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9857U -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9857U
CN220379857U CN202322039503.7U CN202322039503U CN220379857U CN 220379857 U CN220379857 U CN 220379857U CN 202322039503 U CN202322039503 U CN 202322039503U CN 220379857 U CN220379857 U CN 220379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plate layer
steel plate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95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伯基
陈永光
欧阳浩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langshi Water Environ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ilangshi Water Environ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ilangshi Water Environm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ilangshi Water Environ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95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9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9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9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减振复合板,所述减振复合板包括带孔不锈钢板层、岩棉板层、彩钢板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减振复合板,减振复合板由带孔不锈钢板层、岩棉板层、彩钢板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组成,使得除湿热泵机内部产生的振动能够被减振复合板吸收,减少噪音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背景技术
泳池的噪音大部分来自于除湿热泵机,除湿热泵机一般安装在机房内并且靠近游泳池,现有的除湿热泵机的外壳一般采用不锈钢板或彩钢板,外壳上缺少吸振结构,除湿热泵机内部产生的振动经过外壳传递到外部,进而产生噪音。
形如本申请的同一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一种高温高湿环境用的除湿热泵装置(公开号:CN219036924U)和一种节能除湿热泵装置(公开号:CN219160495U),上述除湿热泵机的外壳上缺少吸振结构,使得风机等机构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外壳传递到外界,进而产生噪音,除湿热泵机的低噪音性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的除湿热泵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减振复合板,所述减振复合板包括带孔不锈钢板层、岩棉板层、彩钢板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安装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底部安装有阻尼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彩钢板层包括第一彩钢板层和第二彩钢板层;所述减振复合板依次为带孔不锈钢板层、岩棉板层、第一彩钢板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所述第二彩钢板层包裹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回风腔、排风腔、新风腔和送风腔,所述回风腔顶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排风腔顶部设置有排风阀,所述新风腔顶部设置有新风阀,所述送风腔顶部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排风阀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新风阀与所述送风口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排风腔和新风腔之间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所述减振复合板上安装有比例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和新风腔与送风腔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减振复合板,减振复合板由带孔不锈钢板层、岩棉板层、彩钢板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组成,使得除湿热泵机内部产生的振动能够被减振复合板吸收,减少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减振复合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减振复合板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中:1-外壳,11-减振复合板,111-带孔不锈钢板层,112-岩棉板层,113-彩钢板层,1131-第一彩钢板层,1132-第二彩钢板层,114-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2-回风口,13-排风阀,14-比例阀,15-新风阀,16-送风口,2-回风机组件,21-回风机,22-第一支架,3-送风机组件,31-送风机,32-第二支架,4-阻尼器,5-减振垫,100-第一风道,200-第二风道,300-第三风道,6-除湿热泵系统,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
实施例一: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若干减振复合板11(也可以直接由减振复合板11组成),所述减振复合板11包括带孔不锈钢板层111(不锈钢板上设置有若干孔位)、岩棉板层112、彩钢板层113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所述外壳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回风腔、排风腔、新风腔、送风腔和电控腔,所述回风腔顶部设置有回风口12,所述回风腔内安装有回风机21,所述回风机21能够将室内空气通过回风口12导入所述排风腔;所述排风腔顶部安装有排风阀13;所述新风腔顶部设置有新风阀15,所述排风腔与新风腔之间安装有比例阀14(可按一定比例打开);所述送风腔内安装有除湿热泵系统6(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表冷器)和送风机31,所述送风腔顶部设置有送风口16;所述电控腔内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回风机21、排风阀13、比例阀14、新风阀15、除湿热泵系统6和送风机31均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
当室内空气为不利状态时,可通过开启排风阀13和新风阀15,将导入进排风腔的室内空气导出室外并引入新风,进而对新风进行处理;当室内空气为有利状态时,也可通过关闭排风阀13和新风阀15,完全打开比例阀14,进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当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风均为半有利状态时,可开启一半的排风阀13、新风阀15和比例阀14,进而对混合空气处理。通过上述设置以降低空气处理过程中能量损耗,提高空气处理的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回风口12与所述排风阀13之间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回风口12与所述送风口16之间形成第二风道200;所述新风阀15与所述送风口16之间形成第三风道300;从室内回流的空气可经第一风道100直接排出室外,也可以通过第二风道200的处理回流至室内;从室外引入的新风通过第三风道300的处理流入室内。
实施例二:
