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8895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8895U
CN220308895U CN202321945624.1U CN202321945624U CN220308895U CN 220308895 U CN220308895 U CN 220308895U CN 202321945624 U CN202321945624 U CN 202321945624U CN 220308895 U CN220308895 U CN 220308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over
shell
elastic rib
cooking applianc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56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丁志明
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56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8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8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8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外壳以及固定于外壳的后盖,后盖的边缘设置有弹性筋位,弹性筋位设置有卡接筋,外壳设置有与卡接筋卡接配合的配合部,弹性筋位能够弹性形变以使卡接筋与配合部配合或者松脱,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位于外壳的外部。卡接筋设置于弹性筋位,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位于外壳的外部,因此可通过对弹性筋位外露的部分进行操作,使其发生弹性形变而与配合部松脱,完成后盖的拆卸。由于弹性筋位位于后盖的边缘,使得后盖在装配过程中,后盖和外壳也不会将弹性筋位完全遮挡,便于装配人员对后盖进行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常见的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等)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与锅体铰接以使锅盖能够翻转打开或盖合锅体。另外,锅体的后侧还设置有后盖,以对锅盖和锅体的铰接结构进行遮挡,提高烹饪器具的整体美观。
现有的后盖一般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锅体,这种固定方式不仅需要使用螺钉这一额外的连接件,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也有所降低,并且后续的维修等操作也需要借助工具(如螺丝刀等)才能够将后盖拆下,不便于后盖的装拆。此外,通过螺钉固定后,螺钉的头部会暴露在外部,严重影响烹饪器具的整体美观。
因此有些烹饪器具在后盖上设置卡接结构,以通过卡接固定的方式实现后盖和锅体的固定。但是,后盖的卡接结构一般设置在后盖朝向锅体的一侧,因此在安装后盖的过程中,装配人员难以观察到后盖上的卡接结构和锅体上的卡接结构的相对位置,从而难以对后盖进行定位,导致装配较为困难,装配效率较低。并且装配完成后,后盖对卡接结构形成遮挡,从外侧难以对卡接结构进行操作,进而导致后盖的拆卸较困难,仍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操作。因此现有的后盖卡接结构仍存在难以装拆,操作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后盖的安装和拆卸困难,操作不方便,装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外壳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后盖,所述后盖的边缘设置有弹性筋位,所述弹性筋位设置有卡接筋,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筋卡接配合的配合部,所述弹性筋位能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卡接筋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或者松脱,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弹性筋位具有与所述后盖固定的固定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摆动以使所述弹性筋位形变,所述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所述弹性筋位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朝向所述外壳的内部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朝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所述卡接筋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
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之间具有弧形过渡段。
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卡接筋能够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卡接筋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止挡配合。
所述卡接筋朝向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过渡面。
所述弹性筋位设置于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后盖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配合结构,以定位所述后盖。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后盖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容纳槽内部。
所述弹性筋位设置于所述后盖相对的两侧;或者,
所述弹性筋位沿所述后盖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外壳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顶壁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盖卡接固定于所述外壳,卡接固定的方式无需使用螺钉等额外的连接件,节约了成本,且所述后盖装拆过程中无需利用工具便可徒手进行操作,降低了装拆难度,提高装拆效率。
