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5740U -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5740U
CN220355740U CN202321902512.8U CN202321902512U CN220355740U CN 220355740 U CN220355740 U CN 220355740U CN 202321902512 U CN202321902512 U CN 202321902512U CN 220355740 U CN220355740 U CN 220355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eating
joint
heat transf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25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ncent Raya Dong G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ncent Raya Dong G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ncent Raya Dong G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ncent Raya Dong G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25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5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5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5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发热体、具有流动腔的传热体、设置于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一接头以及设置于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二接头,传热体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传热接触面用于与发热体相贴合连接,流动腔一端与管道第一接头连通,另一端与管道第二接头连通。本申请中流动腔由传热体包裹,传热体通过传热接触面与发热体相贴合连接,能够增加流动腔的加热面积,提高发热体的加热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体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缩减加热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乳液或精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乳液或精油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用于乳液或精油加热的加热器大都采用螺旋发热盘(近似蚊香的螺旋状),其包括发热体和与发热体连接的盘状管道,盘状管道具有管道入口和管道出口,乳液或精油由管道入口流入,之后经发热体进行加热,之后已加热的乳液或精油由管道出口流出,由于螺旋状管道内的乳液或精油处于流动状态,在加热的同时能够避免乳液沉积或者精油沉积。
但是,发热体呈平面状设置,而螺旋状管道由管道盘曲形成,由于管道为曲面体,导致管道与发热体存在间隔间隙,螺旋状管道与平面状的发热体为部分接触,进而导致螺旋状管道与发热体的受热面积较小,致使其加热效率较低,管道内的乳液或精油想达到设定温度,其加热时间会相应增长。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旨在如何提供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用以提高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中,包括:
发热体;
具有流动腔的传热体,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所述传热接触面用于与所述发热体相贴合连接;
设置于所述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一接头;
设置于所述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二接头,所述流动腔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热体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具有所述流动腔,且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所述传热接触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以下结构中一种:
铝合金壳体或者铜合金壳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螺纹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螺纹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包括:
板状发热本体;
板状接触部,所述板状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板状发热本体上,所述板状发热本体通过所述板状接触部与所述传热接触面相贴合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位于所述传热接触面和所述发热体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第一接头用于连接进液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第二接头用于连接出液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动腔包括: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一过道、第二过道、第三过道以及第四过道,
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依次并列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通道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管道第一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过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过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靠近所述管道第一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过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道远离所述第四过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发热体、具有流动腔的传热体、设置于所述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一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二接头,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所述传热接触面用于与所述发热体相贴合连接,所述流动腔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连通。