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253U - 抹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抹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253U
CN220365253U CN202321677374.8U CN202321677374U CN220365253U CN 220365253 U CN220365253 U CN 220365253U CN 202321677374 U CN202321677374 U CN 202321677374U CN 220365253 U CN220365253 U CN 220365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ering
driving
position adjusting
screw
adjus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73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一帆
冯艳利
韩亮
张君廷
李�瑞
王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73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抹灰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体、储料箱、抹灰机构和位置调节机构;其中,储料箱设置于车体,用于储存物料;位置调节机构设置于车体且与抹灰机构相连接,用于调节抹灰机构的位置;抹灰机构与储料箱相连接,用于接收物料,并涂抹于待涂抹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储料箱内储存有物料,抹灰机构接收物料,位置调节机构调节抹灰机构的位置,使得抹灰机构能够将物料涂抹于待涂抹位置,无需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操作简单,节省了抹灰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抹灰效率。

Description

抹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内部施工时,需要对墙面进行抹灰工程工作,抹灰工程是指用抹面砂浆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对墙面及内部的基底材料具有保护和增加美观的作用,能够通过砂浆为建筑物提供特殊功能的系统施工过程。抹灰工程能够提供防护功能和美化功能,抹灰完的墙面不受风雨,起到防潮防风化并且隔热的目的,同时能够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所以墙面抹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施工操作,在抹灰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薄抹灰和厚抹灰,薄抹灰是指厚度不大于5mm的抹灰,薄抹灰相对于厚抹灰来说墙面的空鼓开裂情况更少,并且整个空间观感更加的美观舒适,施工也更加的方便,工期较短,所以薄抹灰相对于厚抹灰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渐渐的也有很多建筑物选择薄抹灰进行墙面的抹灰工作来代替厚抹灰。
现有的薄抹灰施工的工具为抹泥板,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工作,施工时间长,并且,抹灰工作非常的消耗人力,施工效率会大幅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抹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导致时间长且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抹灰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体、储料箱、抹灰机构和位置调节机构;其中,储料箱设置于车体,用于储存物料;位置调节机构设置于车体且与抹灰机构相连接,用于调节抹灰机构的位置;抹灰机构与储料箱相连接,用于接收物料,并涂抹于待涂抹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其中,支撑架与车体垂直连接;第一位置调节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第二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和抹灰机构均连接;第一位置调节机构用于驱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和抹灰机构沿支撑架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抹灰机构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螺杆、第一驱动块和第一驱动机构;其中,第一安装架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架,第一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一驱动块与第一螺杆相螺接且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相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且与第一螺杆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第一驱动块移动,以带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第一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杆;其中,两个第一限位杆并列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且分别置于第一螺杆的两侧;第一驱动块与两个第一限位杆均可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螺杆、第二驱动块和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二安装架与第一驱动块相连接;第二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架,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相平行;第二驱动块与第二螺杆相螺接且与抹灰机构相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安装架且与第二螺杆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带动第二驱动块移动,以带动抹灰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限位杆;其中,两个第二限位杆并列设置于第二安装架且分别置于第二螺杆的两侧;第二驱动块与两个第二限位杆均可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抹灰机构包括:抹灰盒、两个抹灰板、输料管、料筒和上料泵;其中,抹灰盒的第一面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相连接,两个抹灰板间隔地设置于抹灰盒的第二面;料筒设置于抹灰盒内,料筒通过输料管与上料泵相连接,上料泵设置于储料箱的出料口处;料筒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抹灰盒内设置有导料通道,导料通道的一端与通孔相连通,导料通道的另一端用于将物料输出。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输料管、料筒、上料泵和导料通道构成一个抹灰组件,抹灰组件为两个。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还包括: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两个上料泵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抹灰盒沿支撑架的宽度方向移动,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抹灰盒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及在抹灰盒沿支撑架的宽度方向首次移动时控制其中一个上料泵抽取物料,并在抹灰盒沿支撑架的宽度方向改变方向时控制另一个上料泵抽取物料。
