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3163U -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3163U
CN220383163U CN202322007624.3U CN202322007624U CN220383163U CN 220383163 U CN220383163 U CN 220383163U CN 202322007624 U CN202322007624 U CN 202322007624U CN 220383163 U CN220383163 U CN 220383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tunnel lining
detection probe
support colum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76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俊
熊常松
金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ngshi Teleme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ngshi Teleme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ngshi Teleme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ngshi Teleme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76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3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3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3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包括壳体、支撑柱和多个摄像头,壳体内部中空,并呈多边形结构,壳体沿左右方向竖向设置,其朝下的一侧与支撑柱连接,壳体边缘处余下每侧均设置有一个拍摄孔,多个摄像头均安装在壳体内,多个摄像头与多个拍摄孔一一对应,每个摄像头的拍摄部分别与对应拍摄孔对齐,每个拍摄孔处嵌装有UV镜片,且最下端的两个摄像头的镜头分别斜向下,通过设置支撑柱,这样可将壳体托起至悬空,而壳体内位于下端的两个摄像头的镜头斜向下设置,这样使得多个摄像头对隧道衬砌的病害数据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采集,且整个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质量轻,体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衬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背景技术
在地铁隧道的施工及定期维护检测过程中,均需要对隧道衬砌病害数据进行采集以提升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水平和掌握运营线路隧道结构基本技术状况,评定结构物功能状态,为制定养护计划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对地铁隧道病害的检测大多依赖人工,这种靠肉眼观测和借助工具测量的方法,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隧道质量检测的需求,这将导致大部分的隧道衬砌病害无法被检测到。少部分使用地铁隧道综合检测车,但车型较大,吨位较重,设备较多、较贵重,维护保养不便捷,如文献号为CN106627317B《一种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当然文献号为CN218805604U《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中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隧道采集设备,但其是直接安装与SUV车辆车顶,而只能进行高速公路隧道半幅采集(且其底板和防护盖组成的U形件对摄像头的防护有限),检测效率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适用于地铁隧道衬砌表观检测,提供一种轻量化,且安装方便,同时可分模块安装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包括壳体、支撑柱和多个摄像头,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并呈多边形结构,所述壳体沿左右方向竖向设置,其朝下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壳体边缘处余下每侧均设置有一个拍摄孔,多个所述摄像头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摄像头与多个所述拍摄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摄像头的拍摄部分别与对应所述拍摄孔对齐,每个所述拍摄孔处嵌装有UV镜片,且最下端的两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分别斜向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支撑柱,这样可将壳体托起至悬空,而壳体内位于下端的两个摄像头的镜头斜向下设置,这样使得多个摄像头对隧道衬砌的病害数据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采集,且整个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质量轻,体积小,而设置UV镜片可对每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保护,并提高画面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摄像头为线阵相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对隧道衬砌进行检测以发现隧道衬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补光灯,多个所述补光灯和多个所述摄像头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且每个所述补光灯靠近对应所述摄像头的位置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隧道内光线不足,如此可由补光灯对对应的摄像头进行补光,以便于摄像头更好的对隧道衬砌病害数据进行采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光灯为LED线性光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亮度高,且光线均匀,有利于提高摄像头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下端的万兆交换机和嵌装在所述壳体下端的航插接头,所述航插接头和多个所述摄像头均与所述万兆交换机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万兆交互机将多个所述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与终端设备进行快速的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航插接头设置有3-5个。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个航插接头,使得其与终端设备连接更为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呈八边形,且所述摄像头设置有七个。