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7093U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7093U
CN220357093U CN202321489209.XU CN202321489209U CN220357093U CN 220357093 U CN220357093 U CN 220357093U CN 202321489209 U CN202321489209 U CN 202321489209U CN 220357093 U CN220357093 U CN 220357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container
puncture
reagen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92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4892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7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7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7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反应部;吸移臂,其吸取试剂或试样并移送到所述反应部中;以及按压穿刺臂,其对收容有所述试剂或所述试样的容器进行按压并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其中,所述按压穿刺臂包括:穿刺部,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容器的盖部穿刺,并可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自身洗净;驱动部,其带动所述穿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定位部,其保持所述穿刺部,并在所述穿刺部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的同时联动地按压所述容器,以使所述容器在与所述穿刺部分离时不会被提起。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是以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免疫检查项目、血凝检查项目等为对象,光学地对从被检体取样的试样与分析各检查项目的试剂的混合液进行测量并生成分析数据的装置。自动分析装置通过试剂库存放检测用的试剂,通过传送带输送收容标准试样或被检试样的试样容器,通过反应部对混合了试剂与标准试样的混合液或混合了试剂与被检试样的混合液进行测定。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试剂或试样抽吸到反应部中,一般通过下述结构实现:首先通过按压臂将容器的盖部按压以防止盖部与容器分离,然后通过穿刺臂将容器的盖部穿刺以使盖部出现开口,最后通过吸移臂伸入到容器中将试剂或试样抽吸到反应部中。通过三个臂结构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占据三个安装位置,导致自动分析装置无法实现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于对试剂或试样进行吸移的小型化的臂结构的自动分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反应部;吸移臂,其吸取试剂或试样并移送到所述反应部中;以及按压穿刺臂,其对收容有所述试剂或所述试样的容器进行按压并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其中,所述按压穿刺臂包括:穿刺部,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容器的盖部穿刺,并可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自身洗净;驱动部,其带动所述穿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定位部,其保持所述穿刺部,并在所述穿刺部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的同时联动地按压所述容器,以使所述容器在与所述穿刺部分离时不会被提起。
通过本实用新型,将按压和穿刺两个动作均集成到一个按压穿刺臂上,实现对容器的盖部按压的同时完成对容器的穿刺,由于只需要一个臂的安装位置,因此减少了装置的占用空间,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通过三个臂实现对试剂或试药吸移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按压穿刺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按压穿刺臂开始动作但未按压和穿刺容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按压穿刺臂将容器按压并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按压穿刺臂完成穿刺并脱离与容器的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符号。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示出了坐标轴。
将自动分析装置的长边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将自动分析装置的短边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Z轴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纵向方向)。X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前侧(前方),与上述相对的即为后侧(或后方)。Z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左侧(左方),与上述相对的即为右侧(右方)。Y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上侧(上方),与上述相对的即为下侧(下方)。此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结构适当地放大、缩小或省略地表示。另外,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没有直接关系的部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一种结构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自动分析装置1是以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免疫检查项目、血凝检查项目等为对象,光学地对从被检体取样的试样与分析各检查项目的试剂的混合液进行测量并生成分析数据的装置。
如图1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包括传送带2、试样分注臂21、试剂库3、试剂分注臂31、反应部4、搅拌臂41、测定部5、清洗部6以及按压穿刺臂7。
传送带2以沿X轴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传送带2以可移动的方式保持收容有试样容器的试样架。
