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0395U -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0395U
CN220380395U CN202322036817.1U CN202322036817U CN220380395U CN 220380395 U CN220380395 U CN 220380395U CN 202322036817 U CN202322036817 U CN 202322036817U CN 220380395 U CN220380395 U CN 22038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unition
gravity
triggering mechanism
cavity
expl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68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柱
温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368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包括内部中空设置有腔体的弹体和设置腔体内的起跳装置、引信装置和爆炸装置,在弹药落地后,弹药和/或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所述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使弹药起跳至一定高度,所述引信装置用于控制在弹药落地后起跳装置和爆炸装置依次工作,本实用新型起跳装置设置在弹体的腔体内,可以不改变弹药的原本外形,使使用者的使用无需重新学习和适应,另外,通过重力使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无需配备常规弹药姿态调整装置即可始终朝上起跳,可以简化弹药整体的结构,保证弹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背景技术
部分发射型或抛掷性弹药在飞行一定距离会落地产生爆炸,特别是对于抛掷型弹药而言,其飞行距离主要依赖人的投掷,弹药大多会在落地后爆炸,而落地后保证的作用范围将会受到地面、地物的限制,从而影响弹药威力的发挥。
对于特定的弹药,例如手雷、闪光弹、灭火弹、榴弹等,通过对进行改进使其能够空爆是增加弹药威力的有效办法。目前已有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弹药上加装推进药实现弹药的空爆,但是由于相关技术还不完善,往往需要改变弹药的外形结构和体积重量,从而影响弹药的便携性和投掷距离,并未得到普遍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重力调整起跳装置进行起跳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包括内部中空设置有腔体的弹体和设置在腔体内的起跳装置、引信装置和爆炸装置,在弹药落地后,弹药和/或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所述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使弹药起跳至一定高度,所述引信装置用于控制在弹药落地后起跳装置和爆炸装置依次工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起跳装置包括安装腔、连通通道和膨胀腔室,所述膨胀腔室在所述腔体内壁处设置有多个,所述弹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膨胀腔室的喷气孔,在弹药落地后,弹药的重力分布使至少一个膨胀腔室及对应的喷气孔朝向所述地面,所述安装腔设置在多个膨胀腔室之间,且每个膨胀腔室通过一个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所述起跳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内的转子壳以及设置在转子壳内的起跳动力源,所述转子壳上设置有连通安装腔的开口,所述转子壳以及起跳动力源的重力分布使弹药落地后所述开口朝下,且所述开口至少与一个位于弹体下方的连通通道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体为回转体结构,在弹药落地后,弹药的重力分布使回转面接触地面;
多个所述膨胀腔室沿回转轴线呈环形阵列布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壳为椭圆体壳体,所述开口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开口平面与转子壳的长轴平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起跳动力源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子壳内,另一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起跳动力源伸出部分距离所述安装腔内壁具有间隔。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至多同时连通两个所述连通通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弹体侧壁。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孔上设置有堵柱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爆炸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和多个膨胀腔室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引信装置包括弹药触发机构、延时触发机构Ⅰ、延时触发机构Ⅱ和爆炸触发机构;
