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8800U - 齿轮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齿轮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78800U CN220378800U CN202322100835.1U CN202322100835U CN220378800U CN 220378800 U CN220378800 U CN 220378800U CN 202322100835 U CN202322100835 U CN 202322100835U CN 220378800 U CN220378800 U CN 220378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gear
- transmission
- magnet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08000032370 Second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71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8 caustic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副传动轴和联轴器,主传动轴传动连接于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从动齿轮,副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第一轴杆的一端传动连接于从动齿轮,第一轴杆的另一端经联轴器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轴杆的一端,第二轴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外接设备。当需要对副传动轴保养时,仅需要断开第二轴杆和第一轴杆之间的连接,再对第二轴杆进行保养维护即可,确保了第二轴杆和从动齿轮之间、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主动齿轮和主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精度,使得齿轮传动装置性能保持稳定,避免了传动效率的下降,维持了正常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齿轮传动在PCB及半导体水平传动生产设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动齿轮能够精确传递旋转运动,以确保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
现有生产设备中的齿轮传动机构通常如图1所示,该传动机构中的主动轴1’传动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啮合连接于从动轮2’,从动轮2’传动连接于从动轴3’,从动轴3’传动连接于生产设备中的传动带、输送机、工作台等部件,主动轴1’可以将转矩依次经主动轮、从动轮2’传递至从动轴3’,进而通过从动轴3’驱动与其相连的部件进行运动。由于在PCB和半导体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材料和化学处理液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腐蚀性物质与设备接触,而且还需要定期对从动轴3’进行拆卸,进行保养,此时需要将整个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拆解,但在后续重新将齿轮传动机构组装时,存在未正确控制主动轮和从动轮2’之间的配合间隙,或者发生了位置偏移的问题,从而导致传动效率下降,性能不稳定,齿轮传动机构的寿命缩短。
基于以上所述,现亟需一种齿轮传动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传动装置,旨在对从动轴进行保养时,仍能够确保整个齿轮传动结构的连接精度和性能稳定,避免传动效率的下降,维持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副传动轴和联轴器,所述主传动轴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从动齿轮,所述副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经所述联轴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外接设备。
可选地,所述联轴器为磁力联轴器、齿轮联轴器或锁紧联轴器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联轴器为磁力联轴器。
可选地,所述联轴器包括极性相反且贴合连接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
可选地,所述联轴器包括极性相反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
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主传动墙板,每个所述主传动墙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轴杆和所述第一磁铁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依次转动穿设于所述从动齿轮和其中一个所述主传动墙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转动穿设于另一个所述主传动墙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从动齿轮包括两个传动连接的磁力轮,其中一个所述磁力轮啮合连接于所述主动齿轮,另一个所述磁力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杆。
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磁性塑性外壳,所述从动齿轮和/或所述联轴器的外表面裹设有所述磁性塑性外壳。
可选地,所述主传动轴为蜗杆;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副传动墙板,所述副传动墙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杆的另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轴承,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
可选地,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主传动轴,且沿所述主传动轴的轴线方向,每个所述主传动轴上等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主动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副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第一轴杆的一端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一轴杆的另一端则能够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轴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轴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外接设备。当需要对副传动轴进行保养时,仅断开第二轴杆和第一轴杆之间的连接后,对第二轴杆进行保养维护即可,不需要解除齿轮传动装置内,第二轴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主传动轴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确保了第二轴杆和从动齿轮之间、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主动齿轮和主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精度,使得齿轮传动装置的性能能够保持稳定,避免传动效率的下降、摩损增加等问题,维持了正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动轴;2’、从动轮;21’、正齿轮;3’、从动轴;4’、限位环板;
1、主传动轴;2、从动齿轮;21、磁力轮;31、第一轴杆;32、第二轴杆;4、联轴器;41、第一磁铁;42、第二磁铁;51、主传动墙板;6、副传动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3至图4以及具体实施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传动装置。在PCB及半导体水平传动生产设备中,齿轮传动装置能够精确传递旋转运动,以确保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主传动轴1、主动齿轮、从动齿轮2、副传动轴和联轴器4。其中,主传动轴1传动连接于主动齿轮,需要说明的是,主传动轴1的输入端可以传动连接于电动机、发动机、气动马达等任意一种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限定;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从动齿轮2,从动齿轮2传动连接于副传动轴,副传动轴的输出端则传动连接于外接设备,从而能够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实现驱动件对外接设备的精确传动控制。
