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9808U - 一种厨房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厨房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9808U
CN220379808U CN202322034795.5U CN202322034795U CN220379808U CN 220379808 U CN220379808 U CN 220379808U CN 202322034795 U CN202322034795 U CN 202322034795U CN 220379808 U CN220379808 U CN 220379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emperature sensing
sensing module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47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李萌
吕立丰
吕春明
阮华平
余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47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9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9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9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厨房电器,厨房电器包括照明灯、具有透光孔的温感模组及具有下罩板的集烟罩,所述下罩板开设有检测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检测孔正对连通,所述下罩板上开设有灯安装孔,所述集烟罩内具有温感限位腔和插装限位部,所述灯安装孔、所述温感限位腔和所述插装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温感模组能通过所述灯安装孔向插入或退出所述温感限位腔,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灯安装孔处并将所述温感模组压紧于所述插装限位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厨房电器,能够提高温感模组的拆装便利性及安装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厨房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房电器。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一种用于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其通常安装在燃气灶上方,以将炉头燃烧产生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并排至室外,以减少厨房内的污染物,净化空气,提高使用体验。
为提高吸油烟机的智能化,现有部分吸油烟机在烟机头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灶台温度的红外温感模块。现有技术提供的红外温感模块,通常采用螺钉或者卡扣等结构固定安装在集烟罩内部,导致需要更换和维修红外温感模块时,需要从集烟罩的顶部对集烟罩进行拆装,然后对红外温感模块进行维修和更换,导致红外温感模块的维修和更换便利性较差,影响红外温感模块及吸油烟机的使用体验。
因此,亟需一种厨房电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房电器,其能够提高温感模组在集烟罩内的拆装和维修便利性,且提高温感模组在集烟罩内的安装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厨房电器,包括照明灯、具有透光孔的温感模组及具有下罩板的集烟罩,所述下罩板开设有检测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检测孔正对连通,所述下罩板上开设有灯安装孔,所述集烟罩内具有温感限位腔和插装限位部,所述灯安装孔、所述温感限位腔和所述插装限位部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温感模组能通过所述灯安装孔向插入或退出所述温感限位腔,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灯安装孔处并将所述温感模组压紧于所述插装限位部。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烟罩内可拆卸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抵压限位结构,所述抵压限位结构夹设在所述照明灯和所述温感模组之间。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抵压限位结构包括抵压板部和凸设于所述抵压板部远离所述插装限位部一侧的抵压筋部,所述抵压板部与温感模组的表面贴合,所述抵压筋部与所述照明灯抵接。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感模组的下侧面至少局部形成检测面,所述检测面开设有所述透光孔,所述检测面贴合于所述下罩板的内侧面,所述集烟罩内设置有上限位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向下抵压所述温感模组;
和/或,所述温感限位腔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腔壁,两个所述侧腔壁均与所述温感模组贴合,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感限位腔具有顶腔壁,所述顶腔壁与所述温感模组的上端间隔设置;所述集烟罩内可拆卸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并夹紧于所述顶腔壁和所述温感模组之间,所述上限位结构包括所述顶腔壁和所述插接部。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部包括弹性限位部,所述弹性限位部具有沿高度方向的变形能力,所述弹性限位部夹紧于所述温感模组和所述顶腔壁之间。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部还包括上限位板部,所述上限位板部开设有变形口,所述弹性限位部安装于所述变形口中且与所述上限位板部连接,所述弹性限位部至少凸出所述上限位板部的一面。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限位板部凸设有限位筋部,所述限位筋部凸出所述上限位板部的高度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限位部凸出所述上限位板部对应侧面的高度。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腔壁包括相连的限位腔壁和导向腔壁,所述导向腔壁连接于所述限位腔壁朝向所述照明灯的一侧,所述导向腔壁沿远离所述限位腔壁的方向向远离另一所述侧腔壁的方向延伸,所述温感模组与两个所述限位腔壁抵接。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罩板内侧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形成有所述温感限位腔和所述插装限位部,所述温感限位腔贯通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以形成安装插口,所述检测孔位于所述安装插口内侧。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感模组包括安装盒和测温组件,所述安装盒具有第一盒部和第二盒部,所述第一盒部的盒底向下凸出所述第二盒部的盒底,所述第一盒部的盒底开设有所述透光孔,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盒且检测端朝向所述透光孔;
