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8745U - 联轴节及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联轴节及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8745U
CN220378745U CN202322068533.0U CN202322068533U CN220378745U CN 220378745 U CN220378745 U CN 220378745U CN 202322068533 U CN202322068533 U CN 202322068533U CN 220378745 U CN220378745 U CN 220378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ole
connection
coupl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85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坚
刘召栋
孟祥科
刘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85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8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8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8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节及拖拉机,联轴节包括用于与第一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第二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联轴节还包括: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相交叉设置;第一连接轴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第二连接轴的形状与第二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联轴节及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轴节及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整机布置十分紧凑,在狭小的空间需要连接各种旋转、伸缩装置。
然而,目前的联轴器普遍应用于大负荷、高转速的工况,其转动元件多为十字轴和各种复合轴承或者滚针轴承结构,使得联轴器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且其与外部部件安装较为困难,导致其无法应用于拖拉机的狭小空间,更不适用于低转速、小扭矩的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节及拖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联轴节,包括用于与第一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第二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联轴节还包括: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的轴线相交叉设置;第一连接轴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第二连接轴的形状与第二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时,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形成第一连接孔,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形成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联轴节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内,以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孔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一连接孔设置在第一紧固孔的相对两侧且设置在第二紧固孔的相对两侧;和/或,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连接孔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连接孔,两个第二连接孔设置在第一紧固孔的相对两侧且设置在第二紧固孔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与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凸起,第一连接凸起凸出于第一主体部的第一端设置,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凸起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为套筒结构,以使第一外部部件通过第一主体部的第二端插设在第一主体部内,第一主体部用于与第一外部部件焊接连接;和/或,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与第二主体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凸起,第二连接凸起凸出于第二主体部的第一端设置,第二连接轴与第二连接凸起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为套筒结构,以使第二外部部件通过第二主体部的第二端插设在第二主体部内,第二主体部用于与第二外部部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包括第一轴段和与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第一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第二轴段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孔过盈连接;和/或,第二连接轴包括第三轴段和与第三轴段连接的第四轴段,第三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内,第四轴段与第二连接件的第四连接孔过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包括第一轴段和与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第一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内;联轴节还包括第一胀紧套,第一胀紧套套设在第二轴段上且位于第二轴段和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孔的孔壁之间;和/或,第二连接轴包括第三轴段和与第三轴段连接的第四轴段,第三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内;联轴节还包括第二胀紧套,第二胀紧套套设在第四轴段上且位于第四轴段和第二连接件的第四连接孔的孔壁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与第一主体部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凸起,两个第一连接凸起均凸出于第一主体部的第一端设置,两个第一连接凸起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连接部和至少部分第二连接件的第一避让空间;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孔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连接孔,一个第一连接轴与一个第一连接凸起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接轴与另一个第一连接凸起固定连接;和/或,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与第二主体部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接凸起,两个第二连接凸起均凸出于第二主体部的第一端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凸起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连接部和至少部分第一连接件的第二避让空间;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连接孔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连接孔,一个第二连接轴与一个第二连接凸起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轴与另一个第二连接凸起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和/或,第二连接件绕第二连接轴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的联轴节。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联轴节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连接部,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将第一连接轴插设到第一连接孔内,将第二连接轴插设到第二连接孔内,实现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与连接部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连接部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本申请利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连接部取代复杂和大体积的转动元件,在实现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的共同转动的同时使得联轴节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联轴节可以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场合以及低转速、小扭矩的工况,扩大了联轴节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发生相对转动后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发生相对转动后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二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二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一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