为了在方便对副传动轴保养的同时,保证整个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该副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第一轴杆31的一端传动连接于从动齿轮2,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能够通过联轴器4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轴杆32的一端,第二轴杆3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上述的外接设备。当需要对副传动轴进行保养时,仅需要断开第二轴杆32和第一轴杆31之间的连接,然后对第二轴杆32进行保养维护即可,当对第二轴杆32保养完成后,再通过联轴器4将第二轴杆32和第一轴杆31进行连接。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解除齿轮传动装置中第二轴杆32、从动齿轮2、主动齿轮和主传动轴1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确保了第二轴杆32和从动齿轮2之间、从动齿轮2和主动齿轮之间、主动齿轮和主传动轴1之间的连接精度,使得齿轮传动装置的性能能够保持稳定,避免传动效率的下降、摩损增加等问题,维持了正常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主传动轴1和主动齿轮的设置数量进行限定,主传动轴1和主动齿轮的设置数量根据实际功率传递需求、空间约束、转矩要求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以确保整个齿轮传动装置的经济、性能可行性。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所示,主传动轴1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主传动轴1,且沿主传动轴1的轴线方向,在每个主传动轴1上等间隔设置有三个主动齿轮,这样可以减小单一主动齿轮承受的载荷,有助于提高传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相应地,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2也对应设置有六个,且在每个从动齿轮2上均传动连接一个副传动轴,以为外接设备提供足够高的传动比例,满足PCB及半导体水平传动生产设备中对高度运动的需求。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联轴器4可以选用磁力联轴器、齿轮联轴器或者锁紧联轴器中的任意一种,以使得齿轮传动装置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需求以及该PCB及半导体水平传动生产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联轴器类型。
优选地,联轴器4选用磁力联轴器,由于磁力联轴器通过磁力传递扭矩,因此可以降低与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之间的摩擦磨损,在后续的对副传动轴进行保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对第二轴杆32的更换次数和数量,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此外,该磁力联轴器能够显著隔离和吸收第一轴杆31传递至第二轴杆32的振动和冲击力,从而有助于减少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的损坏,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为了减小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之间拆装的难度,本实施例中的联轴器4包括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的极性相反且贴合连接,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磁铁41,第二轴杆32的一端也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二磁铁42,当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通过磁力吸合直至紧密贴合时,使得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提高了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的安装便捷性,且有效简化了磁力联轴器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并列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这样,通过调整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控制磁力联轴器的传递扭矩,满足了该齿轮传动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扭矩需求,从而提供了较好的灵活可调性。而且,将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间隔设置,可以帮助磁力联轴器更好地吸收和减缓第一轴杆31、第二轴杆32之间的振动和冲击力,从而提高传动力的稳定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箱体,主传动轴1、主动齿轮、从动齿轮2以及第一轴杆31的一端均安装设置在箱体内,通过箱体对上述部件进行密封保护,防止这些部件受到外力造成磕碰损伤。箱体包括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主传动墙板51,即为箱体的壁板,在每个主传动墙板51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轴杆31的一端转动穿设从动齿轮2后,转动穿设于其中一个主传动墙板51上的第一通孔,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则转动穿设于另一个主传动墙板51上的第一通孔,然后再固定连接第一磁铁41,从而完成了第一轴杆31在箱体内的安装过程。通过设置上述的箱体和主传动墙板51,实现了主传动轴1、主动齿轮、从动齿轮2、第一轴杆31和第一磁铁41的模块化组装,提高了整体性,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搬运运输,且可以维持主传动轴1、主动齿轮、从动齿轮2和第一轴杆31之间的组装精度。
可选地,参考图1中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主传动轴1和主动轴1’一样,也同样选用蜗杆,相应地,主动齿轮作为蜗轮使用,通过蜗轮蜗杆的传动连接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整个齿轮传动装置的空间占用面积;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传动比,进而提高了传动效率,有助于促进该PCB及半导体水平传动生产设备的生产率。此外,参考图1中的现有技术,该齿轮传动装置也同样设置有副传动墙板6,该副传动墙板6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参考图1中的现有技术,从动轴3’转动穿设第二通孔设置,以为从动轴3’提供转动支撑,提高从动轴3’的稳定性。
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当主动轴1’给主动轮传递扭矩时,主动轮会给从动轮2’一个沿从动轴3’的轴线方向的轴向推力,促使从动轮2’带着从动轴3’沿从动轴3’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进而造成主动齿和从动齿之间连接精度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继续参考图1所示,通常会在副传动墙板6靠近从动轮2’的一侧固定设置一个限位环板4’,限位环板4’内的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从动轴3’的一端依次穿过限位环板4’内的孔、第二通孔后,再与外接设备传动连接,限位环板4’的内壁紧贴从动轴3’的外侧壁设置,以期望通过增大限位环板4’与从动轴3’的接触摩擦力的方式,防止从动轴3’沿轴线方向的移动。但当限位环板4’和从动轴3’之间的摩擦力控制不当,导致两者摩擦力较大时,从动轴3’会减慢转动速度,进而会导致从动轮2’和主动轮之间的转动速率不同,造成从动轮2’跳齿,严重危害了整个齿轮传动装置的安全。
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跳齿的现象,在第二通孔内嵌设轴承,将第二轴杆32的另一端转动穿设轴承后,传动连接于外接设备。通过轴承的外圈将整个轴承固定设置在副传动墙板6上,提高轴承和副传动墙板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将副传动轴限位套设于轴承的内圈,不仅可以实现轴承与副传动轴之间的紧密连接,还能够有效保证副传动轴的转动速度,防止从动齿轮2与主动齿轮之间产生转速差异,进而规避了跳齿现象。