进一步地,上述抹灰装置中,车体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中,储料箱内储存有物料,抹灰机构接收物料,位置调节机构调节抹灰机构的位置,使得抹灰机构能够将物料涂抹于待涂抹位置,无需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操作简单,节省了抹灰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抹灰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导致时间长且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抹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抹灰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抹灰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抹灰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该抹灰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抹灰装置包括:车体1、储料箱2、抹灰机构3和位置调节机构。其中,车体1可移动,具体地,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8,利用滚轮8可移动至所需位置。优选的,车体1设置有把手7,便于工作人员对车体1进行推动。
储料箱2设置于车体1,储料箱2内储存有物料。
位置调节机构设置于车体1,并且,位置调节机构与抹灰机构3相连接,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抹灰机构3的位置,抹灰机构3与储料箱2相连接,抹灰机构3用于接收物料,并将物料涂抹于待涂抹位置。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储料箱2内储存有物料,抹灰机构3接收物料,位置调节机构调节抹灰机构3的位置,使得抹灰机构3能够将物料涂抹于待涂抹位置,无需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操作简单,节省了抹灰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抹灰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导致时间长且效率低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4、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其中,支撑架4与车体1垂直连接,并且,支撑架4与把手7分别置于储料箱2的两侧。
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设置于支撑架4,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和抹灰机构3均连接。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用于驱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和抹灰机构3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图2所示的由左至右的方向)移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用于驱动抹灰机构3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图2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移动。
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安装架51、第一螺杆52、第一驱动块53和第一驱动机构54。其中,第一安装架51与支撑架4相连接,第一安装架51的长度方向(图2所示的由左至右的方向)与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第一螺杆5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架51,第一螺杆52的长度方向(图2所示的由左至右的方向)与第一安装架5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且,第一螺杆5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第一驱动块53与第一螺杆52相螺接,并且,第一驱动块53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相连接。具体地,第一驱动块53开设有贯穿第一驱动块53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与第一螺杆52相螺接。
第一驱动机构54设置于第一安装架51,并且,第一驱动机构54与第一螺杆52相连接,第一驱动机构54用于驱动第一螺杆52转动,带动第一驱动块53沿第一螺杆52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移动。由于第一螺杆5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以第一驱动块53是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即带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由于抹灰机构3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相连接,所以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带动了抹灰机构3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
具体实施时,第一驱动机构54可以为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一螺杆52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还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杆55。其中,两个第一限位杆55均设置于第一安装架51,并且,两个第一限位杆55为并列设置且间隔一定的距离。两个第一限位杆55分别置于第一螺杆52的两侧。第一驱动块53与两个第一限位杆55均可滑动地连接。这样,两个第一限位杆55限制了第一驱动块53的移动轨迹,使得第一驱动块53沿第一螺杆52移动,即沿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避免第一驱动块53的移动轨迹出现偏差。
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第二安装架61、第二螺杆62、第二驱动块63和第二驱动机构64。其中,第二安装架61与第一驱动块53相连接。第二安装架61的长度方向(图2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与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相平行。
第二螺杆6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1,第二螺杆62的长度方向(图2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与第二安装架6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且,第二螺杆6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相平行。
第二驱动块63与第二螺杆62相螺接,并且,第二驱动块63与抹灰机构3相连接。具体地,第二驱动块63开设有贯穿第二驱动块63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与第二螺杆62相螺接。
