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6639U - 一种耦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耦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6639U
CN220306639U CN202322008130.7U CN202322008130U CN220306639U CN 220306639 U CN220306639 U CN 220306639U CN 202322008130 U CN202322008130 U CN 202322008130U CN 220306639 U CN220306639 U CN 220306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end coupler
female end
pin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81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
孙良忠
叶陈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81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6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6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6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耦合器,包括公端耦合器和母端耦合器,公端耦合器包括公端耦合器本体,以及设于公端耦合器本体上的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包括依次一体弯折相连的第一插针、中间连接件和第二插针,与现有技术插针通过铆接工序与连接板固定的方式相比,这样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低,且降低了温升。

Description

一种耦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器。
背景技术
耦合器一般包括公端耦合器和母端耦合器,公端耦合器和母端耦合器分别与不同线路的两端连接,公端耦合器设有多个插针,母端耦合器设有可与插针对应设置的插套,公端耦合器与母端耦合器插接时,插针插入对应的插套内,从而实现两个线路的接通。现有的一种公端耦合器包括公端耦合器本体,以及设于公端耦合器本体上的插针组件,插针组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垂直固定于连接板两端的两个插针,插针通过铆接工序与连接板固定,上述插针组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插针与连接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接触电阻,这样温升比较高,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耦合器插针组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耦合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耦合器,包括公端耦合器和母端耦合器,所述公端耦合器包括公端耦合器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公端耦合器本体上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依次一体弯折相连的第一插针、中间连接件和第二插针。
所述第一插针和所述第二插针为圆柱状,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平板状。
平板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由金属圆棒通过挤压成型。
所述第一插针与第二插针分设于所述中间连接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插针、中间连接件和第二插针一体弯折成U形。
所述母端耦合器包括:母端耦合器本体;端子座,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装配,所述端子座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插针和所述第二插针对应插接的第二导电件。
所述端子座通过弹性卡扣结构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可拆卸装配,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两侧的卡孔,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座上、与所述卡孔适配卡接的弹性卡扣。
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导电片主体,以及分设于所述导电片主体两端的两个弹片和导线固定部,两个所述弹片之间形成供插针插入的插槽。
所述端子座上设置有凸柱,以及围绕所述凸柱设置的U形插口,所述U形插口适于安装所述导电片主体和两个所述弹片,所述导电片主体上设有与所述U形插口内壁相抵的防退凸起。
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上成型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的第一隔板,所述端子座成型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相抵。
所述端子座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端子座上的定位槽,以及设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上、与所述定位槽适配连接的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第一导电件包括依次一体弯折相连的第一插针、中间连接件和第二插针,与现有技术插针通过铆接工序与连接板固定的方式相比,这样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低,且降低了温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平板状的中间连接件由金属圆棒通过挤压成型,从而降低了厚度,使得耦合器尺寸更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端子座通过弹性卡扣结构与母端耦合器本体可拆卸装配,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母端耦合器本体两侧的卡孔,以及设于端子座上、与卡孔适配卡接的弹性卡扣,相互配合的弹性卡扣和卡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端子座上设置有凸柱,以及围绕凸柱设置的U形插口,U形插口适于安装导电片主体和两个弹片,导电片主体上设有与U形插口内壁相抵的防退凸起,从而使得导电片主体与端子座装配更加牢固。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母端耦合器本体上成型有位于两个第二导电件之间的第一隔板,端子座成型有位于两个第二导电件之间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相抵。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从而增加了两个第二导电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安全性能更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端子座与母端耦合器本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端子座上的定位槽,以及设于母端耦合器本体上、与定位槽适配连接的定位块,通过设置定位结构,使得端子座与母端耦合器本体装配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端耦合器和母端耦合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公端耦合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端耦合器的立体图;
图4为母端耦合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端子座与第二导电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第二导电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公端耦合器;2、母端耦合器;3、公端耦合器本体;4、第一导电件;5、第一插针;6、中间连接件;7、第二插针;8、母端耦合器本体;9、端子座;10、第二导电件;11、卡孔;12、弹性卡扣;13、导电片主体;14、弹片;15、凸柱;16、U形插口;17、防退凸起;18、第一隔板;19、第二隔板;20、定位槽;21、定位块;22、导线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耦合器,如图1所示,包括公端耦合器1和母端耦合器2。