的第二连接块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连接件;11、第一主体部;12、第一连接凸起;15、第三连接孔;16、第一避让空间;20、第二连接件;21、第二主体部;22、第二连接凸起;25、第四连接孔;26、第二避让空间;30、第一连接轴;31、第一轴段;32、第二轴段;40、第二连接轴;50、连接部;51、第一连接孔;52、第二连接孔;53、第一连接块;531、第一凹槽;532、第二凹槽;533、第一紧固孔;54、第二连接块;541、第三凹槽;542、第四凹槽;543、第二紧固孔;60、紧固件;70、第一胀紧套;80、第二胀紧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节,请参考图1至图11,包括用于与第一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和用于与第二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0,联轴节还包括:第一连接轴30,与第一连接件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40,与第二连接件20固定连接;连接部50,具有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第一连接孔51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52的轴线相交叉设置;第一连接轴30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孔51的形状相适配,第一连接轴30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51内;第二连接轴40的形状与第二连接孔52的形状相适配,第二连接轴40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52内。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第一连接轴30、第二连接轴40和连接部50,连接部50具有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通过将第一连接轴30插设到第一连接孔51内,将第二连接轴40插设到第二连接孔52内,实现了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与连接部5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与连接部5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本申请利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连接部50取代复杂和大体积的转动元件,在实现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的共同转动的同时使得联轴节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联轴节可以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场合以及低转速、小扭矩的工况,扩大了联轴节的应用范围。
可选地,第一连接孔51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孔52的轴线相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0包括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第一连接块53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31和第二凹槽532,第二连接块54上设置有第三凹槽541和第四凹槽542;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连接时,第一凹槽531和第三凹槽541形成第一连接孔51,第二凹槽532和第四凹槽542形成第二连接孔52。
具体地,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可拆卸地连接,便于连接部50与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装配连接;第一凹槽531和第三凹槽541形成第一连接孔51,第二凹槽532和第四凹槽542形成第二连接孔52,以使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与两个连接块连接到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53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533,第二连接块54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543;联轴节还包括:紧固件60,紧固件60依次穿设在第一紧固孔533和第二紧固孔543内,以使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通过紧固件60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通过将紧固件60依次穿设在第一紧固孔533和第二紧固孔543内,使得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紧固连接,进而保证了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了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与连接部50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紧固件60为螺栓,联轴节还包括锁紧螺母,通过将锁紧螺母套设在紧固件60上并拧紧,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紧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孔51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孔51,两个第一连接孔51设置在第一紧固孔533的相对两侧且设置在第二紧固孔543的相对两侧;和/或,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孔52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孔52,两个第二连接孔52设置在第一紧固孔533的相对两侧且设置在第二紧固孔543的相对两侧。
具体地,通过将第一连接轴30插设到对应的第一连接孔51内,将第二连接轴40插设到对应的第二连接孔52内,实现了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与连接部50的连接,其中,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孔51,保证了第一连接轴30与连接部50的连接可靠性,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孔52,保证了第二连接轴40与连接部50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与连接部50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和与第一主体部11连接的第一连接凸起12,第一连接凸起12凸出于第一主体部11的第一端设置,第一连接轴30与第一连接凸起12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11为套筒结构,以使第一外部部件通过第一主体部11的第二端插设在第一主体部11内,第一主体部11用于与第一外部部件焊接连接;和/或,第二连接件20包括第二主体部21和与第二主体部21连接的第二连接凸起22,第二连接凸起22凸出于第二主体部21的第一端设置,第二连接轴40与第二连接凸起22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21为套筒结构,以使第二外部部件通过第二主体部21的第二端插设在第二主体部21内,第二主体部21用于与第二外部部件焊接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凸起12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件10,将第一外部部件插设到第一主体部11内进行焊接连接,便于第一外部部件与第一连接件10的装配连接,进而简化了联轴节与外部部件的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难度。
具体地,第二连接凸起22用于连接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件20,将第二外部部件插设到第二主体部21内进行焊接连接,便于第二外部部件与第二连接件20的装配连接,进而简化了联轴节与外部部件的安装步骤,降低安装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0包括第一轴段31和与第一轴段31连接的第二轴段32,第一轴段31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51内,第二轴段32与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三连接孔15过盈连接;和/或,第二连接轴40包括第三轴段和与第三轴段连接的第四轴段,第三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52内,第四轴段与第二连接件20的第四连接孔25过盈连接。
具体地,第一轴段31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轴30和连接部50,第二轴段32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件10和第一连接轴30,以使第一连接件10可以随着第一连接轴30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可以共同转动。
具体地,第三轴段用于连接第二连接轴40和连接部50,第四轴段用于连接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件20,以使第二连接件20可以随着第二连接轴40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可以共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0包括第一轴段31和与第一轴段31连接的第二轴段32,第一轴段31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连接孔51内;联轴节还包括第一胀紧套70,第一胀紧套70套设在第二轴段32上且位于第二轴段32和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三连接孔15的孔壁之间;和/或,第二连接轴40包括第三轴段和与第三轴段连接的第四轴段,第三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连接孔52内;联轴节还包括第二胀紧套80,第二胀紧套80套设在第四轴段上且位于第四轴段和第二连接件20的第四连接孔25的孔壁之间。
具体地,第一胀紧套70套设在第二轴段32上且位于第二轴段32和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三连接孔15的孔壁之间,用于对第一连接轴30进行支撑,同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轴段32和第一连接件10,避免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件10发生相对转动。
