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5417U - 线圈测试治具 - Google Patents

线圈测试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5417U
CN220305417U CN202320301620.3U CN202320301620U CN220305417U CN 220305417 U CN220305417 U CN 220305417U CN 202320301620 U CN202320301620 U CN 202320301620U CN 220305417 U CN220305417 U CN 220305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ver plate
main groove
tested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16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江
吴自强
陈晨
吴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16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5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5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5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测试治具。线圈测试治具包括中盖板,所述中盖板的一面设置有主凹槽,所述主凹槽包括中间区和环绕所述中间区的边缘区;其中,待测试线圈放置于所述边缘区;接收模组,所述接收模组设置于所述主凹槽的中间区;发射模组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中盖板背离所述主凹槽的一侧,所述下盖板用于将所述发射模组夹设于所述中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测试线圈在成品端的充电性能。

Description

线圈测试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线圈也即环形导电绕组,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随着无线充电产业的迅速发展,无线充电线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无线充电线圈通常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然而现有的测试治具仅能够对无线充电线圈进行电感、电容及电阻测试,无法测试线圈在成品端充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测试治具,以测试线圈在成品端的充电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测试治具,包括:
中盖板,所述中盖板的一面设置有主凹槽,所述主凹槽包括中间区和环绕所述中间区的边缘区;其中,所述待测试线圈放置于所述边缘区;
接收模组,所述接收模组设置于所述主凹槽的中间区;
发射模组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中盖板背离所述主凹槽的一侧,所述下盖板用于将所述发射模组夹设于所述中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主凹槽为半球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中盖板位于所述边缘区的部分为环形台阶,所述主凹槽包括位于所述中间区的柱形凹槽和位于所述边缘区的环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组的高度大于所述柱形凹槽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组上设置有接收端焊盘,所述接收端焊盘用于与所述待测试线圈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焊盘的面积大于或等于3平方毫米。
可选地,所述线圈测试治具还包括上盖板,位于所述中盖板设置所述主凹槽的一侧,且与所述中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盖板对应所述主凹槽的部分为镂空部。
可选地,所述上盖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中盖板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发射模组包括发射端和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厚度方向,所述发射端的投影与所述主凹槽的投影交叠,所述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的投影与所述中盖板的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测试方法,由上述的线圈测试治具执行,所述线圈测试方法包括:
将待测试线圈放入所述主凹槽的边缘区;
将所述待测试线圈与所述接收模组电连接,并将所述发射模组与测试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线圈测试治具包括中盖板,中盖板的一面设置有主凹槽,主凹槽包括中间区和环绕中间区的边缘区;其中,待测试线圈放置于边缘区;接收模组,接收模组设置于主凹槽的中间区;发射模组和下盖板,下盖板设置于中盖板背离主凹槽的一侧,下盖板用于将发射模组夹设于中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在线圈测试治具内集成接收模组,从而可以对待测试线圈进行百分百线圈模组端的耦合测试,达到测试线圈在成品端充电性能的目的。另外,待测试线圈也放置于主凹槽内,一方面便于在放置待测试线圈时对待测试线圈进行定位,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对待测试线圈进行测试过程中,防止待测试线圈移动,从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测试治具的爆炸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盖板与接收模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盖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盖板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测试治具的爆炸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盖板与接收模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与图1对应,参考图1至图4,线圈测试治具包括:中盖板11,中盖板11的一面设置有主凹槽111,主凹槽111包括中间区和环绕中间区的边缘区;待测试线圈21放置于边缘区;接收模组12,接收模组12设置于主凹槽111的中间区;发射模组13和下盖板14,下盖板14设置于中盖板11背离主凹槽111的一侧,下盖板14用于将发射模组13夹设于中盖板111与下盖板114之间。