弹药触发机构触发后,触发延时触发机构Ⅰ和延时触发机构Ⅱ,延时触发机构Ⅰ和延时触发机构Ⅱ依次触发所述起跳装置和爆炸触发机构,爆炸触发机构触发爆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通过设置在弹体上的起跳装置,可以在弹药发射至目标位置并落地后进行自起跳,提高弹药的作用范围,以提高弹药的爆炸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对手捡起掷回。
起跳装置设置在弹体的腔体内,可以不改变弹药的原本外形,使使用者的使用无需重新学习和适应,另外,通过重力使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无需配备常规弹药姿态调整装置即可始终朝上起跳,可以简化弹药整体的结构,保证弹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附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子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后的三种情况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后的起跳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常规弹药的爆炸效果对比示意图。
在图中,1-握片;2-安全拉环;3-上端盖;4-弹体;5-堵柱体;6-销杆;7-弹簧板;8-触发套筒;9-击针;10-击针弹簧;11-击发底火;12-延时触发机构Ⅰ;13-延时触发机构Ⅱ;14-转子壳;15-膨胀腔室;16-连通通道;17-起跳动力源;18-薄膜片;19-爆炸触发机构;20-腔体;21-开口;22-安装腔;23-喷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附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药,适用于发射型和投掷型的弹丸,例如手雷、闪光弹、灭火弹、榴弹等,只需空中爆炸效果优于地面爆炸效果的弹药均可适用,包括内部中空设置有腔体20的弹体4和设置在腔体20内的起跳装置、引信装置和爆炸装置,其中爆炸装置根据弹药的类型进行选择,例如弹药为手雷时,爆炸装置为火药,弹药为闪光弹时,爆炸装置为镁或钾这类活跃的金属物质;
在弹药落地后,弹药和/或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所述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使弹药起跳至一定高度,所述引信装置用于控制在弹药落地后起跳装置和爆炸装置依次工作,引信装置可以采用电子结构,例如电路板、电源和电阻丝点火组合这种方式,在一个优选实施中,引信装置采用火药和引线的组合,以提高弹药的稳定性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通过设置在弹体4上的起跳装置,可以在弹药发射至目标位置并落地后进行自起跳,提高弹药的作用范围,以提高弹药的爆炸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对手捡起掷回。
起跳装置设置在弹体4的腔体20内,可以不改变弹药的原本外形,使使用者的使用无需重新学习和适应,另外,通过重力使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无需配备常规弹药姿态调整装置即可始终朝上起跳,可以简化弹药整体的结构,保证弹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重力分布情况,第一种为弹药的重力分布使所述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即起跳装固定连接在弹体4上弹药在落地后,会由于弹药整体的重力分布使弹体4在设定角度停止滚动,此时起跳装置朝下并工作;第二种为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所述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即起跳装置活动连接在弹体4上,弹药在落地后且停止滚动后,起跳装置会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分布朝下设置并工作;第三种为弹体4和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弹药在落地后且停止滚动后,起跳装置由于其整体的重力分布使起跳装置的部分喷气孔23朝下设置,而起跳装置通过重力分布与朝下设置的喷气孔23连接,进而进行朝上的起跳。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第三种方式,即所述起跳装置包括安装腔22、连通通道16和膨胀腔室15,所述膨胀腔室15在所述腔体20内壁处设置有多个,膨胀腔室15为贴合在腔体20内壁上的一个独立腔室,其与腔体20内腔进行隔绝,所述弹体4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膨胀腔室15的喷气孔23,喷气孔23对应每个膨胀腔室15至少设置有一个,优选每个膨胀腔室15对应多个喷气孔23,在弹药落地后,弹药的重力分布使至少一个膨胀腔室15及对应的喷气孔23朝向所述地面,进而在改膨胀腔室15内产生高压气体后可以通过对应的喷气孔23朝向地面喷出,使弹药整体向上起跳;
