横向加劲板组件沿顶板的横向设置有两种不同长度的横向加劲板,其包括两端的端部横向加劲板以及多个中间横向加劲板。
所述定位柱组的标准定位柱为相同型号的圆钢,其按照设计尺寸由圆形钢管切割成统一高度。
所述纵向加劲板组件和横向加劲板组件为相同型号的钢板、按照设计尺寸切割而成。
所述顶板设有通过切割成型的、沿着其的纵向和横向呈对称设置的减重孔。
所述顶板以及组合加劲板结构的材料为Q235钢、Q345钢、Q370钢、Q420钢、Q460钢其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采用焊接式结构,与传统的全铸式结构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整个底板采用相同型号的钢板,从而保证底板的组织均匀、质量稳定性高,缺陷少,周期短,污染小。试样力学性能复验,一般大于等于50mm的厚板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容易操作,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焊接成型后加工;加工面无需探伤,非加工面也无需气刨打磨成整形,外观形貌比较均匀。焊接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制造工艺相对成熟,质量稳定,容易保证、周期短、污染小,容易实现批量化生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组织均匀、质量稳定性高、缺陷少、制造周期短;对底板的检验容易操作且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的优点。同时,更容易实现批量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板;2—定位柱组;21—标准定位柱;3—横向加劲板组件;31—端部横向加劲板;32—中间横向加劲板;4—纵向加劲板组件;41—端部纵向加劲板;42—中间纵向加劲板;5—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包括通过切割成型的顶板1以及焊接在顶板1下端的组合加劲板结构;顶板1和组合加劲板结构采用相同型号的钢材;组合加劲板结构包括焊接在顶板1下端的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4、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3以及沿顶板1长度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柱组2;定位柱组2由沿顶板1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多根标准定位柱21组成;每一根标准定位柱21的上下、左右分别焊接纵向加劲板、横向加劲板,并使相邻的标准定位柱21之间通过纵向加劲板或横向加劲板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4和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3;当焊接完成后,在顶板1的下端形成纵横交错的组合加劲板结构。
如图1所示,每一组定位柱组2包括9根标准定位柱21,相邻的标准定位柱21之间的距离相同;为了使顶板1两端受力相对均匀,顶板1两端的标准定位柱21与底板的长边和宽边的距离相近/相同。定位柱组2的标准定位柱21为相同型号的圆钢,其按照设计尺寸由圆形钢管切割成统一高度。在实际制造时,圆钢切割时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采用该技术措施,使标准定位柱21的组织均匀、质量稳定容易保证、缺陷少、制造周期短;对其的检验容易操作且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
如图1所示,在实际制造时,对应标准定位柱21之间的间距,横向加劲板组件3沿顶板1的横向设置有两种不同长度的横向加劲板,其包括两端的端部横向加劲板31以及8个中间横向加劲板32;纵向加劲板组件4沿顶板1的纵向设置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纵向加劲板,其包括两端的端部纵向加劲板41以及中间纵向加劲板42。纵向加劲板组件4和横向加劲板组件3为相同型号的钢板、按照设计尺寸切割而成。例如采用厚度相同、宽度相同的的Q235钢,按照设计尺寸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纵向加劲板、横向加劲板等。采用该技术措施,使纵向加劲板组件4和横向加劲板组件3的组织均匀、质量稳定容易保证、缺陷少、制造周期短;对其的检验容易操作且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
如图1所示,顶板1上设有通过切割成型的、沿着其的纵向和横向呈对称设置的减重孔5。采用切割成型的减重孔5,内孔直径准确,内孔表面光滑且质量较好,加工余量细小。
在实际制造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板1以及组合加劲板结构的材料可以根据受力状态选择Q235钢、Q345钢、Q370钢、Q420钢、Q460钢其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首先是材料的制备,包括顶板1的制备和组合加劲板结构的制备。其中,顶板1根据产品设计需求,通过钢材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同时,其厚度根据产品尺寸要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例如余量10mm。组合加劲板结构的纵向加劲板组件4、横向加劲板组件3以及定为柱组2为现有钢材按照设计的统一标准进行制备而成。然后是底板的制作,首先在顶板1上画出定为柱组的焊接位置,在定为柱组焊接完成后,将纵向加劲板组件4、横向加劲板组件3分别焊接在顶板1的下端面并与定位柱组2的标准定位柱21的上下、左右分别连接,从而在顶板1的下端形成纵横交错的组合加劲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采用焊接式结构,与传统的全铸式结构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1)整个底板采用相同型号的钢板,从而保证底板的组织均匀、质量稳定性高,缺陷少,周期短,污染小;(2) 试样力学性能复验,一般大于等于50mm的厚板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容易操作,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3)焊接成型后加工;加工面无需探伤,非加工面也无需气刨打磨成整形,外观形貌比较均匀。(4)焊接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5)制造工艺相对成熟,质量稳定,容易保证、周期短、污染小,容易实现批量化生产。
