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1255U - 极片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片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1255U
CN220341255U CN202321777537.XU CN202321777537U CN220341255U CN 220341255 U CN220341255 U CN 220341255U CN 202321777537 U CN202321777537 U CN 202321777537U CN 220341255 U CN220341255 U CN 220341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roller
film
roller assembly
pie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75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兴
李云明
秦士林
杨利
张静静
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75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1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1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1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制备装置,包括:牵引组件,适于牵引极片基体沿预设方向移动;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辊组件和第一挤压辊,第一传送辊组件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若干压辊,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与第一挤压辊之间适于压持极片基体,第一传送辊组件适于将添加到第一传送辊组件上的粉料辊压成第一薄膜并将第一薄膜传送至极片基体的表面;第一挤压辊与第一传送辊组件相互挤压,以使第一薄膜贴合在极片基体上。本实用新型直接生产出极片,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难度,提升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整体装置的长度,占地空间较小,降低了装置的制备难度及成本,降低了场地限制。

Description

极片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极片加工工艺按照是否使用溶剂可以分为湿法工艺以及干法工艺。传统湿法工艺制备极片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浆料中的大量溶剂加热烘干,因此具有巨大的电力能耗及时间消耗。干法工艺理论上不需要添加溶剂,通过干法粘结剂的纤维化即可制备出极片自支撑膜,将极片自支撑膜与集流体热压复合得到干电极极片,省去了溶剂烘干所需的电能消耗及时间消耗,理论上可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干法技术中的自支撑膜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对粘结剂纤维化要求较高,且制备自支撑膜工艺较为复杂,使得干法技术的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导致较难实现规模化应用,失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干法技术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制备装置,包括:牵引组件,适于牵引极片基体沿预设方向移动;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辊组件和第一挤压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若干压辊,靠近所述极片基体的一个所述压辊与所述第一挤压辊之间适于压持所述极片基体,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适于将添加到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上的粉料辊压成第一薄膜并将所述第一薄膜传送至所述极片基体的表面;所述第一挤压辊与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相互挤压,以使所述第一薄膜贴合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一侧。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传送辊组件将粉料辊压成型并通过第一传送辊组件和第一挤压辊辊压成型后的第一薄膜与极片基体,使得第一薄膜贴合在极片基体的第一侧,从而形成极片,制备过程中减少了传统的制备自支撑膜的步骤,直接生产出极片,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难度,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对粉料中添加的粘结剂的拉丝强度要求降低,因此可使用的粘结剂种类增加,便于进行选择;并且,减少了传统的制备自支撑膜所需的设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缩短了整体装置的长度,占地空间较小,降低了装置的制备难度及成本,降低了场地限制,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应用和推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压辊沿第一方向依次相切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垂直。
有益效果:通过将若干压辊依次相切设置且相邻两个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粉料在各个压辊表面上的依次传递,并且多个压辊沿与极片基体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布置,可以保证第一传送辊组件对极片基体的压力垂直于极片基体的表面,进而通过第一传送辊组件与第一挤压辊的配合辊压,使得极片基体受力合理,提高辊压质量,并且若干压辊与第一挤压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直接在第一传送辊组件和第一挤压辊远离彼此的一侧施加辊压所需的压力,压力沿直线传递,传力可靠且结构简单。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压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使得第一薄膜厚度逐级减薄到目标值,通过多次辊压来提高第一薄膜的均匀性,第一薄膜厚度逐渐减小的变化方式可以保证第一薄膜在成型过程中受到的压辊的挤压力逐渐增大,避免两个间隙之间的差值太大,从而避免第一薄膜厚度变化过大、第一薄膜受到的压力突变而导致第一薄膜破裂损坏,从而提高第一薄膜的质量,保证后续生产中极片及电池的质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各个所述压辊的转速由低到高;和/或,所述压辊为热复合辊,沿所述第一方向,各个所述压辊上的温度由低到高;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各个所述压辊的粗糙度由低到高。
