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8176U -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58176U CN220358176U CN202321507694.9U CN202321507694U CN220358176U CN 220358176 U CN220358176 U CN 220358176U CN 202321507694 U CN202321507694 U CN 202321507694U CN 220358176 U CN220358176 U CN 2203581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plate
- liquid
- heat exchange
- wire har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每块换热板内均设有液冷模块和加热模块,换热板的其中一侧面用于安装电池;连通管板,其与换热板连接,连通管板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液冷模块连通,线束管道用于安装与所有加热模块连接的导线线束。由于该电池箱体包括多块换热板,且每块换热板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和加热模块,使该电池箱体的受热或散热更加均匀,进而更有效地保持电池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相对集中的设置方式,会使电池的受热或者散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难以保证电池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二次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二次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在温度较低或者温度较高时电池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目前在二次电池的电池包设计中,会根据加热和散热的需要,设计电池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使电池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保证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二次电池采用换热板中的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设置位置相对集中,例如专利号为CN217468567U的一种集成加热和液冷的电池支撑板,其散热模块整体集中在电池的中部区域,加热模块集中布置在散热模块的两侧。
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设置相对集中的设置方式,会使电池的受热或者散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难以保证电池性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设置相对集中的设置方式,会使电池的受热或者散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难以保证电池性能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其包括:
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每块所述换热板内均设有液冷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换热板的其中一侧面用于安装电池;
连通管板,所述连通管板与多块所述换热板连接,所述连通管板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所述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所述液冷模块连通,所述线束管道用于安装与所有所述加热模块连接的导线线束。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两组加热单元,两组所述加热单元沿所述换热板并排设置的方向设于所述液冷模块的两侧。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板内的发热件、正线束和负线束,所述正线束与所述发热件的正极连接,所述负线束与所述发热件的负极连接,所述正线束和负线束均用于与所述线束管道内的导线线束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连通管板与所述换热板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使所述正线束和负线束穿过的线束孔,所述连通管板远离所述换热板的一侧设有正主线线束孔和负主线线束孔,所述线束孔、正主线线束孔和负主线线束孔均与所述线束管道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保温层,其设于所述换热板的另一侧面。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护底板,其与所述换热板的连接,所述护底板靠近所述换热板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保温层的容纳槽。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冷却液管道包括:
进液管道,其与所有所述液冷模块的进液口连接;
出液管道,其与所有所述液冷模块的出液口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连通管板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连通腔,相邻所述液冷模块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一连通腔连接,多个所述连通腔用于将所有的所述液冷模块串联。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液冷模块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并行流道和出液流道。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的一种电池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使用该电池箱体时,将多块换热板并排设置,且在每块换热板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和加热模块,换热板的其中一个侧面用于安装电池,将连通管板与换热板连接,连通管板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液冷模块连通,线束管道用于安装与所有加热模块连接的导线线束。由于该电池箱体内包括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且每块换热板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和加热模块,可以使该电池箱体的受热或散热更加均匀,进而更有效地保持电池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相对集中的设置方式,会使电池的受热或者散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难以保证电池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集成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集成换热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连通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液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并联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连通管板与换热板连接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的连通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的连通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护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实施例中串联方式的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板;11、进液流道;12、出液流道;13、进液口;14、出液口;15、并行流道;2、连通管板;21、出液口连接件;22、进液口连接件;23、进液管道;24、出液管道;25、线束管道;26、正主线线束孔;27、负主线线束孔;28、总出液口;29、总进液口;3、加热模块;4、侧板;5、保温层;6、护底板;7、液冷模块;8、线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其包括:
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1,每块换热板1内均设有液冷模块7和加热模块3,换热板1的其中一侧面用于安装电池;
连通管板2,连通管板2与多块换热板1连接,连通管板2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25,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液冷模块7连通,线束管道25用于安装与所有加热模块3连接的导线线束。
在使用该电池箱体时,将多块换热板1并排设置,作为电池箱体的底板,且在每块换热板1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7和加热模块3,换热板1的其中一个侧面(Z向侧面)用于安装电池,将连通管板2与换热板1连接,连通管板2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25,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液冷模块7连通,线束管道25用于安装与所有加热模块3连接的导线线束。
由于该电池箱体内包括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1,且每块换热板1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7和加热模块3,可以使该电池箱体的受热或散热更加均匀,进而更有效地保持电池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设置相对集中的设置方式,会使电池的受热或者散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难以保证电池性能的问题。
在本例中,连通管板2设置在所有换热板1的同侧(Y向)端部,处于连通管板2内的线束管道25用于安装与所有加热模块3连接的导线线束,使内部线束分布更加合理。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模块3包括两组加热单元,两组加热单元沿换热板1并排设置的方向设于液冷模块7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加热模块3包括两组加热单元,且两组加热单元沿换热板1并排设置的方向设于液冷模块7的两侧(X向侧面),使电池的受热更加均匀,防止因热传递效率和能量损失使换热板1各个位置温差较大,影响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该电池箱体保持电池的性能的效果。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换热板1内的发热件、正线束和负线束,正线束与发热件的正极连接,负线束与发热件的负极连接,正线束和负线束均用于与线束管道25内的导线线束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加热单元的结构,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换热板1内的发热件、正线束和负线束,其中,正线束与发热件的正极连接,负线束与发热件的负极连接,正线束和负线束均用于与线束管道25内的导线线束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本例中,发热件为电阻丝加热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件也可以聚酰亚胺膜等。
如图10和图1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通管板2与换热板1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使正线束和负线束穿过的线束孔8,连通管板2远离换热板1的一侧设有正主线线束孔26和负主线线束孔27,线束孔8、正主线线束孔26和负主线线束孔27均与线束管道25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板2设置于换热板1的上方,在连通管板2与换热板1连接的一侧,即连通管板2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使正线束和负线束穿过的线束孔8,连通管板2远离换热板1的一侧,即连通管板2的顶部,设有正主线线束孔26和负主线线束孔27,线束孔8、正主线线束孔26和负主线线束孔27均与线束管道25连通,线束管道25中的导线线束包括正主线束和负主线束,每个加热单元的正线束和负线束均穿过线束孔8,分别与线束管道25内的正主线束和负主线束连接,正主线束从正主线线束孔26穿出,负主线束从负主线线束孔27穿出,与外接电源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保温层5,其设于换热板1的另一侧面(Z向)。
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板1的另一侧面,即换热板1远离电池的一面,设有保温层5,可以更好地维持电池的温度环境,使电池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保证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如图7、图8和图1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护底板6,其与换热板1的连接,护底板6靠近换热板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保温层5的容纳槽。
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板1的另一侧面还设有护底板6,护底板6与换热板1连接,护底板6靠近换热板1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保温层5的容纳槽,方便安装保温层5,且可以对保温层5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液冷模块7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隔板将容纳腔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1、并行流道15和出液流道12。
在本实施例中,在液冷模块7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隔板将容纳腔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1、多条并排的并行流道15和出液流道12,提高了冷却液的覆盖效果,进一步提高该电池箱体的受热或散热过程的均匀程度,进而更有效地保持电池的性能。其中,并行流道15可以设置为一条或多条,分别与进液流道11和出液流道12连接。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却液管道包括:进液管道23和出液管道24,进液管道23与所有液冷模块7的进液口13连接;出液管道24与所有液冷模块7的出液口1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板2中的冷却液管道包括进液管道23和出液管道24,其中,进液管道23与每个液冷模块7的进液口13连接,出液管道24与每个液冷模块7的出液口14连接,每块换热板1均以并联的方式和连通管板2连接,使每块换热板1中的液冷模块7单独运行,在单个液冷模块7出现问题时不影响其他液冷模块7的正常使用,方便应对突发情况。
如图1-图3所示,在本例中,连通管板2上设有与进液管道23连通的总进液口29和与出液管道24连通的总出液口28,总进液口29上设有进液口连接件22,总出液口28上设有出液口连接件21,在液冷模块7采用并联方式与连通管板2内的冷却液管道连通时,通过进液口连接件22和出液口连接件21可以方便向换热板1中加入冷却液和抽离冷却液。
在本例中,在换热板1的Z向侧面还设有四块侧板4,围设在并排设置的多个换热板1的外周边缘,组成电池箱体的框架结构,每块侧板4均垂直于换热板1,可以防止电池脱离换热板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一块侧板4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分别用于使进液口连接件22和出液口连接件21穿过,方便加入冷却液和抽离冷却液。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
如图8-图1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通管板2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连通腔,相邻液冷模块7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通过一连通腔连接,多个连通腔用于将所有的液冷模块7依次串联。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板2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连通腔,相邻液冷模块7中相邻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通过一连通腔连接,多个连通腔用于将所有的液冷模块7串联,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更简单,只需从最外侧的换热板1的进液口13加入冷却液,从另一最外侧的换热板1的出液口14抽出冷却液,方便快捷。
