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4873U -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4873U
CN207884873U CN201721859155.6U CN201721859155U CN207884873U CN 207884873 U CN207884873 U CN 207884873U CN 201721859155 U CN201721859155 U CN 201721859155U CN 207884873 U CN207884873 U CN 207884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magnet
pole piece
bolster
vibra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91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杰
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ettop 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ettop 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591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4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4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4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元件和中心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和中心极片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表面,所述缓冲件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动元件之间设有间隙。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化扬声器内部结构,在扬声器振动元件下部增加缓冲件,缓冲件会对振动元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因振幅较大,振动元件与极片碰撞导致出现音圈掉落或断线等失效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手机、PAD、耳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视听效果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获得较好的音质效果,往往会提升扬声器等的频响性能,或者使用智能芯片加大振动幅值,以得到高的响度和优质的音效。
在提升频响性能时,一种方法为优化扬声器的设计,采用极限的设计方式以期得到高的性能,此种方案成本较高,且提升空间不算太大,另一种方法为提升额定输出功率,此方案需要求扬声器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和较高的可靠性余量,避免因为提升性能的同时导致良率降低或者产品失效不良。
现有方案在扬声器频响性能提升时,振动元件振动幅值变大,振动元件若与极片碰撞,会导致听音不良,随着长时间的碰撞,会出现音圈掉落或断线等失效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避免因振幅较大,振动元件与极片碰撞导致出现音圈掉落或断线等失效情况。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元件和中心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和中心极片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表面,所述缓冲件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动元件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缓冲件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极片上设有容纳缓冲件的第一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中心极片中心部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极片上设有容纳缓冲件的第一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中心极片中心部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极片连接有中心磁体,所述中心磁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或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凹槽或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凹槽或第二通孔设置于中心磁体中心部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磁体远离中心极片的一侧连接有磁罩,所述磁罩上设有边磁体,所述边磁体远离磁罩的一侧设有边极片,所述中心磁体与边磁体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磁间隙内设有音圈,所述振动元件设置于音圈上,所述振动元件为振膜或球顶,还包括盆架,所述边极片设置于盆架上,所述振动组件设置于盆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心磁体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边磁体的数量为四件,所述边磁体为长条形,每件边磁体与中心磁体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化扬声器内部结构,在扬声器振动元件下部增加缓冲件,缓冲件会对振动元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因振幅较大,振动元件与极片碰撞导致出现音圈掉落或断线等失效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实施例5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实施例5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组件;2-球顶;3-振膜;4-音圈;5-缓冲件;6-边磁路组件;7-边极片;8-盆架;9-边磁体;10-磁罩;11-中心磁路组件;12-中心磁体;13-中心极片;14-磁间隙;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第一凹槽;18-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组件1和磁路组件。
振动组件1,包括振动元件和音圈4,振动元件为振膜3和球顶2,音圈4和球顶2以公知手段粘接在振膜3上。
磁路组件,包括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
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设置于矩形磁罩10上。中心磁路组件11设置于边磁路组件6内侧,中心磁路组件11与边磁路组件6之间形成磁间隙14,音圈4设置于磁间隙14内。
具体的,中心磁路组件11包括中心磁体12和中心极片13,中心磁体12的形状为矩形,中心极片13的形状为矩形,中心磁体12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与磁罩10之间。中心磁体12与磁罩10粘接,中心极片13与中心磁体12粘接。
中心极片13靠近振动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5,第一通孔15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中心部位,第一通孔15的形状为矩形。
中心磁体12靠近中心极片13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设置于中心磁体12中心部位,第二通孔16的形状为矩形。
第二通孔16与第一通孔15连通,两者共同构成了空腔。
缓冲件5由泡棉制成,缓冲件5的形状为矩形。缓冲件5位于空腔内,缓冲件5一侧与磁罩10粘接,缓冲件5另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13表面,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膜3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的,边磁路组件6包括四件边磁体9和边极片7,四件边磁体9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四件边磁体9围绕中心磁体12设置,每件边磁体9与中心磁体12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边极片7的为环状结构,边极片7以公知手段注塑在盆架8内,盆架8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振动组件1以公知手段与盆架8装配。
