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1816U -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1816U
CN220361816U CN202321617181.3U CN202321617181U CN220361816U CN 220361816 U CN220361816 U CN 220361816U CN 202321617181 U CN202321617181 U CN 202321617181U CN 220361816 U CN220361816 U CN 220361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llers
deflector roll
speed reducer
cooling bed
bear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71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中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ui Huaxi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ui Huaxi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ui Huaxi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ui Huaxi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71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1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1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1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涉及无缝管生产线领域,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在远离传动电机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在远离减速机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所述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在远离联轴器的一侧边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一,所述导辊一在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鼓形齿联轴器,中心位置的导辊二一同转动传输操作,使得对成品管冷床采用辊式冷床,该冷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利用辊间管道进行传输冷轧操作,小的夹角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管子前行,并利用夹角控制管子走向,这样边冷却边对管子进新了初步矫直,为二次矫直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管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背景技术
轧制无缝管的原料是圆管坯,圆管坯要经过切割机的切割加工成长度约为1米的坯料,并经传送带送到熔炉内加热。钢坯被送入熔炉内加热,温度大约为1200摄氏度。燃料为氢气或乙炔。炉内温度控制是关键性的问题.圆管坯出炉后要经过压力穿孔机进行穿空。一般较常见的穿孔机是锥形辊穿孔机,这种穿孔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穿孔扩径量大,可穿多种钢种。穿孔后,圆管坯就先后被三辊斜轧、连轧或挤压。挤压后要脱管定径。定径机通过锥形钻头高速旋转入钢坯打孔,形成钢管。钢管内径由定径机钻头的外径长度来确定。钢管经定径后,进入冷却塔中,通过喷水冷却,钢管经冷却后,就要被矫直。
对于现在的无缝管在进行传输冷轧时,就是采用了单一的辊体结构进行操作,使得操作起来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在处理时稳定性不够影响到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现在的无缝管在进行传输冷轧时,就是采用了单一的辊体结构进行操作,使得操作起来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在处理时稳定性不够影响到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在远离传动电机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在远离减速机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所述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在远离联轴器的一侧边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一,所述导辊一在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鼓形齿联轴器,所述鼓形齿联轴器在远离导辊一的一端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二,所述鼓形齿联轴器的一端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三,所述导辊一的底面水平连接有导辊支座一,所述导辊二的底面固定连接设置有导辊支座二,所述导辊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辊支座三,所述导辊三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辊支座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电机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传动电机相互之间对称固定设置,传动电机的输出端水平贯穿减速机的外出壁延伸至内部,且延伸端延伸至内部与减速机的内部齿轮连接设置,减速机的内侧边设置有多种规格尺寸的齿轮结构,减速机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减速机固定设置在传动电机与联轴器之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联轴器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在减速机的一侧边中心位置,且联轴器的轴杆延伸至减速机的内侧边与齿轮保持机械连接设置,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呈底座状对称设置,且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相互之间平行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辊一的个数为八根,且八根导辊一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八根导辊一的一端水平插接设置在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的内侧边保持机械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水平插接设置在鼓形齿联轴器的侧边位置保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辊二的数量与导辊一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且导辊二水平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在两个鼓形齿联轴器之间端位置,导辊三的数量与导辊二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且导辊三的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一个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的一侧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辊支座一水平设置在八根导辊一的底面位置,导辊支座二水平设置在八根导辊二的底面位置,导辊支座三水平固定设置在八根导辊二的底面远离导辊支座二的一端位置,导辊支座四固定连接设置在八根导辊三的底面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的一端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道进行水平传输到导辊一、导辊二、和导辊三的顶面位置,通过侧边的传动电机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减速机的内部齿轮传输作用,在减速机的传输作用下使得通过侧边的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进行传输操作,使得八根导辊一转动操作,而在鼓形齿联轴器的连接下,使得中心位置的导辊二一同转动传输操作,使得对成品管冷床采用辊式冷床,该冷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利用辊间管道进行传输冷轧操作,小的夹角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管子前行,并利用夹角控制管子走向,这样边冷却边对管子进新了初步矫直,为二次矫直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过去其它冷床没有矫直功能小口径管子冷却时变形大,不规则弯曲度大造成矫直时放料困难,不好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的正视连接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的俯视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电机;2、减速机;3、联轴器;4、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5、导辊一;6、鼓形齿联轴器;7、导辊二;8、导辊三;9、导辊支座一;10、导辊支座二;11、导辊支座三;12、导辊支座四。