所述安装腔22设置在多个膨胀腔室15之间,安装腔22则用于安装起跳动力源17,合理分配腔体20的空间,且每个膨胀腔室15通过一个所述连通通道16与所述安装腔22连通;所述起跳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腔22内的转子壳14以及设置在转子壳14内的起跳动力源17,所述转子壳14上设置有连通安装腔22的开口21,所述转子壳14以及起跳动力源17的重力分布使弹药落地后所述开口21朝下,且所述开口21至少与一个位于弹体4下方的连通通道16连通,并封堵位于弹体4上方的连通通道16,本实施例中,多个膨胀腔室15均布在弹体4的外壁,使得弹药落地后,至少有一个膨胀腔室15以及对应的喷气孔23朝向地面,且同时转子壳14和起跳动力源17共同转动设置在安装腔22,作为重力调整装置使用,在弹药落地后,转子壳14和起跳动力源17在重力分布的作用下会使开口21对齐至少一个朝下的连通通道16,即对齐至少一个朝下的膨胀腔室15及其对应的喷气孔23,当起跳动力源17触发后产生大量气体,并通过对应的连通通道16输送至对应的膨胀腔室15,最后高压气体从对应的喷气孔23喷出,推动弹药起跳。
其中起跳动力源17可以是火药或者压缩气瓶等结构,在优选实施例中,起跳动力源17采用火药,火药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形成高压,高压气体从喷气孔23喷出进而使弹药起跳。
本实施例中,弹药的重力分布仅用于弹体4的侧壁朝向地面(这很容易实现),而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起跳动力源17与作用于地面的喷气孔23连通,即在弹体4落地停止移动后进行的重力调整,使落地后至少一个膨胀腔室15朝下,且配合转子壳14和起跳动力源17的重力分布自适应连通位于下方膨胀腔室15进行起跳,以此不会限制弹体4外壁的结构,弹体4的外壁可以设置凹槽或者凸起提高粗糙度,可以保证弹药握持手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弹体4落地后快速停止滚动,提高转子壳14和起跳动力源17的调整效率,加快起跳和爆炸的时间。
另外,本实施例中弹药起跳的方向和高度具有随机性,当弹药落地后停止滚动时,有可能是其中一个膨胀腔室15正对地面(参考图6的第一种方式),此时起跳方向为垂直向上,且能起跳至最高的高度,也有可能是其中两个膨胀腔室15对称朝向地面(参考图6的第二种方式),此时起跳方向为垂直向上,但是起跳高度相对于第一种起跳方式要低,也可以是其中两个膨胀腔室15不对称朝向地面(参考图6的第三种方式),此时起跳方向为倾斜向上,且起跳高度相对于第一种起跳方式要低,而这三种方式均由弹药落地后停止滚动后的状态决定,因此不能控制,也不能被对手预见,使得具体起跳方向和高度的随机性,使得弹药更具威力。
另外,喷气孔23的设置,使得弹体4更容易被腔体20内的爆炸装置炸成更小的碎片,增强弹药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体4为回转体结构,即弹体4优选为椭圆、圆形或者圆柱体,且多个膨胀腔室15均布设置在回转面外侧,在弹药落地后,弹药的重力分布使回转面接触地面,使得至少一个膨胀腔室15朝向地面;
多个所述膨胀腔室15沿回转轴线呈环形阵列布置,使回转面上各处均布置有膨胀腔室15。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膨胀腔室15和连通通道16呈矩形阵列布置4组。参考图6,此时,所述开口21至多同时连通两个所述连通通道16,避免起跳动力源17作用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胀腔室15,导致起跳动力小。参考图6,将4组连通通道16分别定义为a、b、c、d四个通道,当弹药落地后停止滚动时,有可能是其中a通道正对地面(参考图6的第一种方式),此时开口21仅与a通道连通,所有气体通过a通道对应的膨胀腔室15及其喷气孔23喷出,起跳方向为垂直向上,且能起跳至最高的高度,也有可能是a通道和b通道对称朝向地面(参考图6的第二种方式),此时开口21与a通道和b通道连通,气体通过a通道和b通道对应的膨胀腔室15及其喷气孔23喷出,起跳方向为垂直向上,但是起跳高度相对于第一种起跳方式要低,也可以是a通道和b通道不对称朝向地面(参考图6的第三种方式),此时开口21与a通道部分连通,与b通道全部连通,大部分气体通过b通道对应的膨胀腔室15及其喷气孔23喷出做为主要起跳力,小部分气体通过a通道对应的膨胀腔室15及其喷气孔23喷出做为辅助起跳力,且由于两个膨胀腔室15喷出的气体的量不同,导致起跳方向为倾斜向上,且起跳高度相对于第一种起跳方式要低,而这三种方式均由弹药落地后停止滚动后的状态决定,因此不能控制且不能被对手预见,具体起跳方向和高度的随机性,使得弹药更具杀伤力。
参考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壳14为椭圆体壳体,所述开口21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开口21平面与转子壳14的长轴平行,转子壳14的两端与安装腔22的内壁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子壳14两端设置圆形轴,安装腔22两端对于设置圆槽,实现转子壳14绕轴线自由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跳动力源17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子壳14内,另一部分从所述开口21伸出,所述起跳动力源17伸出部分距离所述安装腔22内壁具有间隔,间隔可以避免起跳动力源17接触安装腔22影响转动效果,优选起跳动力源17伸出部分与转子壳14的外壳形成一个椭圆体外形结构,此时,由于起跳动力源17的重量远大于转子壳14的重量,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起跳动力源17和开口21在回转面接触地面时始终朝下。