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0102U -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0102U
CN220310102U CN202321524337.3U CN202321524337U CN220310102U CN 220310102 U CN220310102 U CN 220310102U CN 202321524337 U CN202321524337 U CN 202321524337U CN 220310102 U CN220310102 U CN 220310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let
gas
liquid collecting
absorp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43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超
王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olded Futur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olded Futur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olded Futur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olded Futur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43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0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0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0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包括吸收塔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其外侧壁设置有进液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在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喉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液口的连接处底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该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液体由顶部入口进入本装置,由于内部结构至喉管位置通道变狭窄,因此高速流动的液体在真空作用下会带动气相入口中的气相进入喉管,同时在喉管位置进一步的加速混合,至扩大管处气液流速变慢,气液开始初步分离。通过调整动力耦合端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即可控制气相入口的压力和流量,减少动力装置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背景技术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
根据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CN216062661U所公开的一种双层处理尾气的吸收塔,通过将塔体一分为二,从而将双塔设计融合到一个塔内,减小占地空间,同时设置第一喷淋泵和第二喷淋泵分别延伸至对应的下喷淋区和上喷淋区内,从而将水箱内的药剂喷淋在下喷淋区和上喷淋区内,进行洗气,提升了装置洗气效率,实现两种药剂同时洗气的目的。
用于尾气吸收的吸收塔一般是靠引风机或者鼓风机提供动力,确保尾气能够达到顺利吸收和排放,动力装置过多,导致吸收塔的能耗也会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具备方便提供动力的优点,解决了动力装置过多导致能耗过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包括吸收塔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其外侧壁设置有进液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进气口在所述吸收塔的内部连通;喉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液口的连接处底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导流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喉管连通升气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喉管的底部设置有扩大管,所述扩大管与所述导流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升气槽的顶部设置有集液板,所述升气槽的两侧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集液板为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扩大管连接;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升气槽连接;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凸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液体由顶部入口进入本装置,由于内部结构至喉管位置通道变狭窄,因此高速流动的液体在真空作用下会带动气相入口中的气相进入喉管,同时在喉管位置进一步的加速混合,至扩大管处气液流速变慢,气液开始初步分离。通过调整动力耦合端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即可控制气相入口的压力和流量,减少动力装置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吸收塔;2、输送装置;21、进液口;22、进气口;23、喉管;24、扩大管;25、支撑板;251、通孔;26、导流装置;261、箱体;262、进料口;263、出气口;264、出液口;265、挡板;266、凸块;27、升气槽;271、出气孔;28、集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4,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包括吸收塔1和输送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吸收塔1,其外侧壁设置有进液口21和进气口22,所述进液口21和所述进气口22在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连通;喉管23,设置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进液口21的连接处底部;支撑板25,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导流装置26,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所述喉管23连通,升气槽27,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5的顶部,在使用的时候,液体从进液口21进入,气体则从进气口22进入,当液体和气体混合进入到喉管23中,由于内部结构至喉管23位置通道变狭窄,因此高速流动的液体在真空作用下会带动气相入口中的气相进入喉管23,同时在喉管23位置进一步的加速混合,所述喉管23的底部设置有扩大管24,所述扩大管24与所述导流装置26连通,流至扩大管24处气液流速变慢,气液开始初步分离。通过调整进液口处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即可控制气相入口的压力和流量。进入塔中的气液两相流体通过扩大管24端部的侧向通气孔流出进入到导流装置26中,然后气体和液体分离,气体从升气槽27排出,在吸收塔1内喷淋处理,液体则流入吸收塔1底部,经过过滤处理,充当喷淋用水。
所述升气槽27的顶部设置有集液板28,所述升气槽27的两侧开设有出气孔271,升气槽27内部的气体从出气孔271向外排出,然后进行喷淋处理,集液板28则是阻挡液体从出气孔271排出,所述集液板28为V型结构,方便更好存水和排水,所述支撑板25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251,当水落在支撑板25上的时候,则通过支撑板25上的通孔251向下排出。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功能。
参阅图1-4,所述导流装置26包括:箱体26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5的底部;进料口262,设置于所述箱体261的外侧壁,与所述扩大管24连接;出气口263,开设于所述箱体261的顶部,与所述升气槽27连接;出液口264,开设于所述箱体261的底部,气液混合物从扩大管24进入到箱体261中后,气体通过顶部的出气口263通过升气槽27然后排出,液体则在箱体261沉淀下来,通过底部的出液口264排出,所述箱体26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挡板265,所述挡板265为倾斜结构,使进入到箱体261中的气液混合物能够更好的分离开来,所述挡板26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凸块266,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能够因为触碰到凸块266而被阻挡,进而流向出液口26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和输送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
吸收塔(1),其外侧壁设置有进液口(21)和进气口(22),所述进液口(21)和所述进气口(22)在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连通;
喉管(23),设置于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进液口(21)的连接处底部;
支撑板(25),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的内部;
导流装置(26),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所述喉管(23)连通
升气槽(27),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23)的底部设置有扩大管(24),所述扩大管(24)与所述导流装置(2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槽(27)的顶部设置有集液板(28),所述升气槽(27)的两侧开设有出气孔(2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板(28)为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5)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2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26)包括:
箱体(26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5)的底部;
进料口(262),设置于所述箱体(261)的外侧壁,与所述扩大管(24)连接;
出气口(263),开设于所述箱体(261)的顶部,与所述升气槽(27)连接;
出液口(264),开设于所述箱体(26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6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挡板(265),所述挡板(265)为倾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6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凸块(266)。
CN202321524337.3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Active CN220310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4337.3U CN220310102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4337.3U CN220310102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0102U true CN220310102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9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4337.3U Active CN220310102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0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9368A (zh) 一种微旋流深度脱硫除尘吸收塔装置及工艺
WO2006128351A1 (fr) Colonne a garnissage reflechissante
CN110102152B (zh)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CN205386407U (zh) 一种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鼓泡塔
CN105381703A (zh) 一种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鼓泡塔及方法
CN220310102U (zh) 一种动力耦合集液气体分布装置
CN206621986U (zh) 一种脱硫吸收装置
CN205700139U (zh) 一种锅炉废气净化除雾装置
CN217698596U (zh) 一种氯化氢降膜吸收塔
CN201023021Y (zh) U形吸收区平流吸收塔
CN110449014A (zh) 自吸式双文丘里结构的洗消装置及其应用
CN211896831U (zh) 一种高效煤气洗涤降温及净化装置
CN201030279Y (zh) 垃圾处理过程的空气异味扬尘净化塔
CN106000094A (zh) 脱硫反应塔及脱硫工艺
CN101028578B (zh) U形吸收区平流吸收塔
CN203155075U (zh) 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
CN208097786U (zh) 一种处理效果好的喷淋塔
CN206642511U (zh) 微分潜水除尘塔
CN214182339U (zh) 一种废水浓缩高效脱硫深度除尘装置
CN218962139U (zh) 一种用于烘干尾气除尘的水洗塔
CN220861059U (zh) 一种循环吸收的高效吸收塔
CN213725772U (zh) 一种带沙漏形液体分布器的脱硫塔
CN213942550U (zh) 一种冲击式粉尘处理装置
CN209985119U (zh) 一种具有双层喷头及接触层的喷淋设备
CN216778408U (zh) 一种具有多控节能的eo吸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