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4452U -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4452U
CN220294452U CN202321785943.0U CN202321785943U CN220294452U CN 220294452 U CN220294452 U CN 220294452U CN 202321785943 U CN202321785943 U CN 202321785943U CN 220294452 U CN220294452 U CN 220294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ater
gas
hydrogen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59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加平
李俊福
石志强
谭云川
黄初绍
范超
晏华钎
杨顺高
李国光
张建猛
卞磊
刘毅翔
李兴
江明
张礼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Wenshan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Wensh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Wenshan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Wensh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59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4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4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4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材料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混气筒,所述内筒设置于外筒内,内筒的下端圆周表面设置有煤气进气孔,煤气进气孔从内筒贯穿出外筒的外圆周面,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疏水槽,外筒的上端设置有氢气进气孔,氢气进气孔上设置有氢气过滤器,混气筒置于外筒的上端,内筒与外筒中的气体被输送至混气筒中混合,混气筒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混气筒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中,内筒与外筒的腔体内设置有警报器,可防止煤气泄漏发生危险,煤气和带水氢气各自通过清洁过滤后再混合,保证了气体的纯净度,同时设置了均匀排布的出风口,加强了气体的流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材料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已被规模化使用,但是在化工、冶金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工艺会产生一定量、一定纯度的氢气副产品,因其纯度、干燥程度达不到压缩液化,或周边无相关利用企业,导致很大程度副产品氢气无法有效利用,直接放空丢弃的话,导致高效能源浪费,也会因为氢气的爆炸范围宽而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氢气煤气混合技术技术水平尚处于试验验证阶段,尤其核心部件天然气掺氢混合器的工艺先进性,混合均匀度、除水适宜性等依靠设备优化尤为重要,合理先进的结构和布置才能保证气体混合均匀度,如果两种气体混合均匀度低,或者在后端管道内出现分层现象,会造成混合气体华白数和燃烧势紊乱,两种气体都属于易燃易爆介质,容易导致用气设备的使用安全,设计一个合理先进的设备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能将煤气与带水氢气进行混合,且能将带水氢气中的水含量降低,使混合过程更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混气筒,所述内筒设置于外筒内,内筒的下端圆周表面设置有煤气进气孔,煤气进气孔从内筒贯穿出外筒的外圆周面,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疏水槽,外筒的上端设置有氢气进气孔,氢气进气孔上设置有氢气过滤器,混气筒置于外筒的上端,内筒与外筒中的气体被输送至混气筒中混合,混气筒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混气筒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为圆柱形结构,外筒的底部设置有脚座和排水口,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Ⅰ,开口Ⅰ的直径与外筒的直径相同,外筒的内部紧贴圆周面设置有圆环Ⅰ、圆环Ⅱ,圆环Ⅰ与圆环Ⅱ的中间圆周表面上设置有进水口,清洁污水可从排水口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的直径与圆环Ⅰ内环的直径相同,内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Ⅱ,开口Ⅱ的直径与内筒的直径相同,内筒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设置在内筒与圆环Ⅱ相连的位置上,过滤板的圆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至内筒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吸水口,吸水口的下端可旋转的设置有清洁刷,吸水口内部与清洁刷连接,清洁刷为扇形,清洁刷紧贴设置在过滤板上下两端,用于对过滤板的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疏水槽由外筒、内筒、圆环Ⅰ和圆环Ⅱ构成的腔体,疏水槽内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从外筒的进水口延伸至吸水口,进水管将外部的水输送至清洁刷上。
