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1383U -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1383U
CN220301383U CN202321948962.0U CN202321948962U CN220301383U CN 220301383 U CN220301383 U CN 220301383U CN 202321948962 U CN202321948962 U CN 202321948962U CN 220301383 U CN220301383 U CN 220301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isting station
station roof
construction structure
post
prefabricate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89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岳峰
余昆
游朝东
彭益
唐仕权
杨鹏飞
蒋斌
肖卫轶
朱云飞
王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89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1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1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1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包括既有车站顶板,既有车站顶板开设有后开孔,所述车站顶板设置有用于恢复施工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的顶部高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的顶部,所述预制件的底部嵌入所述后开孔中。本申请具有提高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铁车站顶板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有效的运输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有了迅猛的发展。地铁车站是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铁路列车停靠的地方,常用以搬运货物或让旅客乘车。
地铁车站顶板因施工需要会在地铁车站顶板开设后开孔。参考图1,相关技术中,在设计地铁车站时会提前进行预留规划设计。预留规划设计会在顶板内的开孔位置埋设钢筋接驳器,后开孔时按预留规划保留钢筋接驳器。恢复施工时凿出板内预留的接驳器,再植入钢筋,参考图2,最后浇注后浇板。
然而,对按照图纸施工预留钢筋接驳器的,需要准确定位出预留的钢筋接驳器,还需要凿除混凝土,切割开孔后,凿出预留的接驳器,施工效率慢,且凿除混凝土时,机械设备的震动会对既有的车站顶板结构产生破坏,使结构产生裂缝,进而产生结构不安全的风险。再者,既有车站顶板在施工时有时存在未按照设计图纸在顶板内预留接驳器、预留接驳器位置与图纸不符或者后开孔时破坏了接驳器等情况,在后开孔后,施工人员无法找到预留的接驳器,进而导致后浇板内钢筋与既有车站顶板内钢筋连接质量无法保证,后浇板存在掉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包括既有车站顶板,既有车站顶板开设有后开孔,所述既有车站顶板设置有用于恢复施工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的顶部高于既有车站顶板的顶部,所述预制件的底部嵌入所述后开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件的顶部高于既有车站顶板的顶部,预制件的底部嵌入后开孔中,预制件不易从既有车站顶部掉落。预制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后浇板,长度更长、厚度更厚,改顶板连续受力为简支受力,预制件便于安装,不易掉落,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的横截面呈倒凸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件呈倒凸形,预制件的顶面和底面平整,便于加工以及运输安装。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内设置有受力筋以及分布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筋使预制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分布筋可固定受力筋并将受力筋的荷载均匀分散,使受力筋均匀受力,分布筋还提高了预制件的抗裂性能。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内设置有拉结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结筋可以在结构中强化钢筋的连续性,提高抗扭强度和极限抗弯强度,使得预制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进一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既有车站顶板与所述预制件之间设置有止水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有车站顶板与预制件之间设置有止水带,止水带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与预制件之间的接缝的防水性。
可选的,所述止水带为橡胶止水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止水带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层进一步提高了预制件的防水性,提高了预制件的使用范围。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为柔性防水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防水卷材技术成熟,利于生产。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通过粘接砂浆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安装预制件的方便度。
可选的,所述既有车站顶板与所述预制件相接触的接触面均为凿毛处理的凿毛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有车站顶板与预制件相接触的接触面均为凿毛处理的凿毛面使得既有车站顶板与预制件粘接更牢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设置用于恢复施工的预制件,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2、通过设置止水带、防水层、微膨防水填料,提高了本申请的防水性;
3、预制件中设置有受力筋、分布筋、拉结筋,提高了预制件的结构强度,使得预制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进一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的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浇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横剖图。
图5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既有车站顶板;11、凿毛面;2、后开孔;3、预制件;31、受力筋;32、分布筋;33、拉结筋;34、止水带;35、防水层;4、钢筋接驳器;5、后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参照图3,包括既有车站顶板1,既有车站顶板1贯穿开设有后开孔2,本申请实施例中,后开孔2的形状为圆形。既有车站顶板1设置有用于恢复施工的预制件3,预制件3的顶部高于既有车站顶板1的顶部,预制件3的底部嵌入后开孔2中,预制,3不易从既有车站顶部1掉落。预制件3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后浇板5(参考图2),长度更长、厚度更厚,改顶板连续受力为简支受力,预制件3便于安装,不易掉落,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1后开孔2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预制件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横截面呈倒凸形,预制件3的顶面和底面平整,便于加工以及运输安装。参考图4并结合图6,预制件3的内部设有受力筋31,受力筋31使预制件3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本申请实施例中,受力筋31采用直径为25毫米、型号为HRB400的钢筋。