所述第一盒部安装于所述温感限位腔且盒底插装于所述安装插口,所述第二盒部伸出所述温感限位腔。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插口周向封闭;和/或,所述第二盒部的盒底与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板部和凸设于所述安装板部上侧的容纳部,所述安装板部与所述下罩板的内侧面贴合连接,所述容纳部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照明灯的所述温感限位腔,所述容纳部远离所述照明灯的一侧形成所述插装限位部。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罩板具有环绕所述灯安装孔设置的凸缘部,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照明灯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凸缘部贴合;
和/或,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下罩板粘接。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集烟罩的前后方向,所述温感限位腔位于所述灯安装孔的前侧;
和/或,所述下罩板上开设有两个进风口,两个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灯安装孔的左右两侧;
和/或,所述照明灯呈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侧边抵压所述温感模组。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感模组包括安装盒、内支撑件和测温组件,所述安装盒具有所述透光孔,所述安装盒内凸设有若干个定位柱,所述内支撑件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通孔中,且所述定位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定位柱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内支撑件且检测端朝下所述透光孔。
作为一种厨房电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预设夹角为1°~3°;
和/或,所述内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所述定位通孔,所述定位柱挤压所述定位通孔的孔壁以将所述第二侧部抵紧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厨房电器,通过设置温感模组能通过灯安装孔拆装,当需要拆卸和更换温感模组时,将照明灯从灯安装孔中卸下,然后再从灯安装孔处拆装温感模组即可,无需通过拆卸集烟罩整体进行温感模组的装卸,提高温感模组的拆装、维修和更换便利性,提高温感模组拆装效率;同时,将温感模组从灯安装孔由外向内插入温感限位腔时,插入至温感模组与插装限位部抵接,即可表明插入到位,提高温感模组的安装效率;而且,通过灯安装孔进行温感模组的拆装,利用了照明灯的安装结构,无需单独设置用于拆装温感模组的拆装口,有利于提高集烟罩上的结构通用性,降低集烟罩的改进成本;再者,通过照明灯将温感模组压紧于插装限位部,可以有效通过照明灯和插装限位部的配合实现温感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安装限位和定位,降低温感模组在集烟罩内部晃动的概率,提高温感模组在集烟罩内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效率,保证温感模组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厨房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结构去掉照明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烟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及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及安装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去掉盒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支撑件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6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如下:
1、温感模组;11、盒体;111、第一盒部;1111、透光孔;112、第二盒部;1121、穿线孔;113、定位柱;114、抵接凸筋;115、安装柱;116、板限位部;1161、第一限位部;1162、第二限位部;117、板支撑部;118、环形凹槽;12、盒盖;121、盖板部;122、凸台部;123、密封凸缘部;13、测温单元;131、测温探头;132、探头PCB板;14、内支撑件;141、顶板部;1411、安装面;1412、探头安装口;1413、紧固螺纹孔;142、侧围板部;1421、侧缺口;143、定位通孔;1431、抵接孔壁;1432、第一边缘;1433、第二边缘;1434、变形缺口;144、定位凸柱;15、控制板;16、外接导线;161、线体;162、密封件;
2、安装座;21、安装板部;211、安装插口;2111、限位口部;2112、导向口部;212、定位凹槽;22、容纳部;221、温感限位腔;222、插装限位部;223、侧腔壁;2231、限位腔壁;2232、导向腔壁;2233、避让口;224、顶挡板部;23、筋条部;24、胶槽;25、过胶孔;
3、限位件;31、抵压限位结构;311、抵压板部;312、抵压筋部;32、插接部;321、上限位板部;322、弹性限位部;323、限位筋部;
4、集烟罩;41、下罩板;411、中间板部;4111、灯安装孔;4112、检测孔;412、进风板部;4121、进风口;42、凸缘部;43、罩侧板;
5、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厨房电器,其应用于厨房环境中,以实现油烟的抽排。厨房电器包括集烟罩4和抽排机构,集烟罩4具有进风口4121和与进风口4121连通的集烟腔;抽排机构包括风机,抽排机构用于将通过进风口4121进入到集烟腔中的油烟抽排至外部环境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集烟罩4具有朝下设置的下罩板41,下罩板41上开设有检测孔4112,厨房电器还包括温感模组1,温感模组1安装于集烟罩4,温感模组1具有透光孔1111,且透光孔1111与检测孔4112正对连通。温感模组1通过透光孔1111及检测孔4112向下对灶台温度进行检测,以辅助控制厨房电器的运行。下罩板41上还安装有照明灯5,照明灯5用于照亮灶台,以提高烹饪舒适性。
为提高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拆装便利性,下罩板41设置有灯安装孔4111,集烟罩4内设置有温感限位腔221和插装限位部222,灯安装孔4111、温感限位腔221和插装限位部222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温感模组1能通过灯安装孔4111向插入或退出温感限位腔221,照明灯5安装于灯安装孔4111处并将温感模组1压紧于插装限位部222。
本实施例提供的厨房电器,通过设置温感模组1能通过灯安装孔4111拆装,当需要拆卸和更换温感模组1时,将照明灯5从灯安装孔4111中卸下,然后再从灯安装孔4111处拆装温感模组1即可,无需通过拆卸集烟罩4整体进行温感模组1的装卸,提高温感模组1的拆装、维修和更换便利性,提高温感模组1拆装效率;同时,将温感模组1从灯安装孔4111由外向内插入温感限位腔221时,插入至温感模组1与插装限位部222抵接,即可表明插入到位,提高温感模组1的安装效率;而且,通过灯安装孔4111进行温感模组1的拆装,利用了照明灯5的安装结构,无需单独设置用于拆装温感模组1的拆装口,有利于提高集烟罩4上的结构通用性,降低集烟罩4的改进成本;再者,通过照明灯5将温感模组1压紧于插装限位部222,可以有效通过照明灯5和插装限位部222的配合实现温感模组1在第一方向上的安装限位和定位,降低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部晃动的概率,提高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效率,保证温感模组1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厨房电器为顶吸式吸油烟机,即下罩板41上开设有进风口4121,集烟罩4的集烟腔位于下罩板41的上方。优选地,下罩板41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4121,两个进风口4121分别位于灯安装孔4111的左右两侧,以实现两侧进风,提高油烟抽排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厨房电器也可以为侧吸式烟机或侧吸与顶吸相结合的烟机,其中,集烟罩4包括集烟侧部和连接在集烟侧部顶端前侧的集烟头部,集烟侧部开设有侧进风口,下罩板41形成集烟头部的下表面。该种设置下,集烟头部可以不设置进风口,即厨房电器仅具有侧吸功能,或下罩板41上可设置顶进风口,即厨房电器同时具备侧吸和顶吸功能。