试剂库3内设置有环状的转动轨道,转动轨道上放置有收纳着试剂的试剂容器。试剂容器沿试剂库3的环状的转动轨道等间隔地配置。试剂库3以可旋转移动地方式保持环状的转动轨道。试剂库3对试剂容器进行保冷。
反应部4内设置有环状的转动轨道,转动轨道上放置有收纳着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沿反应部4的环状的转动轨道等间隔地配置。反应部4以可旋转移动地方式保持环状的转动轨道。
试样分注臂21(吸移臂)绕自身的与Y轴平行的轴线以在反应部4与传送带2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试样分注臂21的一端具有试样分注探针。试样分注探针伴随着试样分注臂21的转动而转动。试样分注探针的转动路径分别与传送带2上的试样容器、反应部4内的反应容器的转动轨道交叉,试样分注探针的转动路径与传送带2上的试样容器、反应部4内的反应容器的转动轨道的交叉点成为试样吸引位置、试样排出位置。
试样分注臂21在传送带2的试样容器与反应部4的反应容器之间转送试样。试样分注臂21可沿纵向方向(Y轴方向)升降,以使试样分注探针在试样吸引位置和试样排出位置之间沿纵向方向移动。试样分注探针抽吸位于试样吸引位置的试样容器内的标准试样,并向反应部4中的位于试样排出位置的反应容器进行分注。另外,试样分注探针抽吸位于试样吸引位置的试样容器内的被检试样,并向反应部4中的停止在试样排出位置的反应容器进行分注。
试剂分注臂31(吸移臂)为绕自身的与Y轴平行的轴线以在试剂库3与反应部4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试剂分注臂31具有试剂分注探针。试剂分注探针伴随着试剂分注臂31的转动而转动。试剂分注探针的转动路径分别与试剂库3内的试剂容器的转动轨道、反应部4内的反应容器的转动轨道交叉,试剂分注探针的转动路径与试剂库3内的试剂容器的转动轨道、反应部4内的反应容器的转动轨道的交叉点成为试剂吸引位置、试剂排出位置。
试剂分注臂31在试剂库3的试剂容器与反应部4的反应容器之间转送试剂。试剂分注臂31可沿纵向方向(Y轴方向)升降,以使试剂分注探针在试剂吸引位置和试剂排出位置之间沿纵向方向移动。试剂分注探针抽吸位于试剂吸引位置的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并向反应部4中的位于试剂排出位置的反应容器进行分注。
搅拌臂41在由试样分注探针排出标准试样或被检试样、试剂分注探针排出试剂后,搅拌反应部4中的停止在搅拌位置的反应容器内的标准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或被检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
测定部5对反应部4中的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液进行光学测定。测定部5对反应部4中的各个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液照射光,测定部5检测透过反应部4中的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液的光,并基于得到的检测信号生成例如以吸光度、吸光度的变化量表示的标准数据、被检数据。
清洗部6清洗由测定部5完成了测定的反应部4中的停止在清洗位置的反应容器。清洗部6具备废液喷嘴、清洗单元以及干燥喷嘴。清洗部6通过废液喷嘴抽吸反应部4中的反应容器内的作为废液的混合液。清洗部6利用清洗单元向抽吸过废液的反应容器排出清洗液以对反应容器进行清洗。清洗部6通过干燥喷嘴向清洗过的反应容器供给干燥空气,由此使反应容器干燥。
按压穿刺臂7设置在试样分注臂21的邻接位置。按压穿刺臂7在试样分注臂21采样前,对传送带2上的输送到试样吸引位置的收容有试样的容器进行按压并穿刺容器的盖部。
另外,虽然在图1中未示出,但按压穿刺臂7还可以设置在试剂分注臂31的邻接位置。此时,按压穿刺臂7用于在试剂分注臂31采药前,对试剂库3内的位于试剂吸引位置的收容有试剂的容器进行按压并穿刺容器的盖部。
在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仅以设置在邻接试样分注臂21的位置的用于按压并穿刺收容有试样的容器的按压穿刺臂7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对于设置在邻接试剂分注臂31的位置的按压穿刺臂7的结构与其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图2对现有技术中的通过三个臂实现对试剂或试药吸移的结构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通过三个臂实现对试剂或试药吸移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为了将容器8a中的试剂或试样进行转移需要吸移臂21a、穿刺臂22a以及按压臂23a共同协作完成。吸移臂21a用于抽吸容器8a中的试样或试剂并转移到反应容器中。穿刺臂22a用于在吸移臂21a吸移前将容器8a的盖部81a穿刺。按压臂23a用于在穿刺臂22a与容器8a的盖部81a分离时对容器8a进行按压,避免盖部81a被穿刺臂22a提起。该结构的工作过程为:当容器8a被运送到按压臂23a的下方后,通过按压臂23a对其进行按压,穿刺臂22a旋转到按压臂23a的上方并沿纵向下降以穿刺盖部81a,之后,吸移臂21a移动到穿刺臂22a的上方并伸入到容器8a的内部吸取试剂或试药,吸移臂21a吸取试剂或试药后将其移送到规定的反应容器中,完成了吸移过程的穿刺臂22a以及吸移臂21a被移动到专用的洗净位置进行洗净。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试剂或试药的吸移需要通过三个臂来实现,而三个臂需要占据自动分析装置内的三个安装位置,因此,导致自动分析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自动分析装置无法实现小型化。
下面,通过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内的将按压和穿刺两个动作集成的按压穿刺臂7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下述说明中,将纵向方向(Y轴)称为第一方向,将前后方向(X轴)、或在ZX平面内围绕与Y轴平行的轴线(例如第一电机711的驱动轴的轴线)回转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按压穿刺臂7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按压穿刺臂7位于初始位置。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穿刺臂7包括穿刺部71、驱动部72以及定位部73。
图3中示出的位置为穿刺部71的初始位置。穿刺部71可沿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下移动。穿刺部71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到容器8的盖部81处后,将容器8的盖部81穿刺并完全贯穿。穿刺部71在完成穿刺动作后可向上移动与容器8的盖部81分离,并复位到初始位置。
穿刺部71还可沿第二方向前后移动、或沿第二方向在ZX平面内围绕与Y轴平行的轴线进行回转运动。在穿刺部71每次完成对容器8的盖部81的穿刺动作后需要将自身洗净。穿刺部71从初始位置沿+X方向朝前方(朝向图内侧的方向)移动到洗净位置后、或围绕与Y轴平行的轴线回转到洗净位置后以将自身洗净。
驱动部72用于提供穿刺部7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驱动力。
定位部73用于保持穿刺部71,定位部73在穿刺部71穿刺容器8的盖部81的同时联动地按压容器8的盖部81,以使穿刺部71在完成穿刺动作后、与容器8分离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容器8被连带提起。
