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9345U -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49345U CN220349345U CN202322285501.6U CN202322285501U CN220349345U CN 220349345 U CN220349345 U CN 220349345U CN 202322285501 U CN202322285501 U CN 202322285501U CN 220349345 U CN220349345 U CN 2203493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cavity
- circulating
- communicated
-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供墨系统,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循环泵、墨水添加泵以及打印头转接装置;二级墨盒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通过透气阀与外部连通,第二腔体为封闭腔;循环泵的进口与第二腔体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一腔体连通;墨水添加泵的进口与一级墨盒连通,墨水添加泵的出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打印头转接装置通过进墨管路与第一腔体连通,并通过回流管路与第二腔体连通;进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阀,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腔体设置为封闭腔,并将循环泵作为第二腔体内负压形成的动力源,实现了供墨、墨水回流、墨水循环利用等多重功能,操作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喷墨行业,墨水喷墨效率及喷墨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效果。现有的喷墨机有两种供墨方式,一种是采用重力供墨,供墨效率低也不适用于高速场所;另外一种是采用负压供墨,如专利CN210911693U公开了一种喷头循环墨路,通过“驱动供墨泵可以将储墨槽内部的油墨导入到喷墨槽中,在驱动负压发生器,在负压发生器压力作用下,可以将喷墨槽内部的油墨从喷头喷出,喷码结束后,关闭供墨泵和负压发生器,开启电磁阀,驱动水泵乙,水泵甲和水泵乙的型号均为PHW600B,在水泵乙的作用下可以将喷墨槽内部残留的油墨经回墨管抽取到配墨箱的内部,从而实现残留油墨的回收循环使用”,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供墨方式的实现需要采用负压发生器、水泵乙实现出墨、油墨回收;同时,使用时需要反复关闭、开启负压发生器和水泵,操作繁琐、效率低。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供墨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供墨系统,通过将第二腔体设置为封闭腔,同时将循环泵作为第二腔体内负压形成的动力源,实现了供墨、墨水回流、墨水循环利用等多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循环泵、墨水添加泵以及打印头转接装置;
二级墨盒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通过透气阀与外部连通,第二腔体为封闭腔;循环泵的进口与第二腔体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一腔体连通;墨水添加泵的进口与一级墨盒连通,墨水添加泵的出口与第一腔体连通;
打印头转接装置通过进墨管路与第一腔体连通,并通过回流管路与第二腔体连通;进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阀,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腔体内液位的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分别与墨水添加泵和透气阀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循环泵的进口通过伸入第二腔体内的抽吸管道与第二腔体连通,抽吸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通孔,通孔的位置为所述第二腔体的液位正常维持点。
进一步的,打印头转接装置通过开关阀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循环泵通讯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打印头转接装置内的压力。
进一步的,进墨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手动阀,回流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手动阀。
进一步的,进墨管路上还设置有循环过滤器。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通过进气管路与外部连接,进气管路上设有挤压空气泵和/或空气开关阀;挤压空气泵的进口与外部连通,挤压空气泵的出口与第一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上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第一腔体内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二级墨盒连接有用于对二级墨盒内墨水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打印头转接装置连接有用于对打印头转接装置内墨水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器。
进一步的,二级墨盒上设有用于检测二级墨盒内墨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打印头转接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打印头转接装置内墨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墨系统中的二级墨盒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二腔体设置为封闭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循环泵连通,通过循环泵抽取第二腔体内的墨水或气体使封闭腔内形成负压,而第一腔体通过透气阀与外部连通而保持常压,在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的压差下,挤压第一腔体内的液体经第一循环阀进入打印头转接装置,未被利用的墨水则经第二循环阀回流至第二腔体内,并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被抽回第一腔体内实现循环利用。
