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2913U -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2913U
CN220332913U CN202321887438.7U CN202321887438U CN220332913U CN 220332913 U CN220332913 U CN 220332913U CN 202321887438 U CN202321887438 U CN 202321887438U CN 220332913 U CN220332913 U CN 220332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arranged
shell
water
inner cavity
lef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74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朔
田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874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2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2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2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当救生艇不便靠近落水者时,电机带动转轴和安装座旋转,将固定管调整至朝上的方向,气缸推动固定管上移将上侧的封盖顶起,固定管继续上移至拉绳将卡头下拉,从而推送装置立即将抛投球快速抛出至落水者附近,通过抛投球上连接的连接线便于落水者将救生艇向自己拉近,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艇移动至安全地点;包括外壳、侧栏和螺旋桨;还包括摄像头、旋转调整机构、抛投机构、限位机构和防撞机构,摄像头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遥控装置,旋转调整机构设置于内腔内,抛投机构设置于旋转调整机构上。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背景技术
智能水上救生艇是一种用于水上救援过程中,投放至水面上,遥控航行至落水者附近,将落水者携带至救援船只处,从而达成海上救援的辅助装置,其在救生艇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2954194.2的一种水上救生艇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抱紧保暖装置,避免落水者脱离救生艇以及给予落水者保暖,保证落水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提高救援效率,通过固定部和拉绳,落水者可把手放在拉绳与环抱尾部之间,使得落水者抱紧救生艇的水上救生艇;现有的智能水上救生艇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遥控设备遥控救生艇在海上航行,但操作人员距离落水者存在一定的距离,在遥控救生艇航行至落水者身边时,极易操作失误,导致救生艇碰撞到落水者,且现有的救生艇大多是单面行驶,在海上风浪较大时,容易被海浪打翻,影响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灵活性较高,便捷性较好的智能水上救生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包括外壳、侧栏和螺旋桨,侧栏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右部,侧栏内设置有驱动装置,螺旋桨转动设置于侧栏的右部并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摄像头、旋转调整机构、抛投机构、限位机构和防撞机构,摄像头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遥控装置,旋转调整机构设置于内腔内,抛投机构设置于旋转调整机构上,限位机构设置于抛投机构上,防撞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左部;在使用智能水上救生艇时,通过遥控装置配合摄像头控制救生艇行进至落水者附近,当救生艇不便靠近落水者时,电机带动转轴和安装座旋转,将固定管调整至朝上的方向,气缸推动固定管上移将上侧的封盖顶起,固定管继续上移至拉绳将卡头下拉,从而推送装置立即将抛投球快速抛出至落水者附近,通过抛投球上连接的连接线便于落水者将救生艇向自己拉近,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艇移动至安全地点,救生艇的两面均可航行,且均可将抛投球抛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较强。
优选的,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封盖、隔板、电机、转轴、安装座、气缸和固定管,封盖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在外壳的顶部和底部,隔板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并位于封盖的右方,电机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部并位于隔板的右方,转轴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并向左穿过隔板,安装座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左部,气缸固定设置于安装座的中部,固定管固定设置于气缸的顶部,固定管位于封盖的正下方电机带动安装座旋转,即可将固定管调整至朝上的方向。
优选的,抛投机构包括插头、固定环、伸缩管、推送装置、推板、抛投球和连接线,插头固定设置于固定管的顶部,固定环固定设置于封盖的中部并位于内腔内,固定环与插头对应,伸缩管固定设置于隔板的左部,伸缩管的活动端与封盖固定连接,推送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管的内部右端,推送装置内设置有弹簧,推板固定设置于推送装置的左部,抛投球位于固定管内并位于推板的左方,连接线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连接线的右部与抛投球固定连接;推送装置可将抛投球自固定管内抛出。
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复位装置、卡头和拉绳,复位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管的底部,卡头设置于复位装置上并向上插入固定管内,推板的左部与卡头的右部接触,拉绳固定设置于卡头的底部,拉绳的底部与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复位装置配合卡头对推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块、防撞栏和保护网架,固定块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左部,防撞栏固定设置于固定块的左部,保护网架固定设置于侧栏的右部,保护网架罩设于螺旋桨的外侧;通过上述设置进行防撞保护。