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2包括两个传动连接的磁力轮21,其中一个磁力轮21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另一个磁力轮21则传动连接于第一轴杆31,通过使用磁力轮21替代传统技术中(参考图2所示)所使用的正齿轮21’,可以消除轮齿之间磨损掉屑、污染齿轮传动装置中其他部件的风险,在保障该齿轮传动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提高。
进一步地,考虑到PCB及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化学处理液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化学处理液可能会沿着第二轴杆32经过联轴器4后,从主传动墙板51的第一通孔内进入箱体,然后再沿着第一轴杆31污染从动齿轮2。因此,本实施例中,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磁性塑性外壳,从动齿轮2中的两个磁力轮21的外表面、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的外表面均裹设有磁性塑性外壳,以提高从动齿轮2和联轴器4的耐腐蚀性,减少腐蚀性材料和化学处理液对从动齿轮2和联轴器4的损耗。例如,该磁性塑性外壳可采用磁性不锈钢、磁性塑料、磁性橡胶、磁性陶瓷等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轴(1)、主动齿轮、从动齿轮(2)、副传动轴和联轴器(4),所述主传动轴(1)传动连接于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从动齿轮(2),所述副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杆(31)和第二轴杆(32),所述第一轴杆(31)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从动齿轮(2),所述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经所述联轴器(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杆(32)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杆(3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外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4)为磁力联轴器、齿轮联轴器或锁紧联轴器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4)为磁力联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4)包括极性相反且贴合连接的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所述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41),所述第二轴杆(3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4)包括极性相反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铁(41)和第二磁铁(42),所述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41),所述第二轴杆(3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4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主传动墙板(51),每个所述主传动墙板(51)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传动轴(1)、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2)、所述第一轴杆(31)和所述第一磁铁(41)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轴杆(31)的一端依次转动穿设于所述从动齿轮(2)和其中一个所述主传动墙板(51)上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杆(31)的另一端转动穿设于另一个所述主传动墙板(51)上的所述第一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包括两个传动连接的磁力轮(21),其中一个所述磁力轮(21)啮合连接于所述主动齿轮,另一个所述磁力轮(21)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杆(31)。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磁性塑性外壳,所述从动齿轮(2)和/或所述联轴器(4)的外表面裹设有所述磁性塑性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1)为蜗杆;
所述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副传动墙板(6),所述副传动墙板(6)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二轴杆(32)的另一端转动穿设于所述轴承,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传动结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主传动轴(1),且沿所述主传动轴(1)的轴线方向,每个所述主传动轴(1)上等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主动齿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00835.1U CN220378800U (zh) | 2023-08-07 | 2023-08-07 | 齿轮传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00835.1U CN220378800U (zh) | 2023-08-07 | 2023-08-07 | 齿轮传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78800U true CN220378800U (zh) | 2024-01-23 |
Family
ID=89561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00835.1U Active CN220378800U (zh) | 2023-08-07 | 2023-08-07 | 齿轮传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78800U (zh) |
-
2023
- 2023-08-07 CN CN202322100835.1U patent/CN2203788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2080A (zh) | 机器人臂部件 | |
US9394979B2 (en) | Link actuating device | |
CN104565333A (zh) | 自动消除限转角齿轮齿侧间隙的方法 | |
WO2017152430A1 (zh) | 一种二级串联摆线钢球减速器 | |
CN206004459U (zh) | 一种齿轮式传动电缸 | |
CN220378800U (zh) | 齿轮传动装置 | |
KR20160029832A (ko) | 고부하 구동 배열체 및 밀 | |
CN102837832B (zh) | 模块化航天器有效载荷连接装置 | |
CN202326784U (zh) | 齿式联轴器 | |
CN109237006A (zh) | 一种可以消除齿轮回转间隙的装置 | |
CN218780707U (zh) | 基于齿轮啮合对接的传动装置和物料搬运机器人 | |
CN214999137U (zh) | 一种带高精度防逆转结构的齿轮减速机 | |
CN220850671U (zh) | 立式双输出对流搅拌用减速器及搅拌机 | |
CN221401527U (zh) | 一种链条传动防脱链装置 | |
CN221064895U (zh) | 一种焊接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 |
CN219911685U (zh) | 一种旋转动力分配机构 | |
CN104896025A (zh) | 一种精密传动减速机 | |
CN215334281U (zh) | 一种端面驱动锥齿齿形连接结构 | |
CN110131362A (zh) | 摆线针轮减速器 | |
CN111299114B (zh) | 振动设备同步传动无级调幅箱 | |
CN108557387B (zh) | 动力传输装置及动力传输方法 | |
CN209756131U (zh) | 一种玻璃钢缠绕机床头高精度三轴齿轮变速箱系统 | |
CN110360287B (zh) | 一种动力纤传动机构 | |
CN202851861U (zh) | 用于驱动机械设备转动的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系统 | |
CN115059697A (zh) | 一种连接永磁电动机和减速机的承插式双向对接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