所述彩钢板层113包括第一彩钢板层1131(平面状)和第二彩钢板层1132(盒状);所述减振复合板11依次为带孔不锈钢板层111、岩棉板层112、第一彩钢板层1131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第二彩钢板层1132包裹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所述第二彩钢板层1132的上端设置有缩口,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卡接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彩钢板层1132内,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的上方固定连接(螺接或焊接或压接)有第一彩钢板层1131,所述带孔不锈钢板层111呈倒扣盒状并包裹所述岩棉板层112,所述带孔不锈钢板的边侧固定连接(螺接或焊接或压接)在所述第一彩钢板层1131上,进而形成所述减振复合板11,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所述减振复合板11主要为了减少空气高速流动产生的声音和风机本身运转过程中的噪音传到产品外部,因此主要设计在回风机21及送风机31之间的风道内,风道框架由多层消音结构组合而成,第一层为微穿孔不锈钢板,第二层为空气层,设计35mm厚(针对高频消音设计),内填多孔性岩棉消音材料,并且在空气层内为阻隔轴向声音传播的影响,每隔500毫米增加一个横向隔板;第三层为保温消音层,由双层彩钢板,内填水性软泡聚氨酯发泡材料,其发泡后微孔结构在保留一定保温性能的同时能有效进行隔音。
实施例三:
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回风机21组件2和送风机31组件3,所述回风机21组件2由第一支架22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2上的回风机21组成,所述送风机31组件3由第二支架32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32上的送风机31组成,所述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3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的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架22与所述底板之间、第二支架32与底板之间均安装有阻尼器4(减振装置),回风机21和送风机31产生的振动能被底部的阻尼器4吸收,进一步减少噪音,其余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
一般的除湿热泵装置需要配置两个风机用于从室内抽风和送风到室内,风机运行过程中风机运行震动、空气快速流动均会产生较高噪音,因此导致产品噪音经常无法满足项目噪音技术要求,需有上述技术方案降低该类噪音。
实施例四:
所述外壳1底部安装有减振垫5,所述减振垫5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进一步减少除湿热泵机产生的振动通过底部传递到外界,减少噪音的产生,其余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五:
所述排风腔和新风腔之间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11,所述比例阀14安装在该减振复合板11上;所述回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和新风腔与送风腔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11(中间开设通孔),所述送风腔与电控腔之间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11,在风道上吸收振动,进一步减少噪音,其余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相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减振复合板(11),所述减振复合板(11)包括带孔不锈钢板层(111)、岩棉板层(112)、彩钢板层(113)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底部安装有阻尼器(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底部安装有减振垫(5),所述减振垫(5)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钢板层(113)包括第一彩钢板层(1131)和第二彩钢板层(1132);
所述减振复合板(11)依次为带孔不锈钢板层(111)、岩棉板层(112)、第一彩钢板层(1131)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所述第二彩钢板层(1132)包裹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层(1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回风腔、排风腔、新风腔和送风腔,所述回风腔顶部设置有回风口(12),所述排风腔顶部设置有排风阀(13),所述新风腔顶部设置有新风阀(15),所述送风腔顶部设置有送风口(16);
所述回风口(12)与所述排风阀(13)之间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回风口(12)与所述送风口(16)之间形成第二风道(200);所述新风阀(15)与所述送风口(16)之间形成第三风道(300);
所述排风腔和新风腔之间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11),所述减振复合板(11)上安装有比例阀(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腔与排风腔之间和新风腔与送风腔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减振复合板(11)。
CN202322039503.7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Active CN220379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9503.7U CN22037985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9503.7U CN22037985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9857U true CN220379857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9503.7U Active CN22037985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9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6970B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901124Y (zh) 柜式环保节能空气调节器
CN21037376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155577U (zh) 船舶紧凑型变风量空调器
CN211503203U (zh) 一种空调机组通风过程中节能降噪结构
CN220379857U (zh) 一种低噪音除湿热泵机
CN112556060B (zh) 新风机
CN201652692U (zh) 多腔消声型带热回收双向通风器
CN213020070U (zh) 一种第三代核电站柴油机厂房直膨式空调机组
CN205014475U (zh) 一种室内机、室内机系统及空调器
CN107101353B (zh) 一种低噪音新风机
CN203586479U (zh) 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
CN113086152A (zh) 船舶紧凑型变风量空调器
CN112923488A (zh) 出风结构以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02092246U (zh) 边墙叠式集成消声空气处理机组
CN202709310U (zh) 超大空间用立式环射送风空气处理机组
CN215951566U (zh) 一种可语音控制的新风空调
CN215062465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3872925U (zh) 家用高效热回收型恒温恒湿恒氧空调机
CN219572185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4065251U (zh) 一种低噪音商用空调用出风口机构
CN212299205U (zh) 一种超低能耗静音一体化空调器
CN212930306U (zh) 一种新风热泵多功能一体机
CN22045380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