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9567U -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9567U
CN220369567U CN202322079895.XU CN202322079895U CN220369567U CN 220369567 U CN220369567 U CN 220369567U CN 202322079895 U CN202322079895 U CN 202322079895U CN 220369567 U CN220369567 U CN 220369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human body
cushioning structure
groov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98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
李仲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Zulijian A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20798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9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9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9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涉及鞋子技术领域。本鞋子的鞋底底包括对应人体脚掌位置的前掌部、对应人体后跟位置的后跟部、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部,鞋底又包括靠近人体的顶部、远离人体的底部、鞋底前端的第一侧边、鞋底后端的第二侧边以及鞋底两侧的第三侧边,后跟部设有嵌入鞋底且露出顶部和底部的减震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缓冲来自人体自身的重力以及由运动等方式所产生的外力对鞋底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从而起到保护人体脚部的作用,具有减震效果好、弹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穿着鞋子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投入工作和生产中,也为人们外出参加社会活动以及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锻炼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不仅可能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减震护脚的作用。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款式的鞋子在减震性能上往往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能够有效地缓冲来自人体自身的重力以及由运动等方式所产生的外力对鞋底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从而起到保护人体脚步的作用,具有减震效果好、弹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包括对应人体脚掌位置的前掌部、对应人体后跟位置的后跟部、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部,所述鞋底又包括靠近人体的顶部、远离人体的底部、所述鞋底前端的第一侧边、所述鞋底后端的第二侧边以及所述鞋底两侧的第三侧边,所述后跟部设有嵌入所述鞋底且露出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的减震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件露出所述顶部的面积大于露出所述底部的面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件的硬度为43~47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上设有第一防滑件和第二防滑件,所述第一防滑件位于对应人体脚拇指的位置,所述第二防滑件位于人体后跟位置且与所述第一防滑件呈对角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掌部的顶部设有相对于鞋面横向的第一沟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掌部的底部设有相对鞋面横向的第二沟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掌部的底部设有相对鞋面纵向的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沟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前翘部,所述前翘部高于所述鞋底的顶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边上设有第一凹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子,包括上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子的鞋底包括对应人体脚掌位置的前掌部、对应人体后跟位置的后跟部、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部,鞋底又包括靠近人体的顶部、远离人体的底部、鞋底前端的第一侧边、鞋底后端的第二侧边以及鞋底两侧的第三侧边,后跟部设有嵌入鞋底且露出顶部和底部的减震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子的鞋底能够有效地缓冲来自人体自身的重力以及由运动等方式所产生的外力对鞋底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从而起到保护人体脚部的作用,具有减震效果好、弹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鞋底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鞋底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鞋底;10-前掌部;11-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第三沟槽;20-后跟部;21-减震件;30-足弓部;40-顶部;50-底部;51-第一防滑件;52-第二防滑件;53-花纹;60-第一侧边;61-前翘部;70-第二侧边;71-第一凹槽;80-第三侧边;8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子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100,其包括对应人体脚掌位置的前掌部10、对应人体后跟位置的后跟部20和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部30。鞋底100又包括靠近人体的顶部40、远离人体的底部50、鞋底100前端的第一侧边60、鞋底100后端的第二侧边70以及鞋底100两侧的第三侧边80。