具体地,待测试线圈21也即需要进行成品端性能测试的线圈。在对待测试线圈21进行测试时,将待测试线圈21对应主凹槽111的边缘区放置,并将待测试线圈21与接收模组12电连接,将发射模组13与测试组件电连接,进而对待测试线圈21进行百分百线圈模组端的耦合测试。其中,接收模组12具体可包括放电模块,放电模块与待测试线圈连接后,可以进行放电,以测试待测试线圈21的性能。示例性地,放电模块可以包括容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模组12固定在中盖板11的主凹槽111内,通过在线圈测试治具内集成接收模组12,从而可以对待测试线圈进行百分百线圈模组端的在线耦合测试,能够测试线圈在成品端的充电性能,但无需将线圈装载在成品内再进行测试,而是可以对线圈进行独立测试。另外,待测试线圈21也放置于主凹槽111内,一方面便于在放置待测试线圈时对待测试线圈21进行定位,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对待测试线圈进行测试过程中,防止待测试线圈21移动,从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射模组13包括发射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信号并将电磁信号耦合至待测试线圈。下盖板14起到支撑和固定发射模组13的作用,防止测试过程中发射模组13移动进而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的后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线圈测试治具包括中盖板,中盖板的一面设置有主凹槽,主凹槽包括中间区和环绕中间区的边缘区;其中,待测试线圈放置于边缘区;接收模组,接收模组设置于主凹槽的中间区;发射模组和下盖板,下盖板设置于中盖板背离主凹槽的一侧,下盖板用于将发射模组夹设于中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在线圈测试治具内集成接收模组,从而可以对待测试线圈进行百分百线圈模组端的耦合测试。另外,待测试线圈也放置于主凹槽内,一方面便于在放置待测试线圈时对待测试线圈进行定位,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对待测试线圈进行测试过程中,防止待测试线圈移动,从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地,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盖板的剖面图,参考图5,主凹槽111为半球形凹槽。
具体地,参考图5,半球形凹槽111的形状可以是正球形的一部分,或者是椭球形的一部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主凹槽111包括中间区1111和环绕中间区1111的边缘区1112,接收模组12设置于中间区1111,待测试线圈21放置于边缘区1112。本实施例将主凹槽111的形状设置为半球形,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可选地,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中盖板的剖面图,参考图6,中盖板11位于边缘区1112的部分为环形台阶,主凹槽111包括位于中间区1111的柱形凹槽和位于边缘区1112的环形凹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凹槽111的剖面形状为对称的阶梯状。柱形凹槽的底面为平面,接收模组12的底面也为平面,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接收模组12与中盖板11的固定效果更佳。另外,待测试线圈21放置于环形台阶上,因待测试线圈21与环形台阶接触面为平面,待测试线圈21与环形台阶的固定效果也更佳,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测试过程中待测试线圈21移动,进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6,接收模组12的高度大于柱形凹槽的高度。
具体地,这样设置,将接收模组12放置在柱形凹槽内后,接收模组12会超出柱形凹槽,也即会形成一个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可以进一步固定待测试线圈21,避免待测试线圈21在测试时移动。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1至图6,接收模组12上设置有接收端焊盘121,接收端焊盘121,接收端焊盘121用于与待测试线圈21电连接。
具体地,待测试线圈21上可包括测试探针211,在对待测试线圈21进行测试时,只需要按压测试探针211,即可实现测试探针211与接收端焊盘121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接收模组12与待测试线圈21之间的电连接。
可选地,接收端焊盘1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3平方毫米。
具体地,接收端焊盘121可以是长方形,其长度可以是3毫米,宽度可以是1毫米。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接收端焊盘121的形状不做限定,接收端焊盘121可以是前述的长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本实施例中接收端焊盘121的尺寸较大,便于测试探针211与接收端焊盘121之间实现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焊盘121的数量与待测试线圈21上测试探针211的数量相同,例如可以是两个,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接收端焊盘121的数量也可以是其它值。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线圈测试治具还包括上盖板15,上盖板15位于中盖板11设置主凹槽111的一侧,且与中盖板11固定连接;上盖板15对应主凹槽111的部分为镂空部151。
具体地,上盖板15与中盖板11固定连接,为中盖板11提供支撑,避免在对待测试线圈21进行测试时损坏中盖板11。上盖板15对应主凹槽111的部分为镂空部151,这样设置更便于将待测试线圈21放入主凹槽111中或从主凹槽111中取出。沿线圈测试治具的厚度方向,镂空部151的投影覆盖主凹槽111的投影,保证待测试线圈不产生形变即可放入到主凹槽中。镂空部15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或其它多边形等。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中盖板11的厚度较薄,可设置上盖板15的厚度大于中盖板11的厚度,使得上盖板15能够为中盖板11提供支撑作用。上盖板15可通过螺栓与中盖板11固定连接。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发射模组13包括发射端131和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沿线圈测试治具的厚度方向,发射端131的投影与主凹槽111的投影交叠,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的投影与中盖板111的投影不交叠。
