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6532U -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6532U
CN220336532U CN202321820176.2U CN202321820176U CN220336532U CN 220336532 U CN220336532 U CN 220336532U CN 202321820176 U CN202321820176 U CN 202321820176U CN 220336532 U CN220336532 U CN 220336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all
threaded
floor
mon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01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雷
范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nghe Tey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nghe Tey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nghe Tey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nghe Tey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201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6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6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6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墙体加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安装于墙体上,墙体上设置有加固竖杆,调节组件加固竖杆设置有多个,且调节组件加固竖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调节组件第二杆体可部分收回进调节组件第一杆体内,调节组件第三杆体可部分收回进第二杆体内,相邻调节组件加固竖杆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本申请中的调节组件可对第二杆体收回进第一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也可对第三杆体收回进第二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加固竖杆的总高度进行调节,传统的加固结构需要对不同的墙体高度进行测量,再进行加固竖杆的定制,较为麻烦,而本申请可通过调节组件使加固竖杆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墙体上,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墙体加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墙面建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其他的因素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不能够延续其既有的功能,而重新修建不仅操作复杂,同时也会导致成本大量增加,因此常规操作是在损坏的墙面处设置墙体加固结构以避免墙面出现更加严重的损害情况。现阶段的墙体加固大多采用的是竖向支撑加固法,该方法是在墙体上固定安装竖杆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对不同高度的墙体进行加固时,需要设置不同高度的竖杆,较为繁琐,故对此有待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对不同高度的墙体进行支撑加固,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安装于墙体上,且位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墙体上设置有加固竖杆,所述加固竖杆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加固竖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可部分收回进所述第一杆体内,所述第三杆体可部分收回进第二杆体内,相邻所述加固竖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杆体收回进所述第一杆体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三杆体收回进所述第二杆体的长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可对第二杆体收回进第一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也可对第三杆体收回进第二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加固竖杆的总高度进行调节,传统的加固结构需要对不同的墙体高度进行测量,再进行加固竖杆的定制,较为麻烦,而本申请可通过调节组件使加固竖杆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墙体上,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套筒、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平行于墙面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杆体之间,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第一螺纹杆开设的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均平行于墙面设置,所述第一斜撑杆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上,另一端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二斜撑杆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上,另一端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三杆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螺纹套筒,由于螺纹套筒与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因此可实现对相邻加固竖杆之间间距的调整,当加固竖杆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加固竖杆之间的第一斜撑杆、第二斜撑杆与加固竖杆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调节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在墙高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从而实现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上升,以此实现对加固竖杆高度的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斜撑杆和所述第二斜撑杆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交错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设置有多个,且相互交错设置可提高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上升时的稳定性,且可提高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调节完成后的支撑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斜撑杆相互交错的部位和所述第二斜撑杆相互交错的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可对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对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加固竖杆的竖向承载能力。