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包括传动电机1,传动电机1的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减速机2,传动电机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传动电机1相互之间对称固定设置,传动电机1的输出端水平贯穿减速机2的外出壁延伸至内部,且延伸端延伸至内部与减速机2的内部齿轮连接设置,减速机2的内侧边设置有多种规格尺寸的齿轮结构,减速机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减速机2固定设置在传动电机1与联轴器3之间位置,减速机2在远离传动电机1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联轴器3,联轴器3在远离减速机2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联轴器3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联轴器3固定连接设置在减速机2的一侧边中心位置,且联轴器3的轴杆延伸至减速机2的内侧边与齿轮保持机械连接设置,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呈底座状对称设置,且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在远离联轴器3的一侧边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一5,导辊一5在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一端连接有鼓形齿联轴器6,导辊一5的个数为八根,且八根导辊一5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八根导辊一5的一端水平插接设置在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内侧边保持机械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水平插接设置在鼓形齿联轴器6的侧边位置保持连接,鼓形齿联轴器6在远离导辊一5的一端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二7,鼓形齿联轴器6的一端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三8,导辊二7的数量与导辊一5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且导辊二7水平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在两个鼓形齿联轴器6之间端位置,导辊三8的数量与导辊二7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且导辊三8的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一个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一侧边位置,导辊一5的底面水平连接有导辊支座一9,导辊二7的底面固定连接设置有导辊支座二10,导辊二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辊支座三11,导辊三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辊支座四12,导辊支座一9水平设置在八根导辊一5的底面位置,导辊支座二10水平设置在八根导辊二7的底面位置,导辊支座三11水平固定设置在八根导辊二7的底面远离导辊支座二10的一端位置,导辊支座四12固定连接设置在八根导辊三8的底面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一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管道进行水平传输到导辊一5、导辊二7、和导辊三8的顶面位置,通过侧边的传动电机1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减速机2的内部齿轮传输作用,在减速机2的传输作用下使得通过侧边的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进行传输操作,使得八根导辊一5转动操作,而在鼓形齿联轴器6的连接下,使得中心位置的导辊二7一同转动传输操作,使得对成品管冷床采用辊式冷床,该冷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利用辊间管道进行传输冷轧操作,小的夹角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管子前行,并利用夹角控制管子走向,这样边冷却边对管子进新了初步矫直,为二次矫直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过去其它冷床没有矫直功能小口径管子冷却时变形大,不规则弯曲度大造成矫直时放料困难,不好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包括传动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1)的一侧边固定设置有减速机(2),所述减速机(2)在远离传动电机(1)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联轴器(3),所述联轴器(3)在远离减速机(2)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所述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在远离联轴器(3)的一侧边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一(5),所述导辊一(5)在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一端连接有鼓形齿联轴器(6),所述鼓形齿联轴器(6)在远离导辊一(5)的一端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二(7),所述鼓形齿联轴器(6)的一端水平均匀设置有导辊三(8),所述导辊一(5)的底面水平连接有导辊支座一(9),所述导辊二(7)的底面固定连接设置有导辊支座二(10),所述导辊二(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辊支座三(11),所述导辊三(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辊支座四(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传动电机(1)相互之间对称固定设置,传动电机(1)的输出端水平贯穿减速机(2)的外出壁延伸至内部,且延伸端延伸至内部与减速机(2)的内部齿轮连接设置,减速机(2)的内侧边设置有多种规格尺寸的齿轮结构,减速机(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减速机(2)固定设置在传动电机(1)与联轴器(3)之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3)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联轴器(3)固定连接设置在减速机(2)的一侧边中心位置,且联轴器(3)的轴杆延伸至减速机(2)的内侧边与齿轮保持机械连接设置,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呈底座状对称设置,且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相互之间平行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一(5)的个数为八根,且八根导辊一(5)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八根导辊一(5)的一端水平插接设置在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内侧边保持机械连接设置,且另一端水平插接设置在鼓形齿联轴器(6)的侧边位置保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二(7)的数量与导辊一(5)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且导辊二(7)水平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在两个鼓形齿联轴器(6)之间端位置,导辊三(8)的数量与导辊二(7)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且导辊三(8)的一端水平连接设置在一个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一侧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支座一(9)水平设置在八根导辊一(5)的底面位置,导辊支座二(10)水平设置在八根导辊二(7)的底面位置,导辊支座三(11)水平固定设置在八根导辊二(7)的底面远离导辊支座二(10)的一端位置,导辊支座四(12)固定连接设置在八根导辊三(8)的底面远离轴承支座和链轮传动装置(4)的一端位置。
CN202321617181.3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Active CN220361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7181.3U CN220361816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7181.3U CN220361816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1816U true CN220361816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6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7181.3U Active CN220361816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1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9871A (zh) 一种小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1259588A (zh) 少机架纵向热轧小直径薄壁无缝钢管的轧制工艺及其设备
CN111922084B (zh) 一种无缝钢管穿孔成型方法
CN101352728A (zh) 一种大型无缝钢管生产新工艺
CN106216399B (zh) 一种双芯棒联合轧机生产热轧无缝钢管的方法
CN104826868B (zh) 小口径无缝钢管浮动芯棒连轧机组及无缝钢管生产工艺
CN102059251A (zh) 四辊行星热轧管机
CN202762726U (zh) 一种热轧无缝钢管的生产装置
CN220361816U (zh) 一种几组导辊的辊式冷床
CN113976629B (zh) 一种无缝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7798187U (zh) 一种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用预矫直机
CN201079809Y (zh) 带肋钢板网成型设备
CN106825106A (zh) 一种双芯棒二辊斜轧生产中薄壁热轧无缝钢管的工艺
CN203750993U (zh) 一种斜纵轧一体式锚杆轧机
CN101249508A (zh) 一种采用可逆式往复周期热轧工艺制造无缝钢管的方法
CN210358679U (zh) 一种锥形波纹钢管卷制设备
CN104368623B (zh) 一种大口径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
CN212442565U (zh) 一种小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生产线
CN101077558A (zh) 一种超大口径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
CN1695839B (zh) 铸锭冷穿、冷扩孔的三辊斜轧方法
CN101850363A (zh) 减径(φ40~φ25)热轧一次成型中空锚杆的工艺及设备
CN110076198B (zh) 一种圆棒材两辊斜轧成形装置及方法
CN213409934U (zh) 一种风口套生产用卷弯机
CN201192774Y (zh) 少机架纵向热轧小直径薄壁无缝钢管设备
CN101249506A (zh) 厚壁无缝钢管轧制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