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4842U -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4842U
CN220284842U CN202321689732.7U CN202321689732U CN220284842U CN 220284842 U CN220284842 U CN 220284842U CN 202321689732 U CN202321689732 U CN 202321689732U CN 220284842 U CN220284842 U CN 220284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wire rope
pressing plate
grid structure
corn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97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丰
李永清
辛文栋
姚宏乐
阎渊
史尧
李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97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4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4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4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现有主动防护网存在缝合耗时耗力、钢丝绳卡扣卡座易变形破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钢丝绳、防护外套、钢丝绳卡扣和锚垫板;钢丝绳互相交叉组成菱形格网结构,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处安装有钢丝绳卡扣,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位置的钢丝绳包套有防护外套;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通过锚垫板铺挂在边坡上。本实用新型在菱形网状结构的四角边缘加装防护外套,有效减小钢丝绳网受荷载后四角的单点应力集中;利用四角锚垫板固定并直接铺挂,提高了主动防护网的安装效率;在交叉点使用钢丝绳卡扣连接固定,增大同钢丝绳接触面积以及压合程度,提高了抗错动力、抗脱落力,有效避免钢丝绳卡扣受载荷变形失效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背景技术
落石崩塌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形态之一,采用柔性防护系统可进行有效防护。目前,边坡柔性防护系统主要包括主动防护网、被动网、引导网、棚洞防护装置等。其中,主动防护网系统,是边坡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柔性主动防护网覆盖在需要防护的斜坡或危石上,通过系统的加固作用来约束和限制岩土体的坍塌、滚落及其他形式的破坏。
现有主动防护网一般是由单元钢丝绳网相互缝合组成的大范围主动防护网,如图1所示,钢丝绳网之间采用缝合钢丝绳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人工使用钢丝绳对钢丝绳网孔进行一一穿插缝合,较为繁琐,耗时耗力。若采用钢丝绳卡扣连接,依据行业标准JT/T1328-2020《边坡柔性防护系统》之相关规定,钢丝绳卡扣的抗错动力不小于5kN,抗脱落力不小于10kN,而现有的钢丝绳卡扣卡座易变形破坏,难以达到要求,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以解决现有主动防护网存在的缝合耗时耗力、钢丝绳卡扣卡座易变形破坏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钢丝绳、防护外套、钢丝绳卡扣和锚垫板;
所述钢丝绳互相交叉组成菱形格网结构,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处安装有所述钢丝绳卡扣,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位置的所述钢丝绳包套有所述防护外套;
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通过所述锚垫板铺挂在边坡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卡扣包括卡座和卡盘,分别位于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上压板垂直的凸齿;
对应的,所述卡盘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所述凸齿的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的四角设置有筒状抱箍结构,所述筒状抱箍结构包括凸板和抱箍;
所述凸板连接在所述上压板和所述抱箍之间,所述抱箍包套在所述钢丝绳外。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板上对应所述筒状抱箍结构的位置向内凹回,形成弧形过渡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面向所述钢丝绳的一面,以及所述下压板面向所述钢丝绳的一面设置有顺时针摩擦条纹或逆时针摩擦条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套为弧形圆管结构,所述弧形圆管结构的管壁上开设有沿所述弧形圆管结构长度方向布置的伸缩缝。
进一步地,所述锚垫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锚垫板压覆在所述菱形格网结构四角的菱格上,在通孔内插入锚钉对所述菱形格网结构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主动防护网,作为边坡的柔性主动防护系统,使得主动防护网在实际工程应用当中的防护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使用方便,实用性增强,具体具有以下优势:
1、在菱形网状结构的钢丝绳网四角边缘钢丝绳加装防护外套,可有效减小钢丝绳网受荷载后四角的单点应力集中,从而可改变钢丝绳网在主动防护系统中的固定方式。
2、由原来的钢丝绳缝合连接方式,改为四角锚垫板固定然后钢丝绳网直接铺挂方式,提高了主动防护网的安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时间成本,使得其在实际应用当中更加方便快捷。
3、在钢丝绳交叉点使用新型钢丝绳卡扣连接固定,在钢丝绳卡扣卡座四角处增加筒状抱箍结构,可有效增大钢丝绳卡扣同钢丝绳接触面积以及压合程度,提高了卡扣的整体力学性能,提高了钢丝绳卡扣抗错动力、抗脱落力,避免了钢丝绳卡扣受载荷变形失效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种现有主动防护网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丝绳、防护外套、钢丝绳卡扣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丝绳卡扣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护外套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丝绳卡扣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丝绳卡扣卡座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丝绳卡扣卡盘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钢丝绳卡扣卡座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钢丝绳卡扣卡盘结构图。
图中标识为:
1-钢丝绳,2-防护外套,3-钢丝绳卡扣,4-锚垫板;
31-卡座,311-上压板,312-凸齿,313-筒状抱箍结构,3131-凸板,3132-抱箍,314-顺时针摩擦条纹;
32-卡盘,321-下压板,322-插口,323-弧形过渡部位,324-逆时针摩擦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铺挂在边坡上,可起到主动防护落石崩塌的作用。如图2和图3,所述防护网包括钢丝绳1、防护外套2、钢丝绳卡扣3和锚垫板4。
如图4,钢丝绳1互相交叉组成菱形格网结构,上层并行排列的钢丝绳1与下层并行排列的钢丝绳1交叉重叠布置。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处安装有钢丝绳卡扣3。如图6,钢丝绳卡扣3包括卡座31和卡盘32,分别位于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的前后两侧。如图7,卡座31包括上压板311,上压板311上设置有四个与上压板311垂直的凸齿312,上下左右布置,端部为尖状。对应的,如图8,卡盘32包括下压板321,下压板321上设置有四个用于插入凸齿312的插口322,上下左右布置,与凸齿312可契合连接。凸齿312插入插口322后,必要时可将凸齿312的端部向内弯回,将上压板311和下压板321更紧固的连接为一体。另外,上压板311的四角设置有筒状抱箍结构313,位于相邻两个凸齿312之间,筒状抱箍结构313包括凸板3131和抱箍3132,凸板3131连接在上压板311和抱箍3132之间,抱箍3132包套在钢丝绳1外。下压板321上对应筒状抱箍结构313的位置向内凹回,形成弧形过渡部位323,位于相邻的插口322之间,为筒状抱箍结构313留出了安置空间。上压板311面向钢丝绳1的一面,以及下压板321面向钢丝绳1的一面设置有顺时针摩擦条纹314或逆时针摩擦条纹324,可提高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错动和脱落。抱箍3132内侧可涂喷磨砂涂层,也能增加摩擦力。
如图5,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位置的钢丝绳1包套有防护外套2,可有效减小钢丝绳1受荷载后四角的单点应力集中。防护外套2为弧形圆管结构,弧形圆管结构的管壁上开设有沿弧形圆管结构长度方向布置的伸缩缝。防护外套2内侧可涂喷磨砂涂层,同样可以增加摩擦力。
如图2,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通过锚垫板4直接铺挂在边坡上,锚垫板4上设置有通孔,锚垫板4压覆在菱形格网结构四角的菱格上,在通孔内插入锚钉对菱形格网结构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时间成本,在实际应用当中更加方便快捷。
安装钢丝绳卡扣3时,钢丝绳1穿过卡座31的凸齿312和卡盘32的插口322连接的间隙处,被上压板311以及下压板321压固稳定。再穿越通过卡座31的四个筒状抱箍结构313,被其箍紧。可有效固定住连接处交叉钢丝绳1,增大固定部位接触面积,提高了钢丝绳卡扣3的整体力学性能,提高了钢丝绳卡扣3抗错动力、抗脱落力。避免了钢丝绳卡扣3受载荷变形失效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安全隐患。
根据上压板311和下压板321上摩擦条纹的设置,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不同的结构实现形式:
实施例1:
上压板311和下压板321上不设置摩擦条纹,中心设置结构孔,减重的同时也可直接观察节点。
实施例2:
上压板311上设置顺时针摩擦条纹314,下压板321上设置逆时针摩擦条纹324,或互换,增加上压板311和下压板321与节点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错动、脱落。
其他实施例中,上压板311和下压板321也可以同时设置顺时针摩擦条纹314或逆时针摩擦条纹324,均可增加上压板311和下压板321与节点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8)

1.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网包括钢丝绳(1)、防护外套(2)、钢丝绳卡扣(3)和锚垫板(4);
