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9828U -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9828U
CN220319828U CN202321785297.8U CN202321785297U CN220319828U CN 220319828 U CN220319828 U CN 220319828U CN 202321785297 U CN202321785297 U CN 202321785297U CN 220319828 U CN220319828 U CN 220319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pressure
terminal
cavity
press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52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浩立
牟英涛
吴生礼
陶宏
缪剑
宋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l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l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l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52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9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9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9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压缩机后盖包括底板、盖板和压力开关;底板和盖板围成第一空腔;压力开关包括壳体、压力感应元件、感压孔、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感压孔设置于壳体一侧,且与壳体内设置的第二空腔连接;压力感应元件容置于第二空腔内;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设置于壳体另一侧,且压力感应元件被配置为在感压孔的压力大于和小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后盖设置有压力开关,该后盖用于压缩机时,压缩机吸气腔的压力决定压力开关的状态,通过监测压力开关的状态实现压缩机吸气腔压力的监测,从而避免压缩机吸气腔压力过低,增强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产品在运转中,可能因制冷剂泄漏、管路堵塞、阀件误关闭、换热器无换热(结霜或无水流)等,并且没有相应保护措施,而发生低压真空现象,导致压缩机因缺油和冷却不良而产生局部高温,异常磨损后发生失效。同时,真空环境也可能导致高压放电,破坏电机绝缘后也会带来绝缘问题。
压缩机在系统油循环率低、吸气无流量、压比过高或吸气过热度过大等情况下,排气温度偏高,润滑油粘度下降甚至碳化,增加压缩腔内泄漏,降低压缩机寿命,严重时可导致涡旋盘干磨损坏。
总之,在制冷/空调系统中,当压缩机吸气压力过低时将导致运行故障。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汽车空调上使用的三态压力开关(安装在冷凝器后),在制冷剂泄漏到一定程度后,高压压力会低于某一值(0.296MPaA),可关闭压缩机,避免发生磨损失效,其缺点是当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未大量泄漏,发生管路堵塞或阀件关闭时,因排气侧压力仍高于动作值,高压侧的三态压力开关不能动作进而保护压缩机。或者是采用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管路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或开关,当低压压力值低于某一值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关闭压缩机。该方法依赖制冷系统中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在传感器/压力开关或其线束失效或控制逻辑失效时,无法有效保护压缩机;对于没有配置低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冷系统,增加传感器意味着增加成本。以上两种方案,均依赖于制冷系统的上一级控制器对于压缩机的低压保护,且此故障发生时,压缩机的控制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输入信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何避免压缩机吸气压力过低成为压缩机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该压缩机后盖设置有压力开关,通过该后盖可以监测压缩机吸气腔的压力从而避免压缩机吸气腔压力过低的情形,增加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后盖,包括底板、盖板和压力开关;
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围成第一空腔;
所述压力开关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壳体、压力感应元件、感压孔、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
所述感压孔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壳体内设置的第二空腔连接;
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一侧,且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
和小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为断开和连通,或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为连通和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包括动触点弹片和静触点弹片;
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静触点弹片的一端和所述动触点弹片的一端;
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所述动触点弹片与所述静触点弹片第一状态;
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小于一阈值时,所述动触点弹片与所述静触点弹片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压缩机后盖还包括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压缩机后盖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空腔内的包括电气回路的控制器,所述电气回路与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所述压缩机后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前盖、壳体本体、曲轴、电机以及压缩涡盘;