请参照图2和图3,后跟部20设有嵌入鞋底100且露出顶部40和底部50的减震件21,减震件21露出顶部40的面积大于露出底部50的面积。可选地,减震件21的硬度为43~47度,且减震件21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理解的是,减震件21与顶部40或者底部50大致齐平,当人在走路时,减震件21露出顶部40的部分与脚后跟接触,减震件21露出底部50的部分与地面相接触。可选地,减震件21露出顶部40或者底部50的部分为耐磨材料。
请继续参照图2,进一步地,底部50上设有第一防滑件51和第二防滑件52。第一防滑件51位于对应人体脚拇指的位置,第二防滑件52位于人体后跟位置且与第一防滑件51呈对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件51和第二防滑件52是嵌入底部50且与底部50齐平。第二防滑件52环绕减震件21露出底部50的部分的外侧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防滑件52可以与第一防滑件51同侧设置,也可以在两侧都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滑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底部50上还设有大面积的花纹53。
请参照图3,为了减小行走时材料的挤压,前掌部10的顶部40设有相对于鞋面横向的第一沟槽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沟槽11为三道形状相同折线形沟槽,且三道沟槽之间的距离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沟槽11的形状可以为曲线形或者直线形,第一沟槽11之间的距离可以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快速排出鞋底100里的水,前掌部10的底部50设有相对于鞋面横向的第二沟槽12,前掌部10的底部50设有相对鞋面纵向的第三沟槽13。第三沟槽13的深度小于第二沟槽12,以便于更好地在地面有水的地方起到快速排水的功能,同时横向设计的第二沟槽12进一步减小行走时材料的挤压,更好快速的轻松弯曲,达到行走省力,不挤脚、不累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沟槽12的数量为一个,第三沟槽13的数量为两个并穿过第二沟槽12设置。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三沟槽13相对鞋面纵向只是相对而言,并不能表示第三沟槽13一定是直线,也不一定是贯穿整个鞋底100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沟槽13具有一定的弧度且两个第三沟槽13的前端弯曲设置并相连。同理,第二沟槽12也不一定是直线,可以为曲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沟槽12和第三沟槽13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自由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1,为了在行走前进时降低失蹄而导致摔倒,同时防止外力撞击直接给脚趾带来的冲击伤害,第一侧边60上设有前翘部61,前翘部61高于鞋底100的顶部40。前翘部61的材料硬度略大于鞋底100其他部分的硬度。当在行走时,前翘部61撞击在某些例如石头等硬物上,前翘部61不会发生变形,同时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此时不会因为受力不平衡而发生摔倒。
为了方便快速脱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边70上设有第一凹槽71。同时为了方便穿着之后提供回弹助力,第三侧边80上设有第二凹槽81,第二凹槽81为曲线形状且在足弓部30向上弯曲。为了方便成型,第二凹槽81和第一凹槽71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凹槽81在第三侧边80上绕到第二侧边70上形成第一凹槽71。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三侧边80有两个,分别位于鞋底100的两侧,其弯曲形状各有不同,第二凹槽81的深度也随其弯曲形状而不相同。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鞋子的鞋底10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功能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三沟槽13和第二沟槽12均为多个且呈经纬分布,进一步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此时横向的第二沟槽12比纵向的第三沟槽13的深度更深,当前掌部10发生弯曲时,第二沟槽12发生形变时,材料不会发生挤压作用,此时可以更轻松的弯曲鞋面,达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当地面有水时,脚踩在地面上,第二沟槽12的水除了从两侧排出,还可以同时流进第三沟槽13,通过第三沟槽13派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
当人在行走时,通过减震件21可让人在走路脚后跟与地面碰撞接触时起到一个回弹缓冲助力的作用,保护脚踝与膝盖免受影响;通过第一沟槽11的设计让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前掌的跖趾关节弯曲前行中,不会这个位置材料堆积,导致弯曲的时候很费力,有了这省力沟的设计,行走时就不会挤压,轻松弯曲省力前行。