作为优选,所述混气筒的直径与外筒的直径相同,混气筒上的凹槽为圆柱形,凹槽的直径与内筒的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混气筒与外筒、内筒连接部分均匀的设置有出风口,凹槽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叶片倾斜于凹槽底部的出风口,气体从出风口吹出,带动叶片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内筒与圆环Ⅱ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报警器,用于检测管道中的煤气是否泄露。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对带水氢气和煤气进行混合时,将氢气管接到氢气过滤器上,将煤气管道接入煤气进气孔中,煤气进入到内筒中,通过过滤板得到不含杂质的煤气,从混气筒底端的出风口均匀排出,同时氢气通过氢气过滤器将水分子含量降低,并在内筒与外筒组成的腔体中向上运动,从出风口均匀排出,从出风口通出的煤气带动混气筒中的风扇进行转动,氢气与煤气在混气筒中混合后从混气筒顶端的排气口排出,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将水管连接至进水口中,清洁刷在过滤网上转动并喷水对过滤网进行清洁。
二、本实用新型中,内筒与外筒的腔体内设置有警报器,可防止煤气泄漏发生危险。
三、本实用新型中,煤气和带水氢气各自通过清洁过滤后再混合,保证了气体的纯净度,同时设置了均匀排布的出风口,加强了气体的流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外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内筒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清洁刷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混气筒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混气筒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标:1-外筒,11-脚座,12-煤气进气孔,13-氢气进气孔,14-排水口,15-圆环Ⅰ,16-圆环Ⅱ,17-开口Ⅰ,2-内筒,21-过滤板,22-过滤孔,23-支撑杆,231-吸水口,24-清洁刷,25-开口Ⅱ,3-混气筒,31-凹槽,32-风扇,33-出风口,34-排气口,4-氢气过滤器,5-煤气管道,6-排水阀,7-进水口,8-煤气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包括外筒1、内筒2和混气筒3,所述内筒2设置于外筒1内,内筒2的下端圆周表面设置有煤气进气孔12,煤气进气孔12从内筒2贯穿出外筒1的外圆周面,内筒2与外筒1之间设置有疏水槽,外筒1的上端设置有氢气进气孔13,氢气进气孔13上设置有氢气过滤器4,混气筒3置于外筒1的上端,内筒2与外筒1中的气体被输送至混气筒3中混合,混气筒3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34,混气筒3的底部设置有凹槽31。
本实用新型中内筒2与外筒1的腔体内设置有煤气警报器8,可防止煤气泄漏发生危险,煤气和带水氢气各自通过清洁过滤后再混合,保证了气体的纯净度,同时设置了均匀排布的出风口,加强了气体的流动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具体的:
如图2所示,外筒1的底部120度分布设置有三个脚座11,外筒1的底部还设置有贯穿底部下端面的排水口14,外筒1的圆周表面下端设置有单侧贯穿的煤气进气孔12,圆周表面的上端设置有单侧贯通的氢气进气孔13,排水阀6固定设置在排水口14底部。
如图2所示,外筒1的内壁设置有圆环Ⅰ15和圆环Ⅱ16,圆环Ⅰ15和圆环Ⅱ16的直径相同,圆环Ⅰ15和圆环Ⅱ16之间设置有单侧贯穿外筒1的进水口7,外筒1的顶端设置有与外筒1直径相同的开口Ⅰ17。
如图3所示,内筒2设置在外筒1的内部且中心同轴,内筒2的直径与圆环Ⅰ15、圆环Ⅱ16的内圈直径相同,内筒2的高度略小于外筒1的高度,煤气进气孔12贯穿外筒1至内筒2内部,进水口7贯穿外筒1至内筒2内部,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和内筒2直径相同的开口Ⅱ25。
如图3、图4所示,内筒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21,过滤板21上设置有若干的过滤孔22,支撑杆23从过滤板21的圆心位置处延伸至内筒2的底部,支撑杆23的顶部设置有吸水口231,吸水口231和进水口7同轴且直径相同,支撑杆23上设置有清洁刷24,清洁刷24为扇形,清洁刷24紧贴设置在过滤板21上下两端,清洁刷24能对过滤板21进行清洁操作。
如图7所示,疏水槽是圆环Ⅰ15、圆环Ⅱ16、内筒2和外筒1组成的密闭腔体,清洁水管从进水口7通入支撑杆23的吸水口231中,可将水引入支撑杆23从而通到清洁刷24上,清洁刷24喷水对过滤板21进行清洗。
如图5所示,混气筒3设置在外筒1的上端开口Ⅰ17处,混气筒3的直径与外筒1的直径相同,混气筒3上的凹槽31为圆柱形,凹槽31的直径与内筒2的直径相同,凹槽31外圆底面置于开口Ⅰ17处,凹槽31内圆底面置于开口Ⅱ25处,凹槽31将外筒1与内筒2连接起来,混气筒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34。
如图6所示,混气筒3与外筒1、内筒2连接部分上均匀的设置有出风口33,凹槽31内设置有风扇32,风扇32叶片倾斜于凹槽31底部的出风口33,气体从出风口33吹出,带动叶片进行转动。
如图7所示,内筒2和外筒1都是密封区域,煤气只会在内筒2中向上运动,氢气只会在内筒2、外筒1和圆环Ⅰ15组成的封闭腔体内运动,氢气和煤气通过不同的结构后在混气筒3中进行混合。
如图7所示,内筒2、外筒1和圆环Ⅱ16组成密封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煤气报警器8,当煤气管道5发生煤气泄漏时,煤气报警器8会响起。
