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4674U -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4674U
CN220354674U CN202320961232.8U CN202320961232U CN220354674U CN 220354674 U CN220354674 U CN 220354674U CN 202320961232 U CN202320961232 U CN 202320961232U CN 220354674 U CN220354674 U CN 220354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lug
bearing
receiv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12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c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ngc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ngc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ngc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12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4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4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4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包括管道主体以及分别设于管道主体两端的插接端和承接端,插接端和承接端能在结构上相互契合,且二者同轴设置;其中,插接端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插接环和外插接环,内插接环位于外插接环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插接槽;承接端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承接环和外承接环,内承接环位于外承接环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承接槽;内插接环的外径略小于内承接环的内径,外插接环的壁厚与承接槽的厚度相同。一根管道的插接端的外插接环插入另一根管道的承接端的承接槽内,此时,承接端的内承接环同时插入插接端的插接槽内,如此通过两根同管径管道的两端相互嵌入咬合实现便捷地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培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在水培领域管道使用频率很高,经常需要根据实际尺寸布置不同长度的管道,需要将同管径的多根水管连接起来,现有的水管连接需要其他设备辅助,一般不能直接连接,有些即便能够直接连接起来,接头处的防漏效果也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包括管道主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管道主体两端的插接端和承接端,所述插接端和所述承接端能在结构上相互契合,且二者同轴设置;其中,所述插接端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插接环和外插接环,所述内插接环位于所述外插接环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承接端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承接环和外承接环,所述内承接环位于所述外承接环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承接槽;所述内插接环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内承接环的内径,所述外插接环的壁厚与所述承接槽的厚度相同。每种同管径的管道两端的结构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单元,通过一根管道的插接端插入另一根同管径管道的承接端后实现两根管道的连接,一根管道的插接端的外插接环插入另一根管道的承接端的承接槽内,此时,承接端的内承接环同时插入插接端的插接槽内,如此通过两根同管径管道的两端相互嵌入咬合实现便捷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承接环的内壁周向设有柔性材质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当外插接环插入承接槽后,第一密封圈位于外承接环内壁和外插接环外壁之间,封堵住了外承接环内壁和外插接环外壁之间的间隙,加强了两根管道连接后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插接环的周向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形状相同。当外插接环插入承接槽后,第一密封圈滑入容置槽内,这样既提高了外承接环内壁和外插接环外壁之间的密封性,又能通过第一密封圈和容置槽的嵌合实现插接端和承接端连接后的相对固定,避免脱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承接环内壁周向设有柔性材质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呈楔形。当插接端和承接端插接时,内插接环插入内承接环内,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可弥合内插接环外壁与内承接环内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加强了两根管道连接后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承接环内壁周向设有刚性材质的承压台,所述承压台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侧,二者相接触。多次插接后第二密封圈会产生形变,从而影响密封效果,设置刚性材质的承压台可控制第二密封圈的形变幅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卡固结构,所述第一卡固结构包括环状空心的卡固轨道,所述卡固轨道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透的卡固通孔,所述卡固通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导入孔和紧固孔,所述导入孔的口径大于所述紧固孔的口径;所述内承接环的端部设有第二卡固结构,所述第二卡固结构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承接环端部的环形卡固条,所述卡固条上均匀设有多个卡接轴,所述卡接轴的数量与所述卡固通孔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卡接轴的端部都设有一个圆形卡接帽,所述卡接帽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导入孔的口径但大于所述紧固孔的口径,所述卡接轴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紧固孔的口径。插接端插入承接端后,内承接环插入插接槽内,内承接环端部的卡接帽伸入插接槽底部卡固轨道上的导入孔内,然后通过将插接端绕轴旋转使卡接轴从导入孔向紧固孔移动,使得卡接帽从紧固孔脱出,实现插接端和承接端的相对固定,避免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移动或震动而脱落,同时又能通过反向旋转而能很便利地拆卸。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管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插接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承接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插接端与承接端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插接端端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承接端端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固结构与第二卡固结构配合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固结构与第二卡固结构相互配合锁定的移动轨迹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固结构与第二卡固结构配合锁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至9,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管道主体10两端的插接端11和承接端12,所述插接端11和所述承接端12能在结构上相互契合,且二者同轴设置;其中,所述插接端1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插接环111和外插接环112,所述内插接环111位于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插接槽113;所述承接端12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承接环121和外承接环122,所述内承接环121位于所述外承接环122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承接槽123;所述内插接环111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内承接环121的内径,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壁厚与所述承接槽123的厚度相同。每种同管径的管道两端的结构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单元,通过一根管道的插接端11插入另一根同管径管道的承接端12后实现两根管道的连接,一根管道的插接端11的外插接环112插入另一根管道的承接端12的承接槽123内,此时,承接端12的内承接环121同时插入插接端11的插接槽113内,如此通过两根同管径管道的两端相互嵌入咬合实现便捷地连接。