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与所述壳体本体两端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曲轴、所述电机以及所述压缩涡盘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感压孔与压缩机吸气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后盖设置有压力开关,该后盖用于压缩机时,压缩机吸气腔的压力决定压力开关的连通和断开状态,通过监测压力开关的状态实现压缩机吸气腔压力的监测,从而避免压缩机吸气腔压力过低的情形,增强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开关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运行时压力开关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后盖包括底板、盖板和压力开关;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围成第一空腔;所述压力开关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壳体、压力感应元件、感压孔、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所述感压孔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壳体内设置的第二空腔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一侧,且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和小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为断开和连通,或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为连通和断开。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后盖设置有压力开关,该后盖用于压缩机时,压缩机吸气腔的压力决定压力开关的连通和断开状态,通过监测压力开关的状态实现压缩机吸气腔压力的监测,从而避免压缩机吸气腔压力过低的情形,增加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具体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压缩机后盖1包括底板12、盖板11和压力开关10;所述底板12和所述盖板11围成第一空腔C。压力开关可以是机械式压力开关。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所述压力开关10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11的壳体、压力感应元件、感压孔104、第一端子105a以及第二端子105b;更具体的,所述壳体可以与所述盖板螺栓连接,壳体可以如图2所示的为螺栓结构,包括螺纹部101和螺帽部102,盖板11上可以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纹部101与盖板螺纹孔的结合,实现两者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持第一空腔C的密封性,压缩机后盖还包括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11之间,即此实施例中,设置于螺帽部102与盖板11之间。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力开关的端子也可以使用连接器,即通过密封接线柱的形式与盖板11及控制板连接。所述感压孔104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第一空腔C的一侧,且与所述壳体内设置的第二空腔D连接;当压缩机盖板使用于压缩机时,通常感压孔与压缩机的吸气腔相连,即感压孔的压力为与之相连的压缩机的吸气腔的压力。
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空腔C内的一侧,且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断开,此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为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断开,相应地,压力小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处于第二状态,即两者连通。
此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包括动触点弹片103b和静触点弹片103a,动触点弹片103b设置于静触点弹片103a在第二空腔D的一侧,所述第一端子105a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静触点弹片103a的一端和所述动触点弹片103b的一端。当所述感压孔104的压力小于一阈值时,所述动触点弹片与所述静触点弹片连通,即如图3所示,所述动触点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静触点弹片103a的另一端抵接。当所述感压孔104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感压孔104的压力推动所述动触点弹片103b远离所述静触点弹片103a的另一端,从而与所述静触点弹片103a的另一端断开,此处的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适用于的压缩机的型号确定,阈值是该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吸气腔需达到的最低气压。实现感压孔104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动触点弹片103b与静触点弹片103a断开,需根据确定的阈值选择动触点弹片103b的弹性。需注意的时,为了简化描述,感压孔的压力等于一阈值时第一端子的一端和第二端子的一端的状态未描述,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设计动触点弹片,使得感压孔压力大于等于一阈值时,第一端子的一端和第二端子的一端处于一个状态,感压孔压力小于一阈值时,则处于另一状态。或者,感压孔压力大于一阈值时,第一端子的一端和第二端子的一端处于一个状态,感压孔压力小于等于一阈值时,则处于另一状态。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连通,此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为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连通,相应地,压力小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105a和所述第二端子105b处于第二状态,即两者断开。如将图3中的动触点弹片103b设置于静触点弹片103a在感应孔的一侧,且所述动触点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静触点弹片103a的一端不抵接,只有当感压孔104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感压孔104的压力推动所述动触点弹片103b向所述静触点弹片103a移动直至两者抵接连通。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感应元件具有两种状态,其状态根据感应孔的压力改变,状态随着压力的降低,压力感应元件是从连通变化至断开,还是从断开变化至两通均可。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开关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为内部结构不同的的其他形式的机械式压力开关。
在实际的使用中,所述压缩机后盖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空腔C内的包括了电气回路的控制器,所述电气回路与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相连接,第一端子105a和第二端子105b在第一空腔C中与控制器的电气回路相连,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是插接方式,在此不限。通过控制器上的电气回路实时检测该压力开关的通断状态,从而监测使用该后盖的压缩机的吸气腔的压力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涡旋压缩机包括所述压缩机后盖,还可以包括前盖9、壳体本体8、曲轴7、电机5以及压缩涡盘;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压缩涡盘包括配合形成若干压缩室的动涡盘61和静涡盘62。所述前盖9和所述后盖1分别与所述壳体本体8两端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曲轴7、所述电机5以及所述压缩涡盘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压缩机后盖的盖板背离第一腔体空腔C的一侧设置有轴承支架111,用于与曲轴1的一端连接。转子组件与曲轴7配合,定子组件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所述曲轴7的偏心销带动所述动涡盘61旋转。所述感压孔与压缩机吸气腔连通。