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3961U -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3961U
CN220353961U CN202322194934.0U CN202322194934U CN220353961U CN 220353961 U CN220353961 U CN 220353961U CN 202322194934 U CN202322194934 U CN 202322194934U CN 220353961 U CN220353961 U CN 220353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using
air cleaner
clamping block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49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49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3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3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3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及车辆。该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和阀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开口区域,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开口区域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均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所述阀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阀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区域。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进气口或空气滤清器中与进气口连通的腔室被堵塞时,仍能向发动机进气,以降低整车丧失动力性能的可能。

Description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不单单以交通运输工具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野、玩雪等户外运动热潮逐渐兴起并成熟,受到玩车爱好者追捧。
开车驰骋在大雪或平整的雪地上,会让人享受雪花漫天飞舞的乐趣,然而在暴雪天气或者是雪地里跟车的车辆有可能会吸入扬起来的雪片,导致空气滤清器进气侧堵塞,进而影响整车动力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能够在进气口或空气滤清器中与进气口连通的腔室被堵塞时,仍能向发动机进气,以降低整车丧失动力性能的可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开口区域,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开口区域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均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阀体,所述阀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阀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均设有过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分隔板,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于所述壳本体内且将所述壳本体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二腔室和进气腔室,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进气腔室内且与所述壳本体相连,以将所述进气腔室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其中,
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过滤件接触密封,或/和,所述过滤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的第二过滤件,或/和,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设有密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构造为在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压力的状态下打开所述开口区域,且在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压力大于第二设定压力的状态下关闭所述开口区域,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为电磁阀或单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为单向阀且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壳体;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可移动以可分离地罩设于所述开口区域;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密封部之间,所述弹性部用于向所述密封部施加朝向所述开口区域的弹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外侧壁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二卡接块沿所述筒体的轴向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二卡接块中的至少一个可向所述筒体内侧弹性变形,所述壳体设有贯通孔,所述筒体穿设于所述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边沿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接块和所述第二卡接块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部包括柱体部和环形部,所述环形部的内周沿与所述柱体部连接且外周沿用于与所述壳体密封接触,所述柱体部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柱体部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柱体部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在关闭所述开口区域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部适于支撑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环形部朝向所述开口区域的侧壁与所述开口区域之间的距离沿自身径向方向向外