定位部73包括框架731、第一导轨732、第一压板733、第二压板734、卡合部735以及联动部736。
框架731套设在驱动部72上,框架731上形成有凹槽状的定位孔7310。
第一导轨732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框架731上。
第一压板733为板状部件,第一压板733的一端与第一导轨732滑动连接,第一压板733可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导轨732滑动。第一压板73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穿刺部71。当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导轨732滑动时,穿刺部71随第一压板733共同移动。
第二压板734为板状部件,第二压板734位于第一压板733的下方,第二压板734与第一压板73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二压板734的一端与第一导轨732滑动连接,第二压板734可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导轨732滑动。第二压板734上形成有第一孔部7341以及第二孔部7342。第一孔部7341形成在与穿刺部71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孔部7341供穿刺部71贯穿。第二压板734用于在穿刺部71对容器8的盖部81穿刺时按压容器8的盖部81。
卡合部735设置在第二压板734上,卡合部735为L型部件。卡合部735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压板734的底面上,另一端设置有球头柱塞。当第二压板734沿第一方向向下滑动时,卡合部735的球头柱塞可与框架731上的定位孔7310相互卡合,由此避免第二压板734发生倾斜或晃动。在不考虑后述的联动部736的情况下,当第二压板734沿第一方向向上滑动时,第二压板734带动卡合部735使其球头柱塞脱离与框架731的定位孔7310的卡合。
联动部736设置在第一压板733以及第二压板734之间。联动部736一端与第一压板733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贯穿第二压板734的第二孔部7342。第一压板733通过联动部736可带动第二压板734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在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下降时,联动部736对第二压板734施加一定力并使第二压板734共同下降。在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上升并且穿刺部71已经脱离与容器8的盖部81的接触后,联动部736解除卡合部735的球头柱塞与框架731的定位孔7310的卡合并带动第二压板734共同上升。
联动部736包括轴7361、第一凸台7362、第二凸台7363以及施力部7364。
轴7361沿第一方向延伸,轴7361的一端与第一压板73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孔部7342贯穿第二压板734。轴7361可相对第二压板734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凸台7362形成在轴7361上的位于第一压板733与第二压板734之间的位置,第一凸台7362以径向尺寸比第二孔部7342的径向尺寸大的方式形成。第一凸台7362在轴7361相对第二压板734向下移动时可与第二压板734的上表面抵接。由于第一凸台736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孔部7342的径向尺寸,因此第一凸台7362在与第二压板734的上表面抵接后无法继续向下移动贯穿第二孔部7342。通过第一凸台7362与第二压板734的抵接可以防止第二压板734在按压容器的过程中由于悬臂结构而产生的偏斜或晃动。
第二凸台7363形成在轴7361上的位于第二压板734下方的位置,第二凸台7363位于轴7361的贯穿了第二压板734的第二孔部7342的一端。第二凸台7363以径向尺寸比第二孔部7342的径向尺寸大的方式形成。第二凸台7363在轴7361相对第二压板734向上移动时可与第二压板734的下表面抵接。由于第二凸台7363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孔部7342的径向尺寸,因此第二凸台7363在与第二压板734的下表面抵接后无法继续向上移动贯穿第二孔部7342。
施力部7364沿第一方向套设在轴7361上,施力部7364位于第一压板733与第二压板734之间,施力部7364一端与第一压板7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压板734固定连接,施力部7364例如可以为弹簧。施力部7364在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时挤压第二压板734,并带动第二压板734共同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第一凸台7362放置在施力部7364中,第一凸台7362对施力部7364起到导向作用。
穿刺部71包括第一电机711、穿刺针712以及传动部713。
第一电机711固定设置在第一压板733上。
穿刺针712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部件,穿刺针712的一端为尖端,穿刺针712通过尖端对容器8的盖部81进行穿刺。
传动部713连接第一电机711和穿刺针712。传动部713用于将第一电机711的驱动力传递到穿刺针712以带动穿刺针712沿第二方向移动到洗净位置。
传动部713包括齿轮7131、齿条7132以及第二导轨7133。
齿轮7131与第一电机71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齿轮7131可被第一电机711驱动而旋转。
齿条7132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部件,齿条7132上固定设置有穿刺针712,齿条7132与齿轮7131啮合。在齿轮7131的旋转带动下,齿条7132与穿刺针712沿第二方向前后移动、或沿第二方向在ZX平面内围绕与Y轴平行的轴线(例如第一电机711的驱动轴的轴线)进行回转运动。
第二导轨7133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一压板733上,第二导轨7133用于支撑齿条7132并使其能够沿第二方向自如滑动。
驱动部72包括第二电机721以及丝杠722。
第二电机721为驱动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部件。
丝杠722的一端以可自如旋转的方式架设在框架731中,另一端与第二电机7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23连接,丝杠722可被第二电机721驱动而旋转。丝杠722贯穿第一压板733并与第一压板733螺纹啮合,丝杠722以不与第二压板734接触的方式贯穿第二压板734。
通过第二电机721的驱动,丝杠722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由于第一压板733与丝杠722螺纹啮合,因此随着丝杠722的旋转,第一压板733开始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由于第二压板734不与丝杠722接触,因此丝杠722不驱动第二压板734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
