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7843U -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7843U
CN220287843U CN202222890379.0U CN202222890379U CN220287843U CN 220287843 U CN220287843 U CN 220287843U CN 202222890379 U CN202222890379 U CN 202222890379U CN 220287843 U CN220287843 U CN 220287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board
plate
gravity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03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奕臻
师磊
陈蓉
王伟
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any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903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7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7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7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蓄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包括两个安装侧板,其中一个安装侧板的侧壁固定焊接有进水槽板,进水槽板与另一侧的安装侧板之间共同固定设有分流槽板,各个分流槽板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插接有倾斜设置的溢流板,各个分流槽板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一组支撑杆,且各组支撑杆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各个导流板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布帘。本申请通过双重分流,配合布帘将水引流导出,大大减缓出水速度,受到进水速度的影响较小,而且落水形成的波纹可以快速抵消,对斜温层的影响较小,利于水蓄冷的冷热水分离,同时可以将部分水沿着蓄水池壁形成水幕排出,分流出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背景技术
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实现冷量的储存,因此,一个设计合理的蓄冷系统应通过维持尽可能大的蓄水温差并防止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来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多蓄水罐方法、迷宫法、自然分层法、隔板法,其中自然分层法自然分层方法是最简单,有效和经济的,如果设计合理,蓄冷效率可以达到85%-95%,而自然分层法最重要的就是格栅散水器,要求尽可能降低水流对蓄水罐内水体的冲击,以防止扰乱斜温层,确保冷热水的有效分离,而现在的格栅散水器主流使用的就是H型散水器、多边型散水器等,其基本上都是通过分流然后溢流的方式,使水缓慢流入水体中,但是分流及溢流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对与水体的冲击,但是在进水速度相对较快时,分流及溢流出水压力相对较高,此时分流出的水流还是会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提出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流及溢流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对与水体的冲击,但是在进水速度相对较快时,分流及溢流出水压力相对较高,此时分流出的水流还是会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冲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包括两个安装侧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侧板的侧壁固定焊接有进水槽板,所述进水槽板与另一侧的安装侧板之间共同固定设有分流槽板,各个所述分流槽板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插接有倾斜设置的溢流板,各个所述分流槽板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一组支撑杆,且各组支撑杆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各个所述导流板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布帘,且各个溢流板的下端均位于同侧布帘的上方设置,各个所述分流槽板的两个侧壁两端位于同侧溢流板下方的位置均固定插接有分流管,同侧两个分流管的管端均共同固定连通有两端密封设置的横管,各个所述横管的管壁下侧均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各个所述横管均位于同侧导流板上侧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侧板之间两侧均共同固定设有外缘导管,两个所述外缘导管相反一侧的管壁均固定设有一组出水头,两个所述外缘导管的管壁与进水槽板的侧壁均共同固定插接有连通管。
优选的,各个所述导流板的截面均呈三角形设置。
优选的,各个所述出水头的内径由进水端至出水端均呈递增设置。
优选的,各个所述溢流板的上端均低于分流槽板的上端设置。
优选的,同侧两个所述分流管分别位于同侧溢流板的两侧设置。
优选的,各个所述分流槽板的内部固定设有一组透水布。
优选的,所述进水槽板的上方设有进水顶板,且进水顶板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进水顶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进水顶板的上端面固定插接有进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蓄冷重力流格栅,通过设有的安装侧板、进水槽板、分流槽板、溢流板、支撑杆、导流板、布帘、分流管、横管的相互配合,通过进水槽板将水分流至各个分流槽板内,然后通过分流管和横管进行一次分流,再通过溢流板进行二次分流,配合导流板和布帘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利用布料吸湿将水流引流导出,大大减缓出水速度,受到进水速度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多点出水,落水形成的波纹可以快速抵消,对斜温层的影响较小,利于水蓄冷的冷热水分离。
2、该水蓄冷重力流格栅,通过设有的外缘导管、出水头和连通管的相互配合,可以从两侧将部分水液引流导出,使其可以沿着蓄水池壁形成水幕排出。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申请通过双重分流,配合布帘将水引流导出,大大减缓出水速度,受到进水速度的影响较小,而且落水形成的波纹可以快速抵消,对斜温层的影响较小,利于水蓄冷的冷热水分离,同时可以将部分水沿着蓄水池壁形成水幕排出,分流出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流槽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进水顶板的侧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侧板;2、进水槽板;3、分流槽板;4、溢流板;5、支撑杆;6、导流板;7、布帘;8、分流管;9、横管;10、外缘导管;11、出水头;12、连通管;13、透水布;14、进水顶板;15、分流孔;16、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包括两个安装侧板1,其中一个安装侧板1的侧壁固定焊接有进水槽板2,进水槽板2与另一侧的安装侧板1之间共同固定设有分流槽板3,各个分流槽板3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插接有倾斜设置的溢流板4,各个分流槽板3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一组支撑杆5,且各组支撑杆5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6,各个导流板6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布帘7,且各个溢流板4的下端均位于同侧布帘7的上方设置,各个分流槽板3的两个侧壁两端位于同侧溢流板4下方的位置均固定插接有分流管8,同侧两个分流管8的管端均共同固定连通有两端密封设置的横管9,各个横管9的管壁下侧均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各个横管9均位于同侧导流板6上侧设置。