本实施例中,起跳动力源17优选使用火药,且火药通过胶粘剂塑形,并通过薄膜片18进行包覆定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孔23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弹体4侧壁,本实施例中,可以提高喷气范围,提高起跳的成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孔23上设置有堵柱体5,用于至起跳前密封所述膨胀腔室15,同时,在爆炸装置爆炸时,剩余的堵柱体5还可以作为碎片提高爆炸的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爆炸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2和多个膨胀腔室15之间,即位于腔体20的剩余空间内,合理利用弹体4的内部空间,保证弹药的紧凑性,进而可以保证弹药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信装置包括弹药触发机构、延时触发机构Ⅰ12、延时触发机构Ⅱ13和爆炸触发机构19;
弹药触发机构触发后,触发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依次触发所述起跳装置和爆炸触发机构19,爆炸触发机构19触发爆炸装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为延时引线,爆炸触发机构19为雷管,起跳动力源17和爆炸装置为火药,延时触发机构Ⅰ12一端连接弹药触发机构,另一端连接起跳动力源17,延时触发机构Ⅱ13一端连接弹药触发机构,另一端连接爆炸触发机构19,爆炸触发机构19另一端连接爆炸装置,其中,延时触发机构Ⅰ12比延时触发机构Ⅱ13短,且燃烧速度更快,保证工作时序上先点燃起跳动力源17,再点燃爆炸触发机构19;
参考图1和图2,弹药触发机构为投掷型弹丸触发机构,包括上端盖3、握片1、安全拉环2、销杆6、弹簧板7、触发套筒8、击针9、击针弹簧10和击发底火11;
上端盖3设置在弹体4的一端,触发套筒8一端伸入弹体4的腔体20内,另一端设置在上端盖3内,所述握片1、安全拉环2、销杆6和弹簧板7设置在上端盖3上,其安装方式与手雷的触发结构一致;
触发套筒8靠近弹体4的腔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击发底火11,击针9一端卡合在弹簧板7上,另一端朝向击发底火11设置,击针弹簧10一端与上端盖3抵接,另一端与击针9靠近弹体4的腔体内的一侧抵接。
优选地,触发套筒8和安装腔22连通,连通部位用于安装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完成弹药触发机构与延时触发机构Ⅰ12、延时触发机构Ⅱ13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整体可以不改变弹药原有的外形结构和体积,且触发为纯机械结构,无需人为干预,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
①投掷时,首先拉开安全拉环2,并将弹药用力掷向目标区域。
②弹药脱手后,弹簧板7转动,带动握片1飞离弹体4。
③击针9失去弹簧板7的限位,在击针弹簧10的伸展带动下,向下运动撞击击发底火11。
④击发底火11被点燃,进而引燃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
⑤弹药落地后至少有一个膨胀腔室15及其喷气孔23朝向地面,转子壳14和起跳动力源17在重力作用下,使得转子壳14的开口21部分朝下,封闭部分朝上。转子壳14的开口21连通了朝下的连通通道16,转子壳14的封闭部分堵住了朝上的连通通道16。
⑥延时触发机构Ⅰ12点燃起跳动力源17,起跳动力源17在安装腔22和转子壳14内产生大量气体。
⑦大量膨胀气体受转子壳14和安装腔22的限制,通过连通的连通通道16后进入对应的膨胀腔室15。
⑧膨胀气体将该膨胀腔室15的堵柱体5弹出弹体4。
⑨膨胀气体通过弹体4上的喷气孔23喷射,并将弹药向上推起至预定高度。
⑩延时触发机构Ⅱ13引燃爆炸触发机构19。
爆炸触发机构19引爆弹药内填充的爆炸装置,弹药实现空中爆炸。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包括内部中空设置有腔体(20)的弹体(4)和设置在腔体(20)内的起跳装置、引信装置和爆炸装置,在弹药落地后,弹药和/或起跳装置的重力分布使所述起跳装置作用于地面,使弹药起跳至一定高度,所述引信装置用于控制在弹药落地后起跳装置和爆炸装置依次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起跳装置包括安装腔(22)、连通通道(16)和膨胀腔室(15),所述膨胀腔室(15)在所述腔体(20)内壁处设置有多个,所述弹体(4)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膨胀腔室(15)的喷气孔(23),在弹药落地后,弹药的重力分布使至少一个膨胀腔室(15)及对应的喷气孔(23)朝向所述地面,所述安装腔(22)设置在多个膨胀腔室(15)之间,且每个膨胀腔室(15)通过一个所述连通通道(16)与所述安装腔(22)连通;
所述起跳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腔(22)内的转子壳(14)以及设置在转子壳(14)内的起跳动力源(17),所述转子壳(14)上设置有连通安装腔(22)的开口(21),所述转子壳(14)以及起跳动力源(17)的重力分布使弹药落地后所述开口(21)朝下,且所述开口(21)至少与一个位于弹体(4)下方的连通通道(16)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弹体(4)为回转体结构,在弹药落地后,弹药的重力分布使回转面接触地面;
