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7733U -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7733U
CN220307733U CN202322004341.3U CN202322004341U CN220307733U CN 220307733 U CN220307733 U CN 220307733U CN 202322004341 U CN202322004341 U CN 202322004341U CN 220307733 U CN220307733 U CN 220307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rushing
piece
outer cover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43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彩侠
刘春雨
李前
孔丽丽
刘志全
侯云鹏
王蒙
张磊
孙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220043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7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7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7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属于还田技术领域,包括:外罩、粉碎件、防退机构、传动机构、翻土机构和地轮;粉碎件设置于外罩内;多个防退机构均设置于粉碎件上;传动机构设置于外罩的外侧,且传动机构与粉碎件配合设置;翻土机构设置于外罩的后方;地轮设置于翻土机构的后方;因锁固件在长时间磨损之后易从刀轴上脱落,并随着装置不断的前进,锁固件以及刀具不知丢失何处,但实际上,有些刀具以及锁固件的部分零件在丢失时还能正常使用,故设置防退机构,有效的避免锁固件在长时间磨损之后脱落丢失,并造成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还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收割后会有大量的秸秆散落在地上,需要将秸秆移出田地,以免妨碍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农作物秸秆的移出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被移走的秸秆往往被丢弃或者就近烧掉,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空气污染。为此,出现了很多自动化的秸秆还田装置。
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04579200U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包括有外罩、安装在所述外罩内的粉碎结构及抽风结构,所述粉碎结构包括有转动杆及若干粉碎刀具,所述若干粉碎刀具分别设在所述转动杆的外周,所述抽风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并在转动时于所述外罩内形成负压,以将秸秆吸至所述若干粉碎刀具的预设工作范围,所述转动杆能够相对所述外罩转动,以转动所述若干粉碎刀具。
上述方案,通过粉碎刀具随转动杆高速旋转粉碎秸秆,从而免去焚烧,保护环境,但是上述方案中,通过螺丝等锁固件将刀具连接到转动杆上,但是通常在粉碎秸秆时,锁固件在长时间磨损之后容易脱落,随着粉碎秸秆进行时,锁固件以及刀具不一定丢在什么地方了,有些刀具以及锁固件的部分零件还能正常使用,如果丢失,则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以避免锁固件在长时间磨损之后脱落后丢失,造成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包括:外罩、粉碎件、防退机构、传动机构、翻土机构和地轮;粉碎件设置于外罩内;多个防退机构均设置于粉碎件上;传动机构设置于外罩的外侧,且传动机构与粉碎件配合设置;翻土机构设置于外罩的后方;地轮设置于翻土机构的后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粉碎件包括:刀轴、刀座、销轴、锁固件、刀片组和轴套;刀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外罩;多个刀座均固定连接于刀轴,且多个刀座两两一组配合设置;销轴的数量为刀座数量的一半,且销轴贯穿于刀座;锁固件设置于销轴通孔端;刀片组的数量与销轴的数量一致,且刀片组铰接于销轴;多个轴套设置于销轴与刀片组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退机构包括:固定座、螺纹孔、侧孔和防退件;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刀轴,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刀座远离锁固件的一侧;螺纹孔开设于固定座上;两个侧孔均开设于固定座上,且两个侧孔均与螺纹孔连通;两个侧孔均开设于固定座上,且两个侧孔均与螺纹孔连通;防退件贯穿于螺纹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退件包括:螺纹段、限位段、光滑段和防退片;螺纹段与螺纹孔螺纹配合;限位段固定连接于螺纹段,且限位段的直径大于螺纹段的直径;光滑段固定连接于螺纹段;防退片固定连接于光滑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螺纹段、限位段、光滑段和防退片为一体成型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齿轮箱、第二传动轴、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传动轴外接传动装置;齿轮箱与第一传动轴连接;第二传动轴与齿轮箱连接;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于刀轴,且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翻土机构包括:支撑架、电动推杆、第一固定板、限位孔、限位杆、第二固定板和犁刀;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外罩;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两个限位孔对称开设于支撑架上;两个限位杆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且两个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孔;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杆;多个犁刀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连接架和固定刀;连接架的一端连接于外罩,连接架的另一端外接牵引装置;固定刀设置于外罩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传动机构外接驱动装置,然后带动粉碎件对秸秆进行粉碎,并且随着该装置的整体移动,则翻土机构可对土地进行翻土,可使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接触更加充分,有利于被植物进行吸收,最后地轮会对翻耕的土地进行处理,可使土地地面更加平整。