公端耦合器1,如图2所示,包括公端耦合器本体3,以及设于所述公端耦合器本体3上的第一导电件4,所述第一导电件4包括依次一体弯折相连的第一插针5、中间连接件6和第二插针7。所述第一插针5与第二插针7分设于所述中间连接件6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插针5、中间连接件6和第二插针7一体弯折成U形,所述第一插针5和所述第二插针7为圆柱状,所述中间连接件6为平板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4由同一根金属圆棒加工形成,平板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6由金属圆棒通过挤压成型。
母端耦合器2,如图3和4所示,包括母端耦合器本体8和端子座9,端子座9通过弹性卡扣结构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可拆卸装配,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两侧的卡孔11,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座9上、与所述卡孔11适配卡接的弹性卡扣12,所述端子座9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插针5和所述第二插针7对应插接的第二导电件10。如图4和5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件10包括导电片主体13,以及分设于所述导电片主体13两端的两个弹片14和导线固定部22,两个所述弹片14之间形成供插针插入的插槽。所述端子座9上设置有凸柱15,以及围绕所述凸柱15设置的U形插口16,所述U形插口16适于安装所述导电片主体13和两个所述弹片14,所述导电片主体13上设有与所述U形插口16内壁相抵的防退凸起17。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上成型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10之间的第一隔板18,所述端子座9成型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10之间的第二隔板19,所述第二隔板19与所述第一隔板18相抵,所述端子座9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端子座9上的定位槽20,以及设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上、与所述定位槽20适配连接的定位块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耦合器,第一导电件包括依次一体弯折相连的第一插针5、中间连接件6和第二插针7,与现有技术插针通过铆接工序与连接板固定的方式相比,这样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低,且降低了温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耦合器,包括公端耦合器(1)和母端耦合器(2),所述公端耦合器(1)包括公端耦合器本体(3),以及设于所述公端耦合器本体(3)上的第一导电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4)包括依次一体弯折相连的第一插针(5)、中间连接件(6)和第二插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5)和所述第二插针(7)为圆柱状,所述中间连接件(6)为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平板状的所述中间连接件(6)由金属圆棒通过挤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5)与第二插针(7)分设于所述中间连接件(6)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插针(5)、中间连接件(6)和第二插针(7)一体弯折成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耦合器(2)包括:
母端耦合器本体(8);
端子座(9),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装配,所述端子座(9)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插针(5)和所述第二插针(7)对应插接的第二导电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9)通过弹性卡扣结构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可拆卸装配,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两侧的卡孔(11),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座(9)上、与所述卡孔(11)适配卡接的弹性卡扣(1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10)包括导电片主体(13),以及分设于所述导电片主体(13)两端的两个弹片(14)和导线固定部(22),两个所述弹片(14)之间形成供插针插入的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9)上设置有凸柱(15),以及围绕所述凸柱(15)设置的U形插口(16),所述U形插口(16)适于安装所述导电片主体(13)和两个所述弹片(14),所述导电片主体(13)上设有与所述U形插口(16)内壁相抵的防退凸起(1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上成型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10)之间的第一隔板(18),所述端子座(9)成型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10)之间的第二隔板(19),所述第二隔板(19)与所述第一隔板(18)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9)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端子座(9)上的定位槽(20),以及设于所述母端耦合器本体(8)上、与所述定位槽(20)适配连接的定位块(21)。
CN202322008130.7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耦合器 Active CN220306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8130.7U CN220306639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耦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8130.7U CN220306639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耦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6639U true CN220306639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8130.7U Active CN220306639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耦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6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75690A (en) Hybri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217215185U (zh) 一种插接端子及插接端子安装结构
CN220306639U (zh) 一种耦合器
CN212908258U (zh) 电连接器及控制器组件
CN113474949B (zh) 汇流条用连接器
CN217215206U (zh) 一种多层弹片交错分布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CN111653888A (zh) 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CN113783027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108808308B (zh) 一种插座结构及三相电机
CN216085402U (zh) 一种新型片式端子
CN220272790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83003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8445682U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的插接端子
CN219436246U (zh) 一种互连装置及连接器
CN215008598U (zh) 一种数据中心母线卡装连接器
CN219626936U (zh) 一种端子组件以及连接器
CN212412267U (zh) 连接器
CN213636381U (zh) 网络连接装置及网络连接器
CN220474954U (zh) 一种触压弹片带及连接器
CN219677603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导电结构
CN220510310U (zh) 一种圆形插孔端子
CN211929744U (zh) 插座、插头和电连接组件
CN213278476U (zh) 扁插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5343091U (zh) 一种连接端子及插座连接器
CN218731891U (zh) 一体插头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