此外,所述卡接筋设置于所述弹性筋位,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进而使得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外壳后,所述弹性筋位仍有部分区域位于外侧,因此可通过对所述弹性筋位外露的部分进行操作,使其发生弹性形变而与所述配合部松脱,完成所述后盖的拆卸。工作人员不仅能够从所述外壳的外侧直接看到所述弹性筋位,还能够直接对其进行操作,从而大大降低所述后盖拆卸的难度,提高拆卸效率。不仅如此,由于所述弹性筋位位于所述后盖的边缘,使得所述后盖在装配过程中,所述后盖和所述外壳也不会将所述弹性筋位完全遮挡,便于装配人员对所述后盖进行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筋位具有与所述后盖固定的固定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摆动以使所述弹性筋位形变,所述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弹性筋位为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悬臂结构,从而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当工作人员用手挤压所述自由端时,自由端会相对于所述固定端摆动形变,所述卡接筋随所述自由端一同运动,进而与所述配合部卡接或者松脱。所述自由端伸出所述外壳,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且所述自由端的力臂较长,对自由端进行操作,能够使所述弹性筋位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使所述卡接筋的位置变化更加灵活,同时操作也更加省力。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卡接筋能够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卡接筋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止挡配合。所述后盖装配完成后,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卡接筋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壳内部,对所述弹性筋位起到一定的收纳作用,减小所述弹性筋位以及所述后盖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外表面的落差,从而提高所述烹饪器具外观平整性和统一性,减小突兀感,有助于减小所述锅体的整体体积。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卡接筋止挡配合,对所述后盖向外(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使所述后盖牢牢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筋位设置于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后盖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配合结构,以定位所述后盖。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弹性筋位分别设置于所述后盖相对的两侧,在装配时,可先将所述后盖倾斜,将一侧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外壳上的所述配合结构配合以进行定位,然后将设有所述弹性筋位的一侧朝向所述外壳按压,使所述卡接筋与所述配合部完成卡接,实现所述后盖的固定,从而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后盖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容纳槽内部。所述容纳槽一方面起到对所述后盖定位的作用,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后盖的安装位,提示装配人员将所述后盖安装至容纳槽内。另一方面,所述后盖装配后,所述后盖的部分区域进入所述容纳槽内部,从而减小所述后盖凸出于所述外壳的高度,提高结构紧凑性,减小所述烹饪器具的体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体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述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体部分区域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后盖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其中:
1锅体;11外壳;111集水槽;112配合部;113开口;12后盖;121弹性筋位;122卡接筋;1221导向过渡面;123第一延伸段;124第二延伸段;125弧形过渡段;126固定端;127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包括外壳11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11的后盖12,所述后盖12的边缘设置有弹性筋位121,所述弹性筋位121设置有卡接筋122,所述外壳11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筋122卡接配合的配合部112,所述弹性筋位121能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卡接筋122与所述配合部112配合或者松脱,所述弹性筋位121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外壳11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盖12卡接固定于所述外壳11,卡接固定的方式无需使用螺钉等额外的连接件,节约了成本,且所述后盖12装拆过程中无需利用工具便可徒手进行操作,降低了装拆难度,提高装拆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筋位121能够弹性形变,而所述卡接筋122设置于所述弹性筋位121,使得其能够随所述弹性筋位121的形变而进行位置变化,在所述弹性筋位121未形变时,所述卡接筋122位于与所述外壳11的所述配合部112止挡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后盖12和所述外壳11的固定,当工作人员挤压所述弹性筋位121使其形变时,所述卡接筋122随之运动,与所述配合部112松脱,此时所述后盖12与所述外壳11解锁,可将所述后盖12拆下。
所述卡接筋122设置于所述弹性筋位121,所述弹性筋位121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外壳11的外部,进而使得所述后盖12安装在所述外壳11后,所述弹性筋位121仍有部分区域位于外侧,因此可通过对所述弹性筋位121外露的部分进行操作,使其发生弹性形变而与所述配合部112松脱,完成所述后盖12的拆卸。工作人员不仅能够从所述外壳11的外侧直接看到所述弹性筋位121,还能够直接对其进行操作,从而大大降低所述后盖12拆卸的难度,提高拆卸效率。不仅如此,由于所述弹性筋位121位于所述后盖12的边缘,使得所述后盖12在装配过程中,所述后盖12和所述外壳11也不会将所述弹性筋位121完全遮挡,便于装配人员对所述后盖12进行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筋位121具有与所述后盖12固定的固定端126,以及自由端127,所述自由端127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126摆动以使所述弹性筋位121形变,所述自由端127延伸至所述外壳11的外部。
所述弹性筋位121为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悬臂结构,从而能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当工作人员用手挤压所述自由端127时,自由端127会相对于所述固定端126摆动形变,所述卡接筋122随所述自由端127一同运动,进而与所述配合部112卡接或者松脱。所述自由端127伸出所述外壳11,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且所述自由端127的力臂较长,对自由端127进行操作,能够使所述弹性筋位121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使所述卡接筋122的位置变化更加灵活,同时操作也更加省力。