本申请中流动腔由传热体包裹,传热体通过传热接触面与发热体相贴合连接,能够增加流动腔的加热面积,提高发热体的加热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体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缩减加热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热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热胶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型流动腔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发热体;200、传热体;300、管道第一接头;400、管道第二接头;500、导热胶层;110、板状发热本体;120、板状接触部;210、流动腔;210a、S型流动腔;220、传热接触面;211、第一通道;212、第二通道;213、第三通道;214、第四通道;215、第一过道;216、第二过道;217、第三过道;218、第四过道;310、第一接口;320、进液管;410、第二接口;42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发热体100、具有流动腔210的传热体200、设置于传热体200上的管道第一接头300以及设置于传热体200上的管道第二接头400,传热体200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220,传热接触面220用于与发热体100相贴合连接(图3中所示),流动腔一端与管道第一接头300连通,另一端与管道第二接头40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00用于提供热源,发热体100可以向传热体200传递热量,用以提高传热体200的温度,传热体200具有流动腔210,流动腔210一端与管道第一接头300连通,另一端与管道第二接头400连通,即流动腔210可以通过管道第一接头300流入乳液或者精油,之后流动腔210可以通过管道第二接头400流出乳液或者精油,当流动腔210内充满乳液或者精油时,可以由发热体100经传热接触面220向流动腔210内的乳液或者精油进行加热,传热接触面220和发热体100相贴合,可以实现传热体200和发热体100面对面连接,传热体200和发热体100之间没有间隔间隙,能够增加传热体200和发热体100的接触面积,并且流动腔210由传热体200包裹全覆盖,大大地增加流动腔210的加热面积,提高发热体100的加热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体100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缩减加热时间。
因此,本申请中流动腔210由传热体200包裹,传热体200通过传热接触面220与发热体100相贴合连接,实现传热体200和发热体100面对面连接(图1和图4中所示),避免传热体200和发热体100之间存在间隔间隙,能够增加流动腔210的加热面积,提高发热体100的加热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体100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缩减加热时间。
请参阅图6,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发热体100、具有流动腔210的传热体200、设置于传热体200上的管道第一接头300、设置于传热体200上的管道第二接头400以及导热胶层500,传热体200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220,导热胶层500位于传热接触面220和发热体1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00和传热体200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胶层500,导热胶层500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例如导热胶层500固化后的导热系数[W/(m·k)]可以达到1.1~1.5,为发热体100和传热体200提供了高保障的导热系数,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起到保障作用,够将传热体200无缝稳固的粘接到发热体100上。导热胶层500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对发热体100和传热体200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起到具有优异的密封性,又具有优异的粘接和导热作用。例如,导热胶层500可以采用耐高温导热胶制作而成,耐高温导热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用以实现良好的粘接和导热作用,其中耐高温导热胶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及图4,发热体100包括:板状发热本体110以及板状接触部120,板状接触部120设置于板状发热本体110上,板状发热本体110通过板状接触部120与传热接触面220相贴合连接。
请参阅图1,板状接触部120具有发热接触面,发热接触面用于与传热体200上的传热接触面220相对接,发热接触面和传热接触面220均为平面结构,发热接触面与传热接触面220面对面地连接,实现发热体100与传热体200相贴合连接,用以提高发热体100的加热能力。
请参阅图1,传热体200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具有流动腔210,且金属壳体上设置传热接触面220。
在本实施例中,传热体200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具有流动腔210,且金属壳体上设置传热接触面220,其中,发热体100具有发热接触面,发热体100的发热接触面与金属壳体的传热接触面220相贴合,即发热接触面与传热接触面220面对面地连接,用以实现金属壳体与传热体200相贴合连接,用以提高发热体100的加热能力。
可选地,金属壳体包括以下结构中一种:
铝合金壳体或者铜合金壳体或者金属铜壳体。
例如,金属壳体包括铝合金壳体,即金属壳体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铝合金壳体可以便于将发热体100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流动腔210的乳液或者精油,能够提高发热体100加热效率。
例如,金属壳体包括铜合金壳体,即金属壳体采用铜合金制作而成,铜合金的导电、导热性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塑性很好,容易冷、热成形;铸造铜合金有很好的铸造性能,可以利用铜合金的传热性能,提高发热体100加热效率。
请参阅图1,传热体200上设置有第一接口310,第一接口310通过螺纹与管道第一接头300可拆卸连接。传热体200上设置有第二接口410,第二接口410通过螺纹与管道第二接头40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310通过螺纹与管道第一接头300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口410通过螺纹与管道第二接头400可拆卸连接,使其在检修是方便拆卸,便于第一接口310和第二接口410的修理或者更换。
请参阅图5,管道第一接头300用于连接进液管320,管道第二接头400用于连接出液管420。
在本实施例中,管道第一接头300用于连接进液管320,管道第二接头400用于连接出液管420。例如,管道第一接头300经第一接口310连接设置有进液管320,管道第二接头400经第二接口410连接设置有出液管420,可以通过进液管320向流动腔210注入乳液或者精油,流动腔210内的乳液或者精油经传热体200导热之后从出液管420流出,用以实现乳液或者精油在流动中进行加热,避免乳液或者精油在流动腔210内沉积,避免乳液或者精油在流动腔210出现堵塞现象。
可选地,请参阅图2,流动腔210包括: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12、第三通道213、第四通道214、第一过道215、第二过道216、第三过道217以及第四过道218,
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12、第三通道213和第四通道214依次并列平行设置;
第一通道211一端与管道第一接头300连通,且第一通道211远离管道第一接头300的一端通过第一过道215与第二通道212连通;
第二通道212一端通过第二过道216与第三通道213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过道217与第三通道213连通;