(2)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墨系统的第一腔体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墨水少于预设值时发出信号,控制透气阀打开,并控制墨水添加泵打开抽取一级墨盒内的墨水至第一腔体内,直至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墨水到位后即停止往第一腔体内加墨。
(3)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墨系统在第二腔体内的抽吸管道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位置为所述第二腔体的液位正常维持点,此时,通过合理设置通孔的位置,当第二腔体内的液位低于液位正常维持点时,循环泵通过抽吸管道上的通孔抽取第二腔体内的气体,而不抽走墨水,使墨水液位保持在液位正常维持点而不会过低,保证打印头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供墨系统在第一腔体上连接有挤压空气泵和空气开关阀,当打印头的喷孔堵塞时,关闭透气阀,关闭第二循环阀和/或第二手动阀,打开第一循环阀,启动挤压空气泵往第一腔体内压入气体,气体将第一腔体内的墨水压向打印头转接装置,墨水冲出打印头处的墨水残渣实现通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供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一级墨盒,2-二级墨盒,201-第一腔体,202-第二腔体,3-打印头转接装置,301-打印头,302-开关阀,303-第一压力传感器,4-透气管,401-透气阀,5-循环泵,501-抽吸管道,502-通孔,6-墨水添加泵,7-墨水添加阀,8-过滤器,9-进墨管路,901-第一循环阀,902-第一手动阀,903-循环过滤器,10-回流管路,101-第二循环阀,102-第二手动阀,11-液位检测装置,12-进气管路,121-挤压空气泵,122-空气开关阀,123-空气过滤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4-墨水搅拌装置,15-第一加热器,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第二加热器,18-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论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供墨系统,包括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循环泵5、墨水添加泵6以及打印头转接装置3;二级墨盒2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第一腔体201通过透气阀401与外部连通,第二腔体202为封闭腔;循环泵5的进口与第二腔体202连通,循环泵5的出口与第一腔体201连通;墨水添加泵6的进口与一级墨盒1连通,墨水添加泵6的出口与第一腔体201连通;打印头转接装置3通过进墨管路9与第一腔体201连通,并通过回流管路10与第二腔体202连通;打印头转接装置3用于与打印头30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打印头转接装置3为市场可直接购买的配件,其通常具有内腔,内腔用于分别连通第一腔体201、第二腔体202和打印头301;进墨管路9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阀901,回流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阀101;使用时,通过第一循环阀901和第二循环阀101分别对应控制进墨管路9和回流管路10的断或通;本实施例的第一循环阀901和第二循环阀101均优选为电子开关阀;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循环阀901和第二循环阀101处于开启状态。
值得一提地是,本循环供墨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循环阀901和第二循环阀101,关闭第一循环阀901和第二循环阀101时可将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分别与打印头转接装置3隔断,以利于进行检修作业。
本循环供墨系统不具体限定透气阀401的安装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01通过透气管4与外部连通,即透气管4的一端伸入第一腔体201内,透气管4的另一端与外部大气连通,通过将透气阀401安装在透气管4上控制第一腔体201与外部连通与否;再例如,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01的顶部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透气孔,透气阀401安装在透气孔上。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腔体202设置为封闭腔,在循环泵5的作用下形成负压而与常压下的第二腔体202形成压差,为墨水流动提供动力源,相比采用重力出墨的喷码机,供墨效率高,可应用在高速喷墨的场合,且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同时实现了供墨、墨水回流、墨水循环利用等多重功能,且喷墨和回收可同步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本循环供墨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腔体201内液位的液位检测装置11,液位检测装置11与分别墨水添加泵6和透气阀401通讯连接;优选的,液位检测装置11为液位检测计;当液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墨水少于预设值时发出信号,透气阀401打开,墨水添加泵6打开抽取一级墨盒1内的墨水进入第一腔体201内,直至液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墨水到位后即停止往第一腔体201内加墨,自动化控制,降低劳动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01通过墨水添加泵6、墨水添加阀7和过滤器8与一级墨盒1连通,墨水添加阀7用于打开或关闭供墨的管路,过滤器8用于对进入第一腔体201内的墨水进行过滤。可以理解,一级墨盒1和二级墨盒2之间的墨水添加阀7和过滤器8均为可选部件,两者可同时设置在供墨的管路上或者择一设置在供墨的管路上。
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一级墨盒1处设置用于对一级墨盒1内液位进行检测的液位检测结构和与液位检测结构通讯连接的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当液位检测结构检测出一级墨盒1内的墨水不足以补充第一腔体201所需的墨水量时,通过报警装置提醒工作人员。