悬臂结构的所述弹性筋位121还能够更容易地发生形变,进而使工作人员操作时更加省力,进一步降低所述后盖12的装拆难度,提高装拆效率。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筋位121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端126和所述自由端127之间的第一延伸段123和第二延伸段124,所述第一延伸段123朝向所述外壳11的内部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124朝向所述外壳11的外部延伸,所述固定端126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123的一端,所述自由端127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124的一端,所述卡接筋122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124。
所述弹性筋位121具有两段平行且延伸方向相反的延伸段,从而使所述弹性筋位121通过弯曲的方式进行堆叠,提高了所述弹性筋位121的强度,降低所述弹性筋位121发生断裂的风险。所述第一延伸段123向所述外壳11内部延伸,使得所述弹性筋位121的大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只有所述自由端127外露在所述外壳11外部,以供工作人员操作,从而对所述弹性筋位121起到一定的收纳作用,使其不会过多地凸出于所述外壳11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挤压所述自由端127时,所述第二延伸段124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所述卡接筋122设置于此,能够随所述第二延伸段124发生较大程度的位置移动,从而能够在所述自由端127受力时及时作出反应,提高灵敏性和用户使用体验。在所述第二延伸段124摆动时,受力点主要集中在所述第一延伸段123和所述第二延伸段124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延伸段123和所述后盖12的连接处受力较小。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延伸段123和所述第二延伸段124之间具有弧形过渡段125,以进一步缓解所述第一延伸段123和所述第二延伸段124连接处的受力,并且提高此处的形变能力以及结构强度,降低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配合部112包括开设于所述外壳11的开口113,所述弹性筋位121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卡接筋122能够自所述开口113伸入所述外壳11的内部,所述卡接筋122与所述外壳11的内壁止挡配合。
所述后盖12装配完成后,所述弹性筋位121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卡接筋122通过所述开口113伸入所述外壳11内部,对所述弹性筋位121起到一定的收纳作用,减小所述弹性筋位121以及所述后盖12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11外表面的落差,从而提高所述烹饪器具外观平整性和统一性,减小突兀感,有助于减小所述锅体1的整体体积。所述外壳11的内壁与所述卡接筋122止挡配合,使得所述外壳11的内壁构成所述配合部112的部分区域,对所述后盖12向外(远离所述外壳11的方向)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使所述后盖12牢牢固定在所述外壳11上。且无需额外设置用于与所述卡接筋122配合的止挡结构,简化所述外壳11的结构,方便加工。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卡接筋122朝向所述外壳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过渡面1221。
所述卡接筋122与所述配合部112的内侧止挡配合完成所述后盖12的固定,但是在装配所述后盖12时,装配人员朝向所述外壳11推动所述后盖12,所述卡接筋122会与所述配合部112的外侧止挡而无法完成卡接,而所述卡接筋122该侧设置有所述导向过渡面1221,使得装配人员在朝向所述外壳11推动所述后盖12的过程中,所述配合部112对所述卡接筋122的挤压力经由所述导向过渡面1221分解产生朝向解锁位置的分力,在该分力作用下,所述弹性筋位121和所述卡接筋122发生形变,使所述卡接筋122越过所述配合部112到达所述配合部112的内侧,与所述配合部112内侧止挡配合完成所述后盖12的固定。以此使得在装配所述后盖12时,无需装配人员用手按压所述自由端127,只需朝向所述外壳11推动所述后盖12,二者便可自动完成卡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过渡面1221可以为斜面、圆弧面,或者其他曲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筋位121设置于所述后盖12的一侧,所述后盖12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外壳11对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配合结构,以定位所述后盖12。
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弹性筋位121分别设置于所述后盖12相对的两侧,在装配时,可先将所述后盖12倾斜,将一侧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外壳11上的所述配合结构配合以进行定位,然后将设有所述弹性筋位121的一侧朝向所述外壳11按压,使所述卡接筋122与所述配合部112完成卡接,实现所述后盖12的固定,从而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筋位121设置于所述后盖12的下侧,所述定位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后盖12的上侧,因此在装配所述后盖12时,可先将所述后盖12上侧的定位结构与所述外壳11的配合结构配合完成定位,再将所述后盖12的下侧朝向所述外壳11按压使所述卡接筋122与所述配合部112配合完成固定。
当然,所述弹性筋位121和所述定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后盖12的左右两侧,或者沿所述后盖12的对角线设置,在此不做限定。此外,所述弹性筋位12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以增加固定位置,提高所述后盖12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配合结构二者之一为插接凸起,二者之另一为插接槽,以使二者插接配合形成对所述后盖12的定位,定位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1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后盖12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容纳槽内部。
所述容纳槽一方面起到对所述后盖12定位的作用,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后盖12的安装位,提示装配人员将所述后盖12安装至容纳槽内。另一方面,所述后盖12装配后,所述后盖12的部分区域进入所述容纳槽内部,从而减小所述后盖12凸出于所述外壳的高度,提高结构紧凑性,减小所述烹饪器具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弹性筋位121的布置方式不做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