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为锥形筒体,所述锥形筒体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且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锥形筒体的径向尺寸沿自身轴向一端至自身轴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口区域内设有多个进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通过设置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的第三腔室,以及在壳体上设置与第三腔室连通的开口区域和阀体,当第一腔室或壳体上的进气口被雪花等堵塞时,可以打开阀体使得开口区域与第三腔室连通,从而发动机机舱中的空气可以经过开口区域进入到第三腔室中,然后经由发动机进气口向发动机供气,使得在进气口或第一腔室堵塞的情况下,发动机仍然能够获得维持自身运行的空气,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可以降低整车丧失动力性能的可能性,保证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的优势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具有的优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滤清器内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滤清器内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滤清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滤清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的第一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的第二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滤清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空气滤清器1000;
壳体10;
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第三腔室103;进气口104;
排气口105;开口区域106;进气孔1061;分隔板107;壳本体108;
上壳体109;下壳体1010;
阀体20;
安装部201;筒体2011;第一卡接块2012;第二卡接块2013;
密封部202;柱体部2021;限位凸部20211;柱体段20212;
杆段20213;环形部2022;弹性部203;
过滤件30;
第一过滤件301;第二过滤件30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图1-图10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00包括壳体10和阀体20,壳体10具有第一腔室101和第三腔室103,壳体10设有进气口104和开口区域106,第一腔室101与进气口104连通,第三腔室103与开口区域106连通,第一腔室101和第三腔室103均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具体而言,进气口104与车辆前部进风口连通,雪片可能会从车辆前部进风口进入第一腔室101内,开口区域106与发动机机舱连通,发动机机舱中的空气可以经由开口区域106进入第三腔室103。
阀体20与壳体10连接,阀体20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区域106。可以理解的是,当开口区域106打开时,开口区域106与第三腔室103连通,当开口区域106被关闭时,开口区域106与第三腔室103不连通。
整车在下雪或行驶在有雪的严寒路段时,行车或跟车时雪花会通过进气管经由进气口104被吸入到空气滤清器1000的第一腔室101内,空气滤清器1000内的过滤件30会阻挡雪花,随着时间的推移及雪花的累积,第一腔室101及进气口104将被累积的雪花封堵,进而使得空气滤清器1000不能为发动机提供充足的空气,壳体10内会产生一定的负压,此时可以打开阀体20,使开口区域106被打开,发动机机舱中的气体会从开口区域106进入第三腔室103,然后向发动机供气,避免发动机因供气不足而无法运行。阀体20可以为普通的阀门,例如当发现空气滤清器1000被堵塞时,可以打开阀门,使得开口区域106与第三腔室103连通;阀体20也可以为单向阀或电磁阀,当壳体10内会产生一定的负压时,单向阀或电磁阀可以自动打开开口区域106,使得开口区域106与第三腔室103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开口区域106与排水口间隔开,排水口与第一腔室101连通,当车辆行驶到较温暖的环境中,或,发动机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会使壳体10的温度升高,从而使第一腔室101中的积雪融化,融化后的水会从排水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00,通过设置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的第三腔室103,以及在壳体10上设置与第三腔室103连通的开口区域106和阀体20,当第一腔室101或壳体10上的进气口104被雪花等堵塞时,可以打开阀体20使得开口区域106与第三腔室103连通,从而发动机机舱中的空气可以经过开口区域106进入到第三腔室103中,然后经由发动机进气口向发动机供气,使得在进气口104或第一腔室101堵塞的情况下,发动机仍然能够获得维持自身运行的空气,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1000可以降低整车丧失动力性能的可能性,保证用户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0还具有第二腔室102,第一腔室101和第三腔室103分别与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二腔室102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第一腔室101与第二腔室102之间、第三腔室103与第二腔室102之间均设有过滤件30。第一腔室101与第二腔室102之间、第三腔室103与第二腔室102之间均设有过滤件30;这里,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之间的过滤件30、第三腔室103和第二腔室102之间的过滤件30可以为同一个过滤件30,或者,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之间的过滤件30、第三腔室103和第二腔室102之间的过滤件30也可以单独的过滤件30。在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之间设置过滤件30,可以过滤从第一腔室101流至第二腔室102的气体,在第三腔室103和第二腔室102之间设置过滤件30可以过滤从第三腔室103流至第二腔室102的气体,从而使得进入第二腔室102的气体较为洁净,满足发动机的供气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壳体10包括壳本体108和分隔板107,过滤件30包括第一过滤件301,第一过滤件301设于壳本体108内且将壳本体108内空间分隔为第二腔室102和进气腔室。例如,第一过滤件301可以为空气滤清器1000中的滤芯。