有益效果:通过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线速度差实现将前一个压辊表面的第一薄膜转移至后一个压辊表面,并且压辊的转速越高,则粉料与压辊越贴合,越有利于第一薄膜厚度的逐渐减薄;通过设置在沿第一薄膜的传递方向上的各个压辊的温度逐渐升高,便于实现第一薄膜的逐级减薄,提高第一薄膜的均匀性;通过设置在沿第一薄膜的传递方向上的各个压辊的粗糙度逐渐增高,有利于保证第一薄膜与压辊的逐渐贴合,避免第一薄膜从压辊上脱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与所述第一挤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等。
有益效果:通过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的表面附着有第一薄膜,极片基体位于该压辊与第一挤压辊之间,通过该压辊与第一挤压辊的辊压,实现将第一薄膜转移到极片基体上,从而得到极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在远离所述极片基体的两个所述压辊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以向所述粉料提供导向。
有益效果:通过在两个压辊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部,粉料通过第一导向部的导向和限位作用,沿第一导向部添加至两个压辊之间,防止粉料散落,节约材料成本,还可以保持环境整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适于放出所述极片基体,所述第二滚筒适于收卷所述极片基体。
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滚筒和第一滚筒的配合,实现牵引极片基体由第一滚筒朝向第二滚筒移动,并且由于滚筒可对极片基体进行卷绕,因此节约空间,便于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基体为集流体,所述第一滚筒上适于安装集流体卷,以放出所述集流体;或者,所述极片基体为单面贴合有所述第一薄膜的单面极片,所述第一滚筒上适于安装单面极卷,以放出所述单面极片。
有益效果:集流体卷放出集流体,集流体穿过第一传送辊组件和第一挤压辊之间,第一传送辊组件与第一挤压辊对集流体进行辊压,将第一传送辊组件上的第一薄膜转移至集流体的第一表面,形成单面极片;单面极卷放出单面极片,单面极片上没有第一薄膜的一个表面朝向第一传送辊组件,第一传送辊组件在于第一挤压辊的配合下将第一薄膜贴合在单面极片上,以形成双面极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适于设置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一侧,以向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薄膜,所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压辊组件,所述第二压辊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二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辊组件和第二挤压辊,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和所述第二挤压辊之间适于压持由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中输出的极片基体,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适于设置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适于将粉料辊压成第二薄膜并将所述第二薄膜传送至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挤压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相互挤压,以使所述第二薄膜贴合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二表面上。
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设置第二压辊组件,并设置第二压辊组件通过第二传送辊组件和第二挤压辊向极片基体上未贴合有第一薄膜的一面贴合由粉料辊压而成的第二薄膜,得到两面均贴合有活性物质薄膜的极片,即通过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同时工作,实现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双面极片的加工,与只有第一压辊组件的情况相比,无需再调转更换极卷,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转向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之间,适于支撑和改向所述极片基体。
有益效果:极片基体绕过转向辊的表面,经过转向辊的支撑和改向,一方面加强了极片基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场地限制来设置极片基体的走向,从而提高场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极片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极片制备装置用于制备双面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极片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传送辊组件;101、第一压辊;102、第二压辊;103、第三压辊;104、第四压辊;105、第五压辊;2、第二传送辊组件;201、第六压辊;202、第七压辊;203、第八压辊;204、第九压辊;205、第十压辊;3、第一挤压辊;4、第二挤压辊;5、第一导向部;6、第二导向部;701、第一转向辊;702、第二转向辊;703、第三转向辊;704、第四转向辊;801、集流体卷;802、单面极卷;803、双面极卷;901、集流体;902、单面极片;903、双面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制备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及第一压辊组件。