因此,采用该技术措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组织均匀、质量稳定性高、缺陷少、制造周期短;对底板的检验容易操作且评定简单、范围明确、费用低的优点。同时,采用该技术所示,更容易实现批量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切割成型的顶板(1)以及焊接在顶板(1)下端的组合加劲板结构;所述顶板(1)和组合加劲板结构采用相同型号的钢材;所述组合加劲板结构包括焊接在顶板(1)下端的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4)、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3)以及沿顶板(1)长度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柱组(2);
所述定位柱组(2)由沿顶板(1)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多根标准定位柱(21)组成;
每一根所述标准定位柱(21)的上下、左右分别焊接纵向加劲板、横向加劲板,并使相邻的标准定位柱(21)之间通过纵向加劲板或横向加劲板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多组纵向加劲板组件(4)和两组横向加劲板组件(3);
当焊接完成后,在顶板(1)的下端形成纵横交错的组合加劲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板组件(4)沿顶板(1)的纵向设置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纵向加劲板,其包括两端的端部纵向加劲板(41)以及中间纵向加劲板(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劲板组件(3)沿顶板(1)的横向设置有两种不同长度的横向加劲板,其包括两端的端部横向加劲板(31)以及多个中间横向加劲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组(2)的标准定位柱(21)为相同型号的圆钢,其按照设计尺寸由圆形钢管切割成统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劲板组件(4)和横向加劲板组件(3)为相同型号的钢板、按照设计尺寸切割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设有通过切割成型的、沿着其的纵向和横向呈对称设置的减重孔(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以及组合加劲板结构的材料为Q235钢、Q345钢、Q370钢、Q420钢、Q460钢其中的任意一种。
CN202321878289.8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Active CN220394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8289.8U CN220394291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8289.8U CN220394291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4291U true CN220394291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3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8289.8U Active CN220394291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4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5030B (zh) 一种金属材料母材和焊缝拉伸强度及屈服强度预测方法
CN113172361A (zh) 风力发电机组轮毂焊接修复方法及系统
CN107081575B (zh) 一种复杂日字型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65132A (zh) 一种开口角隅疲劳裂纹扩展测量方法
CN106840789A (zh) 改进的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试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20394291U (zh) 一种散索鞍的组合焊接式底板
CN102136018A (zh) 焊缝含中心裂纹受拉伸载荷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设计方法及k因子的应用
CN108894580B (zh) 一种火炬塔的建造工艺
CN108103501B (zh) 一种适用于水电站机组转轮室表面的激光熔覆和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
CN115077823B (zh) 一种减少无效件的振动疲劳试验装置、振动疲劳试验方法
CN113959829B (zh) 一种内部缺陷对增材制造零件的性能影响的评价方法
CN107121258A (zh) 一种应力分布优化的天平阻力元件结构
CN210480234U (zh) 一种焊接型辊臂及其焊接定位工装
CN114152463B (zh) 一种阀体锻件制造工艺评定的取样方法
CN102537054B (zh) 激光焊接翻边止推轴瓦及其加工方法
CN103353360B (zh) 一种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CN206832429U (zh) 一种应力分布优化的天平阻力元件结构
CN105000027A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用弹簧筒及其组焊工艺
CN101592285B (zh) 一种梭形管的加工工法
CN110887647A (zh) 一种薄壁离心混凝土钢管塔补强的方法
CN215801031U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的锻焊结合座体式散索鞍结构
CN215801030U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的锻焊结合摆轴式散索鞍结构
CN214245370U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的锻焊结合式主索鞍结构
CN220304996U (zh) 一种尼龙板轻质拉伸夹具
CN219053359U (zh) 一种转台防变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