多个所述膨胀腔室(15)沿回转轴线呈环形阵列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转子壳(14)为椭圆体壳体,所述开口(21)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开口(21)平面与转子壳(14)的长轴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起跳动力源(17)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子壳(14)内,另一部分从所述开口(21)伸出,所述起跳动力源(17)伸出部分距离所述安装腔(22)内壁具有间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开口(21)至多同时连通两个所述连通通道(16)。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喷气孔(23)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弹体(4)侧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喷气孔(23)上设置有堵柱体(5)。
9.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爆炸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2)和多个膨胀腔室(15)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其特征是,所述引信装置包括弹药触发机构、延时触发机构Ⅰ(12)、延时触发机构Ⅱ(13)和爆炸触发机构(19);
弹药触发机构触发后,触发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延时触发机构Ⅰ(12)和延时触发机构Ⅱ(13)依次触发所述起跳装置和爆炸触发机构(19),爆炸触发机构(19)触发爆炸装置。
CN202322036817.1U 2023-07-31 2023-07-31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Active CN22038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6817.1U CN220380395U (zh) 2023-07-31 2023-07-31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6817.1U CN220380395U (zh) 2023-07-31 2023-07-31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0395U true CN220380395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0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6817.1U Active CN220380395U (zh) 2023-07-31 2023-07-31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10898A1 (en) Safe And Arm Mechanisms And Methods For Explosive Devices
CN114111471B (zh) 一种用于旋转火箭弹弹头的多路并联机电触发引信
WO2002033343A2 (en) New generation non-lethal and lethal projectiles for arms
CN207779243U (zh) 一种冲击爆破式防暴弹
CN220380395U (zh) 基于重力的自起跳空爆弹药
RU2622063C2 (ru) Игровой патрон
KR102041828B1 (ko) 분산자탄과 고폭약을 구비한 발사체
JPH0210099A (ja) 爆弾弾丸
USH699H (en) Submunition fuse with pyrotechnic ignition
CN218329568U (zh) 枪用电击防暴弹及防暴枪
CN205373548U (zh) 一种二次杀伤箭装置
RU2349868C2 (ru) Осколочный патрон для ручного гранатомета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его осколочной рубашки
KR101016834B1 (ko) 자탄용 전자식 지연 자폭신관
CN220670341U (zh) 一种自起跳空爆弹药
RU2309371C2 (ru) Осколочно-пучковый снаряд "ратибор"
US4421033A (en) Exercise projectile
US10690460B2 (en) Arrow device with dual destructive function
RU2060002C1 (ru) Противоградовая ракета
RU2247931C1 (ru) Кассетный боеприпас "аспид" с осколочными бое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двой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CN115655018B (zh) 一种遥控型防步兵、防坦克地雷火箭布雷训练弹
CN113587735B (zh) 一种有效射距较大的多效应动能弹
CN216645098U (zh) 一种枪发子母式爆震弹
JP2003042695A (ja) スタンブレット
RU2738687C2 (ru) Бронебойный оперенный подкалиберный снаряд
US2892400A (en) Projectile for simulating firing of automatic weap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