本实施例以厨房电器为顶吸式吸油烟机为例,对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进行介绍,但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结构同样适用于厨房电器为其他类型的吸油烟机或集成灶。且本实施例仅对温感模组1及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中的安装结构进行介绍,厨房电器中的其他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下罩板41包括中间板部411和连接于中间板部411左右两侧的两个进风板部412,进风板部412沿远离中间板部41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每个进风板部412上均设置有进风口4121,检测孔4112和灯安装孔4111开设在中间板部411处。该种设置,有利于使得进风板部412与集烟罩4的四侧的罩侧板43合围形成拢烟空间,增强拢烟效果,且利于在进风口4121处设置滤网或活动挡板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集烟罩4的前后方向,即温感限位腔221位于照明灯5的前侧,检测孔4112位于灯安装孔4111的前侧,从而有利于提高提高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在中间板部411上的布局便利性,且更有利于使得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均位于集烟罩4的中部,保证检测和照明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为集烟罩4的左右方向,即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温感模组1仅设置一个且位于下罩板41的中部,照明灯5于温感模组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该种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的布置,适用于下罩板41在前后方向上宽度较窄的集烟罩4,或适用于下罩板41上开设有较大面积进风孔的集烟罩4。
在本实施例中,灯安装孔4111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沿左右方向延伸,该底边对应的顶点位于底边的后侧。照明灯5的形状与灯安装孔4111的形状相适配,从而能够在增大照明灯5的照明范围的同时,减小照明灯5所需尺寸。在其他实施例中,灯安装孔4111也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可以为椭圆形、长方形或异形等,本实用新型不对灯安装孔4111以及照明灯5的形状进行限定,只要照明灯5能够沿朝向插装限位部222的方向抵压温感模组1且温感模组1可以通过灯安装孔4111进行拆装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5在下罩板41上的安装结构和拆装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为提高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拆装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厨房电器还包括安装组件,温感模组1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安装于集烟罩4内部。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可拆卸安装于下罩板41内侧,安装座2形成有温感限位腔221和插装限位部222,温感限位腔221贯通安装座2的底部并形成安装插口211,检测孔4112位于安装插口211内侧。
通过设置安装座2,可以根据温感模组1的安装需求,对安装座2的结构进行设置,从而无需对集烟罩4进行较大结构的改变,简化集烟罩4的加工,且提高集烟罩4的通用性;同时,通过设置安装座2与集烟罩4可拆卸连接,利于对安装座2进行拆装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结构的温感模组1使用不同的安装座2,提高集烟罩4的结构通用性,降低厨房电器的加工成本。
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也可以与下罩板41焊接。在其他另一实施例中,温感限位腔221及插装限位部222可以为集烟罩4的一部分,并由集烟罩4一体加工形成。
进一步地,安装座2包括安装板部21和凸设于安装板部21上侧的容纳部22,安装板部21与下罩板41的内侧面贴合且连接,容纳部22具有开口朝向照明灯5的温感限位腔221,且温感限位腔221贯通安装板部21并形成安装插口211,容纳部22远离照明灯5的一侧形成插装限位部222。安装板部21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安装座2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且有利于增加安装座2与下罩板41的接触面积,提高安装座2的安装可靠性;通过设置容纳部22,能够有利于形成温感限位腔221,提高安装座2的加工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2也可以仅包括容纳部22,容纳部22通过卡接、粘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集烟罩4内部。
优选地,插装限位部222优选呈板状结构,且插装限位部222与第一方向垂直,以增大与温感模组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温感模组222的限位可靠性。
温感模组1的下侧面至少局部形成检测面,检测面开设有透光孔1111,检测面贴合于下罩板41的内侧面,以避免温感模组1与下罩板41之间具有间隙而影响温感模组1的检测效果,保证透光孔1111与检测孔4112的连通性能。集烟罩4内设置有上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向下抵压温感模组1。即下罩板41与温感模组1的检测面的贴合实现对温感模组1向下运动的限位,上限位结构实现对温感模组1向上窜动的限制,保证温感模组1在厨房电器高度方向上的安装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温感模组1的检测可靠性。
为更好地限制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晃动,在本实施例中,温感限位腔221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腔壁223,两个侧腔壁223均与温感模组1贴合,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由此温感模组1相对集烟罩4沿第二方向的移动由两个侧腔壁223限制。
上述限位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完全限位,即保证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上的安装位置可靠性和准确性;再者,通过照明灯5与插装限位部222配合实现第一方向的限位、通过两个侧腔壁223形成第二方向的限位及通过下罩板41和上限位结构实现温感模组1在高度方向上的限位,能够保证温感模组1的安装可靠性的同时,避免温感模组1与安装组件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等造成温感模组1拆装便利性差的问题,提高温感模组1的拆装和更换便利性。
容纳部22包括在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挡板部,两个侧挡板部相对的一侧面形成温感限位腔221的侧腔壁22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挡板部远离照明灯5的一侧与插装限位部222连接,以保证容纳部22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容纳部22受力变形的概率,提高对温感模组1的限位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挡板部与插装限位部222也可以分离设置,或仅一个侧挡板部与插装限位部222连接。