优选的,还包括横栏、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横栏固定设置于侧栏的中部,第一拉手固定设置于横栏的中部,第二拉手固定设置于侧栏的中部;通过上述设置便于落水者趴扶。
优选的,还包括绕线杆,绕线杆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连接线的左部缠绕在绕线杆上。
优选的,还包括凸块,凸块固定设置于固定管的内部左端,抛投球位于凸块的右方;通过上述设置对抛投球进行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智能水上救生艇时,通过遥控装置配合摄像头控制救生艇行进至落水者附近,当救生艇不便靠近落水者时,电机带动转轴和安装座旋转,将固定管调整至朝上的方向,气缸推动固定管上移将上侧的封盖顶起,固定管继续上移至拉绳将卡头下拉,从而推送装置立即将抛投球快速抛出至落水者附近,通过抛投球上连接的连接线便于落水者将救生艇向自己拉近,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艇移动至安全地点,救生艇的两面均可航行,且均可将抛投球抛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外壳;2、侧栏;3、螺旋桨;4、摄像头;5、封盖;6、隔板;7、电机;8、转轴;9、安装座;10、气缸;11、固定管;12、插头;13、固定环;14、伸缩管;15、推送装置;16、推板;17、抛投球;18、连接线;19、复位装置;20、卡头;21、拉绳;22、固定块;23、防撞栏;24、保护网架;25、横栏;26、第一拉手;27、第二拉手;28、绕线杆;2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1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包括外壳1、侧栏2和螺旋桨3,侧栏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右部,侧栏2内设置有驱动装置,螺旋桨3转动设置于侧栏2的右部并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摄像头4、旋转调整机构、抛投机构、限位机构和防撞机构,摄像头4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遥控装置,旋转调整机构设置于内腔内,抛投机构设置于旋转调整机构上,限位机构设置于抛投机构上,防撞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左部,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封盖5、隔板6、电机7、转轴8、安装座9、气缸10和固定管11,封盖5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隔板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并位于封盖5的右方,电机7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部并位于隔板6的右方,转轴8设置于电机7的输出端并向左穿过隔板6,安装座9固定设置于转轴8的左部,气缸10固定设置于安装座9的中部,固定管11固定设置于气缸10的顶部,固定管11位于封盖5的正下方,抛投机构包括插头12、固定环13、伸缩管14、推送装置15、推板16、抛投球17和连接线18,插头12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顶部,固定环13固定设置于封盖5的中部并位于内腔内,固定环13与插头12对应,伸缩管14固定设置于隔板6的左部,伸缩管14的活动端与封盖5固定连接,推送装置15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内部右端,推送装置15内设置有弹簧,推板16固定设置于推送装置15的左部,抛投球17位于固定管11内并位于推板16的左方,连接线18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连接线18的右部与抛投球17固定连接,限位机构包括复位装置19、卡头20和拉绳21,复位装置19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底部,卡头20设置于复位装置19上并向上插入固定管11内,推板16的左部与卡头20的右部接触,拉绳21固定设置于卡头20的底部,拉绳21的底部与安装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绕线杆28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连接线18的左部缠绕在绕线杆28上,凸块29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内部左端,抛投球17位于凸块29的右方;电机7带动转轴8和安装座9旋转,将固定管11调整至朝上的方向,气缸10推动固定管11上移将上侧的封盖5顶起,固定管11继续上移至拉绳21将卡头20下拉,从而推送装置15立即将抛投球17快速抛出至落水者附近,通过抛投球17上连接的连接线18便于落水者将救生艇向自己拉近,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艇移动至安全地点。
实施例2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包括外壳1、侧栏2和螺旋桨3,侧栏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右部,侧栏2内设置有驱动装置,螺旋桨3转动设置于侧栏2的右部并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摄像头4、旋转调整机构、抛投机构、限位机构和防撞机构,摄像头4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遥控装置,旋转调整机构设置于内腔内,抛投机构设置于旋转调整机构上,限位机构设置于抛投机构上,防撞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左部,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块22、防撞栏23和保护网架24,固定块2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左部,防撞栏23固定设置于固定块22的左部,保护网架24固定设置于侧栏2的右部,保护网架24罩设于螺旋桨3的外侧,横栏25固定设置于侧栏2的中部,第一拉手26固定设置于横栏25的中部,第二拉手27固定设置于侧栏2的中部;通过防撞栏进行防撞保护,通过保护网架对螺旋桨进行保护。