四件边磁体9设置于边极片7与磁罩10之间。边磁体9与磁罩10粘接,边极片7与边磁体9粘接。
上述中心磁体12、边磁体9由磁铁或磁钢制成。
实施例2:如附图3、4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组件1和磁路组件。
振动组件1,包括振动元件和音圈4,振动元件为球顶2,球顶2以公知手段粘接在音圈4上。
磁路组件,包括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
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设置于矩形磁罩10上。中心磁路组件11设置于边磁路组件6内侧,中心磁路组件11与边磁路组件6之间形成磁间隙14,音圈4设置于磁间隙14内。
具体的,中心磁路组件11包括中心磁体12和中心极片13,中心磁体12的形状为矩形,中心极片13的形状为矩形,中心磁体12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与磁罩10之间。中心磁体12与磁罩10粘接,中心极片13与中心磁体12粘接。
中心极片13靠近振动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5,第一通孔15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中心部位,第一通孔15的形状为椭圆形。
第二通孔16构成了空腔。
缓冲件5由海绵制成,缓冲件5的形状为椭圆形。缓冲件5位于空腔内,缓冲件5一侧与中心磁体12粘接,缓冲件5另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13表面,所述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球顶2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的,边磁路组件6包括四件边磁体9和边极片7,四件边磁体9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四件边磁体9围绕中心磁体12设置,每件边磁体9与中心磁体12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边极片7的为环状结构,边极片7以公知手段注塑在盆架8内,盆架8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振动组件1以公知手段与盆架8装配。
四件边磁体9设置于边极片7与磁罩10之间。边磁体9与磁罩10粘接,边极片7与边磁体9粘接。
上述中心磁体12、边磁体9由磁铁或磁钢制成。
实施例3:如附图5、6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组件1和磁路组件。
振动组件1,包括振动元件和音圈4,振动元件为振膜3,音圈4以公知手段粘接在振膜3上。
磁路组件,包括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
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设置于矩形磁罩10上。中心磁路组件11设置于边磁路组件6内侧,中心磁路组件11与边磁路组件6之间形成磁间隙14,音圈4设置于磁间隙14内。
具体的,中心磁路组件11包括中心磁体12和中心极片13,中心磁体12的形状为矩形,中心极片13的形状为矩形,中心磁体12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与磁罩10之间。中心磁体12与磁罩10粘接,中心极片13与中心磁体12粘接。
中心极片13靠近振动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5,第一通孔15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中心部位,第一通孔15的形状为圆形。
中心磁体12靠近中心极片13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凹槽18,第二凹槽18设置于中心磁体12中心部位,第二凹槽18的形状为圆形。
第二凹槽18与第一通孔15连通,两者共同构成了空腔。
缓冲件5由橡胶棉制成,缓冲件5的形状为圆形。缓冲件5位于空腔内,缓冲件5一侧与第二凹槽18底部粘接,缓冲件5另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13表面,所述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膜3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的,边磁路组件6包括四件边磁体9和边极片7,四件边磁体9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四件边磁体9围绕中心磁体12设置,每件边磁体9与中心磁体12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边极片7的为环状结构,边极片7以公知手段注塑在盆架8内,盆架8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振动组件1以公知手段与盆架8装配。
四件边磁体9设置于边极片7与磁罩10之间。边磁体9与磁罩10粘接,边极片7与边磁体9粘接。
上述中心磁体12、边磁体9由磁铁或磁钢制成。
实施例4:如附图7、8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组件1和磁路组件。
振动组件1,包括振动元件和音圈4,振动元件为振膜3和球顶2,音圈4和球顶2以公知手段粘接在振膜3上。
磁路组件,包括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
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设置于矩形磁罩10上。中心磁路组件11设置于边磁路组件6内侧,中心磁路组件11与边磁路组件6之间形成磁间隙14,音圈4设置于磁间隙14内。
具体的,中心磁路组件11包括中心磁体12和中心极片13,中心磁体12的形状为矩形,中心极片13的形状为矩形,中心磁体12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与磁罩10之间。中心磁体12与磁罩10粘接,中心极片13与中心磁体12粘接。
中心极片13靠近振动组件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一凹槽17,第一凹槽17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中心部位,第一凹槽17的形状为矩形。
第一凹槽17构成了空腔。
缓冲件5由海绵制成,缓冲件5的形状为矩形。缓冲件5位于空腔内,缓冲件5一侧与第一凹槽17底部粘接,缓冲件5另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13表面,所述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膜3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的,边磁路组件6包括四件边磁体9和边极片7,四件边磁体9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四件边磁体9围绕中心磁体12设置,每件边磁体9与中心磁体12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边极片7的为环状结构,边极片7以公知手段注塑在盆架8内,盆架8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振动组件1以公知手段与盆架8装配。
四件边磁体9设置于边极片7与磁罩10之间。边磁体9与磁罩10粘接,边极片7与边磁体9粘接。
上述中心磁体12、边磁体9由磁铁或磁钢制成。
实施例5:如附图9、10所示,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组件1和磁路组件。
振动组件1,包括振动元件和音圈4,振动元件为振膜3和球顶2,音圈4和球顶2以公知手段粘接在振膜3上。
磁路组件,包括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
中心磁路组件11和边磁路组件6设置于矩形磁罩10上。中心磁路组件11设置于边磁路组件6内侧,中心磁路组件11与边磁路组件6之间形成磁间隙14,音圈4设置于磁间隙14内。
具体的,中心磁路组件11包括中心磁体12和中心极片13,中心磁体12的形状为矩形,中心极片13的形状为矩形,中心磁体12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与磁罩10之间。中心磁体12与磁罩10粘接,中心极片13与中心磁体12粘接。