安装插口211包括限位口部2111和导向口部2112,限位口部2111位于导向口部2112的前侧,导向口部2112在左右方向的宽度沿远离限位口部2111的方向逐渐增大。对应的,侧腔壁223包括相连的限位腔壁2231和导向腔壁2232,导向腔壁2232连接于限位腔壁2231朝向照明灯5的一侧,导向腔壁2232沿远离限位腔壁2231的方向向远离另一侧腔壁223的方向延伸。限位腔壁2231由限位口部2111的侧壁延伸形成,导向腔壁2232由导向口部2112的侧壁延伸形成。两个限位腔壁2231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限位腔壁2231分别与温感模组1的两个侧面抵接。由此利于温感模组1从两个导向腔壁2232之间形成的扩口插入到限位腔壁2231之间,为温感模组1的安装提供导向,提高温感模组1的安装和拆卸便利性。
进一步地,安装组件包括限位件3,限位件3具有抵压限位结构31,抵压限位结构31位于温感模组1远离插装限位部222的一侧且夹紧于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之间。该种设置,能够避免因照明灯5或温感模组1的加工或装配误差导致的照明灯5无法接触温感模组1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产生温感模组1的设置影响照明灯5装配的问题,在实现照明灯5对温感模组1的抵压的同时,降低对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需求,降低加工成本;同时,该种设置,使得在设计时,可以对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之间预留间隙,由此能够简化设计难度;再者,通过照明灯5对抵压限位结构31的向前抵压保证抵压限位结构31对温感模组1的后侧面的抵接,由此使得限位件3无需与安装座2或集烟罩4连接,即可实现限位件3对温感模组1的限位效果,提高温感模组1的安装和拆卸便利性,且节省固定限位件3所需的零部件。
在其他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件3,而仅通过照明灯5直接与温感模组1的安装盒接触,实现照明灯5对温感模组1的抵压。
抵压限位结构31包括抵压板部311,抵压板部311与温感模组1远离插装限位部222的一侧面接触,以增大抵压限位结构31与安装盒的接触面积,提高抵接效果,且提高温感模组1的受力平衡性。
抵压板部311背离温感模组1的一侧面凸设有抵压筋部312,照明灯5的前侧与抵压筋部312抵接,以使得照明灯5通过抵接抵压筋部312对限位件3施加向前的抵压力,保证照明灯5对限位件3的抵接可靠性,降低因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造成的照明灯5与限位件3之间存在间隙而无法有效对限位件3进行限位的问题,保证限位件3与照明灯5之间的装配可靠性,从而保证温感模组1的安装可靠性。
抵压筋部312优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个抵压筋部312凸出抵压板部311的高度相同,以保证照明灯5对限位件3的抵接效果,提高照明灯5对限位件3施加的抵压力的平衡性,从而提高温感模组1的受力平衡性。抵压筋部312的上下两端优选呈圆弧形,以减少棱角,避免对照明灯5造成剐蹭。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还包括插接部32,插接部32与安装座2插接连接,由此能够保证限位件3的设置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抵压限位结构31脱出温感模组1和照明灯5之间的概率,且有利于保证照明灯5取下时,限位件3不会轻易从灯安装孔4111脱落,降低限位件3丢失及掉落的风险;同时,由于插接部32与安装座2插接,提高限位件3在安装座2上的安装便利性和灵活性,避免使用螺钉和卡扣结构,从容进一步提高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上的拆装便利性。
温感限位腔221具有顶腔壁,顶腔壁与温感模组1的上端间隔设置,插接部32插设并夹紧于顶腔壁和温感模组1之间,上限位结构包括顶腔壁和插接部32。该种设置,使得限位件3同时实现温感模组1的上限位和向前抵压,简化温感模组1的限位结构,且减少温感模组1安装所需的零部件数量,提高温感模组1的拆装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部32也可以与抵压限位结构31分体设置,即当温感模组1插装至温感限位腔221至与插装限位部222抵接后,将插接部32插入到顶腔壁和温感模组1之间,然后将抵压限位部插设在温感模组1背离插装限位部222的一侧,然后将照明灯5安装至灯安装孔4111即可。
具体地,容纳部22包括形成顶腔壁的顶挡板部224,在本实施例中,顶挡板部224与插装限位部222和两个侧挡板部均连接,由此更好地保证安装座2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挡板部224也可以仅与侧挡板部连接,或者仅与插装限位部222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对温感模组1的限位效果,安装插口211呈周向封闭设置,即安装插口211朝向照明灯5的一侧封闭,由此能够防止温感模组1随意脱出安装插口211,且安装插口211的周侧口壁可以对温感模组1的安装进行进一步限位。优选地,顶挡板部224与安装板部2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温感模组1对应处的高度,由此使得第一盒部111可以由后至前插入到两个侧挡板部之间后,再将温感模组1的下端插入至安装插口211中,避免顶挡板部224的设置影响到温感模组1的安装。
插接部32包括弹性限位部322,弹性限位部322具有沿高度方向形变的能力,且弹性限位部322挤压于顶挡板部224和安装盒的顶部之间,由此能够通过弹性限位部322的弹性变形对温感模组1向下挤压,由此保证温感模组1的下侧面贴近于下罩板41的内表面,有效提高温感模组1在高度方向上的安装可靠性,从而提高温感模组1的测温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由于弹性限位部322能够沿高度方向形变,使得即使安装盒的顶端和顶挡板部224之间的间隙因加工误差或其他原因与设计间隙不同,也可以有效保证弹性限位部322对温感模组1的安装限位效果,降低对限位件3和顶挡板部224的加工精度需求,降低加工成本,且进一步提高温感模组1的安装精度。
弹性限位部322包括至少一个向上凸的上弧形部,以保证弹性限位部322的变形能力。弹性限位部322优选呈波浪形设置,即弹性限位部32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弧形部和下弧形部,上弧形部的上凸位置与顶挡板部224抵接,下弧形部的下凸位置与温感模组1抵接,从而有效提升弹性限位部322的形变能力。在本实施例中,上弧形部设置有两个,下弧形部设置有一个,以在保证弹性限位部322的形变能力的同时,降低弹性限位部322的整体加工难度。优选地,弹性限位部32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提高温感模组1的受力平衡性,进一步保证温感模组1的安装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部32还包括上限位板部321,上限位板部321开设有形变口,形变部与弹性限位部322一一对应设置,弹性限位部322的两端位于形变口内且前后两端分别与形变口的侧壁连接。当限位件3未插入上挡板部和温感模组1之间时,弹性限位部322处于自然状态,弹性限位部322的上弧形部向上凸出上限位板部321的上侧面,弹性限位部322的下弧形部向下凸出上限位板部321的下侧面。
为限制弹性限位部322的最大形变量,在本实施例中,上限位板部321的一侧面凸设有限位筋部323,限位筋部323凸出上限位板部321的高度小于自然状态下弹性限位部322凸出上限位板部321对应侧的高度。优选地,每个弹性限位部322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筋部323。即限位筋部323和弹性限位部322沿第二方向交错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筋部323凸设于上限位板部321的上侧,以提高插接部32插入至上挡板部和温感模组1之间的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筋部323也可以设置在上限位板部321的下侧面。
为提高安装座2在集烟罩4上的安装可靠性,灯安装孔4111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出下罩板41内侧面的凸缘部42,安装座2的后侧开设有定位凹槽212,定位凹槽212的槽壁与凸缘部42贴合,由此为安装座2在下罩板41上的安装提供定位和限位,保证安装座2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可靠性,且保证安装座2和照明灯5之间的位置准确性,进而保证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可靠性。