后盖的第一空腔C内还有设置压缩机控制器或者功率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包括了控制器,且控制器的电气回路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连接的涡旋压缩机为例,图5为该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运行时压力开关状态图,压缩机吸气腔内的压力为Psuc,涡旋压缩机运行且压力下降过程中,当Psuc小于P1时,压力开关状态由断开变为连通;压力上升过程中,Psuc大于P2时,压力开关状态由接通变为断开;其中,P1为定义的压缩机正常运行时的最低吸气腔压力,即低于此值则判定压缩机处于故障状态;P2为定义的恢复值,以避免短时间频繁连通ON/断开OFF切换导致的压缩机频繁启停,可以设置P2>P1。在实际的使用中,控制器电气回路实时检测到压力开关的状态后,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开关状态按照预设的程序实施一定的保护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后盖设置压力开关,其通断状态通过密封端子传递至压缩机的控制器,控制器上的电气回路实时检测该压力开关的通断状态,以实现由压缩机控制器实施保护的目的。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后盖也适用于其他集成了控制器的压缩机,不限于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的技术方案中,其中所包括控制器能够对应于集成电路结构中的具体硬件电路,因此仅涉及具体硬件电路的改进,硬件部分并非仅仅属于执行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因此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也并未涉及任何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仅仅利用控制器所涉及的硬件电路结构方面的改进即可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而并不需要辅助以特定的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即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压缩机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盖板和压力开关;
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围成第一空腔;
所述压力开关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壳体、压力感应元件、感压孔、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
所述感压孔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壳体内设置的第二空腔连接;
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一侧,且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大于和小于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为断开和连通,或
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为连通和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包括动触点弹片和静触点弹片;
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静触点弹片的一端和所述动触点弹片的一端;
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大于一阈值时,所述动触点弹片与所述静触点弹片第一状态;
当所述感压孔的压力小于一阈值时,所述动触点弹片与所述静触点弹片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空腔内的包括电气回路的控制器,所述电气回路与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相连接。
6.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后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盖、壳体本体、曲轴、电机以及压缩涡盘;
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与所述壳体本体两端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曲轴、所述电机以及所述压缩涡盘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感压孔与压缩机吸气腔连通。
CN202321785297.8U 2023-07-07 2023-07-07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20319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5297.8U CN220319828U (zh) 2023-07-07 2023-07-07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5297.8U CN220319828U (zh) 2023-07-07 2023-07-07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9828U true CN220319828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5297.8U Active CN220319828U (zh) 2023-07-07 2023-07-07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9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9285B1 (ko) 환경 조절 시스템 및 상기 환경 조절 시스템 진단 방법
KR100892632B1 (ko) 압축기 어셈블리 및 냉동 시스템
CN102428277B (zh) 诊断系统
CN10263994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1815869B (zh) 具有电子装置冷却系统的压缩机组件
KR19990063277A (ko) 증기 라인 압력 제어
CN101813357A (zh) 空调器压缩机的保护方法
CN220319828U (zh) 压缩机后盖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CN100420852C (zh) 密闭型压缩机
CN113597511A (zh) 压缩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366938C (zh) 车辆和用于这种车辆的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
CN113758035A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12178982B (zh) 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CN214039041U (zh) 压缩机、空调机组
US20060158796A1 (en) Overload status indicator for a refrigeration unit
JP5005449B2 (ja) 密閉型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8816962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5662833U (zh) 一种带自动保护的汽车空调压缩机
CN115750338A (zh) 涡旋压缩机及控制方法
CN114992909B (zh)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热泵系统
CN220085933U (zh) 电动机保护器、电动机保护器用保持器、以及电动压缩机
CN110848125B (zh) 控制电路、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JP2004068781A (ja) 気体圧縮機
CN215765983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密闭循环冷油机
CN112032044B (zh) 一种压缩机机壳组件、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