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9487U -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9487U
CN220349487U CN202322051654.4U CN202322051654U CN220349487U CN 220349487 U CN220349487 U CN 220349487U CN 202322051654 U CN202322051654 U CN 202322051654U CN 220349487 U CN220349487 U CN 220349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line
radiator
liquid inlet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16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启能
李剑锋
陈美华
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16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9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9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9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快充充电桩的液冷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液冷装置包括供液泵;管路,所述管路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快充出液口,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快充进液口;多个散热器,多个所述散热器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和出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供液泵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中,且位于进液管路的第一端和进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通过将液冷装置内部的多个散热器设置为并联结构,相对于将多个散热器串联,既能有效减小冷却液在散热器中流动的阻力,又能增加单位时间流通的液冷剂流量,提升液冷装置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快充充电桩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相比于其他电源,快充充电桩的系统散热量要大的多。直流快充充电桩的功率范围在30KW、60KW和120KW,效率普遍在95%左右,那么其中5%就转化为热损耗,其热损耗将是1.5KW、3KW和6KW。对于户外设备,这些热量必然要排出设备之外,否则将会加速设备的老化,成为电子设备短路和信号紊乱的隐患。
为解决快充充电桩的系统散热量大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液冷装置,对快充充电桩进行散热。而现有用于给快充充电桩散热的液冷装置,采用串联冷却回路循环冷却液,这会导致冷却液的流动阻力大,快充充电桩单位时间流通的液冷剂较小,液冷装置的散热效率不佳。
因此,如何在减小汽车快充充电桩液冷装置中冷却液的流动阻力,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温控系统无法满足储能结构的高温和低温环境的温控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冷装置,用于快充充电桩的散热,所述快充充电桩设置有快充出液口和快充进液口,其包括:
供液泵;
管路,所述管路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快充出液口,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快充进液口;
多个散热器,多个所述散热器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和出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供液泵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中,且位于进液管路的第一端和进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均包括;散热器进液管、散热器出液管和多个散热器细管,多个所述散热器细管并联于所述散热器进液管和散热器出液管之间;
多个所述散热器进液管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多个所述散热器出液管并联于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散热器均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多个散热细管处。
可选的,所述管路还包括:
膨胀罐,所述膨胀罐连接于所述进液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供液泵之间。
可选的,所述管路还包括:补液阀,所述补液阀设置于所述膨胀罐与所述进液管路之间。
可选的,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上;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路上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电控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供液泵和多个散热器均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
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顶面和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互连接,且均位于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
所述供液泵设置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的一侧,所述管路设置于所述底面、第二侧面和顶面处,多个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顶面和第二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具有3个,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面上,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箱体还具有多个进风格栅和多个出风格栅;多个所述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处,多个所述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电控箱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四侧面。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充充电桩,其中,快充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液冷装置。
有益效果:
通过将液冷装置内部的多个散热器设置为并联结构,多个支路管路与干路管路连接,多个支路管路连接多个散热器,相对于将多个散热器串联,既能有效减小冷却液在散热器中流动的阻力,又能增加单位时间流通的液冷剂流量,提升液冷装置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液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液冷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液冷装置的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液冷装置的散热器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液冷装置的管路、供液泵与温控组件三者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液冷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冷装置;11、供液泵;12、管路;13、散热器;14、温控组件;15、控制终端;16、箱体;121、进液管路;122、出液管路;123、膨胀罐;124、补液阀;1211、进液管路的第一端;1212、进液管路的第二端;1221、出液管路的第一端;1222、出液管路的第二端;131、散热器进液管;132、散热器出液管;133、散热器细管;134、散热风机;141、第一温度传感器;142、第二温度传感器;143、第三温度传感器;144、电控箱;161、第一侧面;162、第二侧面;163、第三侧面;164、第四侧面;165、顶面;166、底面;167、进风格栅;168、出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冷装置10,液冷装置10用于快充充电桩的散热,所述快充充电桩设置有充电桩本体、液冷板、快充出液口和快充进液口,其中液冷板设置于充电本体,液冷板为内部设置有液冷通道的现有液冷结构,快充出液口和快充进液口均与液冷板连接,低温冷却液自快充进液口进入液冷板中,冷却液通过液冷板与充电桩本体进行热交换,吸收充电桩本体中的热量,由低温冷却液吸热转换为高温冷却液,然后自快充出液口排出,本申请中的液冷装置10连接于所述快充出液口和快充进液口之间,用于对自快充出液口排出的高温冷却液进行降温,然后对高温冷却进行散热,将后将降温后的低温冷却液通过快充进液口供给到液冷板中,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液是由液冷装置10提供。