如图3、4所示,所述外承接环122的内壁周向设有柔性材质的第一密封圈126,所述第一密封圈12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当外插接环112插入承接槽123后,第一密封圈126位于外承接环122内壁和外插接环112外壁之间,封堵住了外承接环122内壁和外插接环112外壁之间的间隙,加强了两根管道连接后的密封性。
如图2、4所示,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周向开设有容置槽114,所述容置槽114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密封圈126的截面形状相同。当外插接环112插入承接槽123后,第一密封圈126滑入容置槽114内,这样既提高了外承接环122内壁和外插接环112外壁之间的密封性,又能通过第一密封圈126和容置槽114的嵌合实现插接端11和承接端12连接后的相对固定,避免脱落。
如图3、4所示,所述内承接环121内壁周向设有柔性材质的第二密封圈125,所述第二密封圈125的截面形状呈楔形。当插接端11和承接端12插接时,内插接环111插入内承接环121内,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125可弥合内插接环111外壁与内承接环121内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加强了两根管道连接后的密封性。
如图3、4所示,所述内承接环121内壁周向设有刚性材质的承压台124,所述承压台124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5的内侧,二者相接触。多次插接后第二密封圈125会产生形变,从而影响密封效果,设置刚性材质的承压台124可控制第二密封圈125的形变幅度。
如图2、3、5、6、7、8、9所示,所述插接槽113的底部设有第一卡固结构115,所述第一卡固结构115包括环状空心的卡固轨道1151,所述卡固轨道1151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透的卡固通孔,所述卡固通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导入孔1153和紧固孔1152,所述导入孔1153的口径大于所述紧固孔1152的口径;所述内承接环121的端部设有第二卡固结构127,所述第二卡固结构127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承接环121端部的环形卡固条1271,所述卡固条1271上均匀设有多个卡接轴1272,所述卡接轴1272的数量与所述卡固通孔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卡接轴1272的端部都设有一个圆形卡接帽1273,所述卡接帽127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导入孔1153的口径但大于所述紧固孔1152的口径,所述卡接轴1272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紧固孔1152的口径。插接端11插入承接端12后,内承接环121插入插接槽113内,内承接环121端部的卡接帽1273伸入插接槽113底部卡固轨道1151上的导入孔1153内,然后通过将插接端11绕轴旋转使卡接轴1272从导入孔1153向紧固孔1152移动,使得卡接帽1273从紧固孔1152脱出,实现插接端11和承接端12的相对固定,避免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移动或震动而脱落,同时又能通过反向旋转而能很便利地拆卸。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6)

1.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主体(1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管道主体(10)两端的插接端(11)和承接端(12),所述插接端(11)和所述承接端(12)能在结构上相互契合,且二者同轴设置;其中,
所述插接端(1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插接环(111)和外插接环(112),所述内插接环(111)位于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插接槽(113);
所述承接端(12)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承接环(121)和外承接环(122),所述内承接环(121)位于所述外承接环(122)的内部,二者之间形成承接槽(123);
所述内插接环(111)的外径小于所述内承接环(121)的内径,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外径与所述承接槽(123)的外径相同,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内径与所述承接槽(123)的内径相同,二者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承接环(122)的内壁周向设有柔性材质的第一密封圈(126),所述第一密封圈(12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接环(112)的内壁周向开设有容置槽(114),所述容置槽(114)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密封圈(126)的截面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承接环(121)内壁周向设有柔性材质的第二密封圈(125),所述第二密封圈(125)的截面形状呈楔形,其截面宽度较小的一端更靠近所述承接端(12)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承接环(121)内壁周向设有刚性材质的承压台(124),所述承压台(124)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25)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密封圈(125)截面较宽的一侧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13)的底部设有第一卡固结构(115),所述第一卡固结构(115)包括环状空心的卡固轨道(1151),所述卡固轨道(1151)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透的卡固通孔,所述卡固通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导入孔(1153)和紧固孔(1152),所述导入孔(1153)的口径大于所述紧固孔(1152)的口径;所述内承接环(121)的端部设有第二卡固结构(127),所述第二卡固结构(127)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承接环(121)端部的环形卡固条(1271),所述卡固条(1271)上均匀设有多个卡接轴(1272),所述卡接轴(1272)的数量与所述卡固通孔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卡接轴(1272)的端部都设有一个圆形卡接帽(1273),所述卡接帽(1273)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入孔(1153)的口径但大于所述紧固孔(1152)的口径,所述卡接轴(1272)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紧固孔(1152)的口径。
CN202320961232.8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Active CN220354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1232.8U CN22035467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1232.8U CN22035467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4674U true CN220354674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1232.8U Active CN22035467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4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670B2 (en) Pipe connection consisted on interior of a joint pipe
EP0987484A3 (en) Pipe coupler
CN220354674U (zh) 一种水培用便捷连接管道
CN106605095A (zh) 包括突出部的管连接用密封部件
SG158834A1 (en) Pipe for a pipelin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ipes to be connected together,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pipes of this kind
CN101331354A (zh) 用于与管状件连接的连接元件
CN206889932U (zh) 一种管连接结构和钢管
CN210770782U (zh) 一种密封管接头
CN109519629A (zh) 浮动式流体连接插头、插座及包含其的连接器和冷却系统
CN212616447U (zh)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球体阀门
JPS60157591A (ja) 接続継手ユニツト
CN207421052U (zh) 一种管件连接接头
CN102734583A (zh) 快速接头
CN217246246U (zh) 一种小口径连接器
CN214743850U (zh) 一种具有防腐蚀性能的风导管
CN212718625U (zh) 承接式pe排水管
CN107906722A (zh) 连接器、排水管、排水装置及空调器
CN207796361U (zh) 多孔快插连接器
CN220037732U (zh) 一种热扩孔过渡接头
CN116602201A (zh) 一种水培灌溉系统
CN104089116A (zh) 一种管件接头
CN217081499U (zh) 一种具有易拆装连接结构的球阀
CN214744081U (zh) 新型pe给水管
CN201141491Y (zh) 管路用挠性连接器
CN216789516U (zh) 一种管道连接用辅助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