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在使用智能水上救生艇时,通过遥控装置配合摄像头4控制救生艇行进至落水者附近,当救生艇不便靠近落水者时,电机7带动转轴8和安装座9旋转,将固定管11调整至朝上的方向,气缸10推动固定管11上移将上侧的封盖5顶起,固定管11继续上移至拉绳21将卡头20下拉,从而推送装置15立即将抛投球17快速抛出至落水者附近,通过抛投球17上连接的连接线18便于落水者将救生艇向自己拉近,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艇移动至安全地点,救生艇的两面均可航行,且均可将抛投球17抛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的电机、气缸、推送装置、摄像头和复位装置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包括外壳(1)、侧栏(2)和螺旋桨(3),侧栏(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右部,侧栏(2)内设置有驱动装置,螺旋桨(3)转动设置于侧栏(2)的右部并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4)、旋转调整机构、抛投机构、限位机构和防撞机构,摄像头(4)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遥控装置,旋转调整机构设置于内腔内,抛投机构设置于旋转调整机构上,限位机构设置于抛投机构上,防撞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封盖(5)、隔板(6)、电机(7)、转轴(8)、安装座(9)、气缸(10)和固定管(11),封盖(5)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隔板(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并位于封盖(5)的右方,电机(7)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部并位于隔板(6)的右方,转轴(8)设置于电机(7)的输出端并向左穿过隔板(6),安装座(9)固定设置于转轴(8)的左部,气缸(10)固定设置于安装座(9)的中部,固定管(11)固定设置于气缸(10)的顶部,固定管(11)位于封盖(5)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抛投机构包括插头(12)、固定环(13)、伸缩管(14)、推送装置(15)、推板(16)、抛投球(17)和连接线(18),插头(12)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顶部,固定环(13)固定设置于封盖(5)的中部并位于内腔内,固定环(13)与插头(12)对应,伸缩管(14)固定设置于隔板(6)的左部,伸缩管(14)的活动端与封盖(5)固定连接,推送装置(15)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内部右端,推送装置(15)内设置有弹簧,推板(16)固定设置于推送装置(15)的左部,抛投球(17)位于固定管(11)内并位于推板(16)的左方,连接线(18)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连接线(18)的右部与抛投球(17)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复位装置(19)、卡头(20)和拉绳(21),复位装置(19)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底部,卡头(20)设置于复位装置(19)上并向上插入固定管(11)内,推板(16)的左部与卡头(20)的右部接触,拉绳(21)固定设置于卡头(20)的底部,拉绳(21)的底部与安装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块(22)、防撞栏(23)和保护网架(24),固定块(2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左部,防撞栏(23)固定设置于固定块(22)的左部,保护网架(24)固定设置于侧栏(2)的右部,保护网架(24)罩设于螺旋桨(3)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栏(25)、第一拉手(26)和第二拉手(27),横栏(25)固定设置于侧栏(2)的中部,第一拉手(26)固定设置于横栏(25)的中部,第二拉手(27)固定设置于侧栏(2)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绕线杆(28),绕线杆(28)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连接线(18)的左部缠绕在绕线杆(28)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块(29),凸块(29)固定设置于固定管(11)的内部左端,抛投球(17)位于凸块(29)的右方。
CN202321887438.7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Active CN220332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7438.7U CN220332913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7438.7U CN220332913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2913U true CN220332913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7438.7U Active CN220332913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2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9500A (zh) 一种保温动力救生圈
CN208102287U (zh)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115636064B (zh) 一种海上智能救生装置
CN108216524A (zh)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220332913U (zh)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艇
CN116714745A (zh) 一种智能警用水上救援器及救援方法
WO2022110240A1 (zh) 一种水上救援无人机
CN109720576A (zh) 一种投放救生圈无人机
CN111891351B (zh) 一种空潜两用的无人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50037A (zh) 一种飞行悬浮式水下滑翔器布放回收装置
CN105253258A (zh) 一种遥控钓鱼船
CN207173919U (zh) 水体救生装置
KR101879959B1 (ko) 수중 그라인더
US8790145B2 (en) Emergency drive unit for water vessel
CN211543838U (zh) 一种新型的救生艇
CN208842595U (zh)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船
CN212500949U (zh) 一种自主快速投送的水上救生器材
CN213057447U (zh) 一种遥控自行式语音救生圈
CN111498029B (zh) 一种海底捕捞辅助装置
CN210284549U (zh) 一种综合性带动力水上救援系统
CN114313155A (zh) 一种消防救援用的水中救援设备
CN210987807U (zh) 具有自保护功能的双方式复合渔线释放器
CN206939017U (zh) 一种遥控电动救生器
CN215706996U (zh) 帆船式自动巡逻装置
US20200100484A1 (en) Electric outrigger pos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