所述钢丝绳(1)互相交叉组成菱形格网结构,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处安装有所述钢丝绳卡扣(3),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位置的所述钢丝绳(1)包套有所述防护外套(2);
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四角通过所述锚垫板(4)铺挂在边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丝绳卡扣(3)包括卡座(31)和卡盘(32),分别位于所述菱形格网结构的交叉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座(31)包括上压板(311),所述上压板(31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上压板(311)垂直的凸齿(312);
对应的,所述卡盘(32)包括下压板(321),所述下压板(3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插入所述凸齿(312)的插口(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压板(311)的四角设置有筒状抱箍结构(313),所述筒状抱箍结构(313)包括凸板(3131)和抱箍(3132);
所述凸板(3131)连接在所述上压板(311)和所述抱箍(3132)之间,所述抱箍(3132)包套在所述钢丝绳(1)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板(321)上对应所述筒状抱箍结构(313)的位置向内凹回,形成弧形过渡部位(3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压板(311)面向所述钢丝绳(1)的一面,以及所述下压板(321)面向所述钢丝绳(1)的一面设置有顺时针摩擦条纹(314)或逆时针摩擦条纹(3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外套(2)为弧形圆管结构,所述弧形圆管结构的管壁上开设有沿所述弧形圆管结构长度方向布置的伸缩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垫板(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锚垫板(4)压覆在所述菱形格网结构四角的菱格上,在通孔内插入锚钉对所述菱形格网结构进行固定。
CN202321689732.7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Active CN220284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9732.7U CN220284842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9732.7U CN220284842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4842U true CN220284842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9732.7U Active CN220284842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4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2423B2 (ja) 礫遮蔽用または表面土層保護用金網
JP5358028B1 (ja) 斜面の保護構造および保護方法
US20070163835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fall restraint
KR100727172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 및 그를 이용한 교량 슬래브캔틸레버부 무지보 시공방법
JP3808714B2 (ja) 屋根直面式安全ネットシステム
TW201404977A (zh) 支柱構造
US11866900B2 (en) Panel system for rockburst or landslide containment in mining tunnels and road works consisting of a frame attached to a strap mesh whose nodes are linked by connecting buckles; and installation procedure
US20130056608A1 (en) Temporary roof anchor having shock absorbing means
CN220284842U (zh) 一种边坡柔性主动防护网
JP5760156B1 (ja) 衝撃吸収柵
JP2021155978A (ja) 防護ネットおよび衝撃吸収柵
JP5132773B2 (ja) フェンス
JP4844851B2 (ja) 石保持ユニット及び土木構築物
CN211369459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软平台
CN205577151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
JP2005213747A (ja) 雪崩・落石防護柵
CN209584880U (zh) 一种吸能型柔性防护装置
CN208168158U (zh)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纵筋锚固结构
CN109695207A (zh) 一种吸能型柔性防护装置
CN205617400U (zh) 一种防护网
CN109722980A (zh) 一种半刚性悬带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15256231U (zh) 一种煤矿巷道用刚性支护网
CN216949609U (zh) 一种防撕裂的编织安全网
CN216865913U (zh) 一种套管预埋式高空操作软平台
JP2656900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用鉄筋構造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