所述液冷装置10包括:供液泵11、管路12和多个散热器13;所述管路12设置有进液管路121和出液管路122,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1211用于连接所述快充出液口,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一端1221用于连接所述快充进液口;多个所述散热器13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1212和出液管路的第二端1222之间,具体的,多个所述散热器13通过对应的支路管路或多通管,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1212和出液管路的第二端1222之间;所述供液泵11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121中,且位于进液管路的第一端1211和进液管路的第二端1212之间;可知,供液泵11连接于进液管路121,为液冷装置10管路12泵送冷却液,多个支路管路与多个散热器13连接,多个支路管路与干路连接实现多个散热器13之间的并联;通过并联连接多个散热器13,相对于将多个散热器13串联,既能有效减小冷却液在散热器13中流动的阻力,又能增加单位时间流通的液冷剂流量,提升液冷装置10的散热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散热器13均包括:散热器进液管131、散热器出液管132和多个散热器细管133;多个所述散热器细管133并联于所述散热器进液管131和散热器出液管132之间;具体的,多个散热器细管133均具有两个端部接口,其中一个端部接口均与散热器进液管131连接,另一端部接口均与散热器出液管132连接;即,多个所述散热器细管133并联于所述散热器进液管131和散热器出液管132之间;进而将待散热的冷却液分流至多个并联的散热器细管133中,在不增加流动阻力的基础上,增加冷却液散热路径和散热效率;同时,多个所述散热器进液管131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1212连接,多个所述散热器出液管132并联于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二端1222连接,相对于将多个散热器13串联,能在不增加流动阻力的基础上,更好的发货供液泵11的泵送能力,使得单位时间内供液泵11的流量更大,增加单位时间流经散热器13的冷却液流量,提高的液冷装置10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散热器13均还包括:散热风机134,所述散热风机134设置于多个散热细管处;即保障散热风机134吹动的气流能够经过多个散热细管;高温冷却液从进液管路121流入散热器进液管131后流入散热器细管133,高温冷却液流经多个散热器细管133时所携带的热量,被散热风机134吹走冷却为低温冷却液,低温冷却液从散热器出液管132流入出液管路122,通过出液管路122流动至快充进液口,并进入液冷板中,对快充充电桩的散热。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12还包括:膨胀罐123;所述膨胀罐123连接于所述进液管路121上,且位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1211与所述供液泵11之间;具体的膨胀罐123位于快充出液口与供液泵11之间;可知,通过设置膨胀罐123可以保障液冷装置10中流动有充足的冷却液,当液冷装置10中冷却液不足时,可用膨胀罐123通过进液管路121对液冷装置10进行补液。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12还包括:补液阀124;所述补液阀124设置于所述膨胀罐123与所述进液管路121之间;可知,膨胀罐123与补液阀124连接,补液阀124通过三通管,将膨胀管与管路12连接,补液阀124可以控制膨胀罐123对管路12的补液和停止补液,或者是控制管路12对膨胀罐123的充液和停止补液。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装置10还包括:温控组件14,所述温控组件14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1、第二温度传感器142、第三温度传感和电控箱14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1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121上,用于检测进液管路121中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2设置于所述出液管路122上,用于检测出液管路122中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43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设置于箱体16的内部空间的中上方;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1、第二温度传感器142、第三温度传感器143、供液泵11和多个散热器13均与所述电控箱144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41、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43均为电控箱144提供了温度数据,进而为电控箱144控制散热风机134和供液泵11的运行状态,提供了数据基础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装置10还包括控制终端15,所述控制终端15与所述电控箱144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15包括触摸屏、PC端和手机等,本实施例优选为触摸屏;可知,触摸屏与电控箱144连接,三个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温度、散热风机134的转速和供液泵11的功率可在触摸屏上显示。
进一步请结合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装置10还包括:箱体16,所述箱体16包括:第一侧面161、第二侧面162、第三侧面163、第四侧面164、顶面165和底面166,第一侧面161、第二侧面162、第三侧面163和第四侧面164相互连接,且均位于所述顶面165和底面166之间;所述供液泵11设置于所述底面166朝向所述顶面165的一侧,具体的,供液泵11设置箱体16内部空间的左下方,为液冷装置10泵送冷却液;所述管路12设置于所述底面166、第二侧面162和顶面165处,具体的,所述管路12接口用卡箍固定于散热器13处,减小管路12路径;多个所述散热器13设置于所述顶面165和第二侧面162上,能更好的发挥散热器13的散热能力。
请结进一步结合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13具有3个;其中一个散热器13设置于所述顶面165上,两个散热器13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162上;冷却液遵循上进下出的原理,减小供液泵11的压力;所述箱体16还具有多个进风格栅167和多个出风格栅168;多个所述进风格栅167设置于所述散热器13处,具体的,箱体16上的出风格栅168设置于所述散热器13处,顶部的出风格栅168用来通过散热风机134产生的向上的气流,第二侧面出风格栅168用来通过散热风机134产生的向外的气流;多个所述出风格栅168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具体的,箱体16上的进风格栅167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外界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侧面上的进风格栅167进入液冷装置10后,在散热风机134的作用下对散热器13进行热交换,将高温冷却液冷却为低温冷却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43设置于所述箱体16中,具体的,所述第三温度传设置于箱体16内部空间的中上方;所述电控箱144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四侧面164,具体的,当不需要电控箱144时可将电控箱144从第四侧面164下部拆除。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快充充电桩,所述快充充电桩包括如本申请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液冷装置10。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快充充电桩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进行超高功率的快速充电。
