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9565U -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9565U
CN220369565U CN202322053635.5U CN202322053635U CN220369565U CN 220369565 U CN220369565 U CN 220369565U CN 202322053635 U CN202322053635 U CN 202322053635U CN 220369565 U CN220369565 U CN 220369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cavity
shock absorbing
shoes
lower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36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
李仲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20536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9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9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9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涉及鞋子技术领域。本鞋子的鞋底包括复合在一起的上层和下层,鞋底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鞋底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鞋底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足弓部,上层靠近人体的部分为顶面,下层靠近地面的部分为底面,上层和下层之间设有减震件,下层的硬度大于上层的硬度。本鞋子的鞋底能够实现很好的支撑助力效果,更好地减小长时间走路对脚踝和膝盖的损伤,提高脚的舒适感,让走路更加轻松。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术
鞋底作为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承载鞋子的大部分功能,来自人体自身的重力以及由运动等方式所产生的外力对鞋底的巨大冲击都要求鞋底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另外鞋底还需具备一定的弹性,这样才能有效地缓冲外力对人体脚部所造成的冲击。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款式的鞋子在减震性能上往往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且没有很好的支撑助力效果,容易伤到脚踝和膝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其能够实现很好的支撑助力效果,更好地保护长时间走路对脚踝和膝盖的损伤,提高脚的舒适感,让走路更加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包括复合在一起的上层和下层,所述鞋底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所述鞋底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所述鞋底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足弓部,所述上层靠近人体的部分为顶面,所述下层靠近地面的部分为底面,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设有减震件,所述下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层的硬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设有第一腔体,所述上层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减震件嵌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件露出所述第二腔体且与所述顶面大致齐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前掌部,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后跟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的贴合处设有减震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孔沿所述鞋底的前后方向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孔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露出所述减震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底对应人体足尖的位置设有前翘部,所述前翘部高于所述顶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跟部的侧面设有凹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面设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上设有沟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子的鞋底包括复合在一起的上层和下层,鞋底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鞋底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鞋底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足弓部,上层靠近人体的部分为顶面,下层靠近地面的部分为底面,上层和下层之间设有减震件,下层的硬度大于上层的硬度。本鞋子的鞋底通过设置不同硬度的上层和下层,以及在上层和下层增设减震件,能够实现很好的支撑助力效果,更好地减小长时间走路对脚踝和膝盖的损伤,提高脚的舒适感,让走路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鞋底;10-上层;11-减震孔;20-下层;30-前掌部;31-前翘部;40-足弓部;50-后跟部;51-凹槽;60-顶面;70-底面;71-防滑件;72-沟槽;80-减震件;81-第一部分;82-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子的多重缓震鞋底100,其包括复合在一起的上层10和下层20。鞋底100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50,鞋底100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30,鞋底100对应人体的足弓部40位的位置设为足弓部40,上层10靠近人体的部分为顶面60,下层20靠近地面的部分为底面70。
请参照图1和图2,上层10和下层20之间设有减震件80,上层10的硬度为43~47度,下层20的硬度为48~52度。在本实施例中,上层10和下层20可以采用粘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上层10和下层20可以选用不同密度的同一种材料,或者选用不同材料,例如可以选用常用的运动鞋底100弹性材料,例如EVA或E-TPU等。
在本实施例中,下层20设有第一腔体(图未示),上层10设有第二腔体(图未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减震件80嵌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减震件80露出第二腔体且与顶面60大致齐平。可以理解的是,减震件80嵌入整个鞋底100,嵌入的深度达到下层20的位置。当人在走路时,减震件80露出第二腔体的部分与脚进行接触,减震件80具有一定弹性,当受到脚部给的压力时,减震件80发生适当的形变并回弹。
可选地,减震件80包括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位于前掌部30,与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部分82位于后跟部50,与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相对应。当人在走路时,这两个位置承受的压力最大,同时人体脚部与鞋底100的接触位置基本上位于这两个部位。