具体地,牵引组件适于牵引极片基体沿预设方向移动;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辊组件1和第一挤压辊3,第一传送辊组件1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若干压辊,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与第一挤压辊3之间适于压持极片基体,第一传送辊组件1适于将添加到第一传送辊组件1上的粉料辊压成第一薄膜并将第一薄膜传送至极片基体的表面;第一挤压辊3与第一传送辊组件1相互挤压,以使第一薄膜贴合在极片基体的第一侧。其中,预设方向指的是图1、图2中箭头所指的“预设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送辊组件1将粉料辊压成型并通过第一传送辊组件1和第一挤压辊3辊压成型后的第一薄膜与极片基体,使得第一薄膜贴合在极片基体上,从而形成极片,制备过程中减少了传统的制备自支撑膜的步骤,直接生产出极片,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难度,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了传统的制备自支撑膜所需的设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缩短了整体装置的长度,占地空间较小,降低了装置的制备难度及成本,降低了场地限制,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应用和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极片基体用于承载第一薄膜,第一薄膜贴合在极片基体上形成极片,极片用于组装电池,具体地,极片基体可以是集流体901,经过第一压辊组件辊压后得到一面粘附有第一薄膜的单面极片902;极片基体也可以是一面粘附有第一薄膜的单面极片902,单面极片902经过第一压辊组件辊压后得到两面都粘附有薄膜的双面极片903。
优选地,粉料为纤维化粉料,纤维化粉料是活性物质粉末与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活性物质是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纤维为聚合物且呈网格状,以便于成型,活性物质粉末与纤维共同经过辊压后,纤维形成基底来支撑活性物质,从而形成第一薄膜,并且经过多个压辊辊压后形成的第一薄膜结构较为均匀,与传统的纤维化成型的自支撑膜存在膜片内部不均匀、膜片表面有孔洞的缺点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薄膜与极片基体贴合后形成的极片活性物质分布均匀,极片质量得到提高,进而加工出的电池质量也能相应得到提升,具体地,纤维化粉末添加到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经过辊压附着在压辊的表面并随压辊转动,附着在压辊表面的粉料随着压辊转动不会掉落,依次经过多个压辊的辊压后到达极片基体的表面。通过使用纤维化粉料,则对粉料中添加的粘结剂的拉丝强度要求降低,因此可使用的粘结剂种类增加,便于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极片制备装置相比,本实施例的极片制备装置通过优化工艺和结构,将装置的长度降低30%,制备成本降低40%,设备使用场地至少30%,大大降低了的加工难度,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压辊沿第一方向依次相切设置,相邻两个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其中,第一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指的是图1、图2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每个压辊的转动方向如图1中压辊上的箭头所示。通过将若干压辊依次相切设置且相邻两个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粉料在各个压辊表面上的依次传递,并且多个压辊沿与极片基体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布置,可以保证第一传送辊组件1对极片基体的压力垂直于极片基体的表面,进而通过第一传送辊组件1与第一挤压辊3的配合辊压,使得极片基体受力合理,提高辊压质量,并且若干压辊与第一挤压辊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直接在第一传送辊组件1和第一挤压辊3远离彼此的一侧施加辊压所需的压力,压力沿直线传递,传力可靠且结构简单。
具体地,第一传送辊组件1中的压辊的数量为N个,沿第一方向的各个压辊依次为第一压辊101、第二压辊102、第三压辊103、第四压辊104、第五压辊105、……第N压辊,其中,N为正整数,第一压辊101为离极片基体最远的一个压辊,第N压辊为最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优选地,第一传送辊组件1中的压辊的数量为五个,既可以保证粉料得到充分的辊压而形成结构均匀的第一薄膜,又可以避免因压辊数量过多而导致的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减小装置的长度,从而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减小占地面积及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具体地,第一压辊101与第二压辊102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二压辊102与第三压辊103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第三压辊103与第四压辊104之间的间隙为第三间隙、……,则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大于第三间隙,……,依此类推。由于添加到两个压辊之间的粉料经过辊压后得到第一薄膜,则第一薄膜的厚度由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决定,通过设置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使得第一薄膜厚度逐级减薄到目标值,通过多次辊压来提高第一薄膜的均匀性,第一薄膜厚度逐渐减小的变化方式可以保证第一薄膜在成型过程中受到的压辊的挤压力逐渐增大,避免两个间隙之间的差值太大,从而避免第一薄膜厚度变化过大、第一薄膜受到的压力突变而导致第一薄膜破裂损坏,从而提高第一薄膜的质量,保证后续生产中极片及电池的质量。优选地,各个压辊之间的间隙可调节,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加工出符合要求的第一薄膜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各个压辊的转速由低到高。需要说明的是,经各个压辊挤压而成的第一薄膜也是沿第一方向传递,即在沿第一薄膜的传递方向上,后一个压辊的转速大于前一个压辊的转速,从而通过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线速度差实现将前一个压辊表面的第一薄膜转移至后一个压辊表面,并且压辊的转速越高,则粉料与压辊越贴合,越有利于第一薄膜厚度的逐渐减薄。具体地,第二压辊102的转速大于第一压辊101的转速、第三压辊103的转速大于第二压辊102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辊为热复合辊,沿第一方向,各个压辊上的温度由低到高。