分隔板107设于进气腔室内且与壳本体108相连,以将进气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101和第三腔室103,其中,分隔板107与第一过滤件301接触密封,从而避免第一腔室101中的雪花进入第三腔室103;或/和,过滤件30还包括设于分隔板107与第一过滤件301之间的第二过滤件302,例如,第二过滤件302可以为无纺布、多孔材料层等,第二过滤件302可以设于所述分隔板107和所述第一过滤件301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三腔室103和所述第一过滤件201之间,第二过滤件302可以对由第一腔室101进入第三腔室103的气体进行过滤,或者对分隔板107和第一过滤件30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阻止第一腔室101中的气体直接进入第三腔室103中,以降低雪花进入第三腔室103的可能。或/和,分隔板107与第一过滤件301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阻止第一腔室101和第三腔室103直接气连通,从而降低雪花进入第三腔室的可能,具体地,例如密封件可以为橡胶密封件或者塑料密封件。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腔室101中的雪花不会被吸入到第三腔室103中,导致第三腔室103堵塞。
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分隔板107与壳体10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避免壳体10与分隔板107之间产生连接缝隙,有利于保证第三腔室103和第一腔室101的隔绝效果,例如分隔板可以为壳体10上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阀体20构造为在第三腔室103的内部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压力的状态下打开开口区域106,且在第三腔室103的内部压力大于第二设定压力的状态下关闭开口区域106,第一设定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压力。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阀体20可以根据第三腔室103的内部压力自动调节开口区域106是否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这样,使用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阀体20为电磁阀或单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至图8所示,阀体20为单向阀且包括安装部201、密封部202和弹性部203,安装部201安装于壳体10;安装部201可以采用卡接或者螺纹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设于壳体10,设置安装部201可以增加阀体2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有利于延长密封部202和弹性部203的使用寿命。密封部202至少部分位于第三腔室103内,且密封部202相对于安装部201可移动以可分离地罩设于开口区域106;可以理解的是,当密封部202罩设于开口区域106时,开口区域106被关闭,当密封部202向远离开口区域106的方向移动时,密封部202与开口区域106分离时,开口区域106被打开。弹性部203连接于安装部201和密封部202之间,弹性部203用于向密封部202施加朝向开口区域106的弹力。具体地,例如,弹性部203可以为具有较好弹性形变能力的橡胶件或者弹簧。相比于采用普通常见的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单向阀的使用成本更低,使用效果较好。
当雪花在第一腔室101中累积,堵塞进气口104,使发动机没有足够的进气量,壳体10内产生一定的负压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密封部202会沿远离开口区域106的方向移动,从而开口区域106会被打开,同时密封部202会带动弹性部203发生变形,当持续进气后,壳体10内的压力恢复到一定值时,在弹性部203产生的朝向所述开口区域106的弹力的作用下,密封部202朝向开口区域106的方向移动,最终罩设于开口区域106上关闭开口区域106,此时,开口区域106不再与第三腔室10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动机机舱中的空气温度较高,因此若在可以正常采用进气口104进行进气的情况下,通过开口区域106进气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因此,在正常状态下,开口区域106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安装部201包括筒体2011、设于筒体2011外侧壁的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沿筒体2011的轴向间隔开布置,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中的至少一个可向筒体2011内侧弹性变形,壳体10设有贯通孔,筒体2011穿设于贯通孔,贯通孔边沿卡设于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安装部201安装在壳体10上时,可以将筒体2011压入贯通孔,由于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中的至少一个可向筒体2011内侧弹性变形,由此,凸出于筒体2011周向外侧壁的第一卡接块2012或第二卡接块2013可以在与贯通孔内壁抵接时向筒体2011内部发生变形,使得第一卡接块2012或第二卡接块2013可以穿过贯通孔,最终使贯通孔边沿卡设于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之间,装配简单方便,且结构耐久可靠性更好。
更为具体地,如图5所示,筒体2011的侧壁上与第一卡接块2012对应的位置或与第二卡接块2013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以便于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可以通过开口向筒体2011内侧发生变形。
更为具体地,安装部201为塑料材质件,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成本更低。
更为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卡接块2012或第二卡接块2013为楔形块,当贯通孔边沿卡设于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之间时,第一卡接块2012或第二卡接块2013朝向贯通孔的一端的沿贯通孔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背向贯通孔的一端的沿贯通孔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以便于插入贯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卡接块2012沿筒体2011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四个,第二卡接块2013沿筒体2011的周向间隔开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卡接块2013可向筒体2011内侧弹性变形,这样可以在保证卡接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