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7354U -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7354U
CN220307354U CN202320420212.XU CN202320420212U CN220307354U CN 220307354 U CN220307354 U CN 220307354U CN 202320420212 U CN202320420212 U CN 202320420212U CN 220307354 U CN220307354 U CN 220307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gnetic conduction
vibrator
annular coi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02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怀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4202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7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7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7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环形线圈、磁铁、震膜支架模块、导磁罩,所述环形线圈、磁铁均设置于所述震膜支架模块的下侧;其中:所述导磁罩设置于磁铁与环形线圈的下方,且所述导磁罩为金属制成,其具有基部和自基部的外沿向上延伸的围边,所述基部和围边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导磁腔,所述磁铁与环形线圈均位于所述导磁腔中。如此,通过设计导磁罩,其能够将磁铁与环形线圈的磁场聚拢,起到聚磁的作用,从而提高震子的灵敏度,改善音质;其次,在导磁罩的边沿设置有减震硅胶层,能够有效地降低杂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震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骨传导耳机,其将电信号变为震动信号,通过与人体的听骨接触,使人听到声音,声音不需要经过空气传播,耳机也不必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解决了传统耳塞式耳机对人体耳膜影响大,容易造成听力下降的不足。
但是现有骨传导震子结构还不够合理,具体地说,现有的震子内部的环形线圈与磁铁的磁场效果还不够强,进而存在导致震子灵敏度及音量不够高的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通过设计导磁罩,其能够将磁铁与环形线圈的磁场聚拢,起到聚磁的作用,从而提高震子的灵敏度,改善音质;其次,在导磁罩的边沿设置有减震硅胶层,能够有效地降低杂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环形线圈、磁铁、震膜支架模块、导磁罩,所述环形线圈、磁铁均设置于所述震膜支架模块的下侧;其中:
所述导磁罩具有水平延伸的基部,且所述导磁罩设置于磁铁与环形线圈的下方,且所述导磁罩为隔磁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部的外沿向上延伸的围边,所述基部和围边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导磁腔,所述磁铁与环形线圈均位于所述导磁腔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磁罩为铁材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边的外侧包覆有硅胶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具有限位内环,所述环形线圈定位于所述限位内环的外侧;且,所述环形线圈与所述磁铁保持有震动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圈支架为硅胶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侧的内壳,所述外壳为硅胶制成;且所述外壳向内侧延伸有减震肋,所述减震类穿过所述内壳与所述导磁罩或震膜支架模块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计导磁罩,其能够将磁铁与环形线圈的磁场聚拢,起到聚磁的作用,从而提高震子的灵敏度,改善音质;其次,在导磁罩的边沿设置有减震硅胶层,能够有效地降低杂音;再者,设计有线圈支架,进一步降低了杂音,保证了震子的音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1、外壳;111、减震肋;12、内壳;20、环形线圈;30、磁铁;31、第一磁铁;32、第二磁铁;33、导磁铁片;40、震膜支架模块;50、导磁罩;51、基部;52、围边;521、硅胶层;60、线圈支架;61、限位内环。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附图1至图8,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较佳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包括有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环形线圈20、磁铁30、震膜支架模块40、导磁罩50,所述环形线圈20、磁铁30均设置于所述震膜支架模块40的下侧;其中:
所述导磁罩50设置于磁铁30与环形线圈20的下方,且所述导磁罩50为隔磁材料制成,所述导磁罩50具有基部51,且所述导磁罩50设置于磁铁30与环形线圈20的下方。具体地,所述基部51的外沿向上延伸的围边52,所述基部51和围边52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导磁腔,所述磁铁30与环形线圈20均位于所述导磁腔上。
如此,通过设计导磁罩50位于所述环形线圈20、磁铁30的下方,从而能够将磁铁30与环形线圈20的磁场(磁场线)向上引导,起到聚磁的作用,从而提高震子的灵敏度,改善音质。
实际应用时,所述导磁罩50可以是铁材制成,也可以是其他对磁场有阻挡作用的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围边52的外侧包覆有硅胶层521;从而,震子在工作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导磁罩50与其他部件碰撞产生的杂音,保证音质。所述硅胶层521可以是通过粘贴、嵌入等方式设置于所述围边52的外侧,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将硅胶层521与导磁罩50一体成型。