工作原理:需要对带水氢气和煤气进行混合时,将氢气管接到氢气过滤器4上,将煤气管道接入煤气进气孔12中,煤气进入到内筒2中,通过过滤板21得到不含杂质的煤气,煤气在内筒2中向上运动,从混气筒3底端的出风口33均匀排出,同时氢气通过氢气过滤器4将水分子含量降低,并在内筒2与外筒1组成的腔体中向上运动,从出风口33均匀排出,从出风口33排出的煤气带动混气筒3中的风扇32进行转动,氢气与煤气在混气筒3中混合后从混气筒3顶端的排气口34排出,完成对带水氢气和煤气的混合操作,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将清洁水管连接至进水口7中,清洁刷24在过滤板21上转动并喷水对过滤板21进行清洁,清洁后打开外筒1底端的排水阀6将污水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和混气筒,所述内筒设置于外筒内,内筒的下端圆周表面设置有煤气进气孔,煤气进气孔从内筒贯穿出外筒的外圆周面,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疏水槽,外筒的上端设置有氢气进气孔,氢气进气孔上设置有氢气过滤器,混气筒置于外筒的上端,内筒与外筒中的气体被输送至混气筒中混合,混气筒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混气筒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圆柱形结构,外筒的底部设置有脚座和排水口,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Ⅰ,开口Ⅰ的直径与外筒的直径相同,外筒的内部紧贴圆周面设置有圆环Ⅰ、圆环Ⅱ,圆环Ⅰ与圆环Ⅱ的中间圆周表面上设置有进水口,清洁污水可从排水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直径与圆环Ⅰ内环的直径相同,内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Ⅱ,开口Ⅱ的直径与内筒的直径相同,内筒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设置在内筒与圆环Ⅱ相连的位置上,过滤板的圆心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至内筒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吸水口,吸水口的下端可旋转的设置有清洁刷,吸水口内部与清洁刷连接,清洁刷为扇形,清洁刷紧贴设置在过滤板上下两端,用于对过滤板的清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槽由外筒、内筒、圆环Ⅰ和圆环Ⅱ构成的腔体,疏水槽内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从外筒的进水口延伸至吸水口,进水管将外部的水输送至清洁刷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筒的直径与外筒的直径相同,混气筒上的凹槽为圆柱形,凹槽的直径与内筒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筒与外筒、内筒连接部分均匀的设置有出风口,凹槽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叶片倾斜于凹槽底部的出风口,气体从出风口吹出,带动叶片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筒与圆环Ⅱ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报警器,用于检测管道中的煤气是否泄露。
CN202321785943.0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Active CN220294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5943.0U CN22029445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5943.0U CN22029445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4452U true CN220294452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5943.0U Active CN220294452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4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6944A (zh) 一种船载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CN220294452U (zh) 一种带水氢气与煤气混合装置
CN201801422U (zh) 新型曝气机
CN211585933U (zh) 一种喷淋塔供液管路及喷淋塔
CN208303486U (zh)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CN21373906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933816A (zh) 一种工业污染气体收集浮控排气处理装置
CN213492125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污染检测的萃取装置
CN208327538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CN212375118U (zh) 一种并联式污水处理厌氧滤槽
CN211035421U (zh) 一种射流曝气搅拌器
CN209383633U (zh) 一种防爆玻璃钢化粪池
CN201762167U (zh) 曝气机
CN201701860U (zh) 一种高纯酸尾气吸收塔布水装置
CN220169186U (zh) 一种排液装置
CN220186558U (zh) 一种天然气掺氢混气装置
CN205023900U (zh) 一种自动溶气罐
CN206519000U (zh) 一种废气除尘洗涤塔
CN108194372B (zh) 一种水陆两用立式排沙泵
CN214763707U (zh) 一种脱硫循环泵外置圆形滤网
CN212246640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212427479U (zh) 废气隔离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6855783U (zh) 一种简易滤水装置
CN206350993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220564354U (zh) 一种一体化的废水气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