安装部201插入贯通孔时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块2012可以为环绕所述筒体2011的环形部2022,所述第二卡接块2013沿筒体2011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2013可向筒体2011内侧弹性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安装部201设有安装孔,密封部202包括柱体部2021和环形部2022,环形部2022的内周沿与柱体部2021连接且外周沿用于与壳体10密封接触,柱体部2021可移动地穿设于安装孔,弹性部203的一端与柱体部2021连接,弹性部203的另一端与安装部201连接,柱体部2021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20211,在关闭开口区域106的状态下限位凸部20211适于支撑于安装部201,环形部2022朝向开口区域106的侧壁与开口区域106之间的距离沿自身径向方向向外逐渐减小,即,密封部202整体呈伞形,这样,开口区域106处于关闭状态下时,密封部202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可以降低单向阀漏气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柱体部2021可以包括柱体段20212和杆段20213,柱体段20212的一端和杆段20213的一端连接,其中,柱体段20212为橡胶件,杆段20213为塑料材质件。更为具体地,柱体段20212的中部中空,以降低柱体段20212和环形部2022之间的厚度差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弹性部203为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轴向一端与安装部201连接且轴向另一端与密封部202连接,锥形筒体的径向尺寸沿自身轴向一端至自身轴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这种设计的弹性部203可以产生的恢复力更大,更不易发生损坏失效,更加耐用。但不限于此,弹性部203也可以为环形件,环形件环绕在密封部202的周向外侧,环形件内周沿与密封部202连接,环形件的外周壁与安装部201连接。
如图3所示,在密封部202包括柱体部2021和环形部2022的实施例中,弹性部203为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轴向一端与安装部201连接且轴向另一端与密封部202连接,锥形筒体的径向尺寸沿自身轴向一端至自身轴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弹性部203可以和密封部202相互配合,支撑固定在安装部201上,安装更加方便,加工难度更低,且连接稳定性好,密封部202更不易发生晃动。
更为具体地,弹性部203可以与密封部202为一体成形结构,这样,密封部202和弹性部20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更为具体地,弹性部203为橡胶材质件,由此可以利用橡胶的变形控制单向阀的开闭,通过更改橡胶的硬度调节单向阀开启压力,进行差异化设计,设计更加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阀也可以为弹簧式单向阀、重力式单向阀、旋启式单向阀或塑料隔膜式单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开口区域106内设有多个进气孔106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进气孔1061,这样,开口区域106的进气面积更大,有利于保证进气充足,进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更为具体地,例如如图4所示,进气孔1061设有4个,4个进气孔1061环绕贯通孔的周向间隔开布置。
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进气孔1061为扇形孔且环绕贯通孔的周向间隔开布置。但不限于此,进气孔1061也可以圆形孔或者弧形孔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壳体10包括上壳体109和下壳体1010,阀体20、进气口104和开口区域106均设于下壳体1010上,上壳体109具有排气口105,排气口105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下壳体1010的内侧壁与第一过滤件301朝向下壳体1010的侧壁共同限定出进气腔室,上壳体109的内侧壁与第一过滤件301朝向上壳体的侧壁共同限定出第二腔室10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0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的优势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00具有的优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大货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化石的能源的燃料)。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第一腔室(101)和第三腔室(103),所述壳体(10)设有进气口(104)和开口区域(106),所述第一腔室(101)与所述进气口(104)连通,所述第三腔室(103)与所述开口区域(106)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三腔室(103)均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阀体(20),所述阀体(2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阀体(20)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区域(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具有第二腔室(102),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三腔室(103)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10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2)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01)与所述第二腔室(102)之间、所述第三腔室(103)与所述第二腔室(102)之间均设有过滤件(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壳本体(108)和分隔板(107),所述过滤件(30)包括第一过滤件(301),所述第一过滤件(301)设于所述壳本体(108)内且将所述壳本体(108)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二腔室(102)和进气腔室,所述分隔板(107)设于所述进气腔室内且与所述壳本体(108)相连,以将所述进气腔室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三腔室(103),其中,