下面,通过图3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按压穿刺臂7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按压穿刺臂7开始动作但未按压和穿刺容器8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按压穿刺臂7将容器8按压并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按压穿刺臂7完成穿刺并脱离与容器8的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按压穿刺臂7处于初始位置。当容器8被运送到穿刺部71的下方后,按压穿刺臂7开始工作。
首先,驱动部72的第二电机721驱动丝杠722旋转,并带动定位部73的第一压板733以及穿刺部71的穿刺针712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
如图4所示,此时,联动部736的轴7361随着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但第一凸台7362仍处于未与第二压板734抵接的状态,施力部7364由于被第一压板733压缩,进而挤压第二压板734使其开始向下移动。随着第一压板733以及第二压板734持续向下移动,第二压板734与容器8的盖部81抵接并按压在容器8上,卡合部735的球头柱塞卡合在框架731的定位孔7310中。
如图5所示,随着第一压板733继续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联动部736的第一凸台7362与第二压板734的上表面抵接,第二压板734被进一步固定。同时,穿刺部71的穿刺针712将容器8的盖部81穿刺并伸入到容器8的内部,试样分注臂21(吸移臂)通过由穿刺针712穿刺的盖部81的开口伸入到容器8内,将试样抽取并转移到反应容器中。
接着,第二电机721开始反向驱动丝杠722,丝杠722带动第一压板733以及穿刺针712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联动部736的轴7361也随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如图6所示,此时第二凸台7363仍未移动到与第二压板734的下表面抵接的位置。由于卡合部735与定位孔7310保持在卡合状态,因此当第一压板733以及穿刺针712处于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的初始阶段时,第二压板734持续保持对容器8按压的状态,避免因为穿刺针712向上移动时将容器8一同提起。随着第一压板733以及联动部736持续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穿刺针712彻底与容器8的盖部81分离,联动部736的第二凸台7363与第二压板734的下表面抵接。第一压板733通过联动部736的第二凸台7363向第二压板734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由此卡合部735从与定位孔7310卡合的状态分离,第二压板734开始随第一压板733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直到回到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
最后,穿刺部71的第一电机711启动,第一电机711通过传动部713带动穿刺针712沿+X方向朝前方(朝向图内侧的方向)平移、或第一电机711通过传动部713带动穿刺针712在ZX平面内围绕与Y轴平行的轴线回转,穿刺针712被带动到洗净位置以将自身洗净。当穿刺针712洗净后,第一电机711反向驱动传动部713,使传动部713带动穿刺针712回到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通过第一电机711以及传动部713将穿刺针712移动到专用的洗净位置,可以避免在第一压板733或第二压板734上残留清洗液,在对穿刺针712的内外壁完全洗净的同时避免清洗液的残留导致的交叉感染。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按压和穿刺两个动作均集成到一个按压穿刺臂上,实现对容器的盖部按压的同时完成对容器的穿刺,由于只需要一个臂的安装位置,因此减少了装置的占用空间,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以上说明的任一实施方式都可以如下表达,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包括:
反应部;
吸移臂,其吸取试剂或试样并移送到所述反应部中;以及
按压穿刺臂,其对收容有所述试剂或所述试样的容器进行按压并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
其中,所述按压穿刺臂包括:
穿刺部,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容器的盖部穿刺,并可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自身洗净;
驱动部,其带动所述穿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定位部,其保持所述穿刺部,并在所述穿刺部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的同时联动地按压所述容器,以使所述容器在与所述穿刺部分离时不会被提起。
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将按压和穿刺两个动作均集成到一个按压穿刺臂上,实现对容器的盖部按压的同时完成对容器的穿刺,由于只需要一个臂的安装位置,因此减少了装置的占用空间,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部;
吸移臂,其吸取试剂或试样并移送到所述反应部中;以及
按压穿刺臂,其对收容有所述试剂或所述试样的容器进行按压并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
其中,所述按压穿刺臂包括:
穿刺部,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容器的盖部穿刺,并可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自身洗净;
驱动部,其带动所述穿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定位部,其保持所述穿刺部,并在所述穿刺部穿刺所述容器的盖部的同时联动地按压所述容器,以使所述容器在与所述穿刺部分离时不会被提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包括:
框架,其套设在所述驱动部上,并形成有定位孔;
第一导轨,其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第一压板,其一端以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另一端保持所述穿刺部;
第二压板,其一端以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上形成有第一孔部以及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供所述穿刺部贯穿;
卡合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板上,并可与所述框架的定位孔卡合;以及