抵压板部311的下端优选抵接于安装板部21的上侧面,由此避免在安装板部21上开设避让抵压限位结构31的槽孔结构,利于使定位凹槽212的形状与凸缘部42的前侧形状相一致,保证定位凹槽212的槽底与凸缘部42的配合紧密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优选粘接于下罩板41的内侧面,由此简化安装座2的结构,降低安装座2的成本,且避免在下罩板41上开设用于固定安装座2的孔或槽类结构。具体地,安装板部21上贯通开设有多个过胶孔25,过胶孔25用于灌胶,以实现安装座2在下罩板41上的粘接。
进一步地,安装板部21上凸设有筋条部23,筋条部23围设形成有胶槽24和/或筋条部23与侧挡板部合围形成有胶槽24,过胶孔25设置于胶槽24的槽底。优选地,胶槽24包括设置在两个侧挡板部在左右方向的外侧的两个第一胶槽24,以保证安装座2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稳固性。胶槽24还包括设置在插装限位部222前侧的第二胶槽24。
在本实施例中,筋条部23包括边缘筋部和后筋部,边缘筋部围设在安装板部21的左右侧边缘及前侧边缘,后筋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挡板部和边缘筋部的末端连接。筋条部23还包括两个横筋部,横筋部连接在插装限位部222的对应侧和边缘筋部之间,边缘筋部、后筋部和横筋部合围形成第一胶槽24;边缘筋部、两个横筋部和插装限位部222合围形成有第二胶槽24。进一步地,筋条部23还包括连接在第二胶槽24前后两侧槽壁之间的加强筋部,以增强安装座2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座2和限位件3均采用塑料制成。
如图6、图7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温感模组1包括安装盒和测温组件。其中,安装盒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11和可拆卸连接于盒体11开口处的盒盖12,盒体11具有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盒部111和第二盒部112,第一盒部111的深度大于第二盒部112的深度,第一盒部111开设有透光孔1111;测温组件安装于第一盒部111中并通过透光孔1111检测温度。
第一盒部111的下端限位插设于安装插口211且盒底与下罩板41抵接。安装插口211与第一盒部111的配合有利于实现温感模组1在安装座2上沿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的限位和定位,提高温感模组1在集烟罩4内的安装可靠性,且提高组装效率;同时,该种结构设置,能够在实现对温感模组1的安装限位的同时,减小容纳部22的尺寸,从而减轻安装座2的重量。
一侧挡板部上开设有供第二盒部112穿出的避让口2233,避让口2233的上下侧壁优选与第二盒部112间隔设置。优选地,第二盒部112与安装座2间隔设置,有利于避免因安装座2对第二盒部112挤压造成安装盒左右两侧翘起的问题,提高温感模组1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温感模组1还包括控制板15,控制板15安装于第二盒部112,测温组件与控制板15电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温感模组1,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盒部111和第二盒部112,测温组件安装于第一盒部111,控制板15安装于第二盒部112,使得控制板15和测温组件在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温感模组1整体呈沿第二方向布置的长条盒状结构,从而利于减小温感模组1在其他方向上的尺寸,利于实现温感模组1在厨房电器中的安装;由于第一盒部111的深度大于第二盒部112的深度,使得第一盒部111的深度满足测温组件的安装即可,第二盒部112的深度满足控制板15的安装即可,降低对第二盒部112的深度需求,减轻温感模组1的整体重量,降低温感模组1的成本,同时也避免控制板15与盒体11内部的其他结构碰撞,有效提高控制板15的安装和拆卸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部111的内腔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二盒部112的内腔形成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连通。第一安装腔的腔底开设有透光孔1111,测温组件的检测端朝向透光孔1111以向下实现对灶台的温度检测。
如图10至图12所示,盒盖12和盒体11优选通过螺钉连接,以提高盒体11和盒盖12的连接紧密性。具体地,盒体11上凸设有安装柱115,安装柱115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盒体11上开设有连接通孔,螺钉穿过连接通孔并螺纹旋拧于连接螺纹孔中。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1的四角处设置有安装柱115,由此保证盒体11和盒盖12的连接可靠性。
盒盖12包括盖板部121,盖板部121的下侧面凸设有凸台部122,凸台部122与安装柱115一一对应设置,凸台部122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插槽,安装柱115的上端插设于定位插槽中,连接通孔贯通凸台部122。即通过安装柱115与定位插槽的配合,实现盒体11和盒盖12的安装定位,提高安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盒盖12还包括凸设在盖板部121上的密封凸缘部123,密封凸缘部123呈环形设置,盒体11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118,密封凸缘部123插设于环形凹槽118中,由此能够在实现盒盖12和盒体11的安装定位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盒体11和盒盖12之间的连接密封,降低油烟进入到安装盒内部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1和盒盖12优选均采用塑料制成。
如图12至图14所示,控制板15垂直于高度方向,以减小控制板15在高度方向上的占地空间。为实现控制板15在第二盒部112内的安装定位,第二安装腔的腔底凸设有板限位部116,板限位部116合围形成有板容置空间,控制板15安装于板容置空间中。通过设置板限位部116,能够更好地限定控制板15在第二盒部112中的安装位置,提高控制板15的拆装效率,同时降低控制板15与测温组件干涉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板限位部116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部1161和第二限位部1162,且板限位部116呈对角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部1161和第二限位部1162分别用于与控制板15的相邻两侧边抵接。两个板限位部116的两个第一限位部1161分别用于与控制板15的相对两侧边抵接,两个板限位部116的第二限位部1162分别用于控制板15的另外相对两侧边抵接。该种设置,能够使得控制板15卡在两个板限位部116围设形成的板容置空间内,实现控制板15在第二盒部112内的安装定位和限位,有效提高控制板15的安装可靠性。
在其他一实施例中,板限位部116可以呈一字型设置,且设置有四个,四个板限位部116分别与控制板15的四个侧边抵接。在其他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板限位部116,而在第二盒部112的盒底凸设定位用的柱部,在控制板15上开设定位孔,通过柱部和定位孔的配合实现控制板15在第二盒部112中的安装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61沿第二方向延伸,即控制板15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边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1162沿第一方向延伸,即控制板15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边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第一限位部1161之间的间距优选略大于控制板15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两个第二限位部1162之间的间距优选略大于控制板15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以提高控制板15安装至板容置空间内的便利性。
