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7885U -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7885U
CN220387885U CN202321696175.1U CN202321696175U CN220387885U CN 220387885 U CN220387885 U CN 220387885U CN 202321696175 U CN202321696175 U CN 202321696175U CN 220387885 U CN220387885 U CN 220387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olten iron
new energy
line
blast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61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洪柱
华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u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u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u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u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61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7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7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7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包括高炉、铁水接收跨和铁水运输线,铁水运输线上活动设置有新能源铁水车;高炉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组出铁口,每组出铁口对应设置有一组铁水运输线,两组铁水运输线分别为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之间设置有摆渡轨道,该摆渡轨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相连通;在摆渡轨道上运行有摆渡车,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均包括若干条铁水车轨道,每条铁水车轨道对应一个出铁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摆渡轨道,使所有新能源铁水车都可以跨线运输,生产组织灵活,可以将闲置出铁口下的新能源铁水车转移到工作出铁口或下一个即将出铁的出铁口。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水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铁水运输是炼铁-炼钢工艺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钢铁制造业企业铁水运输方式主要采用铁水罐运输铁水的工艺方式,将高炉铁水的承接、运输、缓冲贮存、铁水预处理、转炉兑铁及铁水保温等功能集为一体,并利用多个过跨车通过运输线进行运输,适用于高炉与转炉距离近的工艺布置。
以4个出铁口的高炉出铁厂布置为例,传统的高炉到炼钢车间的铁水运输系统为:每个出铁口下方设置两条铁水运输线,其中相邻出铁口下的中间轨道为共用轨道,每个出铁口均布置摆流槽,实现向两轨道上的铁水运输车连续出铁。该运输系统采用每条运输线布置2台新能源铁水车,一用一备,6台运输线共需12台车。该传统的铁水运输系统的问题点为:1、所需运输车辆多,投资成本大;2、投入的铁水罐数量多,铁水罐周转率低;3、车辆使用效率低。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增加了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包括高炉、铁水接收跨以及连接高炉和铁水接收跨的铁水运输线,所述铁水运输线上活动设置有新能源铁水车,新能源铁水车上装设有铁水罐;所述高炉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组出铁口,每组出铁口对应设置有一组铁水运输线,两组铁水运输线分别为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之间设置有摆渡轨道,该摆渡轨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相连通;其中,在摆渡轨道上运行有摆渡车,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均包括若干条铁水车轨道,每条铁水车轨道对应一个出铁口。
作为优化,所述新能源铁水车运行在各个铁水车轨道或者停靠在摆渡车上。
作为优化,所述摆渡车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
作为优化,所述新能源铁水车为新能源铁水车,且该新能源铁水车通过电池提供驱动力。
作为优化,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长度一致,且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一端均与铁水接收跨相连;在铁水接收跨内设置所述的摆渡轨道,且摆渡轨道将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衔接在一起。
作为优化,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长度一致,且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一端均与铁水接收跨相连,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高炉外侧;其中,在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的摆渡轨道,两条摆渡轨道将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两端对应衔接在一起。
作为优化,A组运输线的长度大于B组运输线的长度,且A组运输线的一端与铁水接收跨相连;其中,B组运输线的端部与A组运输线的中部之间通过所述的摆渡轨道衔接。
作为优化,在高炉的数量大于两座时,各个高炉之间平行设置,且通过摆渡轨道将相邻两个高炉的铁水运输线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的有益效果:
1、与传统方式比较,新能源铁水车的数量大大减少,只要新能源铁水车的数量与铁水车轨道的数量相等,就可以满足高炉铁水运输需求;且还能够形成备用新能源铁水车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工作出铁口下都存在安装有铁水罐的新能源铁水车;