具体的,循环泵5的进口通过伸入第二腔体202内的抽吸管道501与第二腔体202连通,抽吸管道50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202连通的通孔502,通孔502所在的位置为第二腔体202内的液位正常维持点,当第二腔体202内的液位低于液位正常维持点时,循环泵5通过抽吸管道501上的通孔502抽取第二腔体202内的气体保证第二腔体202内的负压,而不抽走墨水,进而使墨水液位不会太低,保证打印头的稳定性。优选的,通孔502的位置高度在第二腔体202高度的1/3至1/2处,即,墨水的液位正常维持点在第二腔体202高度的1/3至1/2处,经验证,第二腔体202内的液位过低时将影响打印头的稳定性,当通孔502的位置高度选在第二腔体202高度的1/3至1/2处时,打印头的稳定性最佳。
一些实施例中,打印头转接装置3通过开关阀302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03,第一压力传感器303与循环泵5通讯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303用于检测打印头转接装置3内的压力,从而可获知喷墨压力,并通过检测结果控制循环泵5作业,以保证第一腔体201与第二腔体202之间的压差,继而保证喷墨压力在合理范围内。
具体的,进墨管路9上还设置有第一手动阀902和循环过滤器903,回流管路10上还设置有第二手动阀102;第一手动阀902和第二手动阀102在墨路维护时用到,防止第一循环阀901和第二循环阀101电控失效发生意外的情况。可以理解,第一手动阀902、第二手动阀102和循环过滤器903也为可选部件,即第一手动阀902和循环过滤器903可择一设置在进墨管路9上,也可同时设置在进墨管路9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01通过进气管路12与外部连接,进气管路12上设有挤压空气泵121,挤压空气泵121的进口与外部连通,挤压空气泵121的出口与第一腔体201连通,具体地,挤压空气泵121的出口通过进气管路12与第一腔体201连通;挤压空气泵121主要应用在打印头301的通堵过程,将外部空气压入第一腔体201内,增大第一腔体201内的压力。可选的,进气管路12上还设置有空气开关阀122和空气过滤器123,空气开关阀122位于空气过滤器123和挤压空气泵121之间,挤压空气泵121靠近第一腔体201设置,空气过滤器123用于对进入气腔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空气开关阀122和空气过滤器123均为可选部件,可择一设置在进气管路12上,也可同时设置在进气管路12上。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堵过程中,当挤压空气泵121向第一腔体201内挤压空气时,需关闭开关阀302,隔断第一压力传感器303,避免挤压空气泵121产生的压力使第一压力传感器303炸开。
值得一提地是,与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分别连接的各部件均采用密闭连接的方式,以保证第二腔体202的气密性和在通堵时第一腔体201的气密性。
一些实施例中,本循环供墨系统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腔体201内的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3与挤压空气泵121通讯连接。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压力控制挤压空气泵121的运作,使第一腔体201内保持恒定的压强;同时,由于第一腔体201内连接有多个管道(如循环泵5与第一腔体201连接的管道、挤压空气泵121连接的进气管路12、墨水添加泵6与第一腔体201连接的管道等),都存在漏气的可能,可通过关闭墨水添加阀7、第一循环阀901、第二循环阀101,采用挤压空气泵121向第一腔体201内送入空气,一直加压至设定值压力;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3检测第一腔体201内的压力值是否与设定值压力一致,且检测过程需维持至少10秒,并观察第二压力传感器13的压力有无衰减,若有衰减则说明第一腔体201的密封性不良,若无衰减则第一腔体201的密封性良好。
可以知道,由于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通过循环泵5相连,当对第一腔体201加压时,保持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互通,可同时检测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的密封性。
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一级墨盒1、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的底部均设有墨水搅拌装置14,通过墨水搅拌装置14分别对一级墨盒1、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内的墨水进行搅拌,可解决沉淀的问题。
具体的,本循环供墨系统还设置有用于对二级墨盒2内墨水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15,打印头转接装置3连接有用于对打印头转接装置3内墨水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器17;由于墨水在使用过程中有温度要求,因此,采用第一加热器15对二级墨盒2内的墨水的加热,而墨水流向打印头301过程中存在热量流失,此时,可采用安装在打印头转接装置3处的第二加热器17进行辅助加热,由此,保证墨水的温度。可选的,第一加热器15和第二加热器17均为PTC加热器。
更具体地,二级墨盒2上设有用于检测二级墨盒2内墨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6,打印头转接装置3上设有用于检测打印头转接装置3内墨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8;由此实现实时控温。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加墨过程、喷墨过程和通堵过程的工作原理:
加墨过程:当通过液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第一腔体201内的墨水少于预设值发出信号,控制墨水添加阀7打开,透气阀401打开,并通过墨水添加泵6抽取一级墨盒1里面的墨水,一级墨盒1的墨水经过滤器8、墨水添加阀7进入第一腔体201内;直至液位检测装置11检测墨水到位后即停止往第一腔体201内加墨;
喷墨过程:打开透气阀401,打开第一手动阀902(正常工作状态第一手动阀902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循环阀901、第二手动阀102和第二循环阀101,并打开循环泵5(循环泵5转速与设定的打印头301压力相关),打开打印头转接装置3处的开关阀302,循环泵5抽取第二腔体202内的墨水或气体使封闭的第二腔体202内形成负压,而第一腔体201通过透气阀401与外部连通而保持常压,在第二腔体202与第一腔体201的压差下,挤压第一腔体201内的液体经第一手动阀902、第一循环阀901进入打印头转接装置3(接打印头301),打印头301根据需要喷出墨水;未被利用的墨水经第二循环阀101、第二手动阀102导流回至第二腔体202内,并在循环泵5的作用下被抽回第一腔体201内实现循环利用;其中:循环泵5上设置泵前过滤器8对墨水进行过滤,使经循环泵5进入第一腔体201内的墨水无杂质;
关闭循环工作时,按顺序先关闭开关阀302,再关闭第一循环阀901,然后关闭第二循环阀101,再停止循环泵5转动,最后关闭透气阀401。