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七个摄像头呈弧形分布,从而对整个隧道的拱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下端中部设置有槽口朝下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外壁上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搭扣公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搭扣母件,多个所述搭扣公件与多个所述搭扣母件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可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且每个所述搭扣公件与对应所述搭扣母件对齐并可拆卸的搭接,以将所述壳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支撑柱与壳体之间可通过多个搭扣母件和多个搭扣公件快速的拆装,且装配后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佳,而在拆装后,二者搬运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组装便捷的隧道衬砌检测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测车,包括移动底盘和如上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底盘的上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支撑柱使得壳体可悬空于移动底盘的上方,从而避免移动底盘对壳体两侧下端的摄像头的探测区域造成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移动底盘的上端凹设有多个螺纹孔,且多个所述螺纹孔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连接孔和螺纹孔相互对齐并通过一根手柄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所述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支撑柱与移动底盘上端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前侧的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的立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立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与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检测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检测车在隧道内检测时的状态图。
图中:1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11壳体、111拍摄孔、112UV镜片、113支撑脚、114把手、12支撑柱、121安装板、122连接孔、13摄像头、14补光灯、15万兆交换机、16航插接头、17插接槽、18快开搭扣、181搭扣公件、182搭扣母件、19手柄螺栓、2移动底盘、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包括壳体11、支撑柱12和多个摄像头13,所述壳体11内部中空,并呈多边形结构,所述壳体11沿左右方向竖向设置,其朝下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12连接,所述壳体11边缘处余下每侧均设置有一个拍摄孔111,多个所述摄像头13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1内,多个所述摄像头13与多个所述拍摄孔1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摄像头13的拍摄部分别与对应所述拍摄孔111对齐,每个所述拍摄孔111处嵌装有UV镜片112,且最下端的两个所述摄像头13的镜头分别斜向下,通过设置支撑柱,这样可将壳体托起至悬空,而壳体内位于下端的两个摄像头的镜头斜向下设置,这样使得多个摄像头对隧道衬砌的病害数据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采集,且整个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质量轻,体积小,而设置UV镜片可对每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保护,并提高画面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摄像头13为线阵相机,其可对隧道衬砌进行检测以发现隧道衬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补光灯14,多个所述补光灯14和多个所述摄像头13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补光灯14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前后两侧,且每个所述补光灯14靠近对应所述摄像头13的位置处,由于隧道内光线不足,如此可由补光灯对对应的摄像头进行补光,以便于摄像头更好的对隧道衬砌病害数据进行采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光灯14为LED线性光源,其亮度高,且光线均匀,有利于提高摄像头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下端的万兆交换机15和嵌装在所述壳体11下端的航插接头16,所述航插接头16和多个所述摄像头13均与所述万兆交换机15电连接,如此可由万兆交互机将多个所述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与终端设备进行快速的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航插接头16设置有3-5个,通过设置多个航插接头,使得其与终端设备连接更为方便,其中,航插接头可至少预留一个作为备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1呈八边形,且所述摄像头13设置有七个,如此使得七个摄像头呈弧形分布,从而对整个隧道的拱顶、拱腰、侧壁等结构表观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如图6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1下端中部设置有槽口朝下的插接槽17,所述插接槽17的外壁上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搭扣公件181,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搭扣母件182,多个所述搭扣公件181与多个所述搭扣母件182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可插接在所述插接槽17内,且每个所述搭扣公件181与对应所述搭扣母件182对齐并可拆卸的搭接,以将所述壳体1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如此使得支撑柱与壳体之间可通过多个搭扣母件和多个搭扣公件快速的拆装,且装配后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佳,而在拆装后,二者搬运方便。其中,相互对应的搭扣公件与搭扣母件组成一个快开搭扣18(市面上的现有产品)。
其中,所述支撑柱的断截面为方形(插接槽也为方形槽),其可为铝合金型材,这样可减轻重量,所述快开搭扣设置四个,即支撑柱和插接槽各侧分别设置一个。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也设置有七个,其中,三个所述补光灯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而余下四个所述补光灯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侧,且两侧的多个所述补光灯交错分布,所述壳体前后两侧的侧壁上均布有散热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补光灯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可避免壳体内热量聚集而增大其散热难度,同时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周向相当于封闭式结构,这样是摄像头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前侧或后侧可设置垂直设置至少三个支撑脚113(支撑脚设置三个时,其可呈三角形分布),这样在壳体从支撑柱取下时,其可水平放置储存(此时多个支撑脚将壳体托起,并避免该侧的补光灯被压坏),而壳体两侧也均可设置把手114以便于将壳体抬起至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其中宜设置在壳体边缘相邻两个侧边的交界处,这样避免把手对摄像头的采集区域造成遮挡或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和摄像头类似于文献号为CN218805604U《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中所公开的LED线性光源。