2、由于新能源铁水车仅采用电池驱动,取消了车与地面的供电设施,使所有新能源铁水车都可以跨线运输,生产组织灵活,可以将闲置出铁口下的新能源铁水车摆渡到工作出铁口或下一个即将出铁的出铁口;
3、当铁水运输线在其远离铁水接收跨的一端也设置摆渡轨道和摆渡车时,可缩短新能源铁水车的运输距离,从而可更加快速的实现其它闲置出铁口下方的新能源铁水车快速转移;
4、投入的铁水罐数量少,约只有传统方式的一半;新能源铁水车及铁水罐的周转效率高,延长耐火材料寿命,既高效又节能环保;
5、当平行布置多座高炉时,通过摆渡车转移铁水罐,可有效避免铁水接收跨起重机调度冲突的问题;
6、采用新能源铁水车摆渡运输来实现铁水罐的运输,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包括高炉1、铁水接收跨2以及连接高炉1和铁水接收跨2的铁水运输线3,所述铁水运输线3上活动设置有新能源铁水车,新能源铁水车上装设有铁水罐;所述高炉1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组出铁口11,每组出铁口11对应设置有一组铁水运输线3,两组铁水运输线3分别为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之间设置有摆渡轨道4,该摆渡轨道4的两端分别对应与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相连通;其中,在摆渡轨道4上运行有摆渡车40,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均包括若干条铁水车轨道30,每条铁水车轨道30对应一个出铁口11。
这样,与传统方式比较(以四个出铁口为例,传统方式中,每条轨道上有2-3台铁水车,合计要12-18台车),新能源铁水车的数量大大减少,而应用了本发明的运输系统,每个高炉只需配有6-8辆新能源铁水车,就可以满足高炉铁水运输需求;且还能够形成备用新能源铁水车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工作出铁口下都存在安装有铁水罐的新能源铁水车。
具体地,所述新能源铁水车4运行在各个铁水车轨道30或者停靠在摆渡车40上。
具体地,所述摆渡车40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且轨道两端设有非压板固定的轨道,避免轨道发生串动。
具体地,所述新能源铁水车为新能源铁水车,且该新能源铁水车通过电池提供驱动力。
实施时,所述轨道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处或多外自动充电点。
这样,采用新能源铁水车来实现铁水罐的运输,运行可靠,无需频繁维护且无需进行更换供电设置、电缆等检修工作,且不影响高炉到铁水接收跨的其它运输通道。
具体地,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长度一致,且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一端均与铁水接收跨2相连;在铁水接收跨2内设置所述的摆渡轨道4,且摆渡轨道4将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衔接在一起。
这样,所有新能源铁水车都可以跨线运输,生产组织灵活,可以将闲置出铁口下的新能源铁水车转移到工作出铁口或下一个即将出铁的出铁口。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包括高炉1、铁水接收跨2以及连接高炉1和铁水接收跨2的铁水运输线3,所述铁水运输线3上活动设置有新能源铁水车,新能源铁水车上装设有铁水罐;所述高炉1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组出铁口11,每组出铁口11对应设置有一组铁水运输线3,两组铁水运输线3分别为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之间设置有摆渡轨道4,该摆渡轨道4的两端分别对应与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相连通;其中,在摆渡轨道4上运行有摆渡车40,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均包括若干条铁水车轨道30,每条铁水车轨道30对应一个出铁口11。
具体地,所述新能源铁水车4运行在各个铁水车轨道30或者停靠在摆渡车40上。
具体地,所述摆渡车40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
具体地,所述新能源铁水车为新能源铁水车,且该新能源铁水车通过电池提供驱动力。
具体地,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长度一致,且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一端均与铁水接收跨2相连,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高炉1外侧;其中,在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的摆渡轨道4,两条摆渡轨道4将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的两端对应衔接在一起。
这样,更加快速的实现其它闲置出铁口下方的新能源铁水车快速转移。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包括高炉1、铁水接收跨2以及连接高炉1和铁水接收跨2的铁水运输线3,所述铁水运输线3上活动设置有新能源铁水车,新能源铁水车上装设有铁水罐;所述高炉1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组出铁口11,每组出铁口11对应设置有一组铁水运输线3,两组铁水运输线3分别为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之间设置有摆渡轨道4,该摆渡轨道4的两端分别对应与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相连通;其中,在摆渡轨道4上运行有摆渡车40,A组运输线31和B组运输线32均包括若干条铁水车轨道30,每条铁水车轨道30对应一个出铁口11。
具体地,所述新能源铁水车运行在各个铁水车轨道30或者停靠在摆渡车40上。
具体地,所述摆渡车40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
具体地,所述新能源铁水车为新能源铁水车,且该新能源铁水车通过电池提供驱动力。
具体地,A组运输线31的长度大于B组运输线32的长度,且A组运输线31的一端与铁水接收跨2相连;其中,B组运输线32的端部与A组运输线31的中部之间通过所述的摆渡轨道4衔接。
这样,可减少接入新能源铁水车的铁水运输线数量,节约土地,降低投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铁水车运输系统中,如图1-图3所示,高炉1上的出铁口包括工作出铁口和闲置出铁口,工作出铁口与工作新能源铁水车相对应,且工作出铁口将高炉1内的铁水送至工作新能源铁水车上的铁水罐;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铁水车运输系统通过这样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该运输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摆渡车40移动到摆渡轨道4上与闲置出铁口所对应的铁水车轨道相衔接的位置;