具体地,发射端131中包含发射线圈,用于产生电磁信号。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用于连接测试组件,测试组件例如用于向发射端提供电信号,使得发射端根据接收的电信号产生电磁信号。下盖板14上可设置限位槽,发射端131设置于限位槽内,避免在对待测试线圈21进行测试时因发射端131移动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另外,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的投影与中盖板11的投影不交叠,使得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暴露出来,便于与测试组件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的数量可以是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132也可以是其它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圈测试方法,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测试方法的流程图,线圈测试方法由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线圈测试治具执行,线圈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待测试线圈放入主凹槽的边缘区;
具体地,可通过人工将待测试线圈放入或者通过机械自动将待测试线圈放入主凹槽的边缘区。
步骤S102,将待测试线圈与接收模组电连接,并将发射模组与测试组件电连接。
具体地,可通过将测试线圈上的测试探针下压,以及将测试组件上的探针下压的方式,实现待测试线圈与接收模组之间的电连接,以及发射模组与测试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测试组件为发射模组提供电信号,发射模组产生电磁信号并耦合至待测试线圈。待测试线圈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传输至接收模组。可根据接收模组接收的电信号判断待测试线圈的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人工将线圈和测试组件上的探针下压,也可通过机械自动将线圈和测试组件上的探针下压,具体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的线圈测试方法,将待测试线圈放入主凹槽的边缘区;将待测试线圈与接收模组电连接,并将发射模组与测试组件电连接。通过在线圈测试治具内集成接收模组,从而可以对待测试线圈进行百分百线圈模组端的耦合测试。另外,待测试线圈也放置于主凹槽内,一方面便于在放置待测试线圈时对待测试线圈进行定位,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对待测试线圈进行测试过程中,防止待测试线圈移动,从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盖板,所述中盖板的一面设置有主凹槽,所述主凹槽包括中间区和环绕所述中间区的边缘区;其中,待测试线圈放置于所述边缘区;
接收模组,所述接收模组设置于所述主凹槽的中间区;
发射模组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中盖板背离所述主凹槽的一侧,所述下盖板用于将所述发射模组夹设于所述中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凹槽为半球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板位于所述边缘区的部分为环形台阶,所述主凹槽包括位于所述中间区的柱形凹槽和位于所述边缘区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组的高度大于所述柱形凹槽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组上设置有接收端焊盘,所述接收端焊盘用于与所述待测试线圈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焊盘的面积大于或等于3平方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测试治具还包括上盖板,位于所述中盖板设置所述主凹槽的一侧,且与所述中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盖板对应所述主凹槽的部分为镂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中盖板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组包括发射端和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沿所述线圈测试治具的厚度方向,所述发射端的投影与所述主凹槽的投影交叠,所述发射端测试连接焊盘的投影与所述中盖板的投影不交叠。
CN202320301620.3U 2023-02-23 2023-02-23 线圈测试治具 Active CN220305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1620.3U CN220305417U (zh) 2023-02-23 2023-02-23 线圈测试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1620.3U CN220305417U (zh) 2023-02-23 2023-02-23 线圈测试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5417U true CN220305417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1620.3U Active CN220305417U (zh) 2023-02-23 2023-02-23 线圈测试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5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1072C (zh) 射频装置检验夹具和配置在夹具里的接触探针
TWI417552B (zh) 測試探針
JPH1019930A (ja) 導電性接触子
US10948519B2 (en) Probe
WO2007066622A1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JP2008026248A (ja) プローブ、このプローブを用いたプローブユニット、このプローブ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プローブ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20305417U (zh) 线圈测试治具
TW521149B (en) Electric contact probe assembly
CN100474577C (zh) 基板及其电测方法
CN116125180A (zh) 线圈测试治具及线圈测试方法
KR101455540B1 (ko) 프로브 카드
CA1283450C (en) Test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radio frequency signatureextraction means
CN214895535U (zh) 天线装置和天线板测试结构
KR100715269B1 (ko) 동축 접촉 프로브
CN205643569U (zh) 一种测试手机卡信号的装置
KR101540239B1 (ko) 프로브 조립체 및 프로브 기판
US6121788A (en) Method and fixture for evaluating stator core quality in production
US8456156B2 (en) Probe
KR101961101B1 (ko) 무프레임 구조를 갖는 테스트용 러버 소켓 및 그의 제작 방법
KR200182523Y1 (ko) 검사용 탐침장치
CN105092983A (zh) 一种电感器用e型磁芯电感及尺寸分选装置
CN219456379U (zh) 一种变压器骨架耐电压测试装置
JP3027159U (ja) 検査用プローブ
CN216646782U (zh) 一种可拆卸变压器测试装置
WO2001036986A1 (en) Probe c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