为避免控制板15与第二安装腔的腔底抵接导致的控制板15散热性能差且控制板15上的电器件被剐蹭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腔的腔底凸设有板支撑部117,控制板15支撑于板支撑部117上,以使得控制板15与第二安装腔的腔底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板支撑部117呈柱状结构,且间隔至少有至少两个,以提高对控制板15的支撑稳定性,且简化盒体11的加工。进一步地,板支撑部117的上端开设有板螺纹孔,控制板15上开设有板固定孔,板固定孔与板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板支撑部117和控制板15通过穿设于板固定孔和板螺纹孔中的紧固件连接,以保证控制板15在盒体11内的安装可靠性。由此能够简化盒体11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板支撑部117设置有两个,两个板支撑部116均位于板容置空间内,且两个板支撑部117分别位于两个板限位部116的拐角处,以使得两个板支撑部117分别对应控制板15的一对对角设置,在保证控制板15在第二盒部112内的安装稳固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板支撑部116避开控制板15上的电器件。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控制板15安装时,控制板15支撑在板支撑部117上,且控制板15的四侧被板限位部116限位,然后将板固定孔和板支持部117上的板螺纹孔对齐后,插入紧固件,以将控制板15紧固在第二盒部112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板支撑部117也可以呈条状的筋条结构,第二安装腔的腔底凸设螺柱,螺柱与控制板15采用紧固件连接。
第二盒部112远离第一盒部111的一侧开设有穿线孔1121,控制板15上连接有外接导线16,外接导线16密封穿出穿线孔1121,由此使得温感模组1仅一根导线穿出,提高温感模组1的接线便利性以及外形美观性。
外接导线16包括线体161以及设置在线体161外周的密封件162,密封件162密封穿设于穿线孔1121中,线体161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板15和厨房电器的控制器连接。外接导线16与盒体11之间的密封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次不再赘述。
测温组件可以为主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或被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主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接触待测物体后被反射,重新被主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接收,实现对待测物体温度的测量;被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测温远离如下: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时,会有红外线向周围辐射,被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检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实现对带测温物体的检测。除了上述两种类型外,任意一种能够实现对待测物体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均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为提高测温准确性,温感模组1还包括滤光片,滤光片安装至盒体11上且且覆盖透光孔1111,滤光片用于对红外光线进行过滤,以提高测温可靠性。滤光片在盒体11上的安装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次不再赘述。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包括两个测温单元13,每个测温单元13均包括测温探头131,两个测温探头131分别用于检测左右两个炉头的温度,从而能够减小每个测温探头131所需的检测视场,使得每个测温探头131的检测视场覆盖被测炉头即可,提高测温精度,从而提高温感模组1的使用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温感模组1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测温探头131,一个测温探头131的检测视场在左右方向上覆盖两个炉头,即采用一个测温探头131同时检测两个炉头的温度,以减少温感模组1的测温探头131的数量,简化结构。
为提高测温探头131的安装以及与控制板15通讯的便利性,测温组件还包括探头PCB板132,探头PCB板132与测温探头131一一对应设置,测温探头131的电连接端固定安装于探头PCB板132上,探头PCB板132与控制板15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测温探头131呈开口背离透光孔1111的八字形布置,由此使得两个测温探头131的检测光线在透光孔1111附近交叉,即当温感模组1安装至厨房电器中时,左侧的测温探头131检测右侧炉头的温度,位于右侧的检测检测左侧的炉头,由此能够减小两个检测通道下端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所需的透光孔1111的尺寸,进一步减少安装在透光孔1111处的滤光片的尺寸,降低成本,且也能够提高测温组件和温感模组1的结构紧凑性。
为提高温感模组1在安装盒内的安装和拆卸便利性,温感模组1还包括内支撑件14,内支撑件14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测温组件可拆卸安装于内支撑件14上。
如图12至图15所示,具体地,内支撑件14远离第一盒部111盒底的一侧具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安装面1411,每个安装面1411上均垂直设置有检测通道,检测通道贯通内支撑件14朝向透光孔1111的一侧并与透光孔1111连通。两个探头PCB板132分别安装于安装面1411上,且两个测温探头131分别伸入两个检测通道中。由此安装面1411的设置可以为测温单元13的安装提供定位,从而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安装面1411的加工精度,保证测温单元13在内支撑件14上的安装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件14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的开口朝向透光孔1111并与透光孔1111连通,空腔结构的顶部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探头安装口1412,且空腔结构的顶部形成有上述安装面1411。测温探头131通过探头安装口1412插入到内支撑件14的空腔中,即两个检测通道形成空腔的局部结构。
空腔结构的设置,能够降低对检测通道的加工精度需求,避免因检测通道加工误差导致的测温探头131无法插入检测通道内的问题;同时该种内支撑件14的加工,能够降低内支撑件14加工所需模具的结构复杂度,从而降低内支撑件14的开模难度,降低内支撑件14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再者,内支撑件14呈空腔设置,能够有效减轻内支撑件14的重量,从而减轻温感模组1的整体重量。
内支撑件14包括顶板部141和围设于顶板部141周侧的侧围板部142,侧围板部142和顶板部141合围形成上述空腔,顶板部141上开设有上述的探头安装口1412。进一步地,探头安装口1412在第一盒部111盒底的投影面积小于空腔的开口在第一盒部111盒底的投影面积,有利于保证安装面1411的面积,从而保证探头PCB板132在安装面1411上的安装可靠性。顶板部141包括相连呈V型的安装板部21,V型的开口朝向透光孔1111,安装板部21远离透光孔1111的一面形成上述安装面1411。
为进一步提高温感单元在内支撑件14上的安装可靠性,每个安装面1411上凸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柱144,探头PCB板132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凸柱144和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定位凸柱144插设于定位孔中,由此能够实现探头PCB板132在安装面1411上的安装定位,从而保证测温单元13在安装面1411上的安装精度。