步骤二,新能源铁水车从闲置出铁口所对应的铁水车轨道上运行至摆渡车40上并停靠在摆渡车40上;
步骤三,载有新能源铁水车的摆渡车40移动到摆渡轨道4与工作出铁口所对应的铁水车轨道相交的位置;
步骤四,新能源铁水车从摆渡车40上运行至工作出铁口所对应的铁水车轨道上,用作备用新能源铁水车;
步骤五,在工作新能源铁水车上的铁水罐盛满铁水后,将工作新能源铁水车从工作出铁口上移开,再将备用新能源铁水车移至能够盛接工作出铁口所排出的铁水的位置。
这样,铁水运输中,新能源铁水车可以跨线运行;实施时,铁水运输线一端在铁水接收跨内设置摆渡车,该摆渡车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轨道,轨道标高与地面轨道标高相同,用于实现将新能源铁水车转移到不同的铁水运输线上,实现每台新能源铁水车可以在工作出铁口所对应的铁水运输线上运输,投入的铁水罐和新能源铁水车数量少,约只有传统方式的一半,且新能源铁水车及铁水罐的周转效率高。
具体地,在高炉1的数量大于两座时,各个高炉1之间平行设置,且通过摆渡轨道4将相邻两个高炉1的铁水运输线3连接在一起。
这样,当平行布置多座高炉时,通过摆渡车转移铁水罐,可有效避免新能源铁水车调度冲突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炉、铁水接收跨以及连接高炉和铁水接收跨的铁水运输线,所述铁水运输线上活动设置有新能源铁水车,新能源铁水车上装设有铁水罐;所述高炉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组出铁口,每组出铁口对应设置有一组铁水运输线,两组铁水运输线分别为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之间设置有摆渡轨道,该摆渡轨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相连通;其中,在摆渡轨道上运行有摆渡车,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均包括若干条铁水车轨道,每条铁水车轨道对应一个出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铁水车运行在各个铁水车轨道或者停靠在摆渡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铁水车为新能源铁水车,且该新能源铁水车通过电池提供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长度一致,且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一端均与铁水接收跨相连;在铁水接收跨内设置所述的摆渡轨道,且摆渡轨道将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衔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长度一致,且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一端均与铁水接收跨相连,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高炉外侧;其中,在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的摆渡轨道,两条摆渡轨道将A组运输线和B组运输线的两端对应衔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A组运输线的长度大于B组运输线的长度,且A组运输线的一端与铁水接收跨相连;其中,B组运输线的端部与A组运输线的中部之间通过所述的摆渡轨道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炉的数量大于两座时,各个高炉之间平行设置,且通过摆渡轨道将相邻两个高炉的铁水运输线连接在一起。
CN202321696175.1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Active CN220387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175.1U CN22038788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175.1U CN22038788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7885U true CN220387885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6175.1U Active CN22038788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7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9558B (zh) 炼铁-炼钢的“一罐到底”工艺
CN209798007U (zh) 基于机械一罐制的多高炉集中供铁水系统
CN101249560B (zh) 铁水转运系统
CN220387885U (zh)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
CN105170965A (zh) 一种铁水运输系统
CN103343632B (zh) 紧凑式铁水运输系统
CN112059163A (zh) 一种炼铁—炼钢界面的铁水运输系统
CN114411572A (zh) 新型预制箱梁装梁作业方法
CN116855654A (zh) 一种高炉铁水新能源智能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
CN109501778B (zh) 电池转运系统、车辆换电系统及车辆换电方法
CN114934141A (zh) 冶炼系统
CN207511310U (zh) 一种基于agv小车的轮对清洗自动进出料设备
CN201437154U (zh) 铁水运输系统
CN210702525U (zh) 铁水铁路运输至炼钢车间的接驳系统
CN203751325U (zh) 铁水运输系统
CN103924015B (zh) 实现钢铁零界面的设备组合及方法
CN113373280A (zh) 缩短单工位rh真空室更换时间的方法及rh真空室更换装置
CN202243484U (zh) 一种槽式集热器专用的反射镜运输车
CN115582534A (zh) 一种铁水转运轨道设备及铁水转运方法
CN219907001U (zh) 一种石墨化系统
CN116554896A (zh) 用于不同轨道间的焦罐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754006U (zh) 一种针对转炉厂与电炉厂相邻布置的铁水铁路运输系统
CN220148656U (zh) 一种高效轻便型折返单车翻车机推车机系统
CN220005980U (zh) 铸造产品工厂
CN203361705U (zh) 紧凑式铁水运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