当地面有水时,通过第二沟槽12使得在地面有水的地方起到快速排水的功能,下踩时,鞋底100快速挤压内部水液体,增加干燥面来减少湿度,给行走过程一个更好的环境,另外横向设计的第二沟槽12可以在行走的过程快速的弯曲,进一步加强行走省力的作用;通过第三沟槽13与第二沟槽12形成经纬分布,进一步加强快速排水能力。
当脚下踩时,通过第二凹槽81在穿着之后提供一个回弹阻力的功能,在受力的时候起到伸缩助力,来更好的保护足部脚骨位置免受到外力冲击,来降低足部受到外力的风险。
当需要脱鞋时,通过另一只脚在第一凹槽71上一踩,给第一凹槽71一个向下的压力,同时脚向上抬起,脚就与鞋子分离,起到快速脱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子的鞋底100包括对应人体脚掌位置的前掌部10、对应人体后跟位置的后跟部20、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部30,鞋底100又包括靠近人体的顶部40、远离人体的底部50、鞋底100前端的第一侧边60、鞋底100后端的第二侧边70以及鞋底100两侧的第三侧边80,后跟部20设有嵌入鞋底100且露出顶部40和底部50的减震件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子的鞋底100能够有效地缓冲来自人体自身的重力以及由运动等方式所产生的外力对鞋底100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从而起到保护人体脚步的作用,具有减震效果好、弹性好、防滑、耐磨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人体脚掌位置的前掌部、对应人体后跟位置的后跟部、对应人体足弓位置的足弓部,所述鞋底又包括靠近人体的顶部、远离人体的底部、所述鞋底前端的第一侧边、所述鞋底后端的第二侧边以及所述鞋底两侧的第三侧边,所述后跟部设有嵌入所述鞋底且露出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的减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露出所述顶部的面积大于露出所述底部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的硬度为43~47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上设有第一防滑件和第二防滑件,所述第一防滑件位于对应人体脚拇指的位置,所述第二防滑件位于人体后跟位置且与所述第一防滑件呈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的顶部设有相对于鞋面横向的第一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的底部设有相对鞋面横向的第二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的底部设有相对鞋面纵向的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前翘部,所述前翘部高于所述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上设有第一凹槽。
10.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
CN202322079895.X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Active CN220369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9895.XU CN22036956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9895.XU CN22036956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9567U true CN220369567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9895.XU Active CN22036956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9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24137T3 (es) Calzado
US5005299A (en) Shock absorbing outsole for footwear
US8387279B2 (en) Shoe sole for increasing instability
CN102342624B (zh) 耐磨损外底
US5297349A (en) Athletic shoe with rearfoot motion control device
JP5601593B2 (ja) 衝撃分散機能と転がり歩行機能を有する履物の中敷き
KR101047352B1 (ko) 충격흡수와 반발탄성력을 강화시킨 신발창
KR100825437B1 (ko) 허리형태 생크와 소프트 감지체가 내장된 마사이워킹용전문신발의 밑창 구조
US20180185731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Multiple Durometer Outsole and Directional Cleat Pattern
KR100780556B1 (ko) 에어백 및 터널부가 형성된 마사이워킹 전문 롤링신발장착용 미드솔
KR100786556B1 (ko) 소프트 감지체가 내장된 마사이워킹용 전문신발의 밑창구조
KR100825435B1 (ko) 소프트 감지체가 내장된 마사이워킹용 전문신발의 밑창구조
KR100720959B1 (ko) 측면공간부가 형성된 구름운동 건강신발 장착용 미드솔
KR100807362B1 (ko) 전후방 소프트감지체가 내장된 마사이워킹용 전문신발의밑창 구조
KR100800063B1 (ko) 에어백 및 터널부가 형성된 마사이워킹 전문 롤링신발 장착용 미드솔
CN220369567U (zh)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子
KR100807365B1 (ko) 측면패드 감지체가 내장된 마사이워킹용 전문신발의 밑창구조
KR200430896Y1 (ko) 이동 가능한 뒷굽이 장착된 신발 밑창
WO2006019042A1 (ja) 靴中敷き
CN210299733U (zh) 一种带防滑底片的鞋底
KR200403176Y1 (ko) 헬스 다이어트 신발
CN216796683U (zh) 一种滑板鞋
CN216534061U (zh) 一种跑鞋及其鞋底
CN220369565U (zh)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及鞋子
CN220192336U (zh) 轻弹气泡大底以及鞋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