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车,包括移动底盘2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1,所述支撑柱12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底盘2的上端连接,其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支撑柱使得壳体可悬空于移动底盘的上方,从而避免移动底盘对壳体两侧下端的摄像头的探测区域造成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12的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21,所述安装板121的边缘处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连接孔122,所述移动底盘2的上端凹设有多个螺纹孔21,且多个所述螺纹孔21与多个所述连接孔12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连接孔122和螺纹孔21相互对齐并通过一根手柄螺栓19与所述螺纹孔21螺纹连接以将所述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1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2上,如此使得支撑柱与移动底盘上端拆装方便。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盘可以是电动四轮底盘(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车在应用于地铁隧道内衬砌检测时,其对应的车轮宜为轨轮,此时检测车的车轮全部托在两根轨道上,并沿轨道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支撑柱(12)和多个摄像头(13),所述壳体(11)内部中空,并呈多边形结构,所述壳体(11)沿左右方向竖向设置,其朝下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柱(12)连接,所述壳体(11)边缘处余下每侧均设置有一个拍摄孔(111),多个所述摄像头(13)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1)内,多个所述摄像头(13)与多个所述拍摄孔(1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摄像头(13)的镜头分别与对应所述拍摄孔(111)对齐,每个所述拍摄孔(111)处嵌装有UV镜片(112),且最下端的两个所述摄像头(13)的镜头分别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3)为线阵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补光灯(14),多个所述补光灯(14)和多个所述摄像头(13)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补光灯(14)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前后两侧,且每个所述补光灯(14)靠近对应所述摄像头(13)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14)为LED线性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下端的万兆交换机(15)和嵌装在所述壳体(11)下端的航插接头(16),所述航插接头(16)和多个所述摄像头(13)均与所述万兆交换机(1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插接头(16)设置有3-5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呈八边形,且所述摄像头(13)设置有七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下端中部设置有槽口朝下的插接槽(17),所述插接槽(17)的外壁上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搭扣公件(181),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搭扣母件(182),多个所述搭扣公件(181)与多个所述搭扣母件(182)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可插接在所述插接槽(17)内,且每个所述搭扣公件(181)与对应所述搭扣母件(182)对齐并可拆卸的搭接,以将所述壳体(1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
9.一种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盘(2)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1),所述支撑柱(12)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底盘(2)的上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的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21),所述安装板(121)的边缘处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连接孔(122),所述移动底盘(2)的上端凹设有多个螺纹孔(21),且多个所述螺纹孔(21)与多个所述连接孔(12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连接孔(122)和螺纹孔(21)相互对齐并通过一根手柄螺栓(19)与所述螺纹孔(21)螺纹连接,以将所述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1)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2)上。
CN202322007624.3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Active CN220383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7624.3U CN22038316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7624.3U CN22038316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3163U true CN220383163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3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7624.3U Active CN22038316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3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83163U (zh)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探头及检测车
CN205807263U (zh) 一种施工地用太阳能led灯
CN210720604U (zh) 一种电力设备检测装置
CN111795286A (zh) 一种视频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8771069U (zh) 一种自带电缆带电检测的桥架
CN104930448A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路灯
CN2859535Y (zh) 一种便携式安检门
CN215599117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的大气环境检测装置
CN110910630A (zh) 一种寒地城市道路交通动态运行状况监测方法及装置
CN212408522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路灯
CN216952831U (zh) 一种基于5g网络建设的智慧路灯
CN214622212U (zh) 扬尘在线监测仪
CN219199031U (zh) 一种带有安全警示功能的房建照明装置
CN215182426U (zh) 一种便携式交通流监测装置
CN217428253U (zh) 视频监测设备的底座连接结构
CN216790048U (zh) 一种新型智能路灯
CN220019345U (zh) 一种电池盖板极柱侧面检测组件
CN220526021U (zh) 一种煤矸石山周边气象环境监测站
CN21975610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集成式太阳能路灯
CN219691593U (zh) 一种煤矿井下挡水墙安全监控装置
CN204362219U (zh) 高压带电设备缺陷近距离观察仪
CN214219453U (zh) 一种工程测绘警示装置
CN219674092U (zh) 一种射灯固定装置
CN213453314U (zh) 一种道路节能型照明系统
CN212933186U (zh) 一种液晶屏坏像素自动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