第二驱动机构64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1,并且,第二驱动机构64与第二螺杆62相连接,第二驱动机构64用于驱动第二螺杆62转动,带动第二驱动块63沿第二螺杆62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抹灰机构3移动。由于第二螺杆6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相平行,所以第二驱动块63是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移动,即带动抹灰机构3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移动。
具体实施时,第二驱动机构64可以为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二螺杆62相连接。
优选的,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还包括:两个第二限位杆65。其中,两个第二限位杆65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1,并且,两个第二限位杆65为并列设置且间隔一定的距离。两个第二限位杆65分别置于第二螺杆62的两侧。第二驱动块63与两个第二限位杆65均可滑动地连接,这样,两个第二限位杆65限制了第二驱动块63的移动轨迹,使得第二驱动块63沿第二螺杆62移动,即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移动,避免第二驱动块63的移动轨迹出现偏差。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抹灰机构3包括:抹灰盒31、两个抹灰板32、输料管33、料筒34和上料泵35。其中,抹灰盒31的第一面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相连接,即抹灰盒31的第一面与第二驱动块63相连接。两个抹灰板32间隔地设置于抹灰盒31的第二面,抹灰盒31的第二面与第一面为相对的两面。具体实施时,两个抹灰板32可以分别置于抹灰盒31的第二面的两个端部处且为对称设置。
料筒34设置于抹灰盒31内,料筒34通过输料管33与上料泵35相连接,上料泵35设置于储料箱2的出料口处。具体地,输料管33的第一端与上料泵35相连接,输料管33的第二端穿设于抹灰盒31且与料筒34相连接,上料泵35抽取储料箱2内的物料,并通过输料管33输送至料筒34内。
料筒34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41,抹灰盒31内设置有导料通道36,导料通道36的一端与通孔341相连通,导料通道36的另一端用于将物料输出。具体地,抹灰盒31的第二面开设有出口,导料通道36的另一端与抹灰盒31的出口相连通,则料筒34内的物料通过导料通道36输出。
优选的,输料管33、料筒34、上料泵35和导料通道341构成一个抹灰组件,抹灰组件为两个且为对称设置。具体地,料筒34为两个且均设置于抹灰盒31内,上料泵35也为两个,储料箱2的出料口为两个,两个上料泵35与两个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输料管33为两个,两个输料管33与两个料筒34和两个上料泵35均为一一对应。导料通道36也为两个,两个导料通道36与两个料筒34一一对应。
具体实施时,料筒34侧壁的通孔341可以为多个,导料通道36的一端置于各通孔341的最下方,以接收各通孔341输出的物料。
具体实施时,每个料筒34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头9,每个连接头9与对应的输料管33的第二端相连接。
上述各实施例中,抹灰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机构54、第二驱动机构64和两个上料泵35均电性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4驱动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4驱动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及在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首次移动时控制其中一个上料泵35抽取物料,并在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改变方向时控制另一个上料泵35抽取物料。
具体地,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4驱动第一螺杆52转动,带动第一驱动块53沿第一螺杆52移动,第一驱动块53带动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和抹灰盒31一起移动,使得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4驱动第二螺杆62转动,带动第二驱动块63沿第二螺杆62移动,第二驱动块63带动抹灰盒31移动,使得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当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向左移动时,控制装置控制两个上料泵35中置于左边的上料泵35抽取物料,并将物料通过输料管33输送至对应的料筒34内,该料筒34内的物料再通过对应的导料通道36输出,并涂抹在待涂抹位置,抹灰盒31向左移动,抹灰板32也向左移动。当抹灰盒31改变方向,沿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向右移动时,控制装置控制两个上料泵35中置于右边的上料泵35抽取物料,并将物料通过输料管33输送至对应的料筒34内,该料筒34内的物料再通过对应的导料通道36输出,并涂抹在待涂抹位置,抹灰盒31向右移动,抹灰板32也向右移动。
当抹灰盒31沿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时,控制装置控制两个上料泵35关闭,停止向料筒34内输送物料。
综上,本实施例中,储料箱2内储存有物料,抹灰机构3接收物料,位置调节机构调节抹灰机构3的位置,使得抹灰机构3能够将物料涂抹于待涂抹位置,无需人工手动操控抹泥板进行抹灰,操作简单,节省了抹灰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抹灰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车体(1)、储料箱(2)、抹灰机构(3)和位置调节机构;其中,
所述储料箱(2)设置于所述车体(1),用于储存物料;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1)且与所述抹灰机构(3)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抹灰机构(3)的位置;
所述抹灰机构(3)与所述储料箱(2)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物料,并涂抹于待涂抹位置;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4)、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和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其中,
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车体(1)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
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和所述抹灰机构(3)均连接;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和所述抹灰机构(3)沿所述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抹灰机构(3)沿所述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安装架(51)、第一螺杆(52)、第一驱动块(53)和第一驱动机构(54);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与所述支撑架(4)相连接;