需要说明的是,压辊可以是热复合辊,压辊上带有一定的温度,可以对粉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温度越高,粉料越软,越有利于第一薄膜的挤压及粉料与压辊的贴合,通过设置在沿第一薄膜的传递方向上的各个压辊的温度逐渐升高,便于实现第一薄膜的逐级减薄,提高第一薄膜的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各个压辊的粗糙度由低到高。需要说明的是,压辊表面的粗糙度越高,第一薄膜与压辊的表面越贴合,通过设置在沿第一薄膜的传递方向上的各个压辊的粗糙度逐渐增高,有利于保证第一薄膜与压辊的逐渐贴合,避免第一薄膜从压辊上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与第一挤压辊3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等。通过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的表面附着有第一薄膜,极片基体位于该压辊与第一挤压辊3之间,通过该压辊与第一挤压辊3的辊压,实现将第一薄膜转移到极片基体上,从而得到极片。需要说明的是,极片基体经过了特殊处理,与压辊表面相比,极片基体与粉料形成的第一薄膜之间的粘合力更高,同时配合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与第一挤压辊3之间的辊压力,能够顺利将压辊上的第一薄膜转移至极片基体上。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的极片制备装置中,第一传送辊组件1包括五个压辊,则第五压辊105为靠近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第五压辊105与第一挤压辊3相互挤压,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5,第一导向部5设置在远离极片基体的两个压辊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以向粉料提供导向。通过在两个压辊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部5,粉料通过第一导向部5的导向和限位作用,沿第一导向部5添加至两个压辊之间,防止粉料散落,节约材料成本,还可以保持环境整洁。具体地,第一导向部5设置在第一压辊101和第二压辊102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粉料经过第一导向部5的导向添加至第一压辊101和第二压辊102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适于放出极片基体,第二滚筒适于收卷极片基体,通过第二滚筒和第一滚筒的配合,实现牵引极片基体由第一滚筒朝向第二滚筒移动,并且由于滚筒可对极片基体进行卷绕,因此节约空间,便于操作。进一步结合图1、图2所示,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位于极片基体的不同侧,则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具体地,第二滚筒位于极片基体的第一侧(即朝向第一传送辊组件1的一侧)、第一滚筒位于极片基体的第二侧(即朝向第一挤压辊3的一侧),且在沿预设方向上,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的下游,则第一滚筒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滚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实现带动极片基体不断沿预设方向移动;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成第一滚筒位于极片基体的第一侧、第二滚筒位于极片基体的第二侧,则第一滚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滚筒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样可以实现牵引极片基体沿预设方向移动并及时放/收极片基体;在未示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设置在极片基体的同一侧,则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可将两者都设置在极片基体的第一侧,则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可以将两者都设置在极片基体的第二侧,则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均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1所示,极片基体为集流体901,第一滚筒上适于安装集流体卷801,集流体卷801放出集流体901,集流体901穿过第一传送辊组件1和第一挤压辊3之间,第一传送辊组件1与第一挤压辊3对集流体901进行辊压,将第一传送辊组件1上的第一薄膜转移至集流体901的第一表面,形成单面极片902,第二滚筒适于卷绕单面极片902,以得到单面极卷802。其中,第一表面指的是极片基体朝向第一传送辊组件1的侧面;单面极片902是在集流体901的一个表面上贴合有活性物质薄膜的结构,可以作为后续加工双面极片903的极片基体。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极片基体为在集流体901的一个侧面上贴合有第一薄膜的单面极片902,第一滚筒上适于安装单面极卷802,单面极卷802放出单面极片902,单面极片902上没有第一薄膜的一个表面朝向第一传送辊组件1,第一传送辊组件1在与第一挤压辊3的配合下将第一薄膜贴合在单面极片902上,以形成双面极片903,第二滚筒适于卷绕双面极片903,以得到双面极卷803。其中,双面极片903可以通过锂电池常用的辊压机提高压实密度,来达到生产需要,进一步进行裁切后可用于组装电池。
具体地,生产双面极卷803的过程如下:首先在第一滚筒上安装集流体卷801,第一传送辊组件1在与第一挤压辊3的配合下将第一薄膜贴合在集流体901上,得到单面极片902,单面极片902卷绕在第二滚筒上得到单面极卷802;然后,将第一滚筒上的集流体卷801取下,将第二滚筒上的单面极卷802取下,并将从第二滚筒上取下的单面极卷802安装到第一滚筒上,同时保证单面极卷802放出的单面极片902上未贴合有第一薄膜的一侧朝向第一压辊组件,再通过第一传送辊组件1和第一挤压辊3的配合将第一薄膜贴合在单面极卷802上的未贴合有第一薄膜的一侧,从而得到双面极片903,双面极片903卷绕在第二滚筒上得到双面极卷803。本实施例的极片制备装置制作简单,使用场地小,经济性高且生产效率高。