联动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连接,另一端可贯穿所述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联动部带动所述第二压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部包括:
轴,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以可相对所述第二压板移动的方式贯穿所述第二压板;
第一凸台,其形成在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凸台在所述轴相对所述第二压板移动时可与所述第二压板抵接,所述第一凸台无法贯穿所述第二孔部;
第二凸台,其形成在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轴的贯穿了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台在所述轴相对所述第二压板移动时可与所述第二压板抵接,所述第二凸台无法贯穿所述第二孔部;以及
施力部,其套设在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施力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部包括:
第一电机,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上;
穿刺针,其对所述容器的盖部进行穿刺;以及
传动部,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穿刺针,并将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穿刺针以带动所述穿刺针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到洗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
第二电机;以及
丝杠,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被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而旋转,另一端架设在所述框架中,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一压板通过螺纹啮合,所述丝杠贯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丝杠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使所述第一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包括:
齿轮,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被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而旋转;
齿条,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上固定有所述穿刺针;以及
第二导轨,其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上,所述齿条可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
CN202321489209.XU 2023-06-12 2023-06-12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220357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9209.XU CN220357093U (zh) 2023-06-12 2023-06-12 自动分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9209.XU CN220357093U (zh) 2023-06-12 2023-06-12 自动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7093U true CN220357093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9209.XU Active CN220357093U (zh) 2023-06-12 2023-06-12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7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0210B2 (en) Sample aspirat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analyzer
CN111094991A (zh) 血液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JP5073037B2 (ja) 分析装置、試薬容器、および試薬保管装置
US4861553A (en) Automatic sampling system
JP3582240B2 (ja) 自動検体前処理装置および自動検体前処理方法
JPS598595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076256A (ja) 検体採取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自動分析装置
CN114152770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137245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3670900A (zh) 一种多通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3125787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20357093U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101296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2180106A (zh) 一种穿刺加液混匀机
JP4843258B2 (ja) 分析装置
JP3687019B2 (ja) サンプリング装置
JP4964518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H11183484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6087539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CN216284942U (zh) 一种多通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JP4719711B2 (ja) サンプル投入器具
CN110208559B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
CN112684193A (zh) 拨块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血液检测装置
CN218121999U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211717913U (zh) 样本加载装置及推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