所述分隔板(107)与所述第一过滤件(301)接触密封,或/和所述过滤件(30)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隔板(107)与所述第一过滤件(301)之间的第二过滤件(302),或/和所述分隔板(107)与所述第一过滤件(301)之间设有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构造为在所述第三腔室(103)的内部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压力的状态下打开所述开口区域(106),且在所述第三腔室(103)的内部压力大于第二设定压力的状态下关闭所述开口区域(106),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0)为单向阀且包括:
安装部(201),所述安装部(201)安装于所述壳体(10);
密封部(202),所述密封部(20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腔室(103)内,且所述密封部(202)相对于所述安装部(201)可移动以可分离地罩设于所述开口区域(106);
弹性部(203),所述弹性部(203)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1)和所述密封部(202)之间,所述弹性部(203)用于向所述密封部(202)施加朝向所述开口区域(106)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1)包括筒体(2011)、设于所述筒体(2011)外侧壁的第一卡接块(2012)和第二卡接块(2013),所述第一卡接块(2012)和所述第二卡接块(2013)沿所述筒体(2011)的轴向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一卡接块(2012)和所述第二卡接块(2013)中的至少一个可向所述筒体(2011)内侧弹性变形,所述壳体(10)设有贯通孔,所述筒体(2011)穿设于所述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边沿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接块(2012)和所述第二卡接块(20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1)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部(202)包括柱体部(2021)和环形部(2022),所述环形部(2022)的内周沿与所述柱体部(2021)连接且外周沿用于与所述壳体(10)密封接触,所述柱体部(2021)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弹性部(203)的一端与所述柱体部(2021)连接,所述弹性部(203)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201)连接,所述柱体部(2021)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20211),在关闭所述开口区域(106)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凸部(20211)适于支撑于所述安装部(201),所述环形部(2022)朝向所述开口区域(106)的侧壁与所述开口区域(106)之间的距离沿自身径向方向向外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03)为锥形筒体,所述锥形筒体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安装部(201)连接且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密封部(202)连接,所述锥形筒体的径向尺寸沿自身轴向一端至自身轴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域(106)内设有多个进气孔(106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滤清器。
CN202322194934.0U 2023-08-15 2023-08-15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Active CN220353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4934.0U CN220353961U (zh) 2023-08-15 2023-08-15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4934.0U CN220353961U (zh) 2023-08-15 2023-08-15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3961U true CN220353961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5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4934.0U Active CN220353961U (zh) 2023-08-15 2023-08-15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3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5701B2 (en) Fuel filter
US7641720B2 (en) Flow turning van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hydrocarbon adsorbent
ATE326628T1 (de) Luftfilter
US10598137B2 (en) Mass airflow sensor and hydrocarbon trap combination
CA2329451A1 (en) Air induction filter assembly
CN220353961U (zh) 空气滤清器及车辆
US20050087485A1 (en) Fuel pump module
CN201148890Y (zh) 一种新型膜片式pcv阀
CN213743730U (zh) 碳罐脱附装置及机动车
US20220305906A1 (en) Fuel tank isolation valve for vehicle
JPS609061Y2 (ja) 燃料タンク用セパレ−タタンクの配設構造
KR200424252Y1 (ko) 자동차 캐니스터의 에어 드레인장치
JP3845159B2 (ja) 可変ベンチュリ型気化器
KR101316830B1 (ko) 크랭크 케이스 환기 장치
US6039548A (en) Fuel pump with controlled vapor intake
CN212079480U (zh) 车辆油气回收的活性过滤碳罐构造
CN212106073U (zh) 具有油气控制节流构造的活性过滤碳罐
CN205370934U (zh) 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无刷泵启动装置
CN114992011A (zh) 进气管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139961U (zh) 一种燃料箱油压开启阀及压力燃油系统
CN113685291B (zh) 一种油箱隔离阀
CN218021124U (zh) 阀组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7735629U (zh) 空滤下壳体及空气滤清器的壳体结构
CN217950548U (zh) 一种适用于插电混动车型的炭罐总成
CN212499876U (zh) 油箱隔离阀、油箱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