缓冲件5由橡胶棉制成,缓冲件5的形状为矩形。缓冲件5位于空腔内,缓冲件5一侧与中心极片13粘接,缓冲件5另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13表面,所述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膜3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的,边磁路组件6包括四件边磁体9和边极片7,四件边磁体9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四件边磁体9围绕中心磁体12设置,每件边磁体9与中心磁体12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边极片7的为环状结构,边极片7以公知手段注塑在盆架8内,盆架8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振动组件1以公知手段与盆架8装配。
四件边磁体9设置于边极片7与磁罩10之间。边磁体9与磁罩10粘接,边极片7与边磁体9粘接。
上述中心磁体12、边磁体9由磁铁或磁钢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极片13上的第一凹槽17或第一通孔15也可以设置于中心极片13靠近振动组件一侧的其他部位,第一凹槽17或第一通孔15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多个,第一凹槽17或第一通孔15的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或圆环形。第二凹槽18或第二通孔16也可以设置于中心磁体12其他部位,第二凹槽18或第二通孔16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多个,第二凹槽18或第二通孔16的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或圆环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包括振动元件和中心极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元件和中心极片(13)之间设有缓冲件(5),所述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表面高于中心极片(13)表面,所述缓冲件(5)靠近振动元件的一侧与振动元件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5)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件(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中之一所述的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极片(13)上设有容纳缓冲件(5)的第一凹槽(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7)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中心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中之一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极片(13)上设有容纳缓冲件(5)的第一通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5)设置于中心极片(13)中心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极片(13)连接有中心磁体(12),所述中心磁体(12)上设有第二凹槽(18)或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凹槽(18)或第二通孔(16)与第一通孔(1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8)或第二通孔(16)设置于中心磁体(12)中心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优化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体(12)远离中心极片(13)的一侧连接有磁罩(10),所述磁罩(10)上设有边磁体(9),所述边磁体(9)远离磁罩(10)的一侧设有边极片(7),所述中心磁体(12)与边磁体(9)之间形成磁间隙(14),所述磁间隙(14)内设有音圈(4),所述振动元件设置于音圈(4)上,所述振动元件为振膜(3)或球顶(2),还包括盆架(8),所述边极片(7)设置于盆架(8)上;
所述中心磁体(1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边磁体(9)的数量为四件,所述边磁体(9)为长条形,每件边磁体(9)与中心磁体(12)的一个侧边对应设置。
CN201721859155.6U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Active CN207884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9155.6U CN207884873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9155.6U CN207884873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4873U true CN207884873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9155.6U Active CN207884873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4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6806A (zh) * 2023-09-26 2023-11-03 苏州墨觉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骨导耳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6806A (zh) * 2023-09-26 2023-11-03 苏州墨觉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骨导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7986B2 (en) Miniature speaker includes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located below a diaphragm
JP3198475U (ja) 圧電セラミックスデュアルバンド低音強化型イヤホン
KR20150004079A (ko) 밸런스드 아마추어 트랜스듀서의 성능 개선 장치
US20230100866A1 (en) Bone conduction acoustic device, method for assembling bone conduction acoustic device and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CN108810761A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KR20110016802A (ko) 이어폰
CN208638659U (zh) 扬声器
CN104168527A (zh) 微型扬声器
KR101381255B1 (ko) 하이브리드 마이크로스피커
CN209105438U (zh) 低频微型动圈式扬声器
CN206164794U (zh) 耳机
KR101184537B1 (ko) 스피커
CN207884873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CN204090070U (zh) 主动扬声器与被动辐射器一体化的喇叭结构及音箱
JP2006174432A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ヘッドフォン、ヘッドレスト、枕
CN203896502U (zh) 压电型扬声器
WO2023051005A1 (zh)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CN202514066U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11399304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273231B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205754845U (zh) 喇叭及设置有该喇叭的耳机
CN206061072U (zh) 耳机
CN105282636B (zh) 一种声波振动喇叭及采用该振动喇叭的按摩保健耳机
KR20050044828A (ko) 1개의 보이스 코일과 1개의 무빙 코일을 이용한 다기능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1518607B1 (ko) 고출력 마이크로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