具体地,集流体901可以是正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的材质为铝网或铝箔,对应地,添加到第一传送辊组件1上的粉料中的活性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形成的双面极片903为正极片;可以理解,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集流体901也可以是负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为铜网或铜箔,对应地,添加到第一传送辊组件1上的粉料中的活性物质为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的双面极片903为负极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送辊组件1适于设置在极片基体的第一侧,以向极片基体的第一表面贴合第一薄膜,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压辊组件,第二压辊组件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第二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辊组件2和第二挤压辊4,第二传送辊组件2和第二挤压辊4之间适于压持由第一压辊组件中输出的极片基体,第二传送辊组件2适于设置在极片基体的第二侧,第二传送辊组件2适于将粉料辊压成第二薄膜并将第二薄膜传送至极片基体的第二表面,第二挤压辊4与第二传送辊组件2相互挤压,以使第二薄膜贴合在极片基体的第二表面上。其中,下游指的是沿极片基体的移动方向的下游;第一侧和第二侧指的是极片基体上相反的两侧,第一侧对应第一表面,第二侧对应第二表面;第二传送辊组件2和第二挤压辊4之间压持的由第一压辊组件中输出的单面极片902;第二薄膜与第一薄膜的成分和结构相同,只是经由不同的传送辊组件辊压而成。通过在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设置第二压辊组件,并设置第二压辊组件通过第二传送辊组件2和第二挤压辊4向极片基体上未贴合有第一薄膜的一面贴合由粉料辊压而成的第二薄膜,得到两面均贴合有活性物质薄膜的极片,即通过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同时工作,实现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双面极片903的加工,与只有第一压辊组件的情况相比,无需再调转更换极卷,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第二传送辊组件2包括多个压辊,多个压辊沿垂直于极片基体表面的方向依次相切设置,相邻两个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沿远离极片基体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六压辊201、第七压辊202、第八压辊203、第九压辊204、第十压辊205、……,其中,第六压辊201最靠近极片基体,第六压辊201与第二挤压辊4相互配合辊压极片基体,粉料添加到距离极片基体最远的两个压辊之间,经过辊压后形成第二薄膜,并经过各个压辊的依次辊压和传送,将第二薄膜由远离极片基体的位置逐渐传送至极片基体的表面。优选地,第二传送辊组件2与第一传送辊组件1的结构和数量相同,第二传送辊组件2的具体设置方向根据极片基体的设置而定。
优选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部6,第二导向部6设置在远离极片基体的两个压辊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粉料通过第二导向部6的导向和限位作用而沿第二导向部6添加至两个压辊之间,可以防止粉料散落,节约材料成本,还可以保持环境整洁。优选地,第二传送辊组件2的数量为五个,沿远离极片基体的方向上依次为第六压辊201、第七压辊202、第八压辊203、第九压辊204及第十压辊205,则第二导向部6设置在第九压辊204与第十压辊205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粉料经过第二导向部6的导向添加至第九压辊204与第十压辊205之间,经过辊压后依次沿第九压辊204、第八压辊203、第七压辊202及第六压辊201的表面进行传递。
优选地,对于第二传送辊组件2,在沿逐渐靠近极片基体的各个压辊的排列方向上,即沿第二薄膜的传递方向上,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以实现第二薄膜厚度的逐级减薄;在沿第二薄膜的传递方向上,各个压辊的转速由低到高,相邻两个压辊之间的线速度差实现了将前一个压辊表面的第二薄膜转移至后一个压辊表面,并且压辊的转速越高,则粉料与压辊越贴合,越有利于第二薄膜厚度的逐渐减薄;在沿第二薄膜的传递方向上,各个压辊上的温度由低到高,温度越高,粉料越软,越有利于第二薄膜的减薄,薄膜与压辊越贴合;在沿第二薄膜的传递方向上,各个压辊的粗糙度由低到高,粗糙度越高,薄膜与压辊越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同时设置时,牵引组件的第一滚筒上安装集流体卷801,以放出集流体901,集流体901经过第一压辊组件后得到单面极片902,单面极片902经过第二压辊组件后得到双面极片903,第二滚筒对双面极片903进行收卷,以得到双面极卷803。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转向辊,转向辊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与第二压辊组件之间,适于支撑和改向极片基体。极片基体绕过转向辊的表面,经过转向辊的支撑和改向,一方面加强了极片基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场地限制来设置极片基体的走向,从而提高场地利用率。
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转向辊包括第一转向辊701、第二转向辊702、第三转向辊703及第四转向辊704,在四个转向辊的配合调节下,极片基体呈折线状,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各自的压辊的排列方向均沿第一方向,且第二压辊组件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第一导向部5和第二导向部6彼此远离,则两个压辊组件的添加粉料的位置距离较远,不会产生干扰,便于操作,整体布局整齐、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节约占用场地的面积,便于布置。可以理解,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转向辊的数量不局限与四个,也可以根据实际场地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极片基体的走向也可以相应进行改变;可以理解,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转向辊,极片基体直接由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进行牵引,极片基体的移动方向为直线,第二压辊组件沿极片基体的移动方向设置在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此时,整体装置沿极片基体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较大,但沿第一方向上的占地范围减小,同样可以一次性实现双面极片903的制备,生产效率高。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组件,适于牵引极片基体沿预设方向移动;