实施方式一: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筋位121设置于所述后盖12相对的两侧。所述后盖1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筋位121,从而使得所述后盖12两侧均与所述外壳11固定,提高所述后盖12固定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在拆卸所述后盖12时,可用手同时对两侧的所述弹性筋位121挤压,使两侧的所述卡接筋122与所述配合部112松脱,从而将所述后盖12取下。此外,每侧可设置多个所述弹性筋位1221,以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实施方式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筋位121沿所述后盖1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弹性筋位121沿所述后盖12的周向布置,从而能够在所述后盖12的各棱边均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外壳11的固定位,提高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使得所述后盖12的边缘与所述外壳11更加贴合,减小缝隙。同时防止所述后盖12发生起翘的情况,使所述锅体1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11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后盖12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顶壁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11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11向上延伸,并在顶部内凹形成所述集水槽111,从而承担中环的作用,实现烹饪器具的中环和外壳一体化设计,省去后续的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能够避免装配过程中中环和外壳之间产生装配间隙的问题,使所述锅体1表面更加平整统一,避免污渍进入所述锅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外壳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后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的边缘设置有弹性筋位,所述弹性筋位设置有卡接筋,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筋卡接配合的配合部,所述弹性筋位能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卡接筋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或者松脱,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筋位具有与所述后盖固定的固定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摆动以使所述弹性筋位形变,所述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筋位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朝向所述外壳的内部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朝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所述卡接筋位于所述第二延伸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之间具有弧形过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弹性筋位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卡接筋能够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卡接筋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止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筋朝向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过渡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筋位设置于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后盖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配合结构,以定位所述后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后盖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容纳槽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筋位设置于所述后盖相对的两侧;或者,
所述弹性筋位沿所述后盖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顶壁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
CN202321945624.1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20308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5624.1U CN220308895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5624.1U CN220308895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8895U true CN220308895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5624.1U Active CN220308895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8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25178A1 (en) Door frame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door
CN22030889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639522U (zh) 一种易于拆装的挂耳装置及服务器机箱
CN215637341U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CN102783917A (zh) 电饭煲及其煲盖和盖板固定机构
CN216043173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9975631U (zh) 水龙头台面快速安装结构
CN208973475U (zh) 便捷装拆清洁的电饭煲煲盖结构及电饭煲
CN210900070U (zh) 一种应用于电器上的可拆卸锁紧机构
CN217907315U (zh) 易于拆卸烤盘支架的蒸汽烤箱
CN219814041U (zh) 一种喷淋组件、果蔬机、集成水槽及集成洗碗机
CN211609310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其烹饪器具
CN220832746U (zh) 防撞螺钉垫、开关门以及烹饪器具
CN212996001U (zh) 一种易于装配的电饭煲
CN2201413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9396935U (zh) 烹饪器具的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
CN210697249U (zh) 烹饪器具
CN214048457U (zh) 烹饪器具
CN220210723U (zh) 电控板盒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CN219846245U (zh) 一种可折叠锅柄的锅具
CN219289211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18936426U (zh) 灶具的出风装置和灶具
CN212848666U (zh) 一种电池盒及灶具
CN211582704U (zh) 烹饪器具
CN2612333Y (zh) 一种新型电饭煲锅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