请继续参照图1,上层10和下层20之间的贴合处设有减震孔11。减震孔11为多个,多个减震孔11沿鞋底100的前后方向设置。减震孔11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以露出减震件80。在本实施例中,上层10和下层20各自设有相对应的缺口,上层10的缺口和下层20的缺口对接以形成减震孔11,减震孔11的形状为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震孔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孔11为4个,2个设置在前掌部30,1个设置在足弓部40,1个设置在后跟部50,且减震孔11的大小从前掌部30到后跟部50依次增大。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震孔11的大小也可以不变,减震孔11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鞋底100对应脚背内侧的位置为内侧,鞋底100对应脚背外侧的位置为外侧。内侧和外侧上均开设有减震孔11,且内侧上的减震孔11和外侧上的减震孔11的位置关系和数量相互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内侧上的减震孔11和外侧上的减震孔11也可以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为了在行走前进时降低失蹄而导致摔倒,同时防止外力撞击直接给脚趾带来的冲击伤害,鞋底100对应人体足尖的位置设有前翘部31,前翘部31高于鞋底100的顶面60。前翘部31的材料硬度略大于鞋底100其他部分的硬度。当在行走时,前翘部31撞击在某些例如石头等硬物上,前翘部31不会发生变形,同时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此时不会因为受力不平衡而发生摔倒。
为了方便脱鞋,在本实施例中,后根部的侧面设有凹槽51。当需要脱鞋时,通过另一只脚在凹槽51上一踩,给凹槽51一个向下的压力将鞋子压住,同时脚向上抬起,脚就与鞋子分离,起到快速脱鞋的作用。
请参照图3,鞋底100的底面70设有防滑件71,防滑件71上设有沟槽7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前掌部30和后跟部50均设有大面积的防滑件71,防滑件71为耐磨的橡胶贴片。在防滑件71上设有直线形和折线形的条纹沟槽72,在其他实施例中,沟槽72的形状可以为曲线形,方向可以为横向或者纵向,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子的多重缓震鞋底100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
当人在行走时,由于采用上层10和下层20的设计,上层10的硬度小于下层20的硬度,下层20接触地面以更好地支撑,发生的形变量小,上层10支撑脚掌,形变量较大,回弹的同时不伤脚踝和膝盖,提高脚的舒适感;同时减震件80与脚掌接触,大面积地给与脚掌支撑回弹的效果;减震孔11的设计使得上层10向下压的过程不会使得上层10的材料与下层20的材料发生触碰,给与上层10材料一个向下的变形空间,减小上层10材料和下层20材料之间的挤压,使得走路更加的轻松。
当地面有积水时,鞋底100的底部采用大面积的防滑件71能够加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抓地止滑的效果,提高耐磨性能。同时鞋底100的沟槽72设计在下踩鞋底100时能够快速挤压内部的液体,增加干燥面,减少湿度。
需要脱鞋时,通过另一只脚在凹槽51上一踩,给凹槽51一个向下的压力压住鞋子,同时脚向上抬起,脚就与鞋子分离,起到快速脱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子的多重缓震鞋底100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子的鞋底100包括复合在一起的上层10和下层20,鞋底100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50,鞋底100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30,鞋底100对应人体的足弓部40位的位置设为足弓部40,上层10靠近人体的部分为顶面60,下层20靠近地面的部分为底面70,上层10和下层20之间设有减震件80,上层10的硬度为43~47度,下层20的硬度为48~52度。本鞋子的鞋底100通过设置不同硬度的上层10和下层20,以及在上层10和下层20增设减震件80,能够实现很好的支撑助力效果,更好地减小长时间走路对脚踝和膝盖的损伤,提高脚的舒适感,让走路更加轻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在一起的上层和下层,所述鞋底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所述鞋底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所述鞋底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足弓部,所述上层靠近人体的部分为顶面,所述下层靠近地面的部分为底面,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设有减震件,所述下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上层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设有第一腔体,所述上层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减震件嵌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露出所述第二腔体且与所述顶面大致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前掌部,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后跟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的贴合处设有减震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孔沿所述多重缓震鞋底的前后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露出所述减震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对应人体足尖的位置设有前翘部,所述前翘部高于所述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的侧面设有凹槽。
10.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重缓震鞋底。
CN202322053635.5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Active CN220369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3635.5U CN220369565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3635.5U CN220369565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9565U true CN220369565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3635.5U Active CN220369565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9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7665B2 (en) Footwear including a stabilizing sole
US4458430A (en) Shoe sole construction
US10045589B2 (en) Sole construction for energy storage and rebound
US5784808A (en) Independent impact suspension athletic shoe
US8387279B2 (en) Shoe sole for increasing instability
US5678327A (en) Shoe with gait-adapting cushioning mechanism
EP1219193A4 (en) SPORT SHOE SOLE STRUCTURE
KR101047352B1 (ko) 충격흡수와 반발탄성력을 강화시킨 신발창
US20210219654A1 (en) Running shoe
US20130318828A1 (en) Two-part sole for footwear
US7353625B2 (en) Resilient cushioning device for the heel portion of a sole
US6442871B2 (en) Shoe heel
US20030029060A1 (en) Cleat
US20130205619A1 (en) Dynamic Footwear that Aligns the body and Absorbs the impact
KR100800063B1 (ko) 에어백 및 터널부가 형성된 마사이워킹 전문 롤링신발 장착용 미드솔
CN220369565U (zh)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KR101059393B1 (ko) 충격분산기능과 구름보행기능을 가지는 신발중창
KR200430896Y1 (ko) 이동 가능한 뒷굽이 장착된 신발 밑창
KR200376979Y1 (ko) 신발용 바닥판
CN113180331A (zh) 一种鞋底气垫弹簧及具有该垫片的鞋底及鞋
KR200412015Y1 (ko) 기능성 신발밑창
KR101851760B1 (ko) 신발용 중창
CN220369567U (zh)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CN219877586U (zh) 一种鞋垫
CN213307803U (zh) 一种缓震跑步鞋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