可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部分外壁呈多边形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筒的部分外壁呈多边形设置可方便对螺纹套筒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加固竖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及对加固竖杆的高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与楼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杆体与楼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平行于墙面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靠近楼板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卡接板与墙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可减小第一杆体与楼板之间的压强,从而减小对楼板的损坏,卡接板可方便对加固竖杆进行安装,且提高加固竖杆的抗倾覆能力,减小加固竖杆两端因形变产生的位移。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支撑板与楼板之间连接力度的第二加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固件可提高支撑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力度,提高加固竖杆两端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楼板一面以及所述卡接板远离墙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加强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腋可减小卡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固竖杆的抗倾覆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调节组件可对第二杆体收回进第一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也可对第三杆体收回进第二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加固竖杆的总高度进行调节,使加固竖杆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墙体上,较为方便;
2.螺纹套筒的部分外壁呈多边形设置可方便对螺纹套筒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加固竖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及对加固竖杆的高度进行调节;
3.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设置有多个,且相互交错设置可提高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上升时的稳定性,且可提高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调节完成后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安装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固竖杆;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3、第三杆体;2、调节组件;21、第一螺纹杆;22、第二螺纹杆;23、螺纹套筒;24、第一斜撑杆;25、第二斜撑杆;3、第一固定件;4、支撑板;5、卡接板;6、第二加固件;7、加强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安装于墙体上,且位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墙体上设置有加固竖杆1,加固竖杆1设置有多个,且加固竖杆1包括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第二杆体12可部分收回进第一杆体11内,第三杆体13可部分收回进第二杆体12内,相邻加固竖杆1之间用于调节第二杆体12收回进第一杆体11的长度,以及第三杆体13收回进第二杆体12的长度的调节组件2。
本申请中调节组件2可对第二杆体12收回进第一杆体11的长度以及第三杆体13收回进第二杆体12的长度进行调整并,以此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墙体上。在本实施例中,加固竖杆1包括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三段杆体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固竖杆1可在满足对墙体进行加固的条件下对杆体的数量进行调整,例如只包括两段杆体等。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11上钻孔安装有用于对第二杆体12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第二杆体12上钻孔安装有用于对第三杆体13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可提高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实现对第二杆体12收回进第一杆体11的长度以及第三杆体13收回进第二杆体12内的长度进行调整,本申请中的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螺纹杆21、第二螺纹杆22、螺纹套筒23、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第一螺纹杆21和第二螺纹杆22平行于墙面焊接安装在相邻第一杆体11之间,且间隔设置于第一杆体11上。
第一螺纹杆21开设的螺纹和第二螺纹杆22上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螺纹套筒23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杆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22螺纹连接,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均平行于墙面设置,第一斜撑杆24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杆体11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相邻第二杆体12上,第二斜撑杆25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二杆体12上,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相邻第三杆体13上。
参照图1和图2,通过旋转螺纹套筒23即可实现对第一螺纹杆21和第二螺纹杆22安装在螺纹套筒23内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加固竖杆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当加固竖杆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第一斜撑杆24与第二斜撑杆25与加固竖杆1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大或减小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沿墙体高度上的投影长度。
从而使得第二杆体12从第一杆体11内伸出的长度增加或者减少,以及第三杆体13从第二杆体12内伸出的长度增加或者减少,因而对加固竖杆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墙体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杆体13之间同第一杆体11之间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1、第二螺纹杆22和螺纹套筒23,用于当加固竖杆1高度过高时,提高第一杆体11的稳定性。
仅靠人手对螺纹套筒23进行旋转较为吃力,参照图1和图2,因此本申请中的螺纹套筒23的部分外壁呈多边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套筒23的部分外壁呈正六边形设置,施工人员可采用六角扳手对螺纹套筒23进行旋转,从而方便施工人员的安装,正六边形设置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为其它方便施工人员安装的形状。
在对加固竖杆1的高度进行调整时,仅靠一个第一斜撑杆24和一个第二斜撑杆25实现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的升降的效果较差,可能出现卡顿的情况,参照图1和图2,因此本申请中的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斜撑杆24交错设置呈“X”型,多个第二斜撑杆25交错设置呈“X”型;“X”型设置的第一斜撑杆24和“X”型设置的第二斜撑杆25可提高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上升是的稳定性,使得上升更加的流畅,且可提高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调节完成后的支撑效果。
仅靠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与螺纹套筒23之间的螺纹连接保持结构的稳定性效果较差,参照图1和图2,因此本申请在第一斜撑杆24相互交错的部位和第二斜撑杆25相互交错的部位上安装有第一固定件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为穿墙螺杆,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交错的部位上均对应穿墙螺杆开设有安装孔,穿墙螺杆安装在安装孔内,且贯穿墙体连接有固定螺母,穿墙螺杆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可为化学锚栓等。
当长时间使用加固竖杆1后,加固竖杆1的两端可能因为竖向荷载的原因出现向墙外偏移的情况,并且加固竖杆1与楼板之间的压强较大时,也会造成楼板的损坏,参照图1和图2,因此本申请在第一杆体11与楼板之间以及第三杆体13与楼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板4,支撑板4可有效减小第一杆体11和第三杆体13与楼板之间的压强,减小对楼板的损坏,支撑板4上一体设置有卡接板5。