两个安装侧板1之间两侧均共同固定设有外缘导管10,两个外缘导管10相反一侧的管壁均固定设有一组出水头11,两个外缘导管10的管壁与进水槽板2的侧壁均共同固定插接有连通管12,进水槽板2的部分水流通过连通管12进入外缘导管10内部,最后通过多个出水头11排出,在安装侧板1安装后,出水头11靠近水蓄冷池的池壁较近,此时通过出水头11流出的水液可以沿着水蓄冷池的池壁缓慢滑下形成水幕流出。
各个导流板6的截面均呈三角形设置,可以进一步减缓出水速度。
各个出水头11的内径由进水端至出水端均呈递增设置,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增加出水端口径,提高出水范围,降低出水的水液集中。
各个溢流板4的上端均低于分流槽板3的上端设置,通过此种设置,可以确保溢流板4可以及时充分的将水液溢出。
同侧两个分流管8分别位于同侧溢流板4的两侧设置,通过此种设置,可以防止分流管8影响溢流板4的正常溢流水液。
各个分流槽板3的内部固定设有一组透水布13,通过此种设置,透水布13可以对进水进行缓冲,以及进行溢水缓冲,进一步防止溢水速度及进水冲击力过大。
进水槽板2的上方设有进水顶板14,且进水顶板14的内部为中空设置,进水顶板14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分流孔15,进水顶板14的上端面固定插接有进水管16,通过此种设计,可以使进水与各个分流槽板3的位置相对应,确保各个分流槽板3同步进水。
本申请中,使用时,通过安装侧板1,可以将整个格栅安装与水蓄冷池内,通过进水管16进行进水,而通过进水顶板14上的分流孔15对进水进行分流,然后进水槽板2进水,水流通过进水槽板2分流至各个分流槽板3内部,随着各个分流槽板3内部水液的增多,部分水液通过同侧的四个分流管8分流至两个横管9内,并从漏水孔漏出至同侧布帘7,然后另部分水随着水位的继续上升通过溢流板4沿着倾斜面溢流排出,最后落在同侧的布帘7上,水液通过分流落在同侧布帘7上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布帘7自然流下,由于布帘7的多个微孔,可以大大减缓水液重力下流速度,从而可以大大减缓对水体的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包括两个安装侧板(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侧板(1)的侧壁固定焊接有进水槽板(2),所述进水槽板(2)与另一侧的安装侧板(1)之间共同固定设有分流槽板(3),各个所述分流槽板(3)的两个侧壁上端均固定插接有倾斜设置的溢流板(4),各个所述分流槽板(3)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一组支撑杆(5),且各组支撑杆(5)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6),各个所述导流板(6)相反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布帘(7),且各个溢流板(4)的下端均位于同侧布帘(7)的上方设置,各个所述分流槽板(3)的两个侧壁两端位于同侧溢流板(4)下方的位置均固定插接有分流管(8),同侧两个分流管(8)的管端均共同固定连通有两端密封设置的横管(9),各个所述横管(9)的管壁下侧均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各个所述横管(9)均位于同侧导流板(6)上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侧板(1)之间两侧均共同固定设有外缘导管(10),两个所述外缘导管(10)相反一侧的管壁均固定设有一组出水头(11),两个所述外缘导管(10)的管壁与进水槽板(2)的侧壁均共同固定插接有连通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导流板(6)的截面均呈三角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出水头(11)的内径由进水端至出水端均呈递增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溢流板(4)的上端均低于分流槽板(3)的上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所述分流管(8)分别位于同侧溢流板(4)的两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分流槽板(3)的内部固定设有一组透水布(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板(2)的上方设有进水顶板(14),且进水顶板(14)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进水顶板(14)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分流孔(15),所述进水顶板(14)的上端面固定插接有进水管(16)。
CN202222890379.0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Active CN220287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0379.0U CN220287843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0379.0U CN220287843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7843U true CN220287843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0379.0U Active CN220287843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7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84919U (zh) 多方向布水的温度分层型水蓄能装置
CN201697250U (zh) 一种自然分层的开式水蓄冷装置
CN220287843U (zh) 一种水蓄冷重力流格栅
CN208009444U (zh) 边坡加固排水结构
CN109432959A (zh) 一种逆流式多级喷淋装置
CN111149557A (zh) 一种绿色长廊
CN105890434A (zh) 一种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应用
CN109162756A (zh) 一种隧道瓦斯排放系统
CN100384498C (zh) 分块托盘液体再分布器
CN201618434U (zh) 一种板式塔的塔内件
CN212133348U (zh) 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
CN210032043U (zh) 具有分流功能的雨水口
CN207294371U (zh) 一种具有虹吸破坏装置的曝气精滤一体机
CN213330257U (zh) 一种兼顾水封作用的富液槽
CN112503967A (zh) 一种逆流湿式冷却塔
CN205784780U (zh) 防冻型换热盘管
CN206768982U (zh) 一种小区排水系统
CN201748846U (zh) 冷却塔配水装置及冷却塔群组
CN201883475U (zh) 应用于套房供水用的水箱
CN212103929U (zh) 一种橡胶坝充排水装置
CN205182217U (zh) 管式降膜蒸发器高效布膜装置
CN215782572U (zh) 一种立式吸收装置
CN217870789U (zh) 一种微降板同层排水水封件
CN220834542U (zh) 一种用于喷淋塔的回水溢流装置
CN216238392U (zh) 一种水利水电建筑衬砌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