综上,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液冷装置包括:供液泵;管路,所述管路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快充出液口,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快充进液口;多个散热器,多个所述散热器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和出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供液泵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中,且位于进液管路的第一端和进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可以理解,通过将液冷装置内部的多个散热器设置为并联结构,多个支路管路与干路管路连接,多个支路管路连接多个散热器,相对于多个散热器串联,能够有效减小冷却液在散热器中流动的阻力,增加单位时间流通的液冷剂流量,提升液冷装置的散热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冷装置,用于快充充电桩的散热,所述快充充电桩设置有快充出液口和快充进液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液泵;
管路,所述管路设置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快充出液口,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快充进液口;
多个散热器,多个所述散热器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和出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供液泵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中,且位于进液管路的第一端和进液管路的第二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器均包括;散热器进液管、散热器出液管和多个散热器细管,多个所述散热器细管并联于所述散热器进液管和散热器出液管之间;
多个所述散热器进液管并联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多个所述散热器出液管并联于所述出液管路的第二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器均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多个散热细管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还包括:
膨胀罐,所述膨胀罐连接于所述进液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进液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供液泵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还包括:补液阀,所述补液阀设置于所述膨胀罐与所述进液管路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液管路上;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路上;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电控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供液泵和多个散热器均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
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顶面和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互连接,且均位于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
所述供液泵设置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的一侧,所述管路设置于所述底面、第二侧面和顶面处,多个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顶面和第二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3个,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面上,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箱体还具有多个进风格栅和多个出风格栅;多个所述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处,多个所述出风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电控箱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四侧面。
10.一种快充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装置。
CN202322051654.4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Active CN220349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1654.4U CN22034948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1654.4U CN22034948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9487U true CN220349487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6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1654.4U Active CN22034948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9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6234A (zh) 电池组的液体冷却系统
CN103188921A (zh) 一种机载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散热装置
CN106299541B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液冷系统
CN113473802B (zh) 一种冷板式服务器的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000577A (zh) 一种储能柜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
CN215070123U (zh) 一种液冷管路结构、液冷系统及储能设备
CN217009340U (zh) 储能集装箱
CN213960614U (zh) 一种箱式液冷散热布管装置
CN220349487U (zh)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CN209071513U (zh) 一种金属燃料电池散热结构
CN208608328U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及散热模组
CN110614931A (zh)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N216958225U (zh) 一种多功能管路及液冷机组
CN109378501A (zh) 一种金属燃料电池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
CN207720630U (zh)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器发射端的磁流体散热装置
CN215645724U (zh)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电力电气配电控制柜
CN214957804U (zh) 一种水冷温控系统
CN209070485U (zh) 一种装配有液冷散热装置的车载计算单元
CN104936418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化充电仓水冷式散热系统
CN208029018U (zh) 新型室外通信机柜
CN215774043U (zh) 一种机柜
CN220020236U (zh) 刀片服务器散热结构和刀片服务器
CN210478334U (zh) 一种新能源车汽车空调和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CN205450900U (zh) 水冷一体机内部结构布局
CN210569344U (zh) 工业半导体水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