进一步而言:还包括有线圈支架60,所述线圈支架60具有限位内环61,所述环形线圈20定位于所述限位内环61的外侧;且,所述环形线圈20与所述磁铁30保持有震动间隙;从而,通过线圈支架60的设计,能够稳定环形线圈20与磁铁30之间的距离,工作时,能够减少两者之间的碰撞、摩擦,改善了音质,降低了噪音。优选地,所述线圈支架60为硅胶制成。所述限位内环61向上延伸有用于固定的卡柱。
具体地说,所述环形线圈20、磁铁30均位于所述导磁罩50的围边52所围构的区域中,所述磁铁30位于所述环形线圈20围构的区域中,且,所述环形线圈20的下侧面低于所述磁铁30的上侧面,且与所述磁铁30的下侧面保持有一定的距离(高度);即,所述环形线圈20略高于磁铁30。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包括外壳11和位于外壳11内侧的内壳12,所述外壳11为硅胶制成;且所述外壳11向内侧延伸有减震肋111,所述减震类穿过所述内壳12与所述导磁罩50或震膜支架模块40接触;具体地说,所述外壳11的上壁向下延伸有第一减震肋,所述第一减震肋与所述震膜支架模块40抵接,所述外壳11的下壁向上延伸有第二减震肋,所述第二减震肋与所述导磁罩50抵接。如此,能够进一步改善震子的降噪能力,改善音质;实际生产时,所述外壳11、内壳12均为2块半壳拼接而成。
需补充的是:所述震膜支架模块40包括震膜和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中心部和环绕中心部延伸的外环部,并且,所述外环部和中心部通过震膜连接;所述中心部向下延伸有定位柱,所述磁铁30具有和所述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震膜和支架通过注塑成型形成所述震膜支架模块40。
进一步地参阅图7和图8,其公开了本实施二,其结构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磁铁30包括有第一磁铁31、第二磁铁32、导磁铁片33;所述导磁铁片33设置于第一磁铁31、第二磁铁32之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之震子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设计导磁罩,其能够将磁铁与环形线圈的磁场聚拢,起到聚磁的作用,从而提高震子的灵敏度,改善音质;其次,在导磁罩的边沿设置有减震硅胶层,能够有效地降低杂音;再者,设计有线圈支架,进一步降低了杂音,保证了震子的音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环形线圈、磁铁、震膜支架模块、导磁罩,所述环形线圈、磁铁均设置于所述震膜支架模块的下侧;其中:
所述导磁罩具有水平延伸的基部,且所述导磁罩设置于磁铁与环形线圈的下方,且所述导磁罩为隔磁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外沿向上延伸的围边,所述基部和围边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导磁腔,所述磁铁与环形线圈均位于所述导磁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罩为铁材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的外侧包覆有硅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具有限位内环,所述环形线圈定位于所述限位内环的外侧;且,所述环形线圈与所述磁铁保持有震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为硅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侧的内壳,所述外壳为硅胶制成;且所述外壳向内侧延伸有减震肋,所述减震类穿过所述内壳与所述导磁罩或震膜支架模块接触。
CN202320420212.X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Active CN220307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0212.XU CN220307354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0212.XU CN220307354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7354U true CN220307354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0212.XU Active CN220307354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7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6872A (en) Earphone
KR100639308B1 (ko) 이어폰의 제조 방법
JP7451736B2 (ja) イヤホン
CN109218927A (zh) 发声装置
CN114007171A (zh) 骨传导扬声器及其磁路组件
JP7360558B2 (ja) 骨伝導イヤホン
KR20130125247A (ko) 골전도 헤드폰
CN220307354U (zh) 一种具有聚磁和降低杂音功能的震子
JPWO2019131283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CN218243813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振子及骨传导耳机
CN11399304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20417633A1 (en) Single shrapnel bone conduction oscillator
CN208241842U (zh) 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KR101186727B1 (ko) 스피커
KR101032989B1 (ko) 초슬림형 스피커
CN207884873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CN218634179U (zh) 一种震子的减震结构
KR200428643Y1 (ko) 이어폰용 소형 스피커
CN217693699U (zh) 一种震子的装配结构
CN205793282U (zh) 扬声器
WO2020087756A1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以及耳机
CN213028542U (zh) 一种蓝牙耳机喇叭
CN218277064U (zh) 一种封闭共振式骨传导震子
CN218277119U (zh) 骨传感震子
CN219592618U (zh) 一种骨传导喇叭及骨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