卡接板5平行于墙面设置,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靠近楼板的端部安装在卡接板5与墙体之间,卡接板5可对第一杆体11和第三杆体13提供安装工位,方便对加固竖杆1进行安装,且可对第一杆体11和第三杆体13靠近楼板的端部进行限位,减小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靠近楼板的端部出现的位移。
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板4和卡接板5的稳定性,支撑板4上安装有第二加固件6,且支撑板4远离楼板一面以及卡接板5远离墙体的一面上焊接安装有加强腋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固件6为化学锚栓,化学锚栓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加固件6可为膨胀螺栓等,且在本实施例中,加强腋7形状为梯形,梯形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加强腋7的形状可为三角形等。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将加固竖杆1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墙体上时,旋转螺纹套筒23,第一螺纹杆21和第二螺纹杆22安装在螺纹套筒23内的长度进行调整时,即可实现对加固竖杆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当加固竖杆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第一斜撑杆24与第二斜撑杆25与加固竖杆1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大或减小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沿墙体高度上的投影长度,从而使得第二杆体12从第一杆体11内伸出的长度增加或者减少,以及第三杆体13从第二杆体12内伸出的长度增加或者减少,因而对加固竖杆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墙体的需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安装于墙体上,且位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墙体上设置有加固竖杆(1),所述加固竖杆(1)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加固竖杆(1)包括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和第三杆体(13),所述第二杆体(12)可部分收回进所述第一杆体(11)内,所述第三杆体(13)可部分收回进第二杆体(12)内,相邻所述加固竖杆(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杆体(12)收回进所述第一杆体(11)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三杆体(13)收回进所述第二杆体(12)的长度的调节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螺纹杆(21)、第二螺纹杆(22)、螺纹套筒(23)、第一斜撑杆(24)和第二斜撑杆(25),所述第一螺纹杆(21)和所述第二螺纹杆(22)平行于墙面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杆体(11)之间,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11)上,所述第一螺纹杆(21)开设的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杆(22)上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套筒(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杆(2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杆(2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24)和所述第二斜撑杆(25)均平行于墙面设置,所述第一斜撑杆(24)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11)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二杆体(12)上,所述第二斜撑杆(25)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12)上,另一端转动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三杆体(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杆(24)和所述第二斜撑杆(25)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24)交错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25)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杆(24)相互交错的部位和所述第二斜撑杆(25)相互交错的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23)的部分外壁呈多边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1)与楼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杆体(13)与楼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卡接板(5),所述卡接板(5)平行于墙面设置,所述第一杆体(11)和所述第二杆体(12)靠近楼板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卡接板(5)与墙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支撑板(4)与楼板之间连接力度的第二加固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远离楼板一面以及所述卡接板(5)远离墙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加强腋(7)。
CN202321820176.2U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Active CN220336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0176.2U CN220336532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0176.2U CN220336532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6532U true CN220336532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4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0176.2U Active CN220336532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6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9934B (zh) 一种大型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12613769U (zh) 一种剪力墙楼层接茬处外墙模板加固支架
CN100343462C (zh) 楼阁式木塔扭、倾变形的张拉复位方法
CN220336532U (zh)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CN109339436A (zh) 异形混凝土洞体装配式模板支撑装置
CN210086491U (zh) 一种建筑顶升控制加强支撑装置
CN205531437U (zh) 核心筒钢柱支撑
CN109441087B (zh) 一种依附在构筑物上的悬臂挑架
CN206707266U (zh) 塑料模板早拆体系
CN114059578A (zh) 一种可调节式施工电梯基础回顶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8668988U (zh) 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
CN202299354U (zh) 套接销栓式承重支架
CN208617311U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安装车
CN219117975U (zh) 一种桥梁墩塔施工平台可调节三角支撑架
CN111335357A (zh) 一种管廊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81178U (zh) 一种铝模板浇筑阳台的支撑组合
CN212224719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CN212535094U (zh) 一种可调式槽钢模板的连接器
CN217326561U (zh) 一种防桁架侧翻用支撑结构
CN216239902U (zh) 一种施工用外墙支撑保护装置
CN220747742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的临时支撑装置
CN219297950U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结构连续箱梁
CN211547725U (zh) 一种自调式钢管桩导向架
CN218061461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用防倾斜装置
CN220133264U (zh) 悬挑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