探头PCB板132通过紧固螺纹件安装于安装面1411上,以提高测温单元13在内支撑件14上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稳固性,从而更好地保证测温组件的安装精度。具体地,安装面1411上开设有紧固螺纹孔1413,探头PCB板132上开设有紧固通孔,紧固螺纹件穿设于紧固通孔和紧固螺纹孔1413中,且紧固螺纹件的螺头抵紧于探头PCB板132。紧固螺纹孔1413优选间隔设置有两个,紧固通孔和紧固螺纹孔1413一一对应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探头PCB板132上内支撑件14上的安装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螺纹孔1413和定位凸柱14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凸柱144和两个紧固螺纹孔1413沿探头安装口1412的周向交错且间隔设置,以更好地保证探头PCB板132在内支撑件14上的安装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凸柱144和紧固螺纹孔1413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排布,只要保证探头PCB板132在内支撑件14上的安装定位和紧固即可。
如图12至图17所示,为了提高内支撑件14在第一盒部111内的安装精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腔的腔底凸设有若干个定位柱113,内支撑件14上设置有定位通孔143,定位通孔143与定位柱113一一对应设置,定位柱113插设于定位通孔143中,由此实现内支撑件14在第一盒部111内的安装定位。优选地,定位柱113抵压定位通孔143的孔壁,以更好地保证定位柱113和定位通孔143的配合紧密性,降低定位柱113随意脱出定位通孔143的概率,从而更好地保证内支撑件14在第一盒部111内的安装稳固性。位于第一盒部111的一安装柱115同时形成定位柱113,以简化盒体11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
内支撑件1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二侧部开设有上述的定位通孔143,第二侧部抵压于第一盒部111的内壁,由此使得内支撑件14夹设在定位柱113和第一盒部111的内壁之间,提高内支撑件14在第一盒部111内的安装稳固性,降低内支撑件14在第一安装腔内晃动的概率。进一步地,第一侧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通孔143,以提高定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位于内支撑件14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也可以分别位于内支撑件14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13沿高度方向延伸,定位通孔143的轴线相对高度方向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小于5°。该种设置方式,当定位柱113插入定位通孔143中后,由于定位柱113的轴线与定位通孔143的轴线具有预设夹角,使得定位柱113插入到位后,定位柱113和定位通孔143的孔壁相互挤压,进而避免定位柱113在定位通孔143内晃动,从而更好地保证定位柱113不易脱出定位孔。优选地,预设夹角为1°~3°,避免预设夹角过大而导致定位柱113插入定位通孔143困难的问题产生,也避免因预设夹角过小而导致定位柱113与定位通孔143的孔壁挤压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由图16和图17可知,定位通孔143远离透光孔1111的一端边缘形成第一边缘1432,定位通孔143靠近透光孔1111的一端边缘形成第二边缘1433,第一边缘1432和第二边缘1433之间的孔壁形成抵接孔壁1431。第一边缘1432对应的圆心为O1,第二边缘1433对应的圆心为O2,O1和O2形成的连线即为定位通孔143的轴线,O1和O2错位设置,即该轴线与高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定位通孔143的轴线沿远离第一盒部111盒底的方向向朝向第二侧部的方向倾斜,即O1与第第二侧部之间的间距小于O2与第二侧部之间的间距,由此使得当定位柱113插入定位通孔143中时,定位柱113与定位通孔143靠近第二侧部的孔壁挤压,使得定位柱113向内支撑柱施加使第二侧部抵紧第一盒部111内壁的抵压力,进一步提高内支撑件14在盒体11内的安装紧密性。
定位通孔143的孔壁开设有变形缺口1434,变形缺口1434沿定位通孔143的轴线延伸并贯通定位通孔143远离第一盒部111盒底的一端面。变形缺口1434的设置,有利于定位通孔143的定位孔壁在定位柱113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局部变形,利于实现定位孔壁和定位柱113之间的挤压配合,同时避免因挤压造成的定位柱113或内支撑件14损坏。
进一步地,第一侧部开设有侧缺口1421,侧缺口1421贯通内支撑件14远离盒底的一端并与两个变形缺口1434连通。侧缺口1421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内支撑件14的重量,且利于实现变形缺口1434的加工。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安装腔远离定位柱113的一侧腔壁凸设有抵接凸筋114,抵接凸筋114与第一侧部抵接,以增强盒体11与内支撑件14之间的抵接紧密性,进一步降低内支撑件14脱出盒体11的概率。抵接凸筋114凸出第一安装腔腔底的高度为0.5mm~2.5mm。在本实施例中,抵接凸筋114设置有一个,且抵接凸筋114沿高度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凸筋114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或多个。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厨房电器,包括照明灯(5)、具有透光孔(1111)的温感模组(1)及具有下罩板(41)的集烟罩(4),所述下罩板(41)开设有检测孔(4112),所述透光孔(1111)与所述检测孔(4112)正对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板(41)上开设有灯安装孔(4111),所述集烟罩(4)内具有温感限位腔(221)和插装限位部(222),所述灯安装孔(4111)、所述温感限位腔(221)和所述插装限位部(222)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温感模组(1)能通过所述灯安装孔(4111)插入或退出所述温感限位腔(221),所述照明灯(5)安装于所述灯安装孔(4111)处并将所述温感模组(1)压紧于所述插装限位部(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4)内可拆卸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具有抵压限位结构(31),所述抵压限位结构(31)夹设在所述照明灯(5)和所述温感模组(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限位结构(31)包括抵压板部(311)和凸设于所述抵压板部(311)远离所述插装限位部(222)一侧的抵压筋部(312),所述抵压板部(311)与温感模组(1)的表面贴合,所述抵压筋部(312)与所述照明灯(5)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模组(1)的下侧面至少局部形成检测面,所述检测面开设有所述透光孔(1111),所述检测面贴合于所述下罩板(41)的内侧面,所述集烟罩(4)内设置有上限位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向下抵压所述温感模组(1);