通堵过程:关闭透气阀401,关闭第二手动阀102和/或第二循环阀101,打开第一手动阀902和/或第一循环阀901,启动挤压空气泵121往第一腔体201内压入气体,气体将第一腔体201内的墨水压向打印头转接装置3,墨水冲出打印头301的墨水残渣实现通堵;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打印头301正常出墨,打印头301的高度需低于二级墨盒2的高度,以保证压差。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循环泵、墨水添加泵以及打印头转接装置,其中:
所述二级墨盒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透气阀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为封闭腔;所述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墨水添加泵的进口与所述一级墨盒连通,所述墨水添加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通过进墨管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并通过回流管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进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阀,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内液位的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墨水添加泵和所述透气阀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通过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抽吸管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抽吸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为所述第二腔体的液位正常维持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通过开关阀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循环泵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手动阀,所述回流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手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管路上还设置有循环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通过进气管路与外部连接,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挤压空气泵和/或空气开关阀;所述挤压空气泵的进口与外部连通,所述挤压空气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上还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内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墨盒连接有用于对所述二级墨盒内墨水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内墨水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墨盒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二级墨盒内墨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转接装置内墨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85501.6U CN220349345U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85501.6U CN220349345U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49345U true CN220349345U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50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85501.6U Active CN220349345U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49345U (zh) |
-
2023
- 2023-08-23 CN CN202322285501.6U patent/CN2203493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67288U (zh) | 打印机墨盒 | |
CN206374373U (zh) | 一种陶瓷喷墨打印机循环墨路系统 | |
CN207044931U (zh) | 一种打印机供墨装置 | |
CN110733254B (zh) | 一种扫描式印花机的墨路系统 | |
CN206367289U (zh) | 墨盒及使用该墨盒的打印机 | |
CN103144437B (zh) | 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107199774A (zh) | 一种喷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JP7198622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
CN102101386A (zh) | 循环供墨装置 | |
CN220349345U (zh) | 一种循环供墨系统 | |
CN212765314U (zh) | 数码喷绘机智能压力、粘度实时控制循环供墨系统 | |
CN211684118U (zh) | 一种用于喷码机的二级墨盒结构 | |
CN209971885U (zh) | 一种工业打印机的伺服供墨系统 | |
CN112174408A (zh) | 智能活水循环灭菌系统 | |
CN111332022A (zh) | 一种压力动态补偿的负压供墨系统 | |
CN217527057U (zh) | 微纳米气泡液体生成系统及热水器 | |
CN212073374U (zh) | 一种压力动态补偿的负压供墨系统 | |
CN208020986U (zh) | 一种用于uv喷绘机的负压系统 | |
CN213680216U (zh) | 智能活水循环灭菌系统 | |
CN108724954A (zh) | 一种印制电子喷印机缓冲式恒温连续供墨装置 | |
CN112092505B (zh) | 一种喷墨打印连续供墨控制系统 | |
CN113978129A (zh) | 一种油墨循环稳定的打印机墨路系统 | |
CN220053260U (zh) | 一种循环供墨装置 | |
CN210441197U (zh) | 一种蒸汽锅炉补水装置 | |
CN114111046A (zh) | 一种热水器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