受力筋31之间的间距采用125毫米。预制件3的内部还设有分布筋32,分布筋32包括纵筋和横筋,可固定受力筋31并将受力筋31的荷载均匀分散,使受力筋31均匀受力,分布筋32还提高了预制件3的抗裂性能,进而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布筋32采用直径为20毫米、型号为HRB400的钢筋。分布筋32中,纵筋之间的间距和横筋之间的间距均采用150毫米。预制件3内部还设有拉结筋33,拉结筋33可以在结构中强化钢筋的连续性,提高抗扭强度和极限抗弯强度,使得预制件3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进一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拉结筋33采用直径为25毫米、型号为HPB300的光圆型钢筋。参考图6,预制件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层35,防水层35为柔性防水卷材。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防水卷材采用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厚度为4毫米。预制件3的顶部和底部的防水层35提高了预制件3的防水性。地铁车站修建在地上或地下时均可使用预制件3恢复施工,提高了预制件3的使用范围。
参考图3,预制件3通过粘接砂浆与既有车站顶板1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安装预制件3无需准确定位钢筋接驳器4,安装预制件3十分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再者,也无需凿出预留的钢筋接驳器4,降低了由于凿除混凝土时,机械设备的震动对既有的车站顶板结构产生破坏,使结构产生裂缝,进而产生结构不安全的风险,因而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1后开孔2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参考图5,既有车站顶板1与预制件3相接触的接触面为凿毛处理的凿毛面11。既有车站顶板1与预制件3相接触的接触面为凿毛处理的毛面使得既有车站顶板1与预制件3粘接更牢固,进一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既有车站顶板1与预制件3之间固定安装有止水带34(附图未示出)。止水带34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1与预制件3之间的接缝的防水性。止水带34为橡胶止水带34,橡胶止水带34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既有车站顶板1后开孔2恢复施工时,选择与后开孔2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预制件3,先将既有车站顶板1与预制件3相接触的接触面均凿毛处理,形成凿毛面11,然后清理凿毛面11。安装时预制件3时,预制件3的底部能起到定位的作用,预制件3的底部嵌入后开孔2即可准确定位预制件3的安装位置。通过粘接砂浆将预制件3与既有车站顶板1固定连接并固定安装止水带34,形成既有车站顶板1后开孔2恢复施工结构。预制件3的顶部高于既有车站顶板1的顶部,预制件3的底部嵌入后开孔2中。预制件3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后浇板5,长度更长、厚度更厚,改顶板连续受力为简支受力,预制件3便于安装,不易掉落,提高了既有车站顶板1后开孔2恢复施工的效率,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包括既有车站顶板(1),既有车站顶板(1)开设有后开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1)设置有用于恢复施工的预制件(3),所述预制件(3)的顶部高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1)的顶部,所述预制件(3)的底部嵌入所述后开孔(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3)的横截面呈倒凸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3)内设置有受力筋(31)以及分布筋(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3)内设置有拉结筋(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1)与所述预制件(3)之间设置有止水带(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34)为橡胶止水带(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水层(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5)为柔性防水卷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3)通过粘接砂浆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车站顶板(1)与所述预制件(3)相接触的接触面均为凿毛处理的凿毛面(11)。
CN202321948962.0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Active CN220301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8962.0U CN220301383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8962.0U CN220301383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1383U true CN220301383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8962.0U Active CN220301383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1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33559C (en) Railway or tramway rail and rail fastening system
CN207974000U (zh) 一种铁路桥梁用弹性体伸缩缝装置
CN103952952A (zh) 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离缝整治方法
CN206127752U (zh) 一种轨道柔性包裹系统
CN108797388B (zh) 提高空心板梁桥承载力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301383U (zh) 一种既有车站顶板后开孔恢复施工结构
JP6228397B2 (ja) 構造体の敷設工法および構造体の敷設構造
CN105155412B (zh) 一种适合桥梁的嵌入式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648889B (zh) 钢筋混凝土t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WO2007032701A1 (fr) Traverse en beton arme
CN112458926A (zh) 一种基于高架桥梁维护用断面修补方法
CN103526830B (zh) 混凝土栈桥踏步与楼面的可变形衔接方法及可变形衔接结构
CN115928511A (zh) 一种适用于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的高等级减振轨道结构
CN212000400U (zh) 有轨电车钢轨的防护装置
CN210657807U (zh) 一种可代替道床作为承载结构的钢枕
CN210086042U (zh) 一种预制整体式树脂混凝土伸缩装置
CN211256507U (zh) 一种预防和治理桥梁地段曲线段道床断裂的限位装置
CN107447672B (zh) 一种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
CN111287034A (zh) 有轨电车钢轨的防护装置
CN220597997U (zh) 一种宽轨距铁路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CN215377713U (zh) 一种用于桥面路灯的接地钢筋
CN210561471U (zh) 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
CN221000397U (zh) 一种洞内运输轨道快速安装装置
CN114439489B (zh) 适用于有限空间的地铁隧道盾构机接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JPS62225603A (ja) 踏切用敷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