和/或,所述温感限位腔(221)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腔壁(223),两个所述侧腔壁(223)均与所述温感模组(1)贴合,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限位腔(221)具有顶腔壁,所述顶腔壁与所述温感模组(1)的上端间隔设置;所述集烟罩(4)内可拆卸设置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具有插接部(32),所述插接部(32)插设并夹紧于所述顶腔壁和所述温感模组(1)之间,所述上限位结构包括所述顶腔壁和所述插接部(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2)包括弹性限位部(322),所述弹性限位部(322)具有沿高度方向的变形能力,所述弹性限位部(322)夹紧于所述温感模组(1)和所述顶腔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2)还包括上限位板部(321),所述上限位板部(321)开设有变形口,所述弹性限位部(322)安装于所述变形口中且与所述上限位板部(321)连接,所述弹性限位部(322)至少凸出所述上限位板部(321)的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部(321)凸设有限位筋部(323),所述限位筋部(323)凸出所述上限位板部(321)的高度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限位部(322)凸出所述上限位板部(321)对应侧面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壁(223)包括相连的限位腔壁(2231)和导向腔壁(2232),所述导向腔壁(2232)连接于所述限位腔壁(2231)朝向所述照明灯(5)的一侧,所述导向腔壁(2232)沿远离所述限位腔壁(2231)的方向向远离另一所述侧腔壁(223)的方向延伸,所述温感模组(1)与两个所述限位腔壁(2231)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板(41)内侧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形成有所述温感限位腔(221)和所述插装限位部(222),所述温感限位腔(221)贯通所述安装座(2)的底部以形成安装插口(211),所述检测孔(4112)位于所述安装插口(211)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模组(1)包括安装盒和测温组件,所述安装盒具有第一盒部(111)和第二盒部(112),所述第一盒部(111)的盒底向下凸出所述第二盒部(112)的盒底,所述第一盒部(111)的盒底开设有所述透光孔(1111),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盒且检测端朝向所述透光孔(1111);
所述第一盒部(111)安装于所述温感限位腔(221)且盒底插装于所述安装插口(211),所述第二盒部(112)伸出所述温感限位腔(22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口(211)周向封闭;和/或,所述第二盒部(112)的盒底与所述安装座(2)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包括安装板部(21)和凸设于所述安装板部(21)上侧的容纳部(22),所述安装板部(21)与所述下罩板(41)的内侧面贴合连接,所述容纳部(22)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照明灯(5)的所述温感限位腔(221),所述容纳部(22)远离所述照明灯(5)的一侧形成所述插装限位部(222)。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板(41)具有环绕所述灯安装孔(4111)设置的凸缘部(42),所述安装座(2)朝向所述照明灯(5)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凹槽(212),所述定位凹槽(212)的槽壁与所述凸缘部(42)贴合;
和/或,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下罩板(41)粘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集烟罩(4)的前后方向,所述温感限位腔(221)位于所述灯安装孔(4111)的前侧;
和/或,所述下罩板(41)上开设有两个进风口(4121),两个所述进风口(4121)分别位于所述灯安装孔(4111)的左右两侧;
和/或,所述照明灯(5)呈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的一侧边抵压所述温感模组(1)。
16.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模组(1)包括安装盒、内支撑件(14)和测温组件,所述安装盒具有所述透光孔(1111),所述安装盒内凸设有若干个定位柱(113),所述内支撑件(14)开设有定位通孔(143),所述定位柱(113)与所述定位通孔(14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113)插设于所述定位通孔(143)中,且所述定位通孔(143)的轴线与所述定位柱(113)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内支撑件(14)且检测端朝向所述透光孔(111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厨房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为1°~3°;
和/或,所述内支撑件(1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所述定位通孔(143),所述定位柱(113)挤压所述定位通孔(143)的孔壁以将所述第二侧部抵紧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
CN202322034795.5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厨房电器 Active CN220379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4795.5U CN220379808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厨房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4795.5U CN220379808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厨房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9808U true CN220379808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4795.5U Active CN220379808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厨房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9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79808U (zh) 一种厨房电器
CN112914348A (zh) 烹饪装置
CN115406546A (zh) 一种厨房电器
CN220379809U (zh) 一种温感模组及厨房电器
CN221224007U (zh) 一种温感模组及厨房电器
CN221279530U (zh) 一种厨房电器
CN213629990U (zh) 一种散热型led面板灯
CN213395635U (zh) 空调室外机
US20130033862A1 (en) External Ballast Fixture
CN210772048U (zh) 一种电源收容结构及其照明灯
CN212691870U (zh) 用于烟机的衬板、衬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烟机
CN210832139U (zh) 烟机
CN213395502U (zh) 吸油烟机
CN220453766U (zh) 一种温感模组及厨房电器
CN111336690A (zh) 燃气热水器用外壳及燃气热水器
CN220229317U (zh) 一种厨用电器
CN215675347U (zh) 一种防跌落形变的吸油烟机
CN216643977U (zh) 办公灯
CN217876015U (zh) 油烟机
CN220229315U (zh) 一种厨用电器
CN209991330U (zh) 一种灯具
CN21665205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876663U (zh) 一种条形灯
CN221105573U (zh) 厨房用箱式器具和集成灶
CN216521879U (zh) 吸油烟机及其控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