第三通道213靠近管道第一接头300的一端通过第四过道218与第四通道214连通,第四通道214远离第四过道218的一端与管道第二接头40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流动腔210具有4个通道,如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12、第三通道213、第四通道214,即流动腔210通过4个通道对乳液或者精油进行加热,用以保证加热的效果,能够达到预设的温度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流动腔210的通道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4个通道,例如,流动腔210可以具有5个或者6个通道,流动腔210的通道数量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12、第三通道213和第四通道214依次并列平行设置,通道布局紧凑,设计合理,能够节省传热体200占用空间,实现加热装置的微小型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211由管道第一接头300与第一接口310连通,第一接口310与进液管320连通,第四通道214由管道第二接头400与第二接口410连通,第二接口410与出液管420连通,其中,第一过道215朝向第二通道212远离管道第一接头300一端,第二过道216和第三过道217均朝向第三通道213的中部,第四过道218朝向第四通道214远离管道第二接头400一侧,乳液或者精油由进液管320进入第一通道211进行加热,之后乳液或者精油由第一过道215进入入第二通道212,乳液或者精油进入第二通道212后进行分流,一部分由第二过道216进入第三通道213,另一部分由第三过道217进入第三通道213,第二过道216和第三过道217均朝向第三通道213的中部,致使乳液或者精油由第二过道216和第三过道217流向第三通道213的中部,即乳液或者精油在第三通道213的中部汇聚对冲,之后乳液或者精油由第四过道218流入第四通道214,之后乳液或者精油经第四通道214流出出液管420,这样能够保证乳液或者精油在流动腔210内的加热时间,用以提高传热体200的加热效率,并且乳液或者精油经过多次扰流、以及分流、汇聚,改善了乳液或者精油的流动情况,使得乳液或者精油加热更加均匀,避免乳液或者精油在流动腔210内沉积,避免乳液或者精油在流动腔210出现堵塞现象。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流动腔210也可以包括若干个S型流动腔210a。例如,流动腔210可以包括若干个S型流动腔210a,即流动腔210设置为若干个S型流动腔210a,若干个S型流动腔210a设置在传热体200的内部,一方面能够增加流动腔210与传热体200的接触面积,增加传热体200向流动腔210内乳液或者精油的加热时间,能够提高传热体200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S型流动腔210a可以改善流动腔210内乳液或者精油的流动情况,能够增加流动腔210内乳液或者精油的扰流以提高传热体200的换热效率,该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能够节省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发热体、具有流动腔的传热体、设置于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一接头以及设置于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二接头,传热体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传热接触面用于与发热体相贴合连接,流动腔一端与管道第一接头连通,另一端与管道第二接头连通。本申请中流动腔由传热体包裹,传热体通过传热接触面与发热体相贴合连接,能够增加流动腔的加热面积,提高发热体的加热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体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缩减加热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
具有流动腔的传热体,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传热接触面,所述传热接触面用于与所述发热体相贴合连接;
设置于所述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一接头;
设置于所述传热体上的管道第二接头,所述流动腔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具有所述流动腔,且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所述传热接触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以下结构中一种:
铝合金壳体或者铜合金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螺纹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螺纹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
板状发热本体;
板状接触部,所述板状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板状发热本体上,所述板状发热本体通过所述板状接触部与所述传热接触面相贴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位于所述传热接触面和所述发热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用于连接进液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用于连接出液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腔包括: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一过道、第二过道、第三过道以及第四过道,
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依次并列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通道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一接头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管道第一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过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过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靠近所述管道第一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过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道远离所述第四过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第二接头连通。
CN202321902512.8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220355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2512.8U CN22035574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2512.8U CN22035574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5740U true CN220355740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2512.8U Active CN220355740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5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9664U (zh)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CN103375913B (zh) 热泵热水器
GB2510794A (en) Heat recovery systems
CN220355740U (zh) 一种用于乳液的加热装置
CN211607177U (zh) 抗重力复合能道强制导流均温板、散热器及电子产品
CN220021264U (zh) 一种液冷板
CN113035805A (zh) 液冷板及功率模组
CN201680632U (zh) 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流道
CN201306960Y (zh) 高功率回路式热管散热装置
CN101216255A (zh) 一种铜铝软焊式散热装置
CN209747261U (zh) 一种水冷金属管电阻器
CN207963129U (zh) 复合型电热水装置
CN215412496U (zh) 一种具有多通道并行管路的即热型电热水器
CN212300032U (zh) 一种多层散热管的汽车散热器
CN216953510U (zh) 水加热器件及水加热器
CN217131536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12870851U (zh)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CN214120877U (zh) 一种可快速换热的环保型板式换热器
CN211831213U (zh) 一种新型加热模块
CN220083755U (zh) 一种螺旋式冷凝器
CN218328663U (zh) 水加热装置
CN218329417U (zh) 热交换结构及饮水设备
CN216378223U (zh) 一种荧光定量prc仪用热循环装置
CN211212668U (zh) 一种即热式发热体
CN215637980U (zh) 一种即热式加热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