在本例中,连通管板2的冷却液管道分为进液管和出液管,位于进液端换热板1的进液口13与连通管板2的进液管连接,位于出液端换热板1的出液口14与连通管板2的出液管连接,每个连通腔均设有两个开口,分别连接相邻换热板1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用以将换热板1中的冷却液流入相邻的换热板1中。
如图1-图12所示,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上述实施例。
在使用该电池包时,将电池箱体中的多块换热板1并排设置,且在每块换热板1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7和加热模块3,换热板1的其中一个侧面(Z向侧面)用于安装电池,将连通管板2与换热板1连接,连通管板2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25,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液冷模块7连通,线束管道25用于安装与所有加热模块3连接的导线线束。由于该电池箱体内包括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1,且每块换热板1内均设置有液冷模块7和加热模块3,可以使该电池箱体的受热或散热更加均匀,进而更有效地保持电池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设置相对集中的设置方式,会使电池的受热或者散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会有部分区域无法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难以保证电池性能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块并排设置的换热板(1),每块所述换热板(1)内均设有液冷模块(7)和加热模块(3),所述换热板(1)的其中一侧面用于安装电池;
连通管板(2),所述连通管板(2)与多块所述换热板(1)连接,所述连通管板(2)内设有冷却液管道和线束管道(25),所述冷却液管道与所有所述液冷模块(7)连通,所述线束管道(25)用于安装与所有所述加热模块(3)连接的导线线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3)包括两组加热单元,两组所述加热单元沿所述换热板(1)并排设置的方向设于所述液冷模块(7)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板(1)内的发热件、正线束和负线束,所述正线束与所述发热件的正极连接,所述负线束与所述发热件的负极连接,所述正线束和负线束均用于与所述线束管道(25)内的导线线束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板(2)与所述换热板(1)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使所述正线束和负线束穿过的线束孔(8),所述连通管板(2)远离所述换热板(1)的一侧设有正主线线束孔(26)和负主线线束孔(27),所述线束孔(8)、正主线线束孔(26)和负主线线束孔(27)均与所述线束管道(25)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5),其设于所述换热板(1)的另一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底板(6),其与所述换热板(1)连接,所述护底板(6)靠近所述换热板(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保温层(5)的容纳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道包括:
进液管道(23),其与所有所述液冷模块(7)的进液口(13)连接;
出液管道(24),其与所有所述液冷模块(7)的出液口(14)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板(2)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连通腔,相邻所述液冷模块(7)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通过一连通腔连接,多个所述连通腔用于将所有的所述液冷模块(7)串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块(7)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1)、并行流道(15)和出液流道(12)。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07694.9U CN220358176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07694.9U CN220358176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58176U true CN220358176U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48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07694.9U Active CN220358176U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58176U (zh) |
-
2023
- 2023-06-13 CN CN202321507694.9U patent/CN2203581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00788B (zh) | 基于极耳散热的电动汽车软包动力电池包及其热管理系统 | |
CN208315712U (zh) | 一种液冷装置及采用其的电池模组 | |
CN211480235U (zh) | 电池包 | |
CN217589072U (zh) | 一种电芯热管理系统、电芯模组及动力电池 | |
CN114006079B (zh) | 一种风冷电池系统 | |
CN216288649U (zh) | 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 | |
CN114267901A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111864302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组散热管理系统 | |
CN113851756A (zh) | 一种风冷和液冷混合式电池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方法 | |
KR20160078566A (ko) | 냉각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전해액 분배블럭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택 분할형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 |
CN112490569A (zh) | 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 | |
CN216213699U (zh) | 一种模块化控制散热的储能系统 | |
CN21577126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 |
CN114614157A (zh) | 一种电池簇热管理设备 | |
CN220358176U (zh) |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 |
CN209929443U (zh) | 电池包热交换系统 | |
CN209929442U (zh) | 电池包热交换系统用均温板及其与热交换系统的连接结构 | |
CN110277606B (zh) | 动力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5000534A (zh) | 基于光纤测温系统的高比能液冷集成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 |
CN220456556U (zh) | 一种电池包及液冷系统 | |
CN216054912U (zh) | 一种电池模块热管理系统 | |
CN219575749U (zh) | 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 |
CN218783108U (zh) | 一种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 |
CN221530043U (zh) |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及系统 | |
CN219811557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