具体地,第二胀紧套80套设在第四轴段上且位于第四轴段和第二连接件20的第四连接孔25的孔壁之间,用于对第二连接轴40进行支撑,同时用于固定连接第四轴段和第二连接件20,避免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件20发生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和与第一主体部11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凸起12,两个第一连接凸起12均凸出于第一主体部11的第一端设置,两个第一连接凸起12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连接部50和至少部分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避让空间16;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孔51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孔51,一个第一连接轴30与一个第一连接凸起12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接轴30与另一个第一连接凸起12固定连接;和/或,第二连接件20包括第二主体部21和与第二主体部21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接凸起22,两个第二连接凸起22均凸出于第二主体部21的第一端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连接部50和至少部分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避让空间26;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孔52成对设置,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孔52,一个第二连接轴40与一个第二连接凸起22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轴40与另一个第二连接凸起22固定连接。
具体地,将第一连接轴30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凸起12进行连接,实现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一连接轴30的固定连接,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孔51,保证了第一连接轴30和第一连接件10的连接可靠性;第一避让空间16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连接件10干涉第二连接件20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可以共同转动。
具体地,将第二连接轴40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凸起22进行连接,实现了第二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轴40的固定连接,两对成对设置的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孔52,保证了第二连接轴40和第二连接件20的连接可靠性;第二避让空间26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二连接件20干涉第一连接件10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可以共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绕第一连接轴30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和/或,第二连接件20绕第二连接轴40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0绕第一连接轴30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使得第一外部部件与第二外部部件共同连接到连接部50上时,相对摆动空间角度很大,可以满足两个外部部件之间的轴向错位连接使用要求。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0绕第二连接轴40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使得第二外部部件与第一外部部件共同连接到连接部50上时,相对摆动空间角度很大,可以满足两个外部部件之间的轴向错位连接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联轴节。
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联轴节,联轴节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第一连接轴30、第二连接轴40和连接部50,连接部50具有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通过将第一连接轴30插设到第一连接孔51内,将第二连接轴40插设到第二连接孔52内,实现了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与连接部5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与连接部5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本申请利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连接部50取代复杂和大体积的转动元件,在实现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的共同转动的同时使得联轴节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联轴节可以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场合以及低转速、小扭矩的工况,扩大了联轴节的应用范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节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第一连接轴30、第二连接轴40和连接部50,连接部50具有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通过将第一连接轴30插设到第一连接孔51内,将第二连接轴40插设到第二连接孔52内,实现了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连接轴40与连接部5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与连接部50的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本申请利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连接部50取代复杂和大体积的转动元件,在实现第一外部部件和第二外部部件的共同转动的同时使得联轴节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使得联轴节可以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场合以及低转速、小扭矩的工况,扩大了联轴节的应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联轴节,包括用于与第一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和用于与第二外部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节还包括:
第一连接轴(3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轴(4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固定连接;
连接部(50),具有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所述第一连接孔(5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2)的轴线相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轴(30)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51)内;所述第二连接轴(40)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轴(40)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5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0)包括第一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块(54),所述第一连接块(53)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31)和第二凹槽(532),所述第二连接块(54)上设置有第三凹槽(541)和第四凹槽(542);
所述第一连接块(53)和所述第二连接块(54)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块(53)和所述第二连接块(54)连接时,所述第一凹槽(531)和所述第三凹槽(541)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孔(51),所述第二凹槽(532)和所述第四凹槽(542)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3)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533),所述第二连接块(54)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543);所述联轴节还包括:
紧固件(60),所述紧固件(60)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紧固孔(533)和所述第二紧固孔(543)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块(53)和所述第二连接块(54)通过所述紧固件(60)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轴(3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51)成对设置,所述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轴(3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5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51)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孔(533)的相对两侧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孔(543)的相对两侧;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2)成对设置,所述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52)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孔(533)的相对两侧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紧固孔(543)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和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1)连接的第一连接凸起(12),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0)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11)为套筒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外部部件通过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1)内,所述第一主体部(11)用于与所述第一外部部件焊接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20)包括第二主体部(21)和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1)连接的第二连接凸起(22),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2)凸出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21)为套筒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外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部(21)内,所述第二主体部(21)用于与所述第二外部部件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轴(30)包括第一轴段(31)和与所述第一轴段(31)连接的第二轴段(32),所述第一轴段(31)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51)内,所述第二轴段(3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三连接孔(15)过盈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轴(40)包括第三轴段和与所述第三轴段连接的第四轴段,所述第三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52)内,所述第四轴段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第四连接孔(25)过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轴(30)包括第一轴段(31)和与所述第一轴段(31)连接的第二轴段(32),所述第一轴段(31)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51)内;所述联轴节还包括第一胀紧套(70),所述第一胀紧套(70)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段(3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轴段(32)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三连接孔(15)的孔壁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轴(40)包括第三轴段和与所述第三轴段连接的第四轴段,所述第三轴段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52)内;所述联轴节还包括第二胀紧套(80),所述第二胀紧套(80)套设在所述第四轴段上且位于所述第四轴段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第四连接孔(25)的孔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和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1)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凸起(1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均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第一端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50)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件(20)的第一避让空间(16);所述第一连接轴(3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51)成对设置,所述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轴(3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51),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30)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30)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20)包括第二主体部(21)和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1)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接凸起(2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2)均凸出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第一端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50)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第二避让空间(26);所述第二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2)成对设置,所述联轴节包括两对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轴(4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2),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2)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10)绕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20)绕所述第二连接轴(40)的轴线在180°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设置。
10.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
CN202322068533.0U 2023-08-02 2023-08-02 联轴节及拖拉机 Active CN220378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8533.0U CN220378745U (zh) 2023-08-02 2023-08-02 联轴节及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8533.0U CN220378745U (zh) 2023-08-02 2023-08-02 联轴节及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8745U true CN220378745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8533.0U Active CN220378745U (zh) 2023-08-02 2023-08-02 联轴节及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8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9755046C1 (de) Schwingungsdämpfer oder Federbein
US20120087718A1 (en) Three degree of freedom universal joint
EP0846233B1 (de) Schwingungsdämpfendes torsionselastisches wellengelenk,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von kraftfahrzeugen
US20020165031A1 (en) Steering column shaft assembly having trunion pin retention features
DE102011116298A1 (de) Gestanzter Querlenker
CN220378745U (zh) 联轴节及拖拉机
EP0273501A1 (en) Coupling
US6443505B1 (en) Variable turn latch assembly and method
EP3914507A1 (de) Kippentkoppelte lenkvorrichtung eines motorrades
CN113983285B (zh) 一种智能会议一体机的折叠机构及折叠式智能会议一体机
EP2693066A1 (en) Ball joint
DE10002757B4 (de) Kugelgelenk
EP1043516A2 (de) Radaufhängung
EP1360426B1 (de) Flanschmitnehmer
CN208267124U (zh) 一种连接结构件
CN213291905U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结构和汽车
JP3459887B2 (ja) 建設機械のブーム取付アダプタ
CN112878209B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设计节点加固装置
DE3718533C1 (en) Mounting of an A-arm for the rear axles of commercial vehicles
JP2512214Y2 (ja) パイプ式モジユラワイパ装置のパイプ締結構造
US6648764B2 (en) Leaf spring type coupling and motor device using the coupling
CN216759943U (zh) 万向节、腿部结构及人形机器人
KR102575160B1 (ko) 볼 클램핑 방식 스탭바 링크
CN220748726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h型钢结构件连接结构
JPH0211925A (ja) 軸の連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