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传送辊组件和第一挤压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包括依次相切设置的若干压辊,靠近所述极片基体的一个所述压辊与所述第一挤压辊之间适于压持所述极片基体,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适于将添加到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上的粉料辊压成第一薄膜并将所述第一薄膜传送至所述极片基体的表面;所述第一挤压辊与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相互挤压,以使所述第一薄膜贴合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压辊沿第一方向依次相切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压辊之间的间隙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各个所述压辊的转速由低到高;
和/或,所述压辊为热复合辊,沿所述第一方向,各个所述压辊上的温度由低到高;
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各个所述压辊的粗糙度由低到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极片基体的一个压辊与所述第一挤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速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在远离所述极片基体的两个所述压辊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上方,以向所述粉料提供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适于放出所述极片基体,所述第二滚筒适于收卷所述极片基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基体为集流体,所述第一滚筒上适于安装集流体卷,以放出所述集流体;
或者,所述极片基体为单面贴合有所述第一薄膜的单面极片,所述第一滚筒上适于安装单面极卷,以放出所述单面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辊组件适于设置在所述极片基体的所述第一侧,以向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薄膜,所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辊组件,所述第二压辊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二压辊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传送辊组件和第二挤压辊,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和所述第二挤压辊之间适于压持由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中输出的极片基体,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适于设置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适于将粉料辊压成第二薄膜并将所述第二薄膜传送至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挤压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组件相互挤压,以使所述第二薄膜贴合在所述极片基体的第二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制备装置还包括:转向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之间,适于支撑和改向所述极片基体。
CN202321777537.XU 2023-07-06 2023-07-06 极片制备装置 Active CN220341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7537.XU CN220341255U (zh) 2023-07-06 2023-07-06 极片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7537.XU CN220341255U (zh) 2023-07-06 2023-07-06 极片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1255U true CN220341255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7537.XU Active CN220341255U (zh) 2023-07-06 2023-07-06 极片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1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2987B (zh) 干法辊压制备电极片的方法
CN111115312A (zh) 一种喷涂分切生产线
WO2023165204A1 (zh) 一种石墨烯散热膜卷材的制造工艺
CN220341255U (zh) 极片制备装置
CN200969379Y (zh) 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连续热复合机
CN220189694U (zh) 极片制备装置
CN104339669B (zh) 一种基于热熔法碳纤维预浸料的浸胶装置和浸胶工艺
CN219144219U (zh) 电极膜片加工装置及极片加工设备
CN107931005A (zh) 一种双面同时挤压涂布机
CN213905406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补锂压延覆膜装置
CN213326169U (zh) 一种电气试验线缆整理装置
CN220456452U (zh) 一种锂电芯生产装配设备
CN220995200U (zh) 极片膜成型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
CN210969919U (zh) 一步成型的ldpe离型膜双面热压棱装置
CN212422445U (zh)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覆膜机
CN104589635B (zh) 二氧化硅真空绝热板卷曲工艺
CN114261037A (zh) 一种多丝束碳纤维宽展预浸系统
CN111554876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型免分切极片结构
CN203510845U (zh) 一种铝箔的复合涂布包装用内衬纸的生产设备
CN220969671U (zh) 一种超大宽幅预涂膜高速淋膜机
CN110854447A (zh) 一种方型电芯卷绕方法及装置
CN220700626U (zh) 熟化设备、集流体加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18906368U (zh) 极片复合装置及极片加工设备
CN115763685A (zh) 一种极片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CN216084945U (zh) 极片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