所述第一螺杆(5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所述第一螺杆(5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第一驱动块(53)与所述第一螺杆(52)相螺接且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相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且与所述第一螺杆(5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5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驱动块(53)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还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杆(55);其中,
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55)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且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螺杆(52)的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块(53)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55)均可滑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包括:第二安装架(61)、第二螺杆(62)、第二驱动块(63)和第二驱动机构(64);其中,
所述第二安装架(61)与所述第一驱动块(53)相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6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1),所述第二螺杆(6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第二驱动块(63)与所述第二螺杆(62)相螺接且与所述抹灰机构(3)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1)且与所述第二螺杆(6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6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驱动块(63)移动,以带动所述抹灰机构(3)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还包括:两个第二限位杆(65);其中,
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65)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1)且分别置于所述第二螺杆(62)的两侧;
所述第二驱动块(63)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65)均可滑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机构(3)包括:抹灰盒(31)、两个抹灰板(32)、输料管(33)、料筒(34)和上料泵(35);其中,
所述抹灰盒(31)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机构(6)相连接,两个所述抹灰板(32)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抹灰盒(31)的第二面;
所述料筒(34)设置于所述抹灰盒(31)内,所述料筒(34)通过所述输料管(33)与所述上料泵(35)相连接,所述上料泵(35)设置于所述储料箱(2)的出料口处;
所述料筒(34)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41),所述抹灰盒(31)内设置有导料通道(36),所述导料通道(36)的一端与所述通孔(341)相连通,所述导料通道(36)的另一端用于将物料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33)、所述料筒(34)、所述上料泵(35)和所述导料通道(36)构成一个抹灰组件,所述抹灰组件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4)和两个所述上料泵(35)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4)驱动所述抹灰盒(31)沿所述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4)驱动所述抹灰盒(31)沿所述支撑架(4)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及在抹灰盒(31)沿所述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首次移动时控制其中一个所述上料泵(35)抽取物料,并在所述抹灰盒(31)沿所述支撑架(4)的宽度方向改变方向时控制另一个所述上料泵(35)抽取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设置有把手(7)。
CN202321677374.8U 2023-06-29 2023-06-29 抹灰装置 Active CN220365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7374.8U CN220365253U (zh) 2023-06-29 2023-06-29 抹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7374.8U CN220365253U (zh) 2023-06-29 2023-06-29 抹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253U true CN220365253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7374.8U Active CN220365253U (zh) 2023-06-29 2023-06-29 抹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4825B2 (en) Nozzle for forming an extruded wall with rib-like interior
CN10833136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砌墙效果好的节能型砌墙机
CN220365253U (zh) 抹灰装置
CN116657860A (zh) 抹灰装置
CN211114667U (zh) 一种瓷砖抹灰装置
CN2173265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
CN214885211U (zh) 一种高精度抹灰施工工艺的装置
CN214365010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CN20838011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砌墙效果好的节能型砌墙机
CN112720775A (zh) 一种连续布筋装置及混凝土3d打印设备
CN113622635A (zh) 一种室内装饰施工的墙面抹灰装置及方法
CN218053210U (zh) 管桩生产辅助装置
CN210148698U (zh) 一种建筑板材成型机
CN201065635Y (zh) 简易墙面抹灰机
CN21794966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贴墙砖装置
CN219340641U (zh) 一种变电设备安装用夹持升降输送装置
CN216865871U (zh) 一种室内装修抹灰设备
CN217882699U (zh) 一种施工托架装置
CN2208861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定量上料装置
CN220705053U (zh) 一种建筑施工抹灰机
CN221073508U (zh) 一种圆拱直径可调的砖墙拱券砌筑定位支架
CN2194126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隧洞开挖支撑装置
CN216810803U (zh) 一种水性抗碱底漆的喷涂装置
CN217400369U (zh) 一种建筑水泥砂浆送料装置
CN217147966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用放卷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