2、因锁固件在长时间磨损之后易从刀轴上脱落,并随着装置不断的前进,锁固件以及刀具不知丢失何处,但实际上,有些刀具以及锁固件的部分零件在丢失时还能正常使用,故设置防退机构,有效的避免锁固件在长时间磨损之后脱落丢失,并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的粉碎件和防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的粉碎件和防退机构的爆炸图。
图中:100、外罩;110、粉碎件;111、刀轴;112、刀座;113、销轴;114、锁固件;115、刀片组;116、轴套;120、连接架;200、防退机构;210、固定座;220、螺纹孔;230、侧孔;240、防退件;241、螺纹段;242、限位段;243、光滑段;244、防退片;300、传动机构;310、第一传动轴;320、齿轮箱;330、第二传动轴;340、第一皮带轮;350、第二皮带轮;400、翻土机构;410、支撑架;420、电动推杆;430、第一固定板;440、限位孔;450、限位杆;460、第二固定板;470、犁刀;500、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外罩100、粉碎件110、防退机构200、传动机构300、翻土机构400和地轮500;粉碎件110设置于外罩100内;多个防退机构200均设置于粉碎件110上;传动机构300设置于外罩100的外侧,且传动机构300与粉碎件110配合设置;翻土机构400设置于外罩100的后方;地轮500设置于翻土机构400的后方。
通过将传动机构300外接驱动装置,然后带动粉碎件110对秸秆进行粉碎,并且随着该装置的整体移动,则翻土机构400可对土地进行翻土,可使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接触更加充分,有利于被植物进行吸收,最后地轮500会对翻耕的土地进行处理,可使土地地面更加平整;因锁固件114在长时间磨损之后易从刀轴111上脱落,并随着装置不断的前进,锁固件114以及刀具不知丢失何处,但实际上,有些刀具以及锁固件114的部分零件在丢失时还能正常使用,故设置防退机构200,有效的避免锁固件114在长时间磨损之后脱落丢失,并造成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粉碎件110包括:刀轴111、刀座112、销轴113、锁固件114、刀片组115和轴套116;刀轴111贯穿于外罩100,且刀轴11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外罩100;多个刀座112均固定连接于刀轴111,且多个刀座112两两一组配合设置;销轴113的数量为刀座112数量的一半,且销轴113贯穿于刀座112;锁固件114设置于销轴113通孔端;刀片组115的数量与销轴113的数量一致,且刀片组115铰接于销轴113;刀片组115中刀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为三个,则中间的刀片为垂直的,两侧的刀片的刀头沿相反方向延伸,有利于对秸秆进行切割;多个轴套116设置于销轴113与刀片组115之间;通过在每个销轴113与刀片组115之间设置有轴套116,在旋转磨损的过程中,与销轴113的接触面积大了,所以磨损变小,不易磨出沟和不易磨出凸台,进而使得刀片更平稳的运行。
通过刀轴111带动刀片组115高速运转旋转,进而多个刀片组115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从而免除焚烧,保护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锁固件114可以为开口销、固定螺栓、螺丝等锁入对应的锁孔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防退机构200包括:固定座210、螺纹孔220、侧孔230和防退件240;固定座2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刀轴111,固定座2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刀座112远离锁固件114的一侧;螺纹孔220开设于固定座210上;两个侧孔230均开设于固定座210上,且两个侧孔230均与螺纹孔220连通;两个侧孔230均开设于固定座210上,且两个侧孔230均与螺纹孔220连通;防退件240贯穿于螺纹孔2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防退件240包括:螺纹段241、限位段242、光滑段243和防退片244;螺纹段241与螺纹孔220螺纹配合;限位段242固定连接于螺纹段241,且限位段242的直径大于螺纹段241的直径;通过设置限位段242,使得防退件240只能从限位段242一侧拔出;光滑段243固定连接于螺纹段241;防退片244固定连接于光滑段243,防退片244的宽度与两个侧孔230相连的宽度一致,进而防退片244正好可以从两个侧孔230和螺纹孔220处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防退片244与销轴113之间的距离,使防退片244可以进行旋转。
为了避免锁固件114在长时间磨损之后易从销轴113上脱落,并随着装置不断的前进,锁固件114以及刀片不知丢失何处,故在刀座112远离锁固件114的一侧固定连接了固定座210,在固定座210上开设有螺纹孔220,并配合设置有防退件240,防退件240使得销轴113无法从刀座112上脱落,防退件240为一体成型的,防退件240有螺纹段241可以与固定座210上的螺纹孔220螺纹配合,可以将防退件240锁紧在固定座210上,进而防退件240阻止销轴113从刀座112上脱落,但是随着装置不断对秸秆粉碎过程中,整个装置会产生震动,且随着秸秆会剐蹭到防退件240,防退件240有可能发生转动,进而导致螺纹段241的锁紧可能会被解开,因此,在防退件240的另一端设置有防退片244,且防退片244的宽度大于螺纹孔220的直径,虽在螺纹孔220的两侧连通设置有侧孔230,可以使防退片244拔出,但是必须防退片244必须对准两侧的侧孔230才能拔出,拔出较为费劲,故进一步的防止防退件240脱离固定座210,从而防退件240阻止销轴113从刀座112上脱落,避免销轴113和刀片的丢失,造成损失,同时为了便于拔出防退件240,在螺纹段241于防退片244之间设置有光滑段243,使得防退片244可以旋转到与两侧侧孔230相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将防退件240拔出,可以对销轴113以及刀片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螺纹段241、限位段242、光滑段243和防退片244为一体成型设计;通过一体成型的设计,便于防退件240从螺纹孔220处拔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传动机构300包括:第一传动轴310、齿轮箱320、第二传动轴330、第一皮带轮340和第二皮带轮350;第一传动轴310外接传动装置;齿轮箱320与第一传动轴310连接;第二传动轴330与齿轮箱320连接;第一皮带轮340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330;第二皮带轮350固定连接于刀轴111,且第二皮带轮350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340相连。
通过将还田机与牵引设备装配后,第一传动轴310与牵引设备后传动装置连接,第一传动轴310驱动齿轮箱320带动第二传动轴330进行转动,第二传动轴3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40,第二传动轴330与刀轴111平行,刀轴111的一端伸出外罩100并与第二皮带轮350固定连接;且第二皮带轮350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340转动,进而带动刀轴11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刀片组115进行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翻土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10、电动推杆420、第一固定板430、限位孔440、限位杆450、第二固定板460和犁刀470;支撑架410固定连接于外罩100;电动推杆420固定连接于支撑架410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板430固定连接于电动推杆420的输出端;两个限位孔440对称开设于支撑架410上;两个限位杆450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430,且两个限位杆45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孔440;第二固定板460固定连接于限位杆450;多个犁刀470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460。
为了对土地进行翻耕,使秸秆与土壤混合更加均匀,在外罩100的后方设置有支撑架410,在支撑架410两侧滑动设置有限位杆450,通过电动推杆420推动第一固定板430带动两个限位杆450进行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板460以及其上的多个犁刀470进行移动,并通过电动推杆420确定犁刀470伸入地面的深度,从而犁刀470可对土地进行翻土,可使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接触更加充分,有利于被植物进行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还包括:连接架120和固定刀;连接架120的一端连接于外罩100,连接架120的另一端外接牵引装置;固定刀设置于外罩100的内壁(图中未显示);通过设置连接架120,便于还田机与牵引设备连接;通过在外罩100内设置有固定刀,并配合刀轴111上旋转的刀片,可以刚好对秸秆进行切割粉碎。
实施过程:使用时,将还田机与牵引设备装配后,第一传动轴310与牵引设备后传动装置连接,然后经一系列的传动,进而带动刀轴11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刀片组115进行旋转,则可将秸秆进行粉碎,并且随着该装置的整体移动,则犁刀470可对土地进行翻土,可使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接触更加充分,有利于被植物进行吸收,最后地轮500会对翻耕的土地进行处理,可使土地地面更加平整,为了避免锁固件114在长时间磨损之后易从销轴113上脱落,故在刀座112远离锁固件114的一侧固定连接了固定座210,在固定座210上开设有螺纹孔220,并配合设置有防退件240,防退件240使得销轴113无法从刀座112上脱落,避免销轴113和刀片的丢失,造成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推杆420的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罩;
粉碎件,所述粉碎件设置于所述外罩内;
防退机构,多个所述防退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粉碎件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外罩的外侧,且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粉碎件配合设置;
翻土机构,所述翻土机构设置于所述外罩的后方;
地轮,所述地轮设置于所述翻土机构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件包括:
刀轴,所述刀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罩;
刀座,多个所述刀座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刀轴,且多个所述刀座两两一组配合设置;
销轴,所述销轴的数量为所述刀座数量的一半,且所述销轴贯穿于所述刀座;
锁固件,所述锁固件设置于所述销轴通孔端;
刀片组,所述刀片组的数量与所述销轴的数量一致,且所述刀片组铰接于所述销轴;
轴套,多个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销轴与所述刀片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退机构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刀轴,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刀座远离所述锁固件的一侧;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侧孔,两个所述侧孔均开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两个所述侧孔均与所述螺纹孔连通;
防退件,所述防退件贯穿于所述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件包括:
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段,且所述限位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段的直径;
光滑段,所述光滑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段;
防退片,所述防退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滑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所述限位段、所述光滑段和所述防退片为一体成型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外接传动装置;
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
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齿轮箱连接;
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
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刀轴,且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于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土机构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罩;
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
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对称开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且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孔;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
犁刀,多个所述犁刀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罩,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外接牵引装置;
固定刀,所述固定刀设置于所述外罩的内壁。
CN202322004341.3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Active CN220307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4341.3U CN22030773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4341.3U CN22030773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7733U true CN220307733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4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4341.3U Active CN220307733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7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5076A (zh) 一种果园绿肥粉碎翻压机
CN204482387U (zh) 一种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机
CN205408446U (zh) 一种秸秆粉碎灭茬旋耕机
CN111357405A (zh) 一种带除草功能的农业种植用翻土设备
CN220307733U (zh)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装置
CN201051786Y (zh) 收获挖掘装置及具有该挖掘装置的多功能花生收获机
CN116897625A (zh)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施菌机
CN203633177U (zh) 锯盘式秸秆粉碎还田机
CN207897336U (zh) 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及作业机械及播种机
CN113711783B (zh) 可调速异步对砍式秸秆粉碎装置
KR20130060383A (ko) 덩굴작물 파쇄장치
CN207201336U (zh) 一种农作物茬口、秸秆三级精细粉碎装置
EP2449877B1 (de) Mäh-Hackvorrichtung zur Ernte großwüchsiger Pflanzen
CN114885683A (zh) 农业生态处理用秸秆禁烧粉碎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0938772Y (zh) 旋刀式香蕉灭茬还田机
CN212344413U (zh) 一种果园绿肥粉碎翻压机
CN211429947U (zh) 一种用于旋耕还田机上的埋茬装置及旋耕还田机
CN203708775U (zh) 免耕防秸秆缠绕壅堵的甩刀装置
CN208370146U (zh) 一种旋耕机
CN111066470A (zh) 一种复合型旋耕割草刀具
CN2424612Y (zh) 卧式秸秆粉碎还田机
CN217445772U (zh) 秸秆还田机壳体用的切割装置
KR200170455Y1 (ko) 제초 및 전정목 파쇄 겸용 예초목기
CN213427062U (zh) 